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46)
2023(18286)
2022(15453)
2021(14046)
2020(11838)
2019(26987)
2018(26308)
2017(49880)
2016(27158)
2015(30487)
2014(30435)
2013(29990)
2012(27500)
2011(24790)
2010(24644)
2009(22561)
2008(22107)
2007(19548)
2006(16944)
2005(15069)
作者
(80683)
(67519)
(67263)
(63569)
(42628)
(32619)
(30698)
(26521)
(25507)
(23885)
(22861)
(22667)
(21395)
(21040)
(20837)
(20800)
(20713)
(20091)
(19379)
(19290)
(16942)
(16450)
(16416)
(15362)
(15338)
(14921)
(14910)
(14858)
(13582)
(13463)
学科
(116160)
经济(116051)
管理(75341)
(72856)
(57883)
企业(57883)
方法(50211)
数学(44418)
数学方法(43894)
中国(32898)
(32601)
地方(28997)
(28421)
业经(25957)
(25469)
贸易(25459)
(24762)
(23562)
农业(21986)
(19328)
环境(18300)
技术(17802)
(17562)
银行(17491)
(17308)
金融(17305)
(17031)
财务(16961)
财务管理(16916)
(16767)
机构
学院(387852)
大学(384910)
(158280)
经济(155142)
管理(147400)
研究(132938)
理学(127679)
理学院(126184)
管理学(123880)
管理学院(123182)
中国(99030)
科学(84846)
(81108)
(73203)
(70151)
(68096)
业大(62339)
研究所(62326)
中心(61923)
(58281)
农业(58020)
财经(56144)
(51056)
(51025)
师范(50374)
北京(50263)
经济学(48447)
(47945)
(46469)
经济学院(43973)
基金
项目(266952)
科学(209649)
基金(193224)
研究(188635)
(171114)
国家(169692)
科学基金(144760)
社会(120303)
社会科(114169)
社会科学(114138)
(106432)
基金项目(102649)
自然(95503)
自然科(93349)
自然科学(93321)
自然科学基金(91625)
(89953)
教育(86946)
资助(78334)
编号(74930)
(61670)
重点(60990)
成果(59321)
(57957)
(56043)
创新(52465)
课题(52393)
科研(52217)
计划(50791)
国家社会(49988)
期刊
(170205)
经济(170205)
研究(106202)
中国(74921)
学报(66824)
(66249)
科学(59442)
(53847)
管理(52281)
大学(49472)
学学(46958)
农业(45259)
教育(39105)
技术(35461)
(33927)
金融(33927)
业经(29830)
经济研究(27826)
财经(26976)
(24263)
(23215)
问题(22966)
(19729)
(19471)
技术经济(19011)
科技(18748)
商业(18656)
统计(18391)
资源(17862)
图书(17419)
共检索到566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丹丹  
物流投入与产出是衡量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从物流投入产出视角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区域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2016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水平和科技信息水平对区域物流投入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信息水平对物流投入产出有显著正向影响;交通运输水平对物流投入产出有显著负向影响。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政策性建议,以期促进区域物流产业的良好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丹  王健  
物流业发展与其他产业密切相关,进行产业关联分析,对于正确把握物流业发展方向、制定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2005年福建省投入产出表对其物流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福建省物流业发展迅速,对各产业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更好地促进物流业发展,福建省应抓住国家调整振兴物流业和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加强对物流业的组织领导与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提升物流企业自身竞争力,积极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与联动,大力发展国际物流,进一步增强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撑作用,使之成为福建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晔  陶瑾  
基于2007年河南省投入产出表,对河南省144个产业部门进行重新整合,划分成第一、二、三产业,同时独立出物流产业,以整理后的4个产业的数据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计算出河南省物流产业与其他各产业之间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以及感应系数等,进而对河南省物流产业与其他各产业之间的产业关联效应和产业波及效应进行分析,以期对河南省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源  
利用河南2010年投入产出延长表数据进行处理,分别从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完全分配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指标分析河南省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丽萍  刘明浩  
随着中国对节能减排的高度重视,碳排放测算与分析显得愈发重要和迫切。本文对1997—2014年间中国物流业的直接能源消耗碳排放和基于投入产出表的隐含碳排放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显示:前者大大低估了物流业的碳排放水平,2000年以来间接碳排放对物流业碳排放总量的贡献已经超过了直接能耗碳排放,2014年直接能耗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不足40%。进一步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结果显示,经济规模对物流业碳排放的正向驱动效应最大,总贡献率为36.16%;其次,服务业经济发展带动中国物流业碳排放的增加,总贡献率为5.21%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盛晏  
文章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中国物流业的经济效应及其变动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正在由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发展为中间产品型产业;物流业的与其他产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且其发展对其他产业的支撑作用大于物流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要大于本身受到国民经济发展后的拉动作用。文章据此提出了促进中国物流业发展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巩宿裕  
文章使用数据包络分析与Tobit回归模型的二阶段研究方法,以2008年我国科技投入产出省际数据为样本,对其投入产出效率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表明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产业结构)等五个因素都是影响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重要因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楚岩枫  刘思峰  
我国物流产业正处于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向完全中间产品型产业过渡,因此,一定的产业政策扶持,对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国民收入系数表明,物流业单位产品所创造的国民收入远远低于农业、采掘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文教卫生业、服务业,但是高于制造业、建筑业等。这一方面说明物流产业的大力发展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物流企业运作成本较高,资产专用性强,净产值较低。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曲文强  王卓  侯景亮  
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根据投入产出模型从定量的角度计算出山东省2007年各产业对于物流产业的直接消耗关系。并根据山东省统计年鉴记录,以各产业2000-2009年十年间的产值数据为依据,采用趋势外推法,推算出山东省2013-2020年内各产业产值。对山东省2013-2020年的物流业需求总量以及物流业的发展地位进行分析预测,为山东区域物流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对引导物流业合理投资、减少浪费现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郑少智  吴敏  
利用空间结构分解模型构建出适合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分解模型,将2002年到2007年全国8大区域共136个行业的增加值增长分解为技术、区域贸易以及偏好等结构性因素变动和最终需求变动两大部分。结果表明:结构性因素的变动对各区域各产业之间的增长差异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区域层面,区域贸易的变动是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产业层面,技术的变动是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分区域分产业的情况下,区域贸易和增加值增长率的变动则是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菠阳  李俊玮  刘红光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对N区域间产业转移情况进行定量研究。对区域间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量、转移路径进行测算,分析投资、消费、出口三因素对产业转移的驱动效应,并通过直接转移和间接转移的对比研究将产业转移类型区划分为综合增长型、优化调整型、适当保留型和综合转出型四种类型,根据实证研究对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分为宏观国际形势、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及政策、地区产业政策、市场核心因子等四个方面,为定量化研究产业转移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为深入分析产业转移影响因素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广斌  李莹  
从投入-产出的视角分析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产出效率有利于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投入产出视角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综合测算2018年我国各省数字经济投入和产出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DEA网络分析法测算我国各省数字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结果表明:我国省域数字经济总指数、投入指数以及产出指数均呈现“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的空间格局,广东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遥遥领先,北京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为数字经济发达地区,中部地区次之,东北以及西南地区属于数字经济低发达地区,西北地区为数字经济欠发达地区,且数字经济高度发达的广东与中低发达地区差距明显;从各省数字经济产出效率来看,我国仅有八个省份的数字经济产出综合效率有效,其余省份均存在纯技术效率无效或者规模效率无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素萍  葛明  林玲  
基于2002和200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本文应用前、后向加权完全联系指标研究了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对其它地区的供给推动作用和需求拉动作用,应用空间联系指数分析了各区域间经济联系程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区域间前、后向经济联系随时间演进不断增强,京津、中部、西北、西南、北部沿海等五大区域对其它地区具有较强的需求拉动作用,而西北、中部、西南和南部沿海的供给推动作用高于平均水平;两两区域间经济联系差别很大,三大沿海与其它区域的联系相对密切,京津与中部地区居中,东北、西北、西南三个区域相对独立。因此,促进中国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仍需要坚持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同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永周  袁波  
文章通过区域创新活动的技术创新和经济产出两阶段分析,运用DEA投入产出法对全国31个省份创新活动的技术创新有效性、经济有效性以及综合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探索制约区域创新网络创新驱动效率的影响因子。研究表明,科技人力资源、科研经费比重、技术吸收投入、创新产品开发投入对创新驱动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发企业比重与创新驱动效率负相关,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对创新驱动效率无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占琪  宋辉  
本文利用Leontief发明的投入产出技术,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思想,建立投入产出扩展核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多因素影响分析核算模型,为在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条件下,研究科技进步、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等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提供了比较理想的核算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