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98)
2023(5862)
2022(5017)
2021(4491)
2020(3779)
2019(8279)
2018(8077)
2017(15576)
2016(8578)
2015(9597)
2014(9531)
2013(9354)
2012(8941)
2011(8167)
2010(8197)
2009(7774)
2008(7772)
2007(7061)
2006(6633)
2005(6394)
作者
(27613)
(22956)
(22838)
(21669)
(14429)
(11104)
(10295)
(8871)
(8835)
(8225)
(7931)
(7904)
(7522)
(7385)
(7266)
(7194)
(7026)
(6811)
(6798)
(6568)
(5903)
(5701)
(5679)
(5381)
(5123)
(5114)
(5099)
(4933)
(4742)
(4632)
学科
(38437)
经济(38393)
管理(26706)
(20815)
(16735)
企业(16735)
地方(13234)
方法(12611)
环境(11625)
数学(10740)
数学方法(10521)
中国(10459)
(10075)
(10023)
(8728)
地方经济(8470)
业经(7532)
(7429)
(7302)
农业(6729)
(6259)
贸易(6256)
(6158)
(5993)
(5934)
金融(5933)
(5800)
银行(5777)
(5688)
(5542)
机构
大学(126065)
学院(125850)
(49667)
研究(49174)
经济(48474)
管理(44027)
中国(37891)
理学(36954)
理学院(36457)
管理学(35668)
管理学院(35472)
科学(32659)
(28234)
(26985)
(24916)
研究所(24315)
(23186)
中心(22113)
(21019)
业大(19913)
农业(19779)
北京(18201)
(18144)
(18082)
师范(17833)
财经(17600)
(16933)
(16832)
(15775)
科学院(15313)
基金
项目(83887)
科学(65794)
基金(60011)
研究(58632)
(54478)
国家(54072)
科学基金(45003)
社会(37123)
社会科(35072)
社会科学(35059)
(34030)
基金项目(31369)
自然(29925)
(29410)
自然科(29155)
自然科学(29142)
自然科学基金(28576)
教育(25963)
资助(24853)
编号(22706)
重点(20157)
(20020)
成果(18945)
(17664)
(17283)
课题(17215)
计划(16941)
科研(16508)
创新(16349)
发展(15622)
期刊
(60286)
经济(60286)
研究(38838)
中国(28883)
学报(23538)
(22920)
科学(21097)
(17573)
管理(17071)
大学(16906)
学学(15901)
农业(15627)
教育(14181)
(12484)
金融(12484)
技术(10100)
业经(9500)
经济研究(9137)
财经(8835)
问题(8128)
(7970)
(7680)
资源(7565)
(6629)
图书(6622)
(6464)
科技(6269)
国际(6131)
业大(5940)
技术经济(5737)
共检索到202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戴明忠  王腊春  窦贻俭  
本文阐述了区域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和区域间环境影响机制 ,提出进行区际环境协作加强区际环境调控以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的新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冉瑞平  
环境系统的跨区域特性 ,决定了构建环境问题区际协作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很多环境问题就是由于区际协作机制不完善造成的。本文以长江上游地区为例 ,分析了开展环境问题区际协作的障碍 ,提出了构建区际环境协作机制之关键在于 :彻底转变政府职能 ,淡化地方政府的“经济人”特性 ,根治地方割据和地方保护主义等不利于区际协作的社会现象 ;建立和明确协作机构 ,避免管理混乱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区际协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芳  
基于我国区域产业链发展是由多个区域共同完成以及各区域产业发展竞争与协作的现实,本文深入分析我国产业链发展问题:资源匹配问题、区域产业链发展与经济战略的匹配问题、区域产业链的衔接与协作问题、产业链的延伸问题、区域经济壁垒以及知识信息共享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产业链发展建议:完善区域经济规划,合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加强区域沟通,促进产业链协作发展;鼓励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链延伸发展;加强区域专业化发展,建立区域产业集群,打造区域产业带;加强区域经济战略协作,突破经济壁垒障碍;建立知识信息共享系统,增强区域的信息交换,促进产业链协调发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审计署驻重庆特派办理论研究会课题组  尹树伟  曾稳祥  刘珂  王萃  王兵  
探索区域环境审计,对于促进加快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特点、目标、思路、审计内容、组织管理、成果及利用等基本问题。首先提出了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并分析了其具有的四个特点和三种重要项目类型。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阐述了区域环境审计的目标与思路。进一步地,从环境容量、环境管理和环境成本三个方面,解析了区域环境审计的基本内容。最后,从合作审计、与相关主管部门有效协调、现场管理、质量控制四个方面分析了审计项目组织管理,并论述了审计成果的形式、形成与利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生态环境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工作,积极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要求,着力打造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示范区,探索区域联动、分工协作、协同推进的新路径,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向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润羊  
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是应对环境外部性和集体行动困境的现实需要和适宜方式。在总结梳理国内外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中外在研究方向上虽有趋同性,但研究主题的侧重点、切入视角却各有不同。目前,该领域研究主题相对比较广泛,“治理”概念在研究演化中有泛化的现象,既有研究虽有积极进展,但“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涉及的基本问题和深层问题还有待继续深化和系统探究。未来研究需要辨析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内涵、特点和局限,阐明协同治理失灵的现实挑战和理论缘由,在构建理论框架和互动机制的基础上,揭示中国环境治理演进的基本逻辑,并识别和刻画协同治理的模式,实证检验协同治理的效果,进而提出我国环境治理体系的优化路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润羊  
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是应对环境外部性和集体行动困境的现实需要和适宜方式。在总结梳理国内外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中外在研究方向上虽有趋同性,但研究主题的侧重点、切入视角却各有不同。目前,该领域研究主题相对比较广泛,“治理”概念在研究演化中有泛化的现象,既有研究虽有积极进展,但“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涉及的基本问题和深层问题还有待继续深化和系统探究。未来研究需要辨析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内涵、特点和局限,阐明协同治理失灵的现实挑战和理论缘由,在构建理论框架和互动机制的基础上,揭示中国环境治理演进的基本逻辑,并识别和刻画协同治理的模式,实证检验协同治理的效果,进而提出我国环境治理体系的优化路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润羊  
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是应对环境外部性和集体行动困境的现实需要和适宜方式。在总结梳理国内外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中外在研究方向上虽有趋同性,但研究主题的侧重点、切入视角却各有不同。目前,该领域研究主题相对比较广泛,“治理”概念在研究演化中有泛化的现象,既有研究虽有积极进展,但“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涉及的基本问题和深层问题还有待继续深化和系统探究。未来研究需要辨析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内涵、特点和局限,阐明协同治理失灵的现实挑战和理论缘由,在构建理论框架和互动机制的基础上,揭示中国环境治理演进的基本逻辑,并识别和刻画协同治理的模式,实证检验协同治理的效果,进而提出我国环境治理体系的优化路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润羊  
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是应对环境外部性和集体行动困境的现实需要和适宜方式。在总结梳理国内外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中外在研究方向上虽有趋同性,但研究主题的侧重点、切入视角却各有不同。目前,该领域研究主题相对比较广泛,“治理”概念在研究演化中有泛化的现象,既有研究虽有积极进展,但“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涉及的基本问题和深层问题还有待继续深化和系统探究。未来研究需要辨析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内涵、特点和局限,阐明协同治理失灵的现实挑战和理论缘由,在构建理论框架和互动机制的基础上,揭示中国环境治理演进的基本逻辑,并识别和刻画协同治理的模式,实证检验协同治理的效果,进而提出我国环境治理体系的优化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晓韵  朱德米  
文章基于窗口分析法,运用超效率非期望产出MinDS模型测度了2011—2020年我国西部地区、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东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等主要区域的环境效率指数,并使用协同度模型测算了不同区域环境效率的协同发展水平。研究发现,我国环境效率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不同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东北地区的环境效率相对较低,而珠三角地区的环境效率较高。进一步根据协同度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总体上来看,我国环境效率整体协同度表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且2019年后迈入高度协同的发展状态;不同区域之间的环境效率多处于中度协同的发展状态;环境效率高度协同的区域多位于南方地区。
[期刊] 改革  [作者] 崔晶  
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环保政策在纵向政府层层执行中的怠惰拖延以及政府部门、地方政府对横向环境协作的忽视冷漠导致了跨域生态环境协作的困境。作为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个典型样本,祁连山生态环境的嬗变就深刻地体现了这一困境。作为枢纽和信息交汇处,纵向"中继者"组织——中央环保督察组和生态环境部地方派出执法监督机构,以及横向"中继者"组织——跨域生态环境协作治理组织,可以推进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跨域协作组织、企业、非营利组织、学者、民众等行动主体的协作治理。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各个行动主体在理性的"搭便车者"和无私的奉献者之间面临着两难选择。在这个意义上,抑制行动主体的自利性并强化其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利他性是实现协作治理的关键。同时,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研究型事业单位和政府的派出机构与民众、学者等行动主体就环境治理问题进行协作,形成跨域治理的"空间利益共同体"。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惠渊  汪海燕  吴春霞  
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区域经济发展中必须充分重视高新技术产业,深圳特区和北京中关村发展的事实证明,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环境建设互动,奇迹般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悟移  陈天明  王铁旦  
针对中国内地30个省(除西藏)的环境治理效率,文章在选取特定投入产出指标的基础上,先运用DEA方法静态分析了中国内地30个省(除西藏)2010年和2011年的环境治理效率,再运用Malmquist指数动态分析了中国内地30个省(除西藏)2002年至2011年的序列数据,由此得出了基于动态时间序列的中国区域环境治理效率变动情况。研究发现,基于静态时间考虑,2010年和2011年国内各省均存在投入大、产出小的资源浪费现象,由此导致各区域环境治理效率偏低。基于动态时间考虑,这10年间中国整体的区域环境效率呈现下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赵彩红  荣欣  
环境保护具有跨地域特点,作为环境治理工具之一的环境审计应协调一致,在跨域环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的环境审计工作多由各地独自组织实施,影响环境审计发展的因素不一样,环境审计对污染治理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果这种差异较大,会影响区域整体环境治理绩效,制约环境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基于此,本文在界定区域环境审计差异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环境审计差异的体制制度成因,提出了弥合区域环境审计差异的具体路径,就是要完善审计管理体制、合理配置区域环境审计资源、提高区域环境审计效用、完善区域环境审计发展的制度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