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23)
- 2023(15822)
- 2022(13387)
- 2021(12525)
- 2020(10386)
- 2019(23732)
- 2018(23444)
- 2017(45194)
- 2016(24741)
- 2015(27866)
- 2014(27982)
- 2013(27262)
- 2012(25292)
- 2011(22929)
- 2010(22964)
- 2009(21146)
- 2008(21049)
- 2007(18973)
- 2006(16336)
- 2005(14483)
- 学科
- 济(105787)
- 经济(105695)
- 管理(68684)
- 业(67057)
- 企(54471)
- 企业(54471)
- 方法(46740)
- 数学(40628)
- 数学方法(40075)
- 农(30199)
- 中国(27356)
- 财(25533)
- 地方(24102)
- 业经(23475)
- 学(20678)
- 农业(19904)
- 贸(19439)
- 贸易(19434)
- 易(18838)
- 制(18716)
- 理论(18498)
- 和(15887)
- 技术(15643)
- 银(15637)
- 银行(15599)
- 务(15557)
- 财务(15503)
- 财务管理(15468)
- 环境(15207)
- 融(15114)
- 机构
- 学院(354465)
- 大学(350255)
- 济(147249)
- 经济(144151)
- 管理(135862)
- 研究(118115)
- 理学(117204)
- 理学院(115937)
- 管理学(113903)
- 管理学院(113245)
- 中国(87765)
- 京(72705)
- 科学(71430)
- 财(66964)
- 所(59031)
- 农(57426)
- 中心(55047)
- 江(54006)
- 研究所(53629)
- 财经(53346)
- 业大(51221)
- 经(48277)
- 范(47376)
- 师范(46923)
- 北京(45344)
- 经济学(45243)
- 农业(45236)
- 院(43211)
- 州(42900)
- 经济学院(40840)
- 基金
- 项目(236211)
- 科学(186293)
- 研究(175944)
- 基金(168911)
- 家(146102)
- 国家(144880)
- 科学基金(124661)
- 社会(110334)
- 社会科(104591)
- 社会科学(104565)
- 省(94664)
- 基金项目(88676)
- 教育(82770)
- 自然(79603)
- 划(79000)
- 自然科(77705)
- 自然科学(77682)
- 自然科学基金(76275)
- 编号(73139)
- 资助(69531)
- 成果(59397)
- 重点(53942)
- 发(52878)
- 部(52417)
- 课题(51417)
- 创(49748)
- 创新(46380)
- 教育部(45000)
- 科研(44905)
- 国家社会(44886)
- 期刊
- 济(161006)
- 经济(161006)
- 研究(101588)
- 中国(66747)
- 农(52092)
- 学报(51872)
- 财(51654)
- 管理(49168)
- 科学(48328)
- 教育(43991)
- 大学(39804)
- 学学(37504)
- 农业(35555)
- 技术(33736)
- 融(31314)
- 金融(31314)
- 业经(27369)
- 财经(26147)
- 经济研究(25847)
- 经(22660)
- 问题(21433)
- 业(18500)
- 贸(17754)
- 技术经济(17750)
- 统计(17303)
- 商业(16397)
- 版(16269)
- 理论(15988)
- 策(15964)
- 现代(15402)
共检索到518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孟庆红
区域经济从本质上说就是特色经济 ,其特色具体体现为区域经济优势。本文从区域优势的角度分析了区域特色产业选择的理论基础 ,从产业政策、财政货币政策和环境营造等方面探讨了区域特色产业培育的政策路径
关键词:
特色产业 选择 培育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吉新峰 周扬明
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是新兴、优势产业的培育,另一方面是衰退产业的退出。如何促使资源要素从低效率的衰退产业转向高效率的优势产业,这是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区域衰退产业的退出壁垒进行分析,探讨了制定区域衰退产业的退出与优势产业的培育政策的基本原则与思路及区域衰退产业的退出战略,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衰退产业 优势产业 退出战略 对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益华
(一)市场经济与西部开发的思路转换 地区经济开发的深度与广度取决于市场发展和市场深化,在市场型开发模式下,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将面临着下列新的矛盾: 1.西部地区处于要素流动的不利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生产要素按照市场信号的导向自由流动,即生产要素不断地向边际生产率较高地区的流动。在我国这一流动过程就表现为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对优质高效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即使这种聚集效应发展到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柳钦
区域核心竞争力可以看作是区域竞争力的深入,区域竞争力是竞争的延伸。文章梳理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阐述了区域竞争力的特征和维度,提出了培育区域竞争力的路径: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塑造和弘扬区域品牌,构建和利用知识联盟,推进和深化区域创新,等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文娟
文章研究了泛珠三角内地9省区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状况,运用区位商分析法对其产业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内地9省区传统服务业均有优势,除此之外,福建、广东工业,海南、贵州、云南农林牧渔业,江西、湖南、广西、四川农林牧渔业、工业,产业优势明显。泛珠9省区在产业互动方面尚未打破行政区划的掣肘,林业资源优势没有被充分开发,尚未形成生态工业、生态林业及其他生态服务业产业链。最后提出了泛珠三角地区生态产业发展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文娟
文章研究了泛珠三角内地9省区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状况,运用区位商分析法对其产业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内地9省区传统服务业均有优势,除此之外,福建、广东工业,海南、贵州、云南农林牧渔业,江西、湖南、广西、四川农林牧渔业、工业,产业优势明显。泛珠9省区在产业互动方面尚未打破行政区划的掣肘,林业资源优势没有被充分开发,尚未形成生态工业、生态林业及其他生态服务业产业链。最后提出了泛珠三角地区生态产业发展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姜长宝
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突出表现是特色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对于一个区域来说,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动因既有政府因素,也有企业因素。本文认为,应通过强化区域文化认知、建立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加强培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文化消费等措施,强化动力,合理推进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德勇 李金滟
培育区域优势产业集群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缩小地区收入差异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区域禀赋和产业属性的差异,各地优势产业培育并无一个可复制的成功模式。通过对中部地区优势产业培育的案例研究,归纳出了两种培育区域优势产业集群的思路:集成型和创新型。
关键词:
区域优势产业 集成型 创新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庆林 李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常亚南
产业集聚具有地域空间性和市场自组织性。产业集聚有助于本地产业化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能促进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和产业专业化配套服务的完善,推动区域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信阳茶叶产业集聚的发展历程印证了集聚理论对茶叶产业发展的经济意义,本文结合信阳茶叶产业集聚区产生的条件与特点以及发展中竞争态势分析,提出了相关完善对策。
关键词:
产业集聚 茶叶产业 集聚绩效 竞争态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明 盛亚军
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形态,其形成和发展有力推动了所属行业的崛起,并有效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归纳温州三大典型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共性特征,揭示其形成过程中起重要影响作用的区域环境因素,提出区域环境视角下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培育对策,为其他地区创建和培育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
区域环境 产业集群 区域品牌 培育对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魏益华
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增长是我国深化经济改革的一项跨世纪战略任务。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战略意义不仅在于保障共同富裕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是实现区域市场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从而对于建立全国性的统一市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点在于推动区域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因而,培育区域产业是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关键环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小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宝河 仵增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安晓宁 邓庆海 姜洁
中国农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安晓宁邓庆海姜洁一、中国农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理论分析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至少是初级阶段的水平,从现在起到21世纪初期中国将迈向工业化中期成熟的阶段。根据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份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