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21)
- 2023(19818)
- 2022(16788)
- 2021(15602)
- 2020(13099)
- 2019(29801)
- 2018(29247)
- 2017(55659)
- 2016(30433)
- 2015(33958)
- 2014(33745)
- 2013(33382)
- 2012(31225)
- 2011(28283)
- 2010(28312)
- 2009(26245)
- 2008(25801)
- 2007(23272)
- 2006(20537)
- 2005(18357)
- 学科
- 济(130364)
- 经济(130230)
- 业(88667)
- 管理(83198)
- 企(63854)
- 企业(63854)
- 方法(55114)
- 农(52518)
- 数学(48794)
- 数学方法(48226)
- 中国(35855)
- 农业(35192)
- 地方(33085)
- 财(31649)
- 业经(30006)
- 学(26688)
- 贸(24220)
- 贸易(24208)
- 制(23989)
- 易(23438)
- 环境(21880)
- 技术(20113)
- 银(19988)
- 银行(19923)
- 融(19571)
- 金融(19566)
- 行(19067)
- 务(19027)
- 财务(18971)
- 财务管理(18924)
- 机构
- 学院(435011)
- 大学(430293)
- 济(176513)
- 经济(172831)
- 管理(165147)
- 研究(149695)
- 理学(142728)
- 理学院(141075)
- 管理学(138521)
- 管理学院(137738)
- 中国(113579)
- 科学(95371)
- 农(92177)
- 京(90149)
- 财(78919)
- 所(77311)
- 业大(72119)
- 农业(71885)
- 中心(71058)
- 研究所(70393)
- 江(67347)
- 财经(62501)
- 范(58041)
- 师范(57336)
- 经(56904)
- 北京(56012)
- 州(55079)
- 院(53511)
- 经济学(53170)
- 省(51060)
- 基金
- 项目(296394)
- 科学(232532)
- 基金(213662)
- 研究(211721)
- 家(188639)
- 国家(186971)
- 科学基金(159280)
- 社会(134541)
- 社会科(127238)
- 社会科学(127201)
- 省(119588)
- 基金项目(113569)
- 自然(104368)
- 自然科(101937)
- 自然科学(101908)
- 自然科学基金(100081)
- 划(99637)
- 教育(96837)
- 资助(86777)
- 编号(85485)
- 成果(68408)
- 发(67799)
- 重点(67442)
- 部(64598)
- 创(61755)
- 课题(59603)
- 创新(57763)
- 科研(57513)
- 计划(55490)
- 国家社会(55367)
- 期刊
- 济(197647)
- 经济(197647)
- 研究(120629)
- 农(89223)
- 中国(88546)
- 学报(75146)
- 科学(67277)
- 财(60217)
- 农业(60216)
- 管理(57121)
- 大学(56079)
- 学学(53384)
- 教育(44470)
- 融(43190)
- 金融(43190)
- 业经(37511)
- 技术(37471)
- 业(30667)
- 财经(30294)
- 经济研究(29976)
- 问题(27455)
- 经(25908)
- 版(23377)
- 资源(21277)
- 技术经济(21090)
- 统计(21080)
- 科技(21026)
- 世界(19991)
- 策(19785)
- 商业(19718)
共检索到648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君 陈长瑶
贫困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空间与其所处的区域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80户贫困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深入分析了贫困农户自主发展能力提升与其所在区域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贫困地区,耕地依然是农户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户出行不便、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获取量都进一步影响其自主发展能力中对外协调和交流能力的提升;农户到所在乡镇的通达性影响着其获取信息的畅通度和接受服务部门帮扶的容易度;农户文化素能的提高是提升其发展能力的关键;无论是村级环境还是乡镇环境对贫困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辐射带动能力都十分有限。
关键词:
自主发展能力 贫困农户 区域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葛珺沂 李兴绪 刘曼莉
由于其居住环境、社会发育程度等的特殊性,西南边疆民族村的农户行为有别于其它地区的农户,影响农户收入的因素可能存在差异。本文基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3个县(市)、223个村、2280户农户收入的微观数据,使用两水平农户收入函数模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结果发现,在农户资本要素禀赋中,农户生产性资本、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劳动力是否接受过培训对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户劳动力数量对收入的影响不显著;在农户生产经营结构中,种植结构对收入具有显著影响,而农户是否兼业及非农就业对收入的影响不显著;村庄的外部环境对农户收入有较大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珂 李玟慧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生态资源。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作为典型的西部多民族地区,在旅游业发展中应注重经济效益和文化生态保护相协调,根据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类型,打造以自然生态观光、历史文化认知、民俗风情体验、多功能综合等模式的文化生态旅游;并在开发过程中考虑环境容量、社区参与度等问题,增强生态旅游和其他产业的结合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兴稳 樊胜根 陈志钢 张晓波 吕开宇
本文采用国内外研究最常用的3d—24h膳食回顾法,调查贵州普定县随机抽取的3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的全户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程分析西南贫困山区道路是否会影响其农户食物获得能力。研究发现,调查地区农民的基本温饱问题尽管已经能够得到基本保障,但农民的营养结构还不太合理,蛋白质摄入量普遍不足,膳食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居住地离集贸市场越远、道路状况越差,农民食物的多样性及膳食综合评价得分(DDP分值)越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焱 邵源春 冯璐 方俊智
云南是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其贫困户的脱贫潜力直接影响到中国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以及脱贫后脱贫成效的巩固和小康社会的建成。以云南贫困农户脱贫潜力为研究对象,基于人口素质、生产生活条件、受教育情况、经济情况和社会保障5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构建云南贫困农户脱贫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科学测度和评价云南省及下辖16个州市贫困农户的脱贫潜力和空间格局,探讨影响云南省及下辖16个州市农户脱贫的重要因素。结果发现:云南整体贫困程度深,总体脱贫潜力弱;各州市贫困户的脱贫潜力具有较大差异,大理、迪庆、西双版纳、昆明、德宏和临沧的脱贫潜力较高,而昭通、普洱、文山、怒江、曲靖的脱贫潜力低;空间关联上,贫困农户脱贫潜力的差异性大于集聚性,州市之间的辐射、带动效应弱。研究结果有助于辅助和支撑各级政府制定更为精准、科学、有效的脱贫策略和政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彦峰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殊类型地区的贫困问题日益成为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对象。本文关注的主题是如何在国家宏观战略层面转变扶贫战略,在微观层面采取的利措施,有效解决贫困革命老区面临的发展问题。作者利用四片区革命老区的农户调查资料构建模型,对影响我国革命老区农户贫困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区位和消费性负债是影响革命老区农户贫困的重要因素,能力贫困是困扰革命老区农户脱贫的一个重要因子,提高土地规模化程度以及转移农村劳动力能减轻农户贫困的风险。
关键词:
革命老区 农户 贫困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志刚 黎洁 王静
生计资本之间同时存在协同效应和替代效应,在短期内较难变动资本数量的情况下,优先扶持具有协同效应的资本,优化资本结构,是改善农户收入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陕西778份农户调查数据,首先采用多元回归计算生计资本之间的协同效应和替代效应,然后结合图论剔除替代效应指标筛选具有协同效应的关键资本,最后应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对生计资本结构优化前后的收入效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自然资本与其它生计资本在促进农户收入增长方面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其中与社会资本总替代效应较为明显(-0.051),较高的机会成本使得自然资本从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农户收入的增长速度;(2)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只有协同效应(1.047),与其它三类资本同时存在差别较小的协同效应和替代效应,表明物质资本在资本结构优化中处于关键地位;(3)社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只有协同效应(1.182),并且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三者之间协同关系较强,替代关系较弱,表明这三类资本存量的增加是农户可持续的收入流量产生的重要资本;(4)综合而言,通过优化资本结构,增加资本间的协同性关系,能够显著促进农户收入水平的改善(0.11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阮华 廖文梅
【目的】探究林权抵押贷款的收入效应,明确贫困农户林权抵押贷款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基于扶贫目标的林权抵押贷款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5省702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处理效应模型研究林权抵押贷款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不同贫困程度农户的林权抵押贷款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林权抵押贷款可显著提升农户农业收入水平,一般贫困农户农业收入增加幅度最大,生产性固定资产对农业收入影响显著;不同贫困程度农户林权抵押贷款参与程度均较低,其林权抵押贷款需求及可获得性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其中,有家人生大病对重度贫困农户贷款需求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林业补贴政策认知对非贫困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有家人在政府部门工作、养殖业收入比例对非贫困农户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生产性固定资产对一般贫困农户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非贫困农户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林权抵押贷款增收效果明显,但当前林权抵押贷款的扶贫功能不明显,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的可获得性低,贫困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不高。林权抵押贷款政策要适应林业扶贫战略新需要,要拓展和提升林权抵押贷款功能和绩效,必须建立和完善基于扶贫目标的林权抵押贷款产品设计与精准帮扶模式,着力提升贫困农户承贷能力,切实提高贫困农户贷款可得性水平,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扶贫多元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合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政策的扶贫功能及绩效的拓展和全面提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丁冬 王秀华 郑风田
社会资本和经济福利的关系是多层面的,可以从国家、区域层面来研究,也可以从社区、村庄范围来切入,还可以从家庭层面来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总之,关于社会资本和经济福利之间的关系时至今日仍无法达成共识。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区域层面,社区、家庭层面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从社区、家庭范围入手,依据网络规模、公共参与、人际关系三个指标考察社会资本、农户家庭福利、农村贫困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和经济福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社会资本更丰富的家庭,更容易获得较高的经济福利;丰富的社会资本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农户规避风险,降低陷入贫困的概率。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户福利 贫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兵 叶云 杨伟民 胡定寰
打造优势农产品供应链,成为当前发展中国家农村扶贫的新思路。本文对贫困地区农户参与供应链的减贫效应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利用中国定西地区320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贫困地区农户参与优势农产品供应链对其脱贫具有积极的作用,表现为农户发展优势农产品的规模及时间、投入生产设施装备、加入合作组织、进入供应链中下游重要环节、参与供应链相关的非农工作、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农户脱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此,贫困地区政府应确定当地的优势农产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打造优势农产品供应链,并鼓励农户积极参与。
关键词:
贫困地区 优势农产品 供应链 农户脱贫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陆远权 蒙媛 陈莉
我国扶贫战略已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瞄准相对贫困,据此,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之举。基于新人力资本理论,文章借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严谨性、外向性、顺同性、开放性和情绪稳定性五大维度构建非认知能力综合指标,采用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系统考察非认知能力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非认知能力的提升显著地纾解农户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且非认知能力每提高一单位,农户发生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概率依次降低28.54%和20.89%。此外,上述五大维度对农户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的影响作用不一。通过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等方法检验,上述结论仍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非认知能力对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户主性别和教育水平的农户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东部地区、男性户主和高教育水平的农户相对贫困抑制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非认知能力通过非农就业和社会资本缓解客观相对贫困,而通过非农就业缓解主观相对贫困。以上研究结论为减轻农户相对贫困和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新的解释与证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常丽博 骆耀峰 刘金龙
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社会-生态系统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其在气候变化适应上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科学评估其对气候变化脆弱性对于制定气候变化适应政策及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气候-生计"脆弱性框架,以云南省哈尼族农村社区为例,结合问卷调查和气象数据,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哈尼族农村社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①哈尼族农村社区对气候变化的暴露度较高(0.52),但由于当地社会-生态系统的敏感性较小(0.44),适应能力适中(0.48),系统整体脆弱性较低(0.02);②哈尼族社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脆弱性较低得益于当地可持续的社会-生态系统,传统的文化组织制度及集体行动机制;③不同地区敏感性及适应能力内部结构分化,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及社会资本是制约地区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维护并发挥好当地的社会-生态系统及传统组织制度,同时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有助于维持较低的气候变化脆弱性。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社会-生态系统 脆弱性 哈尼族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关爱萍 李静宜
基于甘肃省1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408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其交互变量对农户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户贫困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加大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有利于降低成为贫困户的机率;农户家庭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交互项对农户贫困发生概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农户家庭人力资本欠缺时,较丰富的社会资本可以降低农户贫困发生概率,而当家庭社会资本较贫瘠时,通过提升家庭人力资本水平也可以降低农户贫困发生概率。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农户贫困 交互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甜 朱宏城 李孟冉
[目的]以福建省革命老区典型贫困县作为研究区域,将土地规模经营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探究土地流转缓解农户多维贫困的作用程度,对助力老区预防规模性返贫,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基于福建省革命老区591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A-F多维贫困测度法构建农户家庭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并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剖析土地流转的多维减贫机理。[结果](1)土地流转显著降低了农户的多维贫困指数,改善了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2)土地流转在不同维度产生的减贫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土地转入与转出的多维减贫效应存在不对称性;(3)土地转入能有效缓解农户的收入贫困和教育贫困,而土地转出能进一步缓解农户的就业贫困。[结论]应加强土地流转政策宣传,分类施策缓解农户多维贫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农户家庭人力资本,加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新农村建设中民族贫困地区乡镇干部胜任力研究——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扶贫考察报告
边境民族地区农户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云南红河州农户为例
农户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感知分析——来自云南哈尼梯田的调查
以教育促进贫困农村地区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探索——以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六哨乡为例
贫困山区农户人力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藏族地区农户的社会资本特征分析——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信贷抑制与农户投资回报——云南、宁夏农户调查案例分析
异质性条件下劳动力培训的效应分析——基于云南省红河州3000户家庭的数据
哈尼族典型聚落的民居分布格局及其演变机理——以云南省元阳县全福庄中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