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9)
2023(10690)
2022(9487)
2021(8960)
2020(7437)
2019(17094)
2018(17144)
2017(33144)
2016(18018)
2015(20185)
2014(20227)
2013(19908)
2012(18157)
2011(16302)
2010(16144)
2009(14515)
2008(13935)
2007(11957)
2006(10366)
2005(8924)
作者
(52091)
(43000)
(42877)
(40599)
(27357)
(20627)
(19502)
(17056)
(16410)
(15160)
(15005)
(14390)
(13472)
(13454)
(13363)
(12996)
(12930)
(12813)
(12250)
(12170)
(10659)
(10378)
(10334)
(9723)
(9592)
(9516)
(9493)
(9405)
(8569)
(8529)
学科
(71791)
经济(71721)
管理(53242)
(46834)
(39411)
企业(39411)
方法(33395)
数学(28864)
数学方法(28554)
地方(18191)
(17566)
中国(17351)
(16701)
(16529)
环境(15985)
业经(15402)
(13016)
(12576)
(11946)
理论(11908)
农业(11889)
(11818)
贸易(11813)
(11636)
银行(11600)
(11414)
(11290)
金融(11288)
(11085)
技术(11065)
机构
大学(252687)
学院(251108)
管理(103286)
(94849)
经济(92615)
理学(90303)
理学院(89294)
管理学(87760)
管理学院(87325)
研究(82281)
中国(60591)
(54039)
科学(53756)
(41982)
(41089)
(38561)
业大(38541)
研究所(37934)
中心(37627)
(35075)
财经(34557)
(34010)
北京(33988)
师范(33718)
(31455)
(30652)
农业(30365)
(29260)
师范大学(27481)
经济学(27396)
基金
项目(181439)
科学(142461)
研究(132066)
基金(131216)
(114648)
国家(113719)
科学基金(97757)
社会(81926)
社会科(77556)
社会科学(77535)
(71124)
基金项目(70946)
自然(64855)
自然科(63263)
自然科学(63250)
自然科学基金(62069)
(60160)
教育(59718)
编号(54208)
资助(53460)
成果(42942)
重点(40419)
(39377)
(38759)
(37445)
课题(36771)
科研(34896)
创新(34890)
项目编号(33539)
大学(33386)
期刊
(99828)
经济(99828)
研究(70284)
中国(43528)
学报(40871)
科学(37609)
管理(35904)
(34051)
大学(30401)
(29783)
学学(28574)
教育(27356)
农业(24522)
技术(21213)
(19797)
金融(19797)
业经(16662)
财经(15670)
经济研究(15313)
图书(15024)
理论(13318)
科技(13121)
(13118)
资源(13006)
问题(12865)
实践(12540)
(12540)
(11963)
技术经济(11715)
情报(11358)
共检索到351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华  蔡体久  邢洪林  
噪声在线自动监测是我国噪声监测的趋势和最终目标.基于中国在环境噪声在线自动监测系统项目上的欠缺,哈尔滨市环保局信息中心对此进行了研究.该文介绍了噪声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结构,及系统全天候控制的设计.该次监测以哈尔滨市作为试点,将2003年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的216个网格的监测结果作为样本,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点位优化.在优化后的26个监测点上进行噪声在线自动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与2004年区域网格监测结果进行对比检验.结果表明,优化后所测得的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标准差和网格法测得的差值均小于1 dB(A),测量结果间无显著性差异.但考虑到城市改建及噪声的特点,目前应该两种方法相结合,并适当增加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春桂  李计英  
在G IS、RS等软件的支持下,对福建省闽江流域、九龙江流域和晋江流域的MOD IS数据、气象数据和地形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三大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模型,研究分析福建三大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动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口聚集、经济发达、地势较为平坦和交通便利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较差,而在人口稀疏、经济欠发达的丘陵山区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福建三大流域中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最好,晋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最差。随着时间的推进,三大流域的生态质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缓和趋势,这是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印证,也可为今后制定更加有效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措施和政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审计署驻重庆特派办理论研究会课题组  尹树伟  曾稳祥  刘珂  王萃  王兵  
探索区域环境审计,对于促进加快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特点、目标、思路、审计内容、组织管理、成果及利用等基本问题。首先提出了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并分析了其具有的四个特点和三种重要项目类型。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阐述了区域环境审计的目标与思路。进一步地,从环境容量、环境管理和环境成本三个方面,解析了区域环境审计的基本内容。最后,从合作审计、与相关主管部门有效协调、现场管理、质量控制四个方面分析了审计项目组织管理,并论述了审计成果的形式、形成与利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野  舒磊  霍志强  郭宣辰  韩光洁  
环境噪声已经成为仅次于空气污染的第二大生态环境污染源,其持续危害人类健康、畜禽发育和农作物生长,严重阻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获得详细噪声分布信息,世界各国陆续启动噪声地图战略计划。本文首先对我国环境噪声感知技术研究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并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从系统架构、低成本噪声传感器节点设计、噪声分类学与声源识别、能量捕获和移动噪声感知5个方面综述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噪声感知国际研究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分析能量高效感知、轻量级多元噪声识别、无线多媒体可靠传输和噪声感知节点优化部署4个尚未解决的核心科学问题。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建平  陈守谦  刘雨洁  
对吉林和黑龙江两省13个制材车间的环境噪声进行了全面测试与分析,揭示了我国制材车间环境噪声的现状,提出了评价环境噪声的根据和方法,为综合治理制材车间的环境噪声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温宗国,张坤民,杜娟,杜斌,宋国君  
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区域可持续发展监测的进展做了调研和分析,并选取宁波、广州、苏州、扬州以及三明和烟台等城市展开案例研究。从经济学、生态学、社会政治学和综合评价等出发讨论了4种监测方法,系统地提出了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步骤:指标的筛选、指标和数据的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最终报告的撰写与发布,并介绍了研究中区域数据库的建立与评估软件的开发。案例研究的结果表明:资源损耗、环境损失、人均GDP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子。对上述因子的定量核算,从多学科角度来综合评估监测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俞树毅  袁治伟  
本文在大致阐释金融风险监测与评估内在逻辑关系及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体现系统性风险特点及与金融监管不同层次分工的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并从三个层次就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方法进行探讨,最后尝试运用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就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些关键变量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浮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是看增长依靠大量的土地、劳动和物质投入 ,还是依靠科技含量、劳动力素质和信息资源利用的提高。本着全面性、层次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从农业生产系统和保障系统的产出效率、技术革新、农村经济结构、资源集约化、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生态环境、设施农业和市场化程度等角度出发 ,该文选择 2 5个因子作为参评变量 ,建立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对广西梧州市改革开放 2 0a来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行了评估 ,提出 :技术革新、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和生态环境等问题已成为限制持续转变的瓶颈 ,今后农业发展的重点是加大科技投入 ,培养农业技术人才 ,增加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含量 ;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尹相勇,彭宏勤  
本研究从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投入产出和科技管理四方面建立了区域科技进步的统计监测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一票否决指标;评价方法选取了主客观相结合的常规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价、主成分评价构成的组合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编制了区域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的计算机软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绍兴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陈隆  
本课题组对浙江金融机构各项垫款和不良贷款未来的"转折点"以及"包袱消化过程"进行预测,并对担保圈与担保链风险的跨区域传染和蔓延情况进行了跟踪监测,为全省金融机构研究对策,积极应对危机冲击,卸掉包袱、轻装上阵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关志勇  王伟  赵尊振  宋西圣  
不确定复杂环境下如何有效监测、防范与处置区域金融风险?根据对山东G集团资金链危机等案例的归纳性研究,本文得到与传统观点不同的推断: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使用信息越多,区域金融风险监测难度越大;提取关键信息并予以加工利用,如构造使用区域重点企业"风险边界常数"、"贷款偏离度指标"等,有助于弥补多指标监测体系的滞后性和低敏感等缺陷。环境快速变化条件下,政银企风险处置模式易陷入"非合作博弈"困境,建立"政府强力核心"与择机终止协作是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的最优选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静  郭旭东  何挺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区域的基于“3S”技术的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具体包括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监测指标体系、生态环境退化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实施状况监测指标体系。将监测与评价指标应用于规划和政策制定,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和评估规划的实施效果服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裘双双  岳文泽  
研究目的:为研究如何从土地管理的时间维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研究方法:目视解译法、GIS空间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研究结果:(1)研究区县域2006—2012年新增建设用地中共产生259宗批而未用土地,面积为515.47 hm2;(2)批而未用土地数目随时间变化波动增长,呈现集聚性、趋向性的空间分布特征;(3)市场不确定性、政策与规划调整以及土地管理脱节是产生批而未用土地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利用高分辨率影像目视监测批而未用土地的方法简单,对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的时空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南充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方昕  葛康泽  钟辉  文青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甄润赞  梁伟  
本文应用金融征信汇总数据,从信贷征信数据与经济增长的总体协调关系、地区协调关系、行业协调关系以及异地流动协调关系等几个维度,搭建金融征信数据应用于区域信贷风险监测的分析框架与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广东省的GDP增长与金融机构信贷业务的发展存在自我修正的均衡发展路径,信贷资金异地流动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大户信贷的拉动,金融机构信贷质量仍需密切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