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77)
- 2023(16698)
- 2022(14667)
- 2021(13406)
- 2020(11615)
- 2019(26527)
- 2018(26358)
- 2017(51151)
- 2016(27771)
- 2015(31564)
- 2014(31849)
- 2013(31690)
- 2012(29400)
- 2011(26840)
- 2010(26973)
- 2009(25264)
- 2008(24659)
- 2007(22073)
- 2006(19299)
- 2005(17212)
- 学科
- 济(131050)
- 经济(130923)
- 管理(81822)
- 业(74792)
- 企(62013)
- 企业(62013)
- 方法(58183)
- 数学(50871)
- 数学方法(50277)
- 农(30216)
- 中国(29706)
- 财(29475)
- 学(28875)
- 地方(28180)
- 业经(25497)
- 环境(21255)
- 贸(20733)
- 贸易(20724)
- 农业(20411)
- 制(20323)
- 易(19975)
- 和(19087)
- 务(18950)
- 理论(18933)
- 财务(18872)
- 财务管理(18824)
- 企业财务(17856)
- 融(17154)
- 金融(17151)
- 划(16964)
- 机构
- 大学(414360)
- 学院(411086)
- 济(170097)
- 经济(166389)
- 管理(160722)
- 研究(139928)
- 理学(139296)
- 理学院(137717)
- 管理学(135231)
- 管理学院(134509)
- 中国(103140)
- 京(88292)
- 科学(88245)
- 财(75322)
- 所(71818)
- 农(67834)
- 研究所(65593)
- 中心(63247)
- 业大(62642)
- 财经(61240)
- 江(60129)
- 北京(55976)
- 经(55443)
- 范(53695)
- 农业(53509)
- 师范(53173)
- 经济学(52020)
- 院(50523)
- 州(48601)
- 经济学院(46823)
- 基金
- 项目(278644)
- 科学(218043)
- 基金(202054)
- 研究(199908)
- 家(176698)
- 国家(175298)
- 科学基金(149736)
- 社会(125628)
- 社会科(119064)
- 社会科学(119031)
- 省(108439)
- 基金项目(107104)
- 自然(98603)
- 自然科(96226)
- 自然科学(96201)
- 自然科学基金(94477)
- 划(91647)
- 教育(91597)
- 资助(84884)
- 编号(80843)
- 成果(65365)
- 重点(62597)
- 部(61446)
- 发(59617)
- 创(56605)
- 课题(55698)
- 科研(53659)
- 创新(52927)
- 教育部(52255)
- 大学(51829)
- 期刊
- 济(187002)
- 经济(187002)
- 研究(119660)
- 中国(73041)
- 学报(67509)
- 科学(60640)
- 农(60144)
- 管理(57364)
- 财(57326)
- 大学(50135)
- 学学(47286)
- 农业(41376)
- 教育(40020)
- 技术(36273)
- 融(33391)
- 金融(33391)
- 经济研究(30415)
- 财经(30333)
- 业经(28674)
- 经(25890)
- 问题(24216)
- 技术经济(22028)
- 图书(21347)
- 业(21058)
- 统计(21048)
- 理论(19833)
- 资源(19017)
- 版(18987)
- 科技(18867)
- 策(18691)
共检索到597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伟 鞠美庭 楚春礼 邵超峰 田文鑫
物质和能量流动是环境-经济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研究原料、能源转化为产品和废弃物的代谢过程及环境影响,对于提高资源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至关重要。参考区域物质流分析和能流分析方法,提出了区域物质流与能流分析的概念和研究框架,并对天津市1998—2007年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07年天津市物质消耗为97.25×106 t,能源消耗为47.15×106 tce,年均增长率分别超过10%和8%;外部调入物质约占直接物质输入量的46%,其中煤炭占了约40%,且完全依赖外部调入;资源消耗强度较高、产出率较低,导致资源大量消耗、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增长,这对区域资源环境...
关键词:
环境-经济系统 物质流与能流 天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伟 鞠美庭 李智 黄娟 邵超峰
物质和能量流动是环境—经济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该系统是一个将原料、能源转化为产品和废弃物的代谢过程。相对物质流动,能量流动呈单向流动,并且在流动过程中利用效率较低,从而导致这一过程对自然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参考物质流分析方法,提出区域环境—经济系统能流分析的研究框架,对分析的主要能源类型、系统边界、数据的获取途径与处理(如以能值分析中的太阳能值作为统一的分析单位)进行了说明;在以往能流分析、物质流分析和能值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区域环境—经济系统能流分析的分析指标。通过对区域(城市)环境—经济系统的能量流进行分析,其结果可以为区域能流的优化管理、优化能源使用结构、污染物总量控制、节能减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艳清 李书音
为了对中国31省市自治区经济系统的物质利用效率,以及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计量模型,研究了中国1995-2014年31省市自治区的物质流动状况,并将之同各研究区的经济发展指标相结合,对各地区物质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考察,对各省市自治区生态压力指标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各省市自治区物质输入量与输出量不断增加,物质消耗效率的提升状况要明显优于废弃物排放的减少。在多数情况下,经济增长同物质投入或废弃物排放实现了相对"脱钩",部分地区生态压力指标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总的来说,各省市自治区并没有转变已有的线性物质流动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艳清 李书音
为了对中国31省市自治区经济系统的物质利用效率,以及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计量模型,研究了中国1995-2014年31省市自治区的物质流动状况,并将之同各研究区的经济发展指标相结合,对各地区物质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考察,对各省市自治区生态压力指标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各省市自治区物质输入量与输出量不断增加,物质消耗效率的提升状况要明显优于废弃物排放的减少。在多数情况下,经济增长同物质投入或废弃物排放实现了相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琳 潘峰
物质流分析方法能够度量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及其环境影响,并能够有效追踪物质资源在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流动与蓄积状况,在资源管理、战略制定及环境政策的制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对物质流分析的定义、研究框架及具体研究方法进行阐述后,梳理了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及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物质流分析的研究现状,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评价。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夏传勇
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发展尤为迅速。论文对该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逻辑框架及相关应用研究进行了评介,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其方法的主要作用和局限,对其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①主要作用有二,一是能够得到简洁的可持续发展示踪指标,二是得到的采用物理量为单位的物质流指标便于比较;②主要局限有三,一是大的物质流会冲淡物质流指标描述物质流动状况的清晰度,二是物质流指标与物质流动环境影响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三是使用范围有限制;③未来研究发展方向有三,一是挖掘物质流分析结果所蕴含的社会研究价值,二是与土地利用分析的结合,三是向物质投入产出表的迈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晁博 杨忠直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借鉴欧洲统计局物质流账户的分类体系,在整理各类统计年鉴分散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以陕西省为例的区域物质流状况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从物质的输入、输出、消耗三个层面核算了2000-2013年陕西省经济系统的物质流规模、结构、强度、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陕西省经济发展对资源,尤其是化石能源及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伴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生态环境压力也在持续加大,"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变,积极有效实行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循环经济政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区域经济 物质流分析 陕西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晁博 杨忠直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借鉴欧洲统计局物质流账户的分类体系,在整理各类统计年鉴分散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以陕西省为例的区域物质流状况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从物质的输入、输出、消耗三个层面核算了2000-2013年陕西省经济系统的物质流规模、结构、强度、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陕西省经济发展对资源,尤其是化石能源及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伴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生态环境压力也在持续加大,"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变,积极有效实行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循环经济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实现陕西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区域经济 物质流分析 陕西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曹洪军 莎娜
本文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指标体系,利用山东省1978—2009年的数据检验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探索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差异明显,经济发展阶段越高,经济增长更多依赖隐性环境指标;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强化单方面环境指标并不必然加速区域经济增长;山东省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正逐步摆脱显性区域环境指标的负面影响,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环境显性指标与隐性指标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环境 发展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小栟 李汉平
目前物质流分析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实证方法。本文借助物质流分析原理和循环经济理论,建立了环境经济系统及循环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分析模型,并利用模型中各段物质流之间的质量平衡关系,讨论了满足环境经济系统界面可持续约束条件下经济系统内部物质流动必须遵循的若干基本规律。通过对模型的解析研究,在物质运动规律分析的基础上论证得到以下结论:①满足环境经济系统界面可持续约束条件是实现经济系统物质流动可持续的基础;②为实现经济系统物质流的可持续,必须通过减少经济系统对环境系统稀缺性资源的消耗速率并同时降低经济系统对环境系统的废弃物排放速率有可能实现;③以往过分依赖于经济系统末端的残余物处理达到改善特定区域范围某一...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施莉 邱甲贤 莫经梅
当前,引导经济系统适应互联网化的经济发展环境,是构建区域经济增长新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剖析和评价经济系统的互联网转型能力是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基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视角,从信息基础、市场供给、市场消费和创新共享4个维度,建立区域经济系统互联网化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和分析互联网经济发展环境下菱形经济圈核心城市经济系统的适应和发展能力。研究发现,观测城市转型发展能力的非均质化空间分布趋势明显,而信息服务能力、市场驱动力和创新能力仍是该区域适应互联网发展环境亟待解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艳清 李书音
本文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物质减量分解模型,研究了1990—2012年我国农业生产经济系统的物质流状况及其结构,并将之与农业经济发展指标相联系,利用分离指数等指标考察了经济增长与物质投入的脱钩关系,对物质输入进行了减量效应和反弹效应分解。结果表明:二十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的物质输入输出不断增加,物质投入以化肥和能源为主,农业经济增长和物质投入处于相对脱钩状态,物质利用效率提高速度低于农业经济增长速度,农业经济系统呈现弱可持续性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段宁 柳楷玲 孙启宏 李艳萍
利用物质代谢分析方法和环境冲击压力方程,对1990~2005年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代谢总量、强度、效率及资源循环利用率进行了核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不断增长的物质高投入,并伴随着高污染排放;在人口增长速度相对缓慢的前提下,人均GDP的增长以物质代谢强度的大幅增加为代价;单位GDP的环境压力有所降低,但经济总量增长造成的环境总压力仍呈上升趋势;2005年中国资源循环利用率首次突破5%,但总体水平仍然低下;1996~2001年是中国经济系统物质代谢状况相对良好的一段时期,技术进步是影响物质代谢规模的关键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波
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对区域循环经济运行的体系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根据系统的循环反馈关系建立了区域循环经济系统的SD模型,并选择三类典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仿真试验,分析了区域系统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系统动力学 区域系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丁平刚 田良 陈彬
本文运用物质流分析(MFA)和IPAT分析方法,对海南省环境经济系统1990-2008年间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研究,并与同期广东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990-2008年间,海南省环境经济系统直接物质输入呈上升趋势,1990-2007年间增长速度平缓,年均增长6.88%,而区域过程排放呈下降趋势,年均降低0.95%;19年间,除个别年份外,海南省物质输入强度、输出强度及物质输入效率均低于同期广东省水平,1994年以前,海南省物质输出效率明显低于同期广东省水平,1995年开始逐渐接近同期广东省水平。对以上结果进行分析,可揭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海南省的物质流特征与演变规律,能够为...
关键词:
物质流分析 环境经济系统 海南省 广东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