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98)
- 2023(13134)
- 2022(11518)
- 2021(10585)
- 2020(8936)
- 2019(20431)
- 2018(20188)
- 2017(39723)
- 2016(21242)
- 2015(23757)
- 2014(23661)
- 2013(23650)
- 2012(21635)
- 2011(19519)
- 2010(19333)
- 2009(17566)
- 2008(17243)
- 2007(15024)
- 2006(13006)
- 2005(11213)
- 学科
- 济(96244)
- 经济(96154)
- 管理(63072)
- 业(61011)
- 企(51426)
- 企业(51426)
- 方法(45327)
- 数学(39424)
- 数学方法(39097)
- 农(23052)
- 中国(22652)
- 地方(22599)
- 业经(21450)
- 财(21258)
- 学(17818)
- 贸(16325)
- 贸易(16319)
- 易(15734)
- 农业(15593)
- 技术(15304)
- 制(15046)
- 和(14637)
- 理论(14192)
- 环境(13970)
- 务(13511)
- 产业(13462)
- 财务(13450)
- 财务管理(13425)
- 划(13135)
- 地方经济(13043)
- 机构
- 大学(304943)
- 学院(303585)
- 管理(126535)
- 济(126228)
- 经济(123699)
- 理学(111047)
- 理学院(109885)
- 管理学(108289)
- 管理学院(107731)
- 研究(99490)
- 中国(71950)
- 京(64107)
- 科学(60579)
- 财(54798)
- 所(48515)
- 财经(45153)
- 中心(44730)
- 农(44387)
- 研究所(44357)
- 业大(44048)
- 江(42486)
- 经(41157)
- 北京(40204)
- 范(39369)
- 师范(39059)
- 经济学(37775)
- 院(36783)
- 州(34866)
- 农业(34788)
- 经济学院(34339)
- 基金
- 项目(214472)
- 科学(170500)
- 研究(158033)
- 基金(157118)
- 家(135752)
- 国家(134699)
- 科学基金(117324)
- 社会(101206)
- 社会科(96127)
- 社会科学(96105)
- 基金项目(84160)
- 省(83534)
- 自然(75958)
- 自然科(74189)
- 自然科学(74176)
- 自然科学基金(72869)
- 教育(71643)
- 划(69789)
- 资助(64603)
- 编号(63764)
- 成果(50514)
- 重点(47684)
- 部(47595)
- 发(46480)
- 创(45021)
- 课题(43296)
- 创新(41887)
- 国家社会(41557)
- 教育部(41197)
- 人文(40924)
- 期刊
- 济(132190)
- 经济(132190)
- 研究(87757)
- 中国(51394)
- 管理(45621)
- 学报(44598)
- 科学(42204)
- 财(39237)
- 农(39083)
- 大学(34078)
- 学学(32091)
- 教育(30975)
- 农业(27701)
- 技术(25862)
- 融(23505)
- 金融(23505)
- 业经(22121)
- 经济研究(21583)
- 财经(21527)
- 经(18419)
- 问题(17325)
- 图书(15539)
- 技术经济(15508)
- 理论(15199)
- 科技(15072)
- 商业(14442)
- 业(14303)
- 实践(13914)
- 践(13914)
- 现代(13811)
共检索到427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常亚南
产业集聚具有地域空间性和市场自组织性。产业集聚有助于本地产业化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能促进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和产业专业化配套服务的完善,推动区域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信阳茶叶产业集聚的发展历程印证了集聚理论对茶叶产业发展的经济意义,本文结合信阳茶叶产业集聚区产生的条件与特点以及发展中竞争态势分析,提出了相关完善对策。
关键词:
产业集聚 茶叶产业 集聚绩效 竞争态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河清 王蕾蕾 田晓辉
首先对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然后以广东省的21个城市作为样本区域,采用区位商的方法对广东省的旅游产业集群集聚绩效进行测算,并根据所构建的模型对广东省的旅游产业集群竞争态势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基于比较结果提出了该区域有针对性的旅游产业发展策略,以期实现该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爱真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本文分析了产业集聚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机制,即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通过在企业、产业和区域之间传递,达到最终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效果,并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区域竞争力 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峰
我国动漫产业园区在各地涌现,形成了较激烈的区域竞争,但普遍在政策、园区和企业等三方面存在缺陷。杭州动漫业要在同质性竞争中崛起,就须在保持城市生态环境、人才和技术储备、融资市场等优势的基础上,加快引进和培育优质企业,发挥引导效应;加强区域资源整合,开启大浙江动漫产业链建设;建立知识产权联盟,增强产业聚集的综合效应,以形成差异化的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杭州动漫 差异化竞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晴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试点省份,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良性互动成为现阶段的政策重点。文章运用Geweke分解检验法与协整检验,验证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关系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二者互动发展的驱动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在长期与短期均存在显著因果关系,且现阶段以区域经济竞争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作用为主。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聚 区域经济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晴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试点省份,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良性互动成为现阶段的政策重点。文章运用Geweke分解检验法与协整检验,验证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关系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二者互动发展的驱动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在长期与短期均存在显著因果关系,且现阶段以区域经济竞争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作用为主。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聚 区域经济竞争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翠梅
在确定区域产业集聚竞争力评价原则和指标设计总体思路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产业集聚竞争力评价指标研究现状,通过比较关于产业竞争力评价的一级指标,建立了区域产业集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产业集聚 产业竞争力 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琪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下,我国新一轮区域产业转移渐成规模,并呈现出由东部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较为明显的梯度性态势,由此也引发了中西部地区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竞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6—2011年我国中西部18个省(市、区)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竞争力进行评价,根据结果把这些地区划分为强竞争力、较强竞争力、中竞争力、较弱竞争力和极弱竞争力5种类型,且竞争力布局呈现出较大的时空差异性、区域圈层性等特征。顺应区域竞合关系的演变,探寻优化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格局的可靠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英隆
本文分析了信息产业全球化的涵义、趋势与特征 ,认为中国加入 WTO,信息产业的发展势必纳入全球一体化体系中,信息产业的区域特色与竞争力问题也将变得更加突出。根据竞争优势理论和影响竞争力因素分析,拟出区域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的矩阵关系。目的在于突出区域信息产业竞争力的人文综合性与产业核心能力相统一的思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华晟 盖文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盖文启 朱华晟
由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 ,世界范围内许多产业的发展已经或正在从福特制向后福特制转变 ,柔性专业化中小企业随之不断涌现。在此过程中 ,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部门中的大量专业化企业通过彼此间稠密的生产合作或市场交易网络 ,在地域空间上形成专业化的产业集聚体。这些柔性集聚体发展成为颇具竞争力的区域系统 ,奠定了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空间格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元智
在开放的全球市场上,来自于地区的优势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一优势不是外生的自然禀赋,而是在竞争与合作中形成的内生的竞争优势。产业集聚能够带来行业的规模经济,有助于本区域产业获取竞争优势。集聚效应的产生,又受制于企业间竞争与合作关系、区域文化、企业文化及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因素。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产业集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慧
本文通过对新疆特色产业集聚的类型进行分类,分析了新疆特色产业集聚的特征及其成因,指出了新疆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翔 潘世庆
促进有色金属产业集聚是提升贵州省有色金属产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因而准确测度和把握有色金属产业集聚与贵州有色金属产业竞争力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文章把贵州省放在西部九省中进行对比分析,选取区位熵反映有色金属产业集聚度,选择企业数量区位熵反映矿产资源产业区域集聚度,选取产业产值区位熵反映有色金属产业经济集聚度,而有色金属产业竞争力则选取产值利润率借以反映。具体实证数据均来源于西部9个省份的2013统计年鉴与2013年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通过实证研究认为贵州省有色金属产业存在诸如区域集聚、经济集聚不足,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伟 肖传亮
我国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出,第三产业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在回顾竞争力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各地第三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为准确评价各地区第三产业竞争力的真实水平,本文构造出一个多层次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相应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各地区第三产业竞争力评分和排序结果。并以此为依据,对各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给出建议。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因子分析法 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区域旅游产业集聚与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31个省区的实证
产业集聚对区域税收竞争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基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
产业集聚、区域竞争与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机制与经验证据
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区域农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经济差距、产业集聚与税收竞争——基于区域差异的角度
区域合作、竞争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分析——基于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
基于产业集聚理论的区域农业竞争力分析
区域产业集聚的判别及其竞争力测度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基于灰色关联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关系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竞争力的联动效应分析——评《物流产业集聚及其区域经济效应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