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55)
2023(14354)
2022(11714)
2021(10852)
2020(8756)
2019(19479)
2018(19243)
2017(36882)
2016(20370)
2015(22788)
2014(23071)
2013(22160)
2012(20985)
2011(19080)
2010(19541)
2009(18124)
2008(17809)
2007(16363)
2006(14948)
2005(13807)
作者
(57748)
(47974)
(47785)
(45781)
(30947)
(22867)
(21796)
(18510)
(18269)
(17358)
(16481)
(16170)
(15593)
(15313)
(15135)
(14862)
(14251)
(13850)
(13770)
(13759)
(12218)
(11674)
(11646)
(11116)
(10865)
(10844)
(10580)
(10504)
(9756)
(9436)
学科
(99109)
经济(98998)
管理(55215)
(47469)
(36169)
企业(36169)
地方(29783)
方法(29161)
中国(27621)
(26978)
数学(24891)
数学方法(24504)
业经(21741)
(21287)
(19550)
农业(18375)
(17915)
地方经济(16774)
(14529)
金融(14526)
环境(14393)
(14031)
贸易(14017)
(13945)
银行(13929)
(13869)
(13551)
(13458)
(13399)
理论(13382)
机构
学院(288955)
大学(287506)
(125331)
经济(122534)
研究(106971)
管理(103129)
理学(86626)
理学院(85475)
管理学(83916)
管理学院(83346)
中国(82010)
科学(63070)
(62196)
(59520)
(54089)
中心(48747)
研究所(48433)
(46860)
财经(44909)
(44494)
(42713)
师范(42397)
(40414)
北京(39679)
经济学(39460)
(38574)
(37360)
业大(37155)
经济学院(35049)
农业(34285)
基金
项目(182007)
科学(143303)
研究(138979)
基金(129578)
(111623)
国家(110658)
科学基金(94066)
社会(89073)
社会科(84183)
社会科学(84162)
(70940)
基金项目(67078)
教育(63053)
(59459)
编号(57667)
自然(56507)
自然科(55114)
自然科学(55102)
自然科学基金(54062)
资助(52170)
成果(49277)
(42539)
重点(41614)
课题(41231)
(39788)
国家社会(37040)
(36653)
(35526)
发展(35242)
(34708)
期刊
(156814)
经济(156814)
研究(96456)
中国(64057)
(45783)
(42815)
管理(40451)
学报(40324)
科学(39075)
教育(37281)
大学(31312)
(31200)
金融(31200)
农业(28984)
学学(28907)
技术(26417)
经济研究(25185)
业经(23390)
财经(22925)
问题(20268)
(20064)
(16047)
图书(15369)
(15312)
技术经济(14715)
世界(14712)
国际(14380)
资源(14181)
现代(13995)
(13714)
共检索到466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运宏  
通过考察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历史演进发现,其职能转变分为四个阶段:直接参与乡镇企业管理阶段、推动产权制度改革阶段、致力于服务型政府建设阶段和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核心的优化营商环境阶段。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优化转向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从“一揽子”全能型向“放管服”有为型转变,从行政命令管理向法治化、制度化治理转变,从追求经济发展向增进社会福祉转变。从政策启示层面看,地方政府要不断提升“有为政府”的治理效能,推动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完善兼顾国家决策统一性和地方执行灵活性的动态平衡机制,通过不断优化地方政府经济职能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方  陈凯  
基于中间选民理论,使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中国长三角地区20个地级政府在城市绿地供给上的策略互动。结果显示:邻近城市的绿地供给对本市的绿地供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中间选民收入和城市绿地价格对本市的绿地供给的影响不显著;虽然样本城市的自然环境禀赋得到有效利用,但是各城市存在参考邻近城市的绿地供给规模来提供本市绿地的标尺竞争行为,这种标尺竞争行为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原则,可能导致城市绿地供给处于非最优水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红莉  谭辉平  
伴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长三角地区的高职教育高度重视协同发展,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为导向,主要采取了制度化保障、均衡化发展、集群化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等策略。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广东高职教育的协同发展应密切服务产业结构转型需求,以创新为动力,以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为平台,以良性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为保障,并进行布局结构的合理调整与优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毛金祥  张可  
基于2000-2016年长三角地区地级市层面的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了经济集聚与区域创新之间的空间相关性。研究发现:经济集聚与区域创新显著正相关,经济集聚和区域创新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地区交互影响,即邻近地区的经济集聚对本地的区域创新具有促进作用,邻近地区的区域创新亦对本地的经济集聚存在促进作用。经济集聚和区域一体化具有促进区域协调和区域创新的双重政策红利,构建长三角地区创新共同体应具有全局意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黎文勇  
文章从高效、稳定、协调、持续、共享五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算了长三角2010—2017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空特征。研究发现: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总体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态势;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城市的行政级别或经济规模存在一定关联;五个维度对总指数的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持续、高效、共享、协调、稳定;各维度发展指数的空间分布非常不均衡。长三角应重点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高产业供给体系质量、优化城市功能分工、健全保障制度等方面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剑锋  马诗慧  
文章基于当前国际社会的压力和我国政府已经做出的承诺,本着"高歌稳进"的思想,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实证分析了1995-2009年碳排放的区域特征,并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研究了2050年前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测算,提出了实现低碳目标的主要路径和具体方案。研究表明,我国长三角地区的碳排放总量逐年攀升,工业比重和煤类能源消费比重过大,碳排放强度较低的优势正在逐步削弱。今后40年,长三角地区的减排压力较大,其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五年目标"应相对平稳,大体可以在17%-19%之间进行选择。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短期内主要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从长三角现有工业结构看,积极鼓励文教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乔生  
经济国际化认知的错位使我国区域经济长时间沉冗于对引进外资、进出口及跨国经营数字游戏的追求,忽略对相关经济行为实质效益的度衡。本文在匡正经济国际化涵义的基础上,探讨了经济国际化的尺度,提出轻量重质的观点,同时对区域经济国际化战略的策略性调整与国际规则的灵活运用提出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汪亚青  谢浩  
本文首次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对现代产业体系这一概念进行划分,根据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带动、地理位置和政策借鉴三方面的优势说明长三角地区在现代产业体系全局中的重要意义,结合长三角地区产业经济发展情况,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学凯  黄瑞玲  
该文根据公布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报告数据,利用GM(1,1)模型预测地方财政收入,由此计算出可担保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和波动率,并将其代入KMV模型,评价长三角地区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违约风险,结论是:(1)长三角地区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违约风险仅为1.24%,总体而言风险可控;(2)地方政府性债务违约风险存在地区差异,上海的违约风险最小,江苏次之,浙江的违约风险最大;(3)在结构合理的情况下,江苏和浙江应适当缩减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上海则可少量增加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1)构建可持续税收体系,稳健地提高财政收入;(2)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量,分类管理地方债存量;(3)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钟立新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源自于临近地区间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另一方面还与地区间优势互补效应的发挥密切相关。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研究,地理临近性在给模仿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容易出现路径依赖和技术锁定,从而导致老工业区的没落。本文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两位数制造业的分行业SP指数及其引申变量值的测量,发现在省域范围内制造业集聚存在一定的自相似性。而在跨省空间范围内,这种自相似性并不存在。省际间行业要素流动正趋于缓慢的集中优化过程中。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这一演化趋势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空间转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政策启示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永雷  杨忠振  王璐  邹汶倩  
通过构建测量区域机场同质化发展的改进相似系数,运用综合赋权评价法,对长三角地区机场发展的同质化水平进行测算,并以综合相似系数构建机场同质化网络,采用复杂网络结构方法对机场同质化网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经济核心圈机场存在明显的同质化水平;枢纽型机场由于机场辐射能力强且分布密集而同质化水平最为明显;核心边缘的地区型机场由于城市经济规模小且距离较近,机场为了进一步发展而产生趋同化;其他地区型机场则由于长三角地区内城市经济结构的相似,邻近机场间的服务呈现趋同化。最后,针对长三角地区机场同质化发展特征提出区域机场一体化和差异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伯伟  马骆茹  
长三角和珠三角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地区,苏浙沪粤四省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在各自地方政府的创新政策下又形成了不同的创新模式。在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江苏省表现为强势型政府指导下的民营经济驱动,浙江省表现为包容型政府引导下的民营经济驱动,上海市表现为强势型政府主导下的国有经济与外资经济双驱动,广东省表现为改革型政府指导下的外向经济驱动。在创新模式方面,江苏省以培育高新区为特色,浙江省是传统产业创新和金融创新并举,上海市以"主国有、辅外资"为特色,广东省以打造新型专业镇为特色。苏浙沪粤四省市各具特色的经济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颖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文结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意义及其基础,指出世博会对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各个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并提出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韬  
阐述了物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契合机理,并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物流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其物流业发展、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建雨  薄冰雪  
开展共同富裕水平测度并研究其时空特征,可以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参考。文章基于2010—202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运用熵权法从富裕程度、共享程度和可持续性三个维度测算共同富裕水平,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核密度估计、Markov转移概率矩阵和地理探测器分析区域差异和分布动态演进。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共同富裕水平和三个子维度水平在考察期内总体上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其中,地区相对差异逐渐缩小,区域间差异是其主要来源;各城市间绝对差异逐渐扩大,共同富裕各等级城市均对其前期共同富裕水平存在较强的路径依赖;收入与消费水平差异是区域差异在指标层面上的重要来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