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56)
2023(12609)
2022(11120)
2021(10544)
2020(8682)
2019(20301)
2018(20058)
2017(38762)
2016(21185)
2015(24070)
2014(24133)
2013(23591)
2012(21259)
2011(18814)
2010(18626)
2009(16811)
2008(16016)
2007(13641)
2006(11809)
2005(9995)
作者
(59909)
(49537)
(49247)
(46893)
(31330)
(24020)
(22526)
(19721)
(18871)
(17464)
(17214)
(16478)
(15603)
(15413)
(15341)
(15150)
(14781)
(14751)
(14026)
(14018)
(12318)
(12049)
(11762)
(11202)
(11117)
(11026)
(10882)
(10844)
(10056)
(9961)
学科
(85457)
经济(85376)
管理(58538)
(52938)
(44258)
企业(44258)
方法(38803)
数学(33872)
数学方法(33443)
地方(23142)
中国(22105)
(22005)
业经(19218)
(18277)
(18006)
农业(14808)
(14086)
环境(13997)
理论(13915)
(13796)
贸易(13787)
(13252)
技术(12695)
(12318)
地方经济(12241)
(11588)
财务(11499)
(11489)
财务管理(11479)
教育(10896)
机构
大学(290959)
学院(290517)
管理(118557)
(108304)
经济(105735)
理学(103584)
理学院(102339)
管理学(100485)
管理学院(99975)
研究(94452)
中国(67992)
(64357)
科学(62288)
(46641)
(46609)
业大(44823)
(44532)
中心(43231)
研究所(43106)
(41172)
师范(40867)
北京(40856)
(40775)
财经(38367)
(35340)
农业(34862)
(34829)
(34071)
师范大学(33297)
技术(31306)
基金
项目(209785)
科学(164959)
研究(152928)
基金(150465)
(130815)
国家(129753)
科学基金(112229)
社会(94913)
社会科(89838)
社会科学(89814)
(83103)
基金项目(81871)
自然(74338)
自然科(72567)
自然科学(72553)
自然科学基金(71173)
(70131)
教育(69731)
编号(63162)
资助(61128)
成果(49656)
重点(46537)
(45145)
(44776)
课题(43439)
(43270)
创新(40296)
科研(40047)
大学(38343)
项目编号(38330)
期刊
(115199)
经济(115199)
研究(80881)
中国(52235)
学报(45682)
科学(42632)
管理(39973)
(38894)
教育(34074)
大学(34046)
(33140)
学学(31543)
农业(27928)
技术(27776)
业经(20137)
(18698)
金融(18698)
图书(18612)
经济研究(17792)
财经(16579)
资源(15847)
科技(15093)
问题(15050)
(14350)
理论(14169)
(14020)
技术经济(13883)
实践(13294)
(13294)
商业(13032)
共检索到406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贾思琪  王宁宁  
遵循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在已有文献研究基础上,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信息化水平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区域物流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Topsis法计算指标权重,基于引力模型建立京津冀预期物流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的物流网络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京津冀物流网络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关联性,小世界特征明显;网络中节点层级明显,呈现核心-边缘空间分异特征,存在多数交叠的区域子网,同时识别出保定、唐山、邢台等城市在网络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研究结果对于指导未来京津冀区域物流协同发展,提升城市物流水平,推动区域物流建设等具有重要的决策支撑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蒙大斌  张诚  李宁  
运用时序全局主成分法测度2008~2017年京津冀空间交易成本及其动态变化,构建QAP计量模型分析空间交易成本与创新网络空间拓扑的关系。研究发现:(1)京津冀地区空间交易成本近年显著下降,其中京津两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空间交易成本为最低,保定市位列第三,河北南部城市的空间交易成本相对较高;(2)空间交易成本显著影响创新网络在地理空间上的拓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一动态过程;(3)滚动检验显示,空间交易成本降低对于区域之间创新合作促进具有"U"型效果;(4)分类检验来看,外生性空间交易成本对网络空间拓扑的影响不断减弱,而内生性空间交易成本对网络空间拓扑的影响不断加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作志  张驰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物流网络化是京津冀区域物流发展的基础。本文基于引力模型,以京津冀13个中心城市组成物流引力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该区域物流网络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的空间层次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作志  张驰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物流网络化是京津冀区域物流发展的基础。本文基于引力模型,以京津冀13个中心城市组成物流引力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该区域物流网络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的空间层次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桃杏  吴殿廷  马继刚  赵莉琴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将城市空间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应用于区域铁路交通网络研究,对了解区域中各重要节点交通特征、加强区域间合作和优化区域铁路交通规划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以目前京津冀区域铁路交通城市节点间铁路距离里程为依据,借助空间句法模型指标评价京津冀区域铁路网络规划的合理性;以区域内城际间列车联结次数为依据,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评价城市节点间社会联系的密切度。结论包括:①空间句法指标值中,京津冀都市圈铁路网连接度平均水平为3,控制值均值为1.06,平均深度值高于50的城市节点占85%,说明铁路交通轴线具备较强控制力和联动性。其中北京、天津、廊坊、保定等城市节点平均深度值相对较小,便捷程度相对较好;②社会网络分析均表明京津冀区域铁路网络结构呈现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为核心,以唐山、秦皇岛为次核心,其他城市节点为第三梯队的格局。京津冀铁路出行网络总体联系密度为0.673,说明京津冀区域各节点铁路出行线路联系比较密切;③京津冀区域铁路网整体规划现状和连接格局、联系水平等与各城市经济发展基本保持相关性和一致性。在城市铁路网络规划与加强联系的过程中,应考虑各城市产业特征,进一步统筹产业发展与铁路网络布局的关系,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绘存  
基于2000—2015年京津冀专利数据,采用专利申请量变化和专利创新结构变化分析探讨了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态势。研究发现:(1)2000—2015年,京津冀区域整体上创新差异不断扩大,但相对差异不断缩小,其中京津、京冀相对差异在缩小,但津冀相对差异变化并不明显;(2)2009年以前,津、冀创新差异化明显,京呈现均衡化发展,2009年以后,津、冀内部创新呈现均衡化发展,京则呈现差异化扩大发展趋势;(3)2000—2015年,京津、京冀、津冀之间创新领域相似度不断升高,同时在具体的某个创新领域发展变化而言,2006年以后,京津冀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4)2000—2015年,津冀之间产业一致性更多反映在基础化学、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而京津、京冀之间则共同表现为向北京主导的电子元件、通信等产业转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明芳  薛景梅  
为提高京津冀区域物流效率,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和城市引力模型,结合京津冀区域物流体系特征,构建了轴辐式区域物流网络。研究表明:京津冀区域物流可以构建为"四轴九辐"的网络结构,北京、天津、石家庄和唐山作为轴心城市,其他九个城市作为辐心城市,各自所辖县市作为腹地,辐心城市物流经过轴心城市集散实现区域内以及与区域外的货物流通。结合轴心城市物流现状和未来功能定位,从轴心城市未来物流建设、城市间物流设施规划建设、区域子物流网络构建以及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翁钢民  杜梅  
为优化京津冀区域物流的空间布局,供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文章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京津冀区域13个市的物流产业进行定量研究,以人均货运量为指标,计算1996~2011年各年数据的Moran’s I值,并运用Moran散点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空间布局演变整体呈现空间集聚模式,但总体上区域集聚水平较低;区域内各城市物流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增大。因此,要加大京津冀区域城市物流设施的建设,合理布局交通,加大政策性鼓励,使物流业带动该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区域内各城市物流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坚持比较优势,灵活采用布局模式,合理调控市场,运用规划手段进行空间导引,真正实现京津冀区域物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牟玲玲  尹赛  
基于2012-2016年京津冀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参考京津冀发展特征,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和城乡统筹角度对评价体系进行筛选与重构,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评价模型,对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和波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展水平上,各城市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北京、天津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以绝对优势超越河北省各城市,河北省各城市的发展水平呈梯队分布。波动幅度呈稳定、弱幅型和强幅型三种状态,波动过程呈"稳定""倒退""跃进"和"振荡"四种变化态势。本文研究对测度京津冀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推进京津冀新型城镇化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晨帆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价值释放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主线的产业数字化发展成为产业链实现升级转型和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以我国京津冀区域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产业数字化对流通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是产业数字化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京津冀区域流通效率的提升,且这一作用通过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二是从异质性分析来看,环京城市产业数字化发展对区域流通效率的促进作用相对明显。三是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数字化能够带来引致创新进而促进区域流通效率的提升。为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区域流通效率,本文提出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区域数字化转型、发挥北京市周边辐射效应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武爱彬  
[目的]国土空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依托。识别和定量刻画"三生"功能空间结构及其演变规律是进行国土空间结构优化的基础。[方法]研究引入土地三生功能评分矩阵,通过GIS空间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基于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对1900—2015年京津冀区域三生空间格局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京津冀区域三生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强的规律性。生产空间主要分布在东南平原区,生活空间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廊坊等都市圈,生态空间主要分布燕山—太行山山区。1990—2015年京津冀区域生产空间保持稳定,生活空间呈扩张态势,生态空间略有减小,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廊坊等都市圈三生空间变化最为活跃,具体表现为生产生活空间快速扩张、生态空间大幅度缩减。[结论]利用土地三生功能评分矩阵法,可以快速有效识别区域三生空间,不仅能体现土地的多功能性,更能反映不同地类功能的差异性。京津冀区域应严格控制人口、城市用地规模,划定耕地数量底线,河北应充分发挥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作用,构建结构合理的绿色生态屏障,加快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发展节水型农林业,加强湿地和农田保护。增加生态用地数量,重点建设成片森林和恢复连篇湿地,扩大生态空间,为京津等大城市发展提供生态空间保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靳大伟  蒋斌  
京津冀地区拥有优越的城市集群发展优势。随着区域政策、资源、人才、技术的协调融合,京津冀的商品流通网络发展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效,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逐步推进,间接带动我国北方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然而,京津冀地区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市场分割,导致产品及要素还远远不能达到协调统一。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京津冀区域的商品流通发展现状,探究其存在的具体问题,研究京津冀区域发展与商品流通网络发展之间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优化京津冀区域商品流通网络发展路径的建议及措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贾珊珊  杨菲  冯振环  
社会脆弱性是对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度量,是区域社会系统在内外部不利扰动下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的属性。本文运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10个主要城市的社会系统的脆弱性。该区域的脆弱性结果如下:北京、天津脆弱性水平明显较低,而河北省8市的脆弱性较高。本文为社会脆弱性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研究方法,同时研究结果又为综合治理策略的制定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支持和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程遥  李涛  
以企业分支机构为依据的城市网络分析框架是西方学者基于全球跨国企业机构组织与城市功能联系之间的关联性所演绎和发展出的产物。在我国特殊的城乡体系中,城市网络分析的基本单元"城市"是一个具有多重内涵的概念,由此产生了我国独有的城市网络分析中的空间敏感问题,即分析空间单元的尺度选择对城市网络研究的影响。通过对京津冀、长三角两个城市群2013年的企业空间数据,分别以设区市和县级政区为单元对其进行城市网络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城镇结构特征的地区,对城市网络分析单元的空间敏感性是不同的。在微观经济相对发达,县级城市体系发育成熟的地区,城市网络分析对空间单元的敏感性较高,分析单元的尺度不同往往对分析结果产生较大影响;而在如京津冀等城市网络权力相对集中,县级城市体系发育不完善的区域,网络分析的空间敏感性则相对降低,分析单元的划分差异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有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陆军  李玉萍  
本文运用2002—2006年面板数据,对京津冀大都市区的税收相关性及其原因进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加权方式是影响反应相关性的重要因素:当使用地理距离变量加权时,空间相互作用与信息传递随距离递减,地区之间存在税收反应正相关;当使用经济变量加权时,若异质性较大的多个地区相互间竞争则出现负相关。此外,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等级会影响税收反应的程度,其中,核心地区可能比边缘地区反应程度更高,并相对其他地区形成"地域歧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