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57)
- 2023(14707)
- 2022(12033)
- 2021(10897)
- 2020(9024)
- 2019(20611)
- 2018(20491)
- 2017(39115)
- 2016(21559)
- 2015(24466)
- 2014(24743)
- 2013(24606)
- 2012(23250)
- 2011(21199)
- 2010(21432)
- 2009(19826)
- 2008(19561)
- 2007(17846)
- 2006(15996)
- 2005(14811)
- 学科
- 济(98061)
- 经济(97970)
- 管理(54183)
- 业(52569)
- 企(37743)
- 企业(37743)
- 方法(34564)
- 农(31877)
- 地方(31640)
- 中国(30370)
- 数学(30029)
- 数学方法(29766)
- 业经(22662)
- 农业(21698)
- 学(20937)
- 财(19603)
- 环境(17865)
- 制(16989)
- 贸(16477)
- 贸易(16464)
- 地方经济(16354)
- 发(15898)
- 易(15781)
- 融(15423)
- 金融(15420)
- 银(15293)
- 银行(15256)
- 和(14876)
- 行(14719)
- 技术(13144)
- 机构
- 学院(310406)
- 大学(307456)
- 济(125679)
- 经济(122683)
- 研究(115185)
- 管理(111587)
- 理学(93999)
- 理学院(92715)
- 管理学(91019)
- 管理学院(90433)
- 中国(86767)
- 科学(73377)
- 京(68161)
- 所(60420)
- 农(60204)
- 财(56422)
- 研究所(54838)
- 中心(53160)
- 江(51216)
- 业大(48471)
- 农业(46834)
- 范(45730)
- 师范(45292)
- 北京(43479)
- 财经(43459)
- 院(41651)
- 州(40960)
- 省(39296)
- 经(39121)
- 经济学(38046)
- 基金
- 项目(203129)
- 科学(157906)
- 研究(149720)
- 基金(142171)
- 家(124529)
- 国家(123408)
- 科学基金(103746)
- 社会(92907)
- 社会科(87753)
- 社会科学(87722)
- 省(83445)
- 基金项目(76073)
- 划(69261)
- 教育(67150)
- 自然(65311)
- 自然科(63566)
- 自然科学(63548)
- 自然科学基金(62356)
- 编号(62340)
- 资助(56547)
- 成果(50807)
- 发(50552)
- 重点(47012)
- 课题(44598)
- 部(43132)
- 创(41553)
- 发展(40481)
- 展(39831)
- 创新(38968)
- 科研(38340)
共检索到487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兴为
区域生态城镇化是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解决发展中地区资源枯竭的重要途径。文章利用系统分析法、调查统计法及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区域生态城镇化的定义与内涵。在此基础上说明生态城镇化的发展原则,并以河南省濮阳为例,从经济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等3个维度,深入探讨了濮阳区域生态城镇化的发展现状,揭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结合实证分析,提出了"绿色之都、幸福濮阳"为目标的发展规划,分阶段实施濮阳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战略,并建设性的提出构建优美旳自然生态系统、构建高效的经济生态系统、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态系统的对策建议。该文对濮阳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研究乃至处于发展中的其它地区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巧玲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农村城镇化发展称为必然,而如今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研究利用河南省统计年鉴等资料11年来对河南省18个县市城市和乡村人口变化的统计数据,以城市化率为测度指标,将传统统计学方法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法相结合,通过计算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探讨河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存在的差异性,并对差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中豫中和豫西城市化率较高,豫南和豫东城市化率较低,但增长速度较快;(2)各区域内农村城镇化发展空间差异较大,豫中表现最为明显,但总体呈现不断缩小的趋...
关键词:
ESDA 城镇化 空间格局 河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建云
粮食主产区面临城镇化进程淤塞,城镇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冲突的现实困境。研究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很有现实意义。以河南省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针对现实困境找出粮食主产区共同的发展对策。构建河南省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和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倒U型"模型,采用统计口径一致的1990~2012年数据进行验证,相关关系十分显著。格兰杰因果关系验证结果显示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水平互为格兰杰原因。城镇化水平达到36.97%时达到"倒U型"的拐点,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契合。通过验证城镇化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倒U型"关系,证实当经过"倒U型"拐点后,一系列试图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制度创新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炜 马承伟 杨晓东
采用实地调查法对沁阳市村镇建设用地的现状进行了现场踏勘 ,并结合GB5 0 188— 93《村镇规划标准》 ,利用定性判定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沁阳市村镇建设用地的潜力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 ,沁阳市村镇建设用地的内部潜力为 86 1 6hm2 ,城区建设用地潜力为 16 6 0hm2 ,闲散地的潜力为 2 2 5 7hm2 ,建设用地潜力合计为12 5 3 3hm2 。提出了村镇建设用地整理的途径 :可以通过撤乡并镇、迁村并点 ,调整村镇等级结构 ,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率 ,为村镇建设提供大量用地 ;可以通过改造村镇内部的闲置土地 ,盘活建设用地存量 ;通过乡镇企业进入工业园区 ,非农...
关键词:
村镇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整理 用地潜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志伟
利用2001年~2012年河南省1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PVAR的GMM估计、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面板脉冲响应分析和面板方差分解等诸多实证方法,笔者考察了金融发展对就业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城市建设城镇化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对河南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金融发展显著抑制了就业城镇化的推进,但是短期内显著促进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对生活方式城镇化和城区建设城镇化的支持则很不明显。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分析表明: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主要通过就业城镇化、户籍人口城镇化渠道产生。研究对河南省乃至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推进中配套金融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镇化 实证研究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洪涛 夏保林
从区域发展力量要素及其整合的角度,研究新的历史时期和全球化形势下的城镇化战略道路选择,以及城镇化进程中区域力量整合的类型。以河南省为例,围绕全省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河南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要素及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力、社会力、资源环境力、空间支撑力、政策力、行政力及其整合,提出依托河南省构建中原大都市区,在大都市区框架下整合全省区域发展力量。
关键词:
区域力量整合 城镇化 河南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孟丽敏
文章阐述了河南省濮阳市产业招商机制的历史渊源,分析了产业招商机制对濮阳市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以及濮阳市实行产业招商机制面临的不利因素,同时提出了完善濮阳市产业招商机制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产业招商机制 濮阳 经济发展 影响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吴旭晓
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影响区域生态效率的三股主要力量。通过建立"三化"联动下的生态效率效应模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2000~2010年河南省的生态效率,并实证检验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效率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期间,河南省的生态效率整体上呈现出先下滑后上升的"V"字型变化趋势;在2000~2004年,生态效率处于下滑阶段,城镇化是制约生态效率下滑的主要力量,而工业化是推动生态效率下滑的核心力量;在2005~2010年,生态效率处于上升阶段,城镇化是生态效率上升的核心推力,而工业化是生态效率上升的主要阻力;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是河南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 王九位
乡村旅游业发展有利于美化城镇环境,也有利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区域经济的增长。以河南省嵩县为例,利用协整方法分析乡村旅游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对河南省嵩县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都对河南省嵩县经济增长有着正向影响,且乡村旅游业发展拉动河南省嵩县经济增长的效应比新型城镇化的拉动效应要大,同时,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更加明显,而乡村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比较明显。今后嵩县应着力于促进乡村旅游业开发,注重新型城镇化水平提升,促进三大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以推动嵩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江苏 王晓蕊 苗长虹 刘佳骏
在回顾已有城镇化质量以及协调度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新近的城镇化质量分段函数评价模型,对河南省18地市2001—2010年的城镇化质量进行动态评价,采用协调度模型对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的协调状况进行评价,主要结论为:1各地市城镇化质量指数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指数和基础设施指数的持续增长,而生活质量指数、社会发展指数、城乡统筹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波动变率较大,反映出城镇化质量"重形式轻内涵"。2各地市的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协调度处于稳步上升态势,至2007年,河南省所有地市全部摆脱弱度失调,进入不同层次的协调发展阶段。3各地市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协调度的地域差异较大。郑州、洛阳、平顶山、鹤壁、焦作、三门峡、济源七地市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的协调度较高,商丘、周口、驻马店、濮阳等地市协调度较低。4当前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与质量整体协调水平较低。高度协调、中度协调、低度协调、弱度协调的地市数量分别为1、6、7、4,低度协调和弱度协调的地市数量占全省地市数量较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红玲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对于实现中国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城乡发展融合、消费结构升级、经济稳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构建适用于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与耦合协调度测算其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权重及二者的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划分其耦合与协调阶段类型。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超前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郑州、许昌与洛阳新型城镇水平居于河南省前列,周口、南阳、驻马店与商丘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名列前茅;河南省新型城镇化高值区集聚在以郑州为核心的区域,南部区域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高于北部地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处于中高水平拮抗耦合阶段,多数城市已达到高水平拮抗耦合,北部地区耦合强度远高于南部,三门峡—洛阳—焦作—新乡—鹤壁—濮阳的耦合高值区串联成片;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整体隶属于轻度失调,多数城市已达到濒临失调,中部、南部的协调发展水平高于北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歌
工业的转型升级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关键。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业经济往往面临多重困境,转型升级更为困难和艰巨,亟需探索有效的实现路径。河南省濮阳市是依赖油气资源开发而形成的典型资源型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资源面临枯竭,工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如结构单一、路径依赖、制度锁定、技术落后、资产专用性强等;推动其工业转型升级应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以产业转型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创新为动力,构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有机结合的综合路径,并采取相关配套措施。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工业 转型升级 路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玮 陈英 张仁陟
为量化农村宅基地整治潜力价值和整治开发成本,促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工作的开展,探索农村宅基地整治潜力测算方法体系,运用人均标准法、户均标准法、闲置率法、层次分析法(AHP)及土地估价中的年收益法、综合基准地价法、土地出让溢价法构建测算模型,测算农村宅基地整治潜力、潜力价值和整治成本。研究表明:农村宅基地综合整治价值与整治成本基本持平,测算模型程序科学,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对河南省濮阳市的案例研究结果客观实际,可从定量的角度为农村宅基地整治、有偿退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测算方法和数据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玮 李建军
近年来,河南省濮阳市相继建立了8个产业集聚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4年底,共有建设项目710个,项目总用地面积3124.4736公顷,占规划土地总面积的26.36%。但这8个产业集聚区也存在着土地利用现状家底不清,土地利用低效、闲置等问题。集聚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规划选址仓促。各产业集聚区在未完全依据本地产业优势和发展前景来科学规划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的情况下,仓促划出一块区域,临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