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89)
- 2023(13875)
- 2022(11973)
- 2021(11236)
- 2020(9156)
- 2019(20997)
- 2018(20922)
- 2017(40013)
- 2016(21805)
- 2015(24852)
- 2014(25077)
- 2013(24843)
- 2012(22704)
- 2011(20510)
- 2010(20646)
- 2009(18585)
- 2008(18029)
- 2007(15692)
- 2006(13920)
- 2005(12458)
- 学科
- 济(93985)
- 经济(93898)
- 管理(60908)
- 业(58003)
- 企(47174)
- 企业(47174)
- 方法(37714)
- 数学(32240)
- 数学方法(31882)
- 中国(28345)
- 地方(26833)
- 农(25259)
- 业经(22193)
- 学(19653)
- 财(19407)
- 农业(17257)
- 贸(15834)
- 贸易(15821)
- 环境(15366)
- 易(15237)
- 技术(15161)
- 和(15123)
- 制(14980)
- 理论(14974)
- 地方经济(14899)
- 银(14243)
- 银行(14201)
- 融(13976)
- 金融(13974)
- 发(13712)
- 机构
- 学院(309200)
- 大学(307505)
- 管理(122490)
- 济(120630)
- 经济(117863)
- 研究(107065)
- 理学(105590)
- 理学院(104335)
- 管理学(102591)
- 管理学院(102038)
- 中国(78697)
- 科学(67900)
- 京(67270)
- 所(54304)
- 财(53303)
- 农(50114)
- 研究所(49534)
- 中心(47951)
- 业大(45960)
- 江(45755)
- 范(43699)
- 师范(43286)
- 北京(43106)
- 财经(42480)
- 院(39285)
- 农业(38984)
- 经(38530)
- 州(37892)
- 师范大学(34967)
- 经济学(34683)
- 基金
- 项目(212248)
- 科学(166619)
- 研究(156970)
- 基金(151163)
- 家(131412)
- 国家(130255)
- 科学基金(111687)
- 社会(97017)
- 社会科(91843)
- 社会科学(91821)
- 省(84858)
- 基金项目(80952)
- 自然(72443)
- 教育(71838)
- 划(71077)
- 自然科(70697)
- 自然科学(70684)
- 自然科学基金(69358)
- 编号(64969)
- 资助(61818)
- 成果(52366)
- 发(49534)
- 重点(47675)
- 部(45823)
- 课题(45657)
- 创(44267)
- 创新(41215)
- 科研(40197)
- 发展(39533)
- 项目编号(39425)
- 期刊
- 济(137612)
- 经济(137612)
- 研究(92451)
- 中国(62275)
- 学报(47672)
- 农(45924)
- 科学(45384)
- 管理(45137)
- 教育(39485)
- 财(37561)
- 大学(35686)
- 学学(33315)
- 农业(32548)
- 技术(29856)
- 融(26623)
- 金融(26623)
- 业经(24413)
- 经济研究(21532)
- 财经(19595)
- 图书(17761)
- 问题(17640)
- 经(16678)
- 业(16501)
- 科技(15877)
- 理论(15051)
- 技术经济(14986)
- 资源(14815)
- 商业(14689)
- 现代(14059)
- 实践(13915)
共检索到459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广胜
针对我国区域物流发展现实特点,从物流经济环境、供给能力、发展水平及发展潜力等4个方面构建了能够体现区域物流能力的指标体系;选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1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对比分析、主成分聚类分析,结合平均数、极差指标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目前区域物流能力的发展差异。结果表明:各省份的物流能力发展水平各异,不同地域间各物流要素差距明显,总体趋势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影 张雪亮
对我国中、东、西部金融物流发展的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且物流金融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提出在充分发挥本地区物流金融优势的同时,各区域应强化地区间的相互合作,通过完善各类物流节点的衔接、制定与国家政策及当地总体发展规划相协调的物流金融发展规划,以寻求区域物流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
物流 物流金融 区域比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园园 宋炳良
采用塞尔指数测度了2003-2012年长三角地区25城市物流发展的时空差异特征,十年间长三角区域物流总体发展差异较小,但呈现扩大趋势;两组分类的内部差异变化区别较大;短时间内这种态势将会维持下去。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 物流发展差异 塞尔指数 物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金凤花 徐旭
文章以我国31个省级区域物流为研究对象,结合Theil指数模型构建了分析区域物流差异发展趋势的模型,并借助2001~2011年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区域经济差异相关指数,剖析了区域物流差异发展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相关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对区域物流差异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对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程度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区域物流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区域经济的极化;各地区应当首先关注内部差异问题,再考虑向外部拓展的发展模式;发展的目标并不是完全消除差异,而是分析如何在差异中寻找发展机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闫水延
通过对物流能力概念的叙述,分析物流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对二者之间的发展提供建议,旨在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姜明珠
为促进区域物流的创新化发展,本文在阐述了相关内涵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基于我国物流发展实际,分别构建了区域物流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基于1997-2013年我国的统计数据,以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两者的整体相关性、指标间关系等,在明晰我国物流发展与创新能力方面的问题后,结合我国物流业发展特点,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物流能力与创新发展的经验,从物流发展动力点、创新资金注入、构建统一信息平台、物流人员创新能动性等方面提出了发展的新路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金凤花 富立友 马洪伟
为促进区域物流的创新化发展,分别构建了区域物流能力和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基于上海市1997—2011年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创新能力间整体相关性、指标间关系等进行了实证分析,利用典型变式与典型变量值图深入分析上海市创新能力发展对区域物流发展的影响,并从物流发展动力开发、创新活动资金投入、物流从业人员创新能动性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春晓 徐玲玲 高红
随着世界分工的不断细化,物流能力提高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日益显著。在对物流能力含义、物流能力构成要素进行概述的基础上,论证了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最后基于物流主体、客体、载体视角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物流能力 区域经济 发展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瑞 王琴梅
文章在界定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围绕数字物流创新安全、结构优化、绿色高效、开放合作和环境共享五个维度梳理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5—2020年我国省级层面数据,运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Moran指数法和空间收敛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物流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和空间收敛性。结果表明:(1)我国数字物流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东部发展水平最高,且拉动全国平均水平上升,西部最低,东北和中部次之。(2)就地区差异来看,区域内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西部>东北>中部;区域间差异表现为东部与其他地区差异一直较大,西部与其他地区差异逐年拉大;总体差异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3)就空间收敛性来看,空间绝对β收敛和空间条件β收敛结果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趋向稳态。
关键词:
数字物流高质量发展 区域差异 空间收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建军 赵启兰
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助于揭示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机理。文章围绕物流能力的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以及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这三个维度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互动关系方面的文献,以明确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互动关系的研究现状、方法及基本脉络,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启发下,展望了未来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研究方向,即:强化对企业物流能力、供应链物流能力等相关概念的深入研究、强化对物流能力理论体系和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强化基于物流网络维度的物流能力问题的研究等七个方面。
关键词:
物流能力 区域经济 物流业 供应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建军 赵启兰
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助于揭示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机理。文章围绕物流能力的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以及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这三个维度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互动关系方面的文献,以明确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互动关系的研究现状、方法及基本脉络,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启发下,展望了未来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研究方向,即:强化对企业物流能力、供应链物流能力等相关概念的深入研究、强化对物流能力理论体系
关键词:
物流能力 区域经济 物流业 供应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建军 赵启兰
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助于揭示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机理。文章围绕物流能力的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以及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这三个维度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互动关系方面的文献,以明确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互动关系的研究现状、方法及基本脉络,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启发下,展望了未来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研究方向,即:强化对企业物流能力、供应链物流能力等相关概念的深入研究、强化对物流能力理论体系
关键词:
物流能力 区域经济 物流业 供应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泰 陈煜 杨嘉铃
对区域低碳物流能力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可以很好地分析区域低碳物流能力内部各子系统的发展状态及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状况,为促进区域低碳物流能力的良性发展提供决策支持。首先将区域低碳物流能力复合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协同学理论,构建了以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信息系统保障能力、经营管理运作能力、低碳生态发展能力为要素的序参量指标体系,建立了子系统有序度和复合系统协调度测度模型;然后用四川省2005—2017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计算出各子系统的有序度以及复合系统的协调度,结果显示四川省低碳物流能力系统在2005—2010年发展是不协调的,并且不协调程度在不断增大,但从2011年开始进入了协调发展状态且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高;最后依据这些年四川省低碳物流能力的发展情况分析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泰 陈煜 杨嘉铃
对区域低碳物流能力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可以很好地分析区域低碳物流能力内部各子系统的发展状态及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状况,为促进区域低碳物流能力的良性发展提供决策支持。首先将区域低碳物流能力复合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协同学理论,构建了以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信息系统保障能力、经营管理运作能力、低碳生态发展能力为要素的序参量指标体系,建立了子系统有序度和复合系统协调度测度模型;然后用四川省2005—2017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计算出各子系统的有序度以及复合系统的协调度,结果显示四川省低碳物流能力系统在2005—2010年发展是不协调的,并且不协调程度在不断增大,但从2011年开始进入了协调发展状态且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高;最后依据这些年四川省低碳物流能力的发展情况分析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鹏杰 黄少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是实现动能转换和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举措。本文使用我国226个城市2006—2017年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地区创新发展能力的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政府和市场等因素对地区创新发展能力的影响,而后分别从东、中、西和南北两个角度构建孪生子模式,分析了地区创新发展能力差异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和市场都显著影响了我国地区创新发展能力;总体来看,中西部和北方地区创新发展依赖政府而东部和南方地区更倚重市场,这是导致区域创新发展能力差异的首因;经济开放、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等也是区域创新的显著影响因素。
关键词:
创新发展能力 地区差异 政府与市场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