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96)
- 2023(17842)
- 2022(15004)
- 2021(14058)
- 2020(11535)
- 2019(26549)
- 2018(26506)
- 2017(50508)
- 2016(27318)
- 2015(30842)
- 2014(31283)
- 2013(30812)
- 2012(28544)
- 2011(26149)
- 2010(26803)
- 2009(24498)
- 2008(23946)
- 2007(21459)
- 2006(19247)
- 2005(17314)
- 学科
- 济(130533)
- 经济(130414)
- 管理(76333)
- 业(69397)
- 企(56735)
- 企业(56735)
- 方法(51236)
- 数学(43827)
- 数学方法(43113)
- 中国(35205)
- 地方(32520)
- 农(31640)
- 业经(28267)
- 学(27818)
- 财(24318)
- 理论(21611)
- 农业(21559)
- 环境(20599)
- 制(20389)
- 和(19871)
- 贸(19277)
- 贸易(19261)
- 融(18587)
- 金融(18584)
- 易(18507)
- 银(18475)
- 银行(18433)
- 地方经济(18096)
- 行(17792)
- 技术(17494)
- 机构
- 大学(395770)
- 学院(395572)
- 济(161686)
- 经济(158054)
- 管理(152549)
- 研究(138985)
- 理学(130557)
- 理学院(129011)
- 管理学(126518)
- 管理学院(125803)
- 中国(104050)
- 京(86691)
- 科学(85946)
- 财(72271)
- 所(70511)
- 研究所(63934)
- 中心(61964)
- 农(61658)
- 江(59839)
- 财经(56805)
- 业大(56593)
- 北京(55871)
- 范(55339)
- 师范(54851)
- 经(51398)
- 院(50775)
- 州(48904)
- 经济学(48625)
- 农业(47519)
- 师范大学(44191)
- 基金
- 项目(261926)
- 科学(205354)
- 研究(193646)
- 基金(186884)
- 家(162407)
- 国家(161043)
- 科学基金(137812)
- 社会(120874)
- 社会科(114428)
- 社会科学(114395)
- 省(103373)
- 基金项目(98125)
- 教育(89633)
- 自然(88414)
- 划(86694)
- 自然科(86253)
- 自然科学(86236)
- 自然科学基金(84617)
- 编号(79839)
- 资助(77894)
- 成果(65494)
- 发(59439)
- 重点(59392)
- 部(56861)
- 课题(56583)
- 创(53640)
- 创新(50008)
- 科研(49252)
- 国家社会(49045)
- 教育部(48632)
- 期刊
- 济(190221)
- 经济(190221)
- 研究(122260)
- 中国(82985)
- 学报(60154)
- 管理(59026)
- 科学(56631)
- 农(56498)
- 财(52911)
- 教育(51730)
- 大学(45802)
- 学学(42629)
- 农业(39304)
- 技术(38163)
- 融(35384)
- 金融(35384)
- 业经(30491)
- 经济研究(30459)
- 财经(27960)
- 经(24043)
- 问题(23874)
- 图书(22786)
- 技术经济(20764)
- 业(20326)
- 统计(19034)
- 科技(18808)
- 资源(18658)
- 理论(18449)
- 现代(18033)
- 商业(17858)
共检索到605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红梅 陆健健 董双林 方建光
本文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自然资产的相关理论为支撑,提出了"培育自然资产,重建系统功能,拓展环境容量"的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模式。即假设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发展可以双赢,则人们就可根据区域生态系统的发展需求,对自然资产的双重功能进行利用和培育,最大的整合自然资产的资源价值和功能价值,使环境容量得到拓展,从而达到双赢。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闻慧
面对国际经济危机与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试图讨论IT产业与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其他产业或行业发展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IT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复苏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IT产业 国民经济 产业关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孔翔 杨宏玲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在区域这一空间尺度上以一定的价值理念为指导,为实现一定的发展目标,适应区域发展条件和特点,主要依靠特定生产要素,并在相关保障措施的支持下,谋求区域发展的路径和方式。区域尺度的生态文明则是区域发展中人地关系发展到特殊阶段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它要求以新的发展路径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这就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论文以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区域尺度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分析为基础,初步探索了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优化思路。论文认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发展理念的更新、全方位的创新以及通过统筹兼顾协调利益关系等乃是基于生态文明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炯 陈静
甘肃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这就需要加强甘肃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模式研究力度,为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文章对甘肃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并探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以此提出有效提升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甘肃区域 经济发展 规划理论 模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艳萍
近年来,中部等欠发达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与地方经济之间出现了许多不协调的问题。实现金融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是:转变观念,客观看待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和地方经济的关系;加强信任合作,建立政、银、企长效合作沟通机制;加强诚信建设,为双赢创造良好环境,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
关键词:
金融 地方经济 金融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阳太林 黄宗远 徐寿波
根据索洛余值模型,人们只能对于技术经济关系给出一个粗略的解释,无法进一步精确地分析,也无法根据这一模型来构建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科技经济发展模式。为此,提出应用六力替代模型指导区域科技经济发展模式与战略构建的方法,并指出:六力替代模型将传统宏观生产函数的三要素细化为六要素,能够较好地解释不同技术模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能够地说明科技创新过程中的经济增量效应和时间裂变效应,因而能够为正确制定各个地区的区域科技创新战略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六力替代模型 六力要素 区域科技经济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莹
区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且按照科学的发展规律进行长久规划,才能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构建区域经济的现代化模式。基于此,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中,需要合理的分配工作,有效结合区域经济特色,有效利用科学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能够总结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特色,优化资源配置,有效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及问题入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弊端产生的原因,然后探究相应的完善策略,希望可以借此给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模式 问题原因 完善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鸿渊 孙丽丽
低碳经济所产生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与模式转换成本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不对称分布决定了异质性行为主体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的行为选择差异性。低碳经济是低碳投入—低碳转换—低碳产出—低碳消费的系统集成,是系统中各行为主体集体行动的结果,然而一致性的集体行为的形成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决定各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是异质性行为主体的选择结果。本文以新自由主义的经济行为人为基本理论,从中观层面研究分析了低碳经济在异质性区域之间的生成条件和内在微观基础,提出了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区域之间以碳交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跨区域 低碳经济 合作竞争 机制设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钭晓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万清知
我国山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8%左右,大多数山区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区。如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井岗山区以及少数民族聚集区,大多处在贫困之中。贫困山区一般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生态遭受严重破坏。森林植被锐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自然生态失去平衡。因此,建设生态经济群落是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化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宾
我很高兴参加这个评审鉴定会。我之所以高兴参加这个会,不仅是它涉及长江流域这个我有兴趣研究的课题,更重要的是,我认为生态和经济协调建设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确立后如何发展生产力的大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景普秋 范昊
矿产开发给资源丰裕区域带来的是"祝福"还是"诅咒",主要取决于矿产开发中经济变量的选择,即资源开发强度、开发集约度、资源依赖度、资源收益分配极化度、资本转化度;对上述变量的选择不同,将可能形成资源推动型的优态发展模式、资源主导型的常态发展模式、资源诅咒型的病态发展模式等。挪威在资源开发中成功规避了"资源诅咒",成为资源推动型的优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典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县域经济是否有活力,是整个国家经济能否蓬勃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处于转型期的县域经大多资金基础薄弱,需要金融的支持,而资金的投入就必然伴随着风险。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和县域金融的互动双赢意义重大。本文根据江苏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对沿江县域的经济结构、发展点、南北差距及行政架构等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对沿江县域的金融市场作了全面研判,明确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思路,指明了金融支持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了互动发展的资源优化配置架,为沿江县域经济与金融共同繁荣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金融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小燕 孟书霞 韩冰
文章基于建设模式,以河北省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为探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农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包括高科技农业示范展示、推广、农业生产、养殖、农业园林旅游等。在具体实施上,坚持以政策性扶持为主导,借助于农业科技的拉动力,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关键词:
河北省 农业区域经济 现代农业园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小燕 孟书霞 韩冰
文章基于建设模式,以河北省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为探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农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包括高科技农业示范展示、推广、农业生产、养殖、农业园林旅游等。在具体实施上,坚持以政策性扶持为主导,借助于农业科技的拉动力,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关键词:
河北省 农业区域经济 现代农业园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