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43)
2023(11377)
2022(9511)
2021(8896)
2020(7050)
2019(16327)
2018(15956)
2017(30013)
2016(16035)
2015(18628)
2014(18491)
2013(18594)
2012(17263)
2011(15854)
2010(15686)
2009(14095)
2008(13826)
2007(11873)
2006(10858)
2005(10083)
作者
(45596)
(37946)
(37824)
(35599)
(24262)
(18254)
(17199)
(14750)
(14664)
(13411)
(13021)
(12830)
(12191)
(12134)
(11841)
(11807)
(11254)
(10904)
(10872)
(10794)
(9673)
(9257)
(9045)
(8756)
(8588)
(8470)
(8289)
(8274)
(7669)
(7557)
学科
(79314)
经济(79243)
管理(38662)
(35318)
中国(28438)
方法(26182)
地方(25288)
(25046)
企业(25046)
数学(23352)
数学方法(23173)
(22215)
业经(17401)
(16167)
贸易(16149)
(15629)
农业(14975)
地方经济(13923)
(13176)
环境(13158)
(13037)
(12977)
(12878)
金融(12876)
(12740)
(12697)
银行(12687)
(12457)
(10657)
技术(10026)
机构
学院(227657)
大学(225778)
(102355)
经济(100419)
研究(88652)
管理(81824)
中国(69190)
理学(69053)
理学院(68102)
管理学(67156)
管理学院(66709)
科学(51907)
(50988)
(44668)
(43658)
研究所(40524)
中心(39361)
(35991)
(34157)
财经(34114)
(33623)
北京(33400)
师范(33352)
(32281)
经济学(32241)
(31078)
业大(29595)
经济学院(28976)
农业(27817)
(27589)
基金
项目(149056)
科学(118285)
研究(112939)
基金(107437)
(93194)
国家(92409)
科学基金(78637)
社会(73625)
社会科(69883)
社会科学(69870)
(57338)
基金项目(56392)
教育(50312)
(48926)
自然(47280)
自然科(46107)
自然科学(46097)
自然科学基金(45217)
编号(44723)
资助(43498)
(39312)
成果(36322)
重点(34250)
(33327)
课题(32687)
发展(32460)
(31933)
国家社会(31285)
(30781)
中国(29531)
期刊
(120812)
经济(120812)
研究(75005)
中国(52226)
(33975)
科学(31885)
管理(30788)
学报(30730)
(30325)
教育(26979)
农业(24063)
(23838)
金融(23838)
大学(23616)
技术(23127)
学学(21732)
经济研究(20552)
业经(19776)
财经(16336)
问题(16068)
(14362)
(14353)
(13773)
世界(13450)
资源(13191)
国际(13008)
图书(11387)
技术经济(11122)
(10815)
(10576)
共检索到362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姚娟  施健龙  
采用2017年中国东部10省(市)的截面数据,在梳理了物流评价体系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了物流综合评价指标,利用突变级数法,结合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测度了中国东部地区的物流综合发展水平,最后根据中国东部区域物流的实证结果分析其物流发展水平情况,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吕晶  樊世清  
区域物流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通过对江苏省区域物流的研究,利用主成分回归的方法,构建了影响区域物流综合发展水平的回归模型。经回归分析得出,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布局、物资需求流通的加速、物流基础设施的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及时跟进对区域物流的发展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尤其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化布局、物资流通的加速、公路设施的完善、邮政服务水平的提升,更是对区域物流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石培基  杨银峰  
本文基于经济、社会、城建与环保四个方面的城市化复合系统模型,运用因子分析、层次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构建了区域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以甘肃省的12个城市为研究地域单元,对甘肃省区域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甘肃省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兆德  刘聪  刘强  孔祥飞  
从经济发展、城镇化、经济效益、居民生活、外向度和区域联系等6个方面,构建了地级单元区域综合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测算了2012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发展协调度,并依据综合发展、协调度指数,对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发展类型进行了划分。研究表明:综合发展及其6个子系统指数、协调度指数、发展类型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综合发展和协调度指数较高的城市在空间上彼此接近,形成若干高值集聚区;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低值区域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复杂多样的胡焕庸人口分布线沿线及其西北侧,总体上呈现出东高西弱、阶梯状减弱的空间格局;较高水平初级协调型以上的城市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等发展水平以下的城市大多为勉强协调型、濒临失调型、轻度失调型和中度失调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江茹  范新英  
构建了包含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四个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均方差及线性加权等方法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综合发展水平的协调性进行测度。研究表明,我国不同地区协调度差异较大,整体呈现出一种"东优、中良、西差"的现象。导致中西部地区协调度总体较差的原因主要在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社会进步程度较低。建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一鸣  陈建宁  
在编制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规划过程中,深感对区情、区力进行综合评价是关键性问题。正确测度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是评价该区域自然资源开发条件的重要方而,也是制定区域开发政策的重要依据。现将工作实践中以及方法沦获得的某些新认识总结如下。一、理论基础 1.区域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具有层次从属结构,即从属于更高层次的巨系统(更大范围的区域或国家),本身又可分为若干较低层次的子系统(小区域),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邱康权  陈静  吕雁琴  
研究目标:构建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揭示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变规律。研究方法:熵权法、整体与维度分析法、核密度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全局和局部莫兰指数、Markov链转移概率矩阵。研究发现:2008~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优化上升趋势,但优化进程较慢,内部指标发展不均衡,发展水平等级转移乏力;四大地区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发展水平较好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先后被中西部地区超越;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存在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其中绝对差异在扩大,而相对差异总体上在缩小,地区间差异是造成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的主要原因;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不同类型的集聚模式较为稳定。研究创新:基于营商开展环境和营商生活环境两个维度构建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分别从整体、分维度、绝对差异、相对差异、空间相关性和等级转移概率等角度全面分析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以及动态演变趋势。研究价值:从营商开展环境和营商生活环境两个角度评估中国营商环境存在的现状问题,为未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决策参考与依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修建  郑广文  张丽淑  
依据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和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原理,构建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ANP模型,并对我国31个省市2010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省域间物流业内、外部结构差距较大,省域自身物流业内部结构参差不齐,外部结构存在显著的关联性;省域间物流业内部发展水平不高,差异化较小,外部发展水平差异十分突出;省域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差距较小,且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强的相关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纡、赖立在《教育研究》2013年第11期中撰文,通过对2010年我国31个省(区、市)继续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的测量与比较,发现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指出未来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应从重视规模增长转向以提高质量和促进均衡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男星  王纾  孙继红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建构了包含7个维度的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对2010年我国各省份的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量。结果显示,东部省份的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中部和西部省份;同时在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在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全国31个省份按其高等教育发展特点可以分为5个类型,东部地区的省份在高等教育发展类型上较中部和西部地区呈现出更为多样化的样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英  任文颖  施鹏程  
文章从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五个方面入手,构建了由14个指标组成的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时间序列和截面两个维度,对江苏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与其他地区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996-2011年间,江苏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不断上升之势,2005年以来上升势头更加强劲;在全国31个省市的比较中,江苏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稳居第四位,在K-均值聚类结果中属于服务业较发达地区;但同时,江苏服务业发展也呈现出一些低端化的特征。最后基于评价结果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纾  赖立  
通过对2010年我国31个省(区、市)继续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量,结果显示,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京、津、沪地区的继续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在全国遥遥领先,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发展水平较为接近,而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略显落后,不同地区在继续教育发展样态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总体而言,全国接近半数的省(区、市)继续教育发展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适应。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继续教育应从重视规模增长转向以提高质量和促进均衡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模式,在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和鼓励社会多元参与的同时,通过区域间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区域内不断优化办学结构和服务体系,形成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文升  王晓芳  李诚固  
通过选取15个副省级城市为研究对象,使用层次分析法和线性加权和法,测出1997—2003间各城市年度区域城市化综合水平。比较综合水平空间差异得出,东部发展持续领先于中西部城市,但中西部城市之间差异并不明显;由南至北的梯度差异格局显著,中部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城市群间差异较为突出。通过比较城市化子系统水平空间差异及其变化,发现城市化空间集聚水平与综合水平差异较为一致,经济增长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及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空间差异较为突出,但社会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较小。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城市化历史基础、全球化的区域响应、制度创新的地区差异以及城乡与区域管理体制是空间差异形成变化的主要原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天颖  刘刚  刘程军  
文章根据文献和统计数据,研究重构了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社会保障、生活水平、创新水平、生态环境是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六个主要因子,其中经济发展是主导因子。通过空间分析,进一步研究发现浙江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现集聚的现象,整体水平呈现东北方向上高于西南方向上的趋势,并形成以杭州-宁波连线的热点聚集区,衢州-苍南连线的冷点集聚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桂学文  王秋博  李君妍  
文章基于电子商务发展的S曲线模型理论和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指数测度模型。从准备度、使用度、影响度和综合度共4个维度构建了测度指标体系,阐明了不同维度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与过程以及数据获取与数据处理方法,并对2017—2020年中部六省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实证分析。通过对电子商务发展指数进行对比,分析了中部六省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