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10)
- 2023(7304)
- 2022(6388)
- 2021(5964)
- 2020(4856)
- 2019(11121)
- 2018(11215)
- 2017(20635)
- 2016(11605)
- 2015(13120)
- 2014(13337)
- 2013(12920)
- 2012(11994)
- 2011(10816)
- 2010(10825)
- 2009(9743)
- 2008(9369)
- 2007(8543)
- 2006(7551)
- 2005(6571)
- 学科
- 济(47268)
- 经济(47234)
- 管理(33349)
- 业(25719)
- 地方(20217)
- 企(19674)
- 企业(19674)
- 环境(16322)
- 方法(15902)
- 农(15756)
- 数学(13438)
- 数学方法(13229)
- 学(11135)
- 农业(11008)
- 中国(11005)
- 业经(10652)
- 地方经济(10561)
- 财(9891)
- 划(9535)
- 和(9045)
- 资源(8517)
- 理论(7906)
- 生态(7881)
- 制(7361)
- 发(6909)
- 规划(6746)
- 环境规划(6465)
- 技术(6390)
- 教学(6029)
- 贸(5947)
- 机构
- 学院(157415)
- 大学(152023)
- 管理(58118)
- 济(55477)
- 经济(53775)
- 研究(52350)
- 理学(49241)
- 理学院(48568)
- 管理学(47604)
- 管理学院(47331)
- 中国(39430)
- 科学(35763)
- 京(33080)
- 江(27645)
- 农(27477)
- 所(26762)
- 中心(25829)
- 范(24968)
- 财(24850)
- 师范(24789)
- 业大(24585)
- 研究所(24253)
- 州(22363)
- 省(21097)
- 农业(20994)
- 北京(20363)
- 院(19898)
- 师范大学(19681)
- 财经(19021)
- 技术(18980)
- 基金
- 项目(107905)
- 科学(83630)
- 研究(82355)
- 基金(72670)
- 家(62721)
- 国家(62114)
- 科学基金(53102)
- 社会(49377)
- 省(48584)
- 社会科(46442)
- 社会科学(46424)
- 基金项目(40070)
- 划(37920)
- 教育(36847)
- 编号(35977)
- 自然(33648)
- 自然科(32583)
- 自然科学(32575)
- 自然科学基金(31879)
- 资助(28178)
- 成果(28144)
- 发(25792)
- 课题(25628)
- 重点(24814)
- 创(22118)
- 部(21571)
- 年(21099)
- 发展(20662)
- 创新(20658)
- 规划(20319)
共检索到240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清 丁登山 黄巧华
文章以广东省龙门县为例,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生态学等学科原理和方法,探讨区域生态环境定量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标准等,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探讨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绪红 金晓斌 郭贝贝 窦洪桥 赵新新 周寅康
现阶段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方案审查验收要点散见于相关政策要求和技术规程中,地方在落实基本农田方案时存在"划远不划近"、"划劣不划优"等现象,在实践层面缺乏一套对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方案合理性进行有效评价的方法体系。论文从"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调整划定原则出发,尝试构建一套数量、质量兼顾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约束指标是以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为评价准则进行分值修正,质量控制指标是以调整划定前的现状为基准,通过对比分析后修正指标分值。而后基于约束指标和质量控制指标得分对调整划定后的方案进行评价,并以广东省龙门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县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方案在数量、质量方面符合相关规定...
关键词:
基本农田 划定方案 合理性评价 龙门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习定
本文构建了农村信贷关系的代表性博弈模型,发现金融机构和农户长期合作存在边界条件,提高农业项目的回报率、降低农户的贷款利率以及降低农户的信贷交易成本均有利于提高双方的长期合作。广东省龙门县柑桔种植贷款案例表明提高农业项目回报率是双方长期合作的关键因素。回报率过低的项目会导致农户意愿违约和非意愿违约,进而使金融机构和农户的合作陷入"囚徒困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贺三维 潘鹏 王海军 余连
论文采用PSR框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云理论分别构建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云模型,对农用地生态环境进行评价。以广东省新兴县为例,得出新兴县农用地生态环境分值为0.75,农用地生态环境良好。并将云理论与模糊规则进行对比,得出新兴县农用地生态环境分值分别为0.75和0.70,两者结果差异不大,但是结果表明云理论能完整表达评价问题中的不确定性,避免模糊规则中隶属度函数确定繁琐的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侯保疆 梁昊
治理理论是西方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社会问题出现不可治理性,导致政府失灵或市场失灵而兴起的一种理论,强调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与合作。乡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显,如土壤污染、水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工业企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乡村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需要遵循多中心治理及合作原则,为此需要做好一系列工作。
关键词:
治理 乡村 生态环境 环境污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祁晓 赵庆年
根据区域内各学科点的发展水平和以师资力量为核心的办学条件,构建区域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结构的评价及测度模型。本文通过对广东省研究生教育的实证研究表明,现阶段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在主要办学条件和培养质量上是有保障的,在规模上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指出办学质量和办学条件是衡量区域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基本标准,认为区域研究生教育应由"外在发展逻辑"向"内在发展逻辑"的路径转变,遵循差异化发展战略,实施分工合作,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鹏 赵捷
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集群升级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的理论和模型并不能有效地解释这些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相关文献也缺乏把区域创新环境和产业集群升级两者结合起来的实证研究。本文利用2007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经济、社会数据,结合产业集群升级理论和区域创新环境理论,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经济计量方法,对区域创新环境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升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由创新基础环境、创新技术环境和创新资源环境三个方面组成的区域创新环境中,创新技术环境在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兆洲 朱珈乐
文章根据《弗拉斯卡蒂手册》的分类,结合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研究,构建了一套完整反映R&D投入产出活动绩效的指标体系,为了反映各区域的R&D活动效率,构造了突出"产出越多、投入越少,对外影响越大,则效率越高"原则的R&D投入产出绩效指数,理论结合实际,对广东省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结果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莉 李旻暾
文章分析了区域科技综合实力的构成要素,建立了相应的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熵权的区域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模型,并对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进行了逐年评价。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评价结果不仅反映出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发展趋势,而且为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的提高提供了决策支持。
关键词:
区域科技综合实力 指标体系 熵权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静 郭旭东 何挺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区域的基于“3S”技术的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具体包括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监测指标体系、生态环境退化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实施状况监测指标体系。将监测与评价指标应用于规划和政策制定,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和评估规划的实施效果服务。
关键词:
资源 生态环境 综合监测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育军 黄贤金 肖思思 王舒
选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绿当量、人均生态足迹赤字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作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表征指标,借助DEA模型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劳动力投入、资金投入、技术投入和资源投入的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苏州市10年来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而言绩效良好,DEA有效年份占30%,弱有效年份占20%,无效年份占50%,并且无效年份的效率指数都在0.97以上;(2)导致苏州市最近5年生态环境建设DEA无效的原因主要是资源投入不足,生态用地成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刚性约束;(3)通过调整生态环境建设要素投入比例,各种生态环境指标值都将有所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也将显著改善;(4)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绩效下降还受...
关键词:
DEA模型 生态环境建设 绩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马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春春
人口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本文通过构建人口与区域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协调度及协调发展水平模型,以广东省四大区域为例,对人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广东省四大区域中珠江三角洲处于人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类,东翼和山区处于过渡发展类,西翼则为不协调发展类。
关键词:
人口 区域经济 协调度与协调发展水平模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红霞 李锐 任志远 杨勤科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地理学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而生态服务价值则是目前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利用研究区地形、土壤、植被数据和近10年来每年的气候、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生态服务价值测算模型,计算了1994~2003年铜川市城郊区历年的生态服务价值,并模拟了无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生态服务价值,提出了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指数,并尝试性地运用该指数定量评价了城郊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尤其是土地利用变化等原因的影响,城郊区生态服务价值年际间变化很大,1994~2003年期间,在不考虑水域生态服务功能情况下(基于水域面积年际变化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