- 年份
- 2024(8160)
- 2023(11737)
- 2022(9750)
- 2021(9176)
- 2020(7366)
- 2019(16815)
- 2018(16980)
- 2017(30931)
- 2016(17131)
- 2015(19479)
- 2014(19512)
- 2013(18679)
- 2012(17695)
- 2011(16053)
- 2010(16364)
- 2009(14743)
- 2008(14633)
- 2007(13621)
- 2006(12338)
- 2005(11030)
- 学科
- 济(66815)
- 经济(66747)
- 管理(49295)
- 业(40204)
- 企(33705)
- 企业(33705)
- 地方(22583)
- 方法(21525)
- 农(20026)
- 中国(19033)
- 环境(17613)
- 学(17470)
- 业经(16915)
- 数学(16478)
- 数学方法(16211)
- 理论(14914)
- 财(14514)
- 农业(13569)
- 和(12896)
- 划(12675)
- 制(12438)
- 地方经济(11664)
- 贸(10898)
- 贸易(10889)
- 教育(10623)
- 易(10347)
- 发(10132)
- 教学(9739)
- 银(9615)
- 银行(9586)
- 机构
- 学院(237320)
- 大学(234171)
- 济(85161)
- 研究(84202)
- 管理(83476)
- 经济(82694)
- 理学(69878)
- 理学院(68902)
- 管理学(67481)
- 管理学院(67036)
- 中国(63976)
- 科学(54944)
- 京(52897)
- 所(43166)
- 农(40931)
- 江(40803)
- 财(40252)
- 中心(39404)
- 研究所(38964)
- 范(36453)
- 师范(36025)
- 业大(35029)
- 北京(33664)
- 州(33598)
- 农业(31969)
- 院(31855)
- 财经(30473)
- 技术(30156)
- 省(29356)
- 师范大学(28618)
- 基金
- 项目(155080)
- 科学(119072)
- 研究(116284)
- 基金(105589)
- 家(93099)
- 国家(92228)
- 科学基金(77471)
- 社会(69174)
- 社会科(64993)
- 社会科学(64974)
- 省(64089)
- 基金项目(55939)
- 教育(54200)
- 划(53532)
- 编号(49949)
- 自然(49874)
- 自然科(48489)
- 自然科学(48471)
- 自然科学基金(47561)
- 资助(42503)
- 成果(41446)
- 课题(36726)
- 重点(36241)
- 发(35587)
- 创(32099)
- 部(32083)
- 年(30274)
- 创新(29845)
- 科研(29200)
- 项目编号(29080)
共检索到379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文娇 李波 王传胜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规划、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从理论上探讨了如何基于景观格局总体特征构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战略。在此基础上,以烟台市为例,系统分析了该区域景观格局的总体框架、生态环境现状及其主要问题,并提出景观—区域尺度上烟台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构架及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莹 王静 黄隆杨 翟天林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生态保护修复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当前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研究缺乏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结构连通性角度对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进行诊断和识别。烟台市作为我国典型滨海城市,湿地退化,生境类型单一造成景观稳定性差,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刻不容缓。为全面识别烟台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利用生境质量模型、生境风险评估模型、粒度反推法、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电路理论,通过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诊断生态"夹点"、生态障碍点、生态断裂点等,识别和确定研究区域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研究发现:(1)烟台市生态源地共计668.85 km~2,主要为林地、水域,源间廊道共计1548.36 km,呈现"两横两纵"的空间特征;(2)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烟台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包括13处生态"夹点"区域、8处生态障碍点区域、39处生态断裂点区域、破碎生态空间1308.66 km~2;(3)结合各类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土地利用现状,分别提出修复提升方向。研究可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识别、生态系统整体修复提升提供科学指导。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静 李泽慧 宋子秋 方莹 刘晶晶 翟天林
研究目的:探索走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的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和应用实践。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实证分析方法,空间分析与大数据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与生境质量模型、生境风险评估模型结合方法等。研究结果:(1)明确了走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的国土空间规划目标与编制方法,以及规划编制的空间边界;(2)构建了"底线约束—区域协同—多目标优化—空间管制—功能提升"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架构;(3)以烟台市为例,探索了走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法应用与实践。研究结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走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成为必然,研究提出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法和应用实践,可为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明强 孙德发 刘相兵
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银行业之间的同业竞争日益激烈,突出表现在:经济上行期银行机构"垒大户""抢客户",对企业多头授信、过度授信;而经济下行期银行机构"抢收贷",对企业抽贷、压贷、断贷,最终造成银企关系恶化,破环了区域金融环境,甚至造成了一定的区域性金融风险。在这种背景下,债委会制度应运而生,旨在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由玉坤 陈玉禄 吴英杰
烟台市休闲农业的战略与发展以满足烟台市、各县市区和周边乡镇政府的需求为前提,以解决领导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三大问题为主线,以实现三大战略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目标)为导向,以促进三农发展为核心,依托五大优势、借助四大机遇,落实十大重点工程、实施四大保障策略,培育和强化六大优势产业,最终推动烟台市休闲产业走上一个规划合理、健康有序的升级发展之路。
关键词:
烟台市 休闲农业发展 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孔来 卢华
一、烟台在环渤海经济圈及山东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2年以来,烟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烟台既有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新机遇,又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要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威 李真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自2005年起,烟台市围绕"四大支柱产业"和"八大产品集群"组建了建筑、汽车、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12个市级职教集团。为了保障职教集团有序、高效运转,在集团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大量有益经验;同时,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不断总结和完善,以保障烟台市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烟台 市级职教集团 管理机制 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树建
烟台市实施新经济增长战略的思路和做法中共烟台市委书记王树建近几年,烟台市的经济总量虽然上了几个大的台阶,但前一阶段的增长还是主要依靠大量的人财物力投人来实现的,基本上属投人扩张式的数量型经济。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进行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战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辉 李波 王传胜 朱文娇 谢花林 张文忠
本文应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烟台市及其所属的各行政区2002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行政区中,人均生态足迹除长岛县盈余外其余均为赤字;烟台市人均生态赤字为3.280ha,总生态赤字达2.121 1×107ha,是其国土总面积的15.4倍。人均生态足迹已远远超过其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较严重,其中又以北部地区最为严重;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自身的承载能力,其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应大力提倡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型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城市与产业发展要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减少生态足迹、缓解生态赤字,以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晓丽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资源。近年来,水资源短缺问题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烟台市水价改革的基本情况出发,分析了当前烟台市水价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城市供水价格机制的基本思路,以期对水资源价格政策的制定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
水资源短缺 水价改革 供水价格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若梅
从COD和氨氮的排放量判断,畜禽养殖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水体环境污染源;但畜禽废弃物可再利用的资源经济属性,决定着其处理方式有别于工业污染源。文章首先界定畜禽养殖业生态补偿的内涵和提出这一问题的背景;其次,以烟台市畜禽养殖业实地调查为基础,按照政府手段和市场手段的逻辑,分析畜禽养殖业生态补偿的做法与挑战,具体是:(1)烟台市的政府手段为:畜禽养殖场生态拆迁的补偿和畜禽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机制创新的补贴;(2)烟台市的市场手段通过大型养殖企业而实现,包括工艺之间的补偿、产品之间的补偿和车间(养殖场与处理厂)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世泰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在深刻剖析了生态农业产业化内涵和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烟台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围绕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点经营组织模式,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途径。
关键词:
生态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 组织模式 集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若梅
从COD和氨氮的排放量判断,畜禽养殖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水体环境污染源;但畜禽废弃物可再利用的资源经济属性,决定着其处理方式有别于工业污染源。文章首先界定畜禽养殖业生态补偿的内涵和提出这一问题的背景;其次,以烟台市畜禽养殖业实地调查为基础,按照政府手段和市场手段的逻辑,分析畜禽养殖业生态补偿的做法与挑战,具体是:(1)烟台市的政府手段为:畜禽养殖场生态拆迁的补偿和畜禽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机制创新的补贴;(2)烟台市的市场手段通过大型养殖企业而实现,包括工艺之间的补偿、产品之间的补偿和车间(养殖场与处理厂)之间的补偿;最后,针对烟台案例,提出完善畜禽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生态补偿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叶依广 庞英 张全景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我国的农业必须实现由主要依赖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变到主要依赖技术进步的集约型增长模式上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已相当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在科技反哺土地生产力上应率先进行。本文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运用C D生产函数定量分析了东部沿海地区技术进步对土地生产力的贡献能力、潜力空间。结果显示:科技进步率平均为4 29%,近20年波动较大,最低年份为1989年的-13 93%,最高年份为1987年的43 07%;技术进步对土地生产力的贡献份额最高年份1985年达869 76%,最低年份1999年为-100 68%,大部分年度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晶晶 王静 李泽慧 赵晓东
基于普通多源数据和大数据,采用核密度估算和城市异速增长模型分析烟台市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成果为基础,结合城市要素流强度分析确定烟台市城市发展方向,构建城市空间结构和区域发展格局。结果表明:烟台市向东与威海衔接,向南强化与青岛联系,向北对接大连乃至东北的空间发展方向有助于提升烟台综合实力及其在环渤海经济区的竞争力;烟台建设用地可拓展空间共74 281.14 hm~2,主要分布在中部栖霞市、南部海阳市和东部牟平区,为烟台发展的广阔腹地;综合烟台市对外联系和适宜拓展方向确定烟台市向东、向西拓展和向南推进的空间发展方向,并将蓬莱部分乡镇纳入规划区以支撑城区发展;构建多中心紧凑型组团结构和"一带""一廊""两轴""两区"的发展格局,对烟台市集聚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