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59)
- 2023(7498)
- 2022(6401)
- 2021(5749)
- 2020(4890)
- 2019(10973)
- 2018(10824)
- 2017(21048)
- 2016(11536)
- 2015(13772)
- 2014(14221)
- 2013(13781)
- 2012(12346)
- 2011(11095)
- 2010(10949)
- 2009(10169)
- 2008(9844)
- 2007(8909)
- 2006(7623)
- 2005(6552)
- 学科
- 济(56712)
- 经济(56652)
- 管理(34221)
- 业(28655)
- 方法(28633)
- 数学(26561)
- 数学方法(26336)
- 企(23730)
- 企业(23730)
- 地方(15092)
- 中国(14964)
- 财(12852)
- 农(12619)
- 业经(10250)
- 学(10140)
- 制(9513)
- 地方经济(8934)
- 融(8353)
- 金融(8345)
- 农业(8000)
- 环境(7920)
- 务(7837)
- 体(7826)
- 财务(7790)
- 贸(7785)
- 贸易(7785)
- 财务管理(7765)
- 理论(7618)
- 银(7585)
- 银行(7563)
- 机构
- 学院(167998)
- 大学(165459)
- 济(67544)
- 经济(66149)
- 管理(64884)
- 理学(56176)
- 理学院(55558)
- 研究(54851)
- 管理学(54616)
- 管理学院(54322)
- 中国(41060)
- 京(34556)
- 科学(34294)
- 财(31522)
- 农(27413)
- 所(27346)
- 中心(25807)
- 财经(25409)
- 江(25306)
- 研究所(25030)
- 业大(24677)
- 经(23082)
- 范(21935)
- 师范(21677)
- 农业(21603)
- 北京(21310)
- 经济学(21042)
- 院(20791)
- 州(20278)
- 经济学院(19175)
- 基金
- 项目(117528)
- 科学(92723)
- 研究(85637)
- 基金(84129)
- 家(73283)
- 国家(72702)
- 科学基金(62576)
- 社会(54722)
- 社会科(52006)
- 社会科学(51991)
- 省(47998)
- 基金项目(44318)
- 教育(40316)
- 划(39942)
- 自然(39655)
- 自然科(38714)
- 自然科学(38698)
- 自然科学基金(37941)
- 资助(35183)
- 编号(34188)
- 成果(27510)
- 重点(26781)
- 发(25985)
- 部(25908)
- 课题(25088)
- 创(24155)
- 国家社会(22714)
- 创新(22686)
- 科研(22526)
- 教育部(22084)
共检索到241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军 王杰 徐旦
区域物流指数评价是全面掌握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构建合理的区域物流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是区域物流指数评价的关键。文章综合运用R聚类、熵值法和相关系数法筛选"优化度"最高的指标来构建区域物流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熵来检验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最后通过模糊物元模型对区域物流指数进行综合评价。以甘肃省为例,验证了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及指数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区域物流指数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甘肃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朝克 何浩 李佳钰
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所选择的全部评价指标建立了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国民幸福指数评价体系。在计算出1990—2012年我国国民幸福指数后,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首先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确定国民幸福指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建立两者间的VAR模型说明国民幸福指数与经济发展间的数量关系;最后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四个省市分别进行幸福指数的研究。研究表明:国民幸福指数与经济发展有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国民幸福指数 评价体系 GDP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明 高杰
本文从区域物流和区域物流系统理论入手,重点阐述区域物流体系的构成和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全国具有代表性的12个城市的区域物流环境条件,并据此提出中西部地区发展区域物流的战略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永科 尹瑞婷
文章构建了区域软实力评价体系,并根据所构建的评价指标性质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应用双重目标优化模型来实现主客观兼容的权重计算方法,得到综合评价得分及各个子系统得分。利用全国31个地区2017年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论为东部大多数地区均属于软实力强劲区,中部地区集中于软实力发展区,其内部可划分为协同区与潜力区,西部多为软实力滞后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党晶晶 王艳 孙斌
文章以区域创新环境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M赋权法和熵权法对指标赋权,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我国30个省际区域与理想点的关联程度,以此为基础进行排序、分析;最后,对我国三大经济区创新环境的差异性和变动趋势性以及创新环境与创新能力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穆广杰
区域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需要从人口与自然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劳动力素质和成本、社会生活环境、政府部门管理效率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本文根据科学性、导向性、整体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创建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并据此对河南省各地市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分析。
关键词:
区域 投资环境 综合评价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廖志高 苑希港
为了准确、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区域物流发展的效率,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物流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引入软环境因素对传统区域物流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正,从而建立考虑软环境和硬环境的区域物流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主成分分析能够剔除多指标间存在的相关性和信息重叠的特点,对区域物流发展效率指标体系中关联度高的指标进行剔除和筛选,从而用较少的指标替代原始较多的指标;最后,通过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并建立了完善的区域物流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高秀丽 王爱虎
从区域物流竞争实力和区域物流竞争潜力两个维度构建了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模型,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客观赋权合成。然后对广东省21个地区进行了实证测算,发现评价结果与现实相吻合。因此,该指标体系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郝会霞 汪云
结合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的特点构建全面的、科学的区域物流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区域物流服务进行绩效评价、解决区域物流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善区域物流服务质量。
关键词:
区域物流 服务绩效 评价指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叶翀 许舒婷
为了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更合理有效,更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对园区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衡量物流园区影响区域经济的程度。基于增长极理论,从产业集聚、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环境、社会贡献四个角度出发,利用AHP法结合yaahp软件构建了物流园区对区域经济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福建高速物流园为例,论证该评价体系的科学有效性。
关键词:
物流园区 区域经济 评价体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海萍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物流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建设和发展日臻完善,软环境从过去被忽视转化为被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区域物流软环境理论基础与实证研究文献,完成了物流软环境评价指标的理论遴选,构建了区域物流软环境递阶层次模型指标体系,并阐述了关键要素指标的含义,旨在为建立区域物流软环境的衡量与评价模型奠定基础。
关键词:
区域物流 软环境 指标体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大勇 陈梦琳
区域生态物流特征决定了其物流的特殊性和独立性,也决定了构建区域生态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生态物流的特征,从生态物流发展的经济效益、技术水平、外部环境、内部流程以及生态环境五个方面设置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以及47个三级指标,组成区域生态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设置的层次关系,进行分析,以期对区域生态物流发展水平做出正确评价。
关键词:
区域生态物流 评价指标 原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薇 吕勇斌 赵琼
文章构建了区域金融集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十一五时期31个省的金融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和纵横向的双向比较、定量地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的集聚性,揭示了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特征及动态变动规律,为不同地区金融发展过程中实施有针对性的策略提供了实证依据。
关键词:
金融集聚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洁
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开放的概念内涵,构建了包括四个准则层、22个指标的区域经济开放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冗余度、灵敏度和面板协整方法实证检验了该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指标体系结构合理,测度结果有效,对综合评价我国区域的经济开放水平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永卫 范贺花
文章以河南省18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河南省2011年底有关数据,分别利用综合指数、加权平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18个主要城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和排序;其次,基于模糊Borda法建立组合评价模型,对18个主要城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再评价,得到了更加客观、可行的评价结果,有效弥补了单一评价方法的不足,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全面性;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