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10)
- 2023(16207)
- 2022(13611)
- 2021(12354)
- 2020(10364)
- 2019(23834)
- 2018(23436)
- 2017(44628)
- 2016(24598)
- 2015(27929)
- 2014(28086)
- 2013(27708)
- 2012(25533)
- 2011(23343)
- 2010(23791)
- 2009(21911)
- 2008(21733)
- 2007(19648)
- 2006(17379)
- 2005(15728)
- 学科
- 济(109862)
- 经济(109766)
- 管理(66912)
- 业(65207)
- 企(51165)
- 企业(51165)
- 方法(47063)
- 数学(41923)
- 数学方法(41260)
- 中国(31292)
- 农(30535)
- 地方(28030)
- 业经(24203)
- 财(23366)
- 学(22716)
- 贸(20690)
- 贸易(20678)
- 农业(20596)
- 易(20003)
- 制(18200)
- 银(16917)
- 银行(16848)
- 环境(16648)
- 融(16598)
- 金融(16596)
- 行(16185)
- 理论(16151)
- 技术(16031)
- 和(15666)
- 地方经济(15497)
- 机构
- 学院(361940)
- 大学(358414)
- 济(145773)
- 经济(142701)
- 管理(134849)
- 研究(126698)
- 理学(116231)
- 理学院(114809)
- 管理学(112446)
- 管理学院(111801)
- 中国(94300)
- 科学(82266)
- 京(76899)
- 农(71044)
- 所(66879)
- 财(63992)
- 研究所(61169)
- 业大(59437)
- 中心(57761)
- 农业(56401)
- 江(55542)
- 财经(50874)
- 北京(48461)
- 范(48290)
- 师范(47672)
- 经(45982)
- 院(45226)
- 州(44494)
- 经济学(43997)
- 技术(41087)
- 基金
- 项目(242119)
- 科学(188544)
- 基金(172587)
- 研究(169982)
- 家(153561)
- 国家(152272)
- 科学基金(128613)
- 社会(106428)
- 社会科(100943)
- 社会科学(100911)
- 省(97841)
- 基金项目(91015)
- 自然(85155)
- 自然科(83199)
- 自然科学(83174)
- 划(82578)
- 自然科学基金(81633)
- 教育(78950)
- 资助(71399)
- 编号(68293)
- 发(56644)
- 重点(55560)
- 成果(54674)
- 部(51821)
- 创(50448)
- 课题(48791)
- 创新(47227)
- 科研(46943)
- 计划(46898)
- 发展(44016)
- 期刊
- 济(161227)
- 经济(161227)
- 研究(100786)
- 中国(72961)
- 农(64599)
- 学报(63962)
- 科学(56888)
- 管理(48431)
- 财(48162)
- 大学(46835)
- 学学(44410)
- 农业(43844)
- 教育(39779)
- 技术(34728)
- 融(32351)
- 金融(32351)
- 业经(28264)
- 经济研究(26477)
- 财经(24590)
- 业(23798)
- 问题(21317)
- 经(21129)
- 统计(18958)
- 技术经济(18713)
- 版(18497)
- 商业(17976)
- 策(17664)
- 科技(17657)
- 贸(16795)
- 资源(16667)
共检索到536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舒辉
在已有研究及调研结果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出7个区域物流发展模式的影响要素,在此基础上运用ISM模型分析法对这些影响要素进行了层次结构分析,研究发现它们的影响在各个层次上不同。地理区位、政府作用和自然资源是影响区域物流发展模式选择的最基础要素,具有基础和引导作用;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产业集群、市场与贸易的完善度同属于区域的经济基础要素,是最终决策区域物流发展模式选择的直接要素;而物流基础设施则处于中间层。
关键词:
区域物流 发展模式 影响要素 ISM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舒辉 李欣蔧
本文在对四种区域物流发展模式影响因素细分的基础上,构建出了区域物流发展模式的选择流程,借助于这个工作流程可以比较有效地选择出某个区域所适合的物流产业发展模式。最后,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层面对区域物流发展模式的工作机制的调控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区域物流 发展模式 工作机制 调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莉芬 黄季焜
本文将中国城乡发展规模按用地特征分为乡村、小城镇和城市三种模式,分析了1989~2000年中国不同地区城乡发展用地扩张的特征。研究表明,乡村模式用地在建设用地总量中约占70%,但城镇模式用地扩张速度快于乡村模式,而且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增长促进了各地区城市模式用地比例的提高和乡村模式用地比例的减少;随时间变化的因素在不同地区对不同模式的影响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别。由于城市人均占用土地面积明显低于乡村人均占用土地面积,经济发展导致的城市模式用地扩张或乡村模式用地缩减对保护耕地还能起到正面作用,因此,不必太担心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流失。
关键词:
城镇化 用地模式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中强
本文从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角度考虑,把物流基础、经济基础平行的放在同一层次作为区域物流发展的要素,并界定了物流基础与经济基础的含义与范畴。在此基础上,利用东部相关地区的相关指标数据分析了物流基础与经济基础的相互关系问题。并对物流基础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机理作了定性与定量研究。研究认为,区域物流的发展是物流基础与经济基础这两个要素间正反馈环的相互作用机制的结果。
关键词:
区域物流 物流基础 经济基础 作用机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灵莹 乔楠 成涛
在省级区域内各地级城市是各省经济最活跃最基础的地区,具有较强的经济和信息辐射能力,但地级城市信息化发展极不平衡,城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数字鸿沟,这种巨大的差异又将阻碍地级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本文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并在结合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发现城市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是影响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水平和人才因素是影响中小城市信息化的瓶颈因素,为此,提出了促进中小城市经济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娜 张宗旺
随着环渤海区域合作的日益升级,对区域产业合作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实现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既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也是加快区域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本文在总结当前环渤海区域产业合作总体特点并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确定区域主导产业及城市产业定位,率先提出了"一核、两带、三轴、六区、八链"的环渤海区域产业空间布局,并从国家、地方和滨海新区三个层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构建功能清晰、分工明确、衔接紧密、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打造科学合理的区域一体化产业链,提升环渤海区域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
环渤海区域 产业合作 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远红
农村物流体系的构建,关键是选择有效的农村物流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农村物流发展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各地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所取得的成效也不尽相同。通过对目前主要的农村物流运营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其成功之处和存在的缺陷,为适应农村物流所呈现出的新趋势,结合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对选择可行的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提出了建议,以期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农村物流 发展 模式 选择 分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傅为忠 李孟雨
应用经济学弹性理论对ISM模型进行了改进,并以东部地区为例,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层次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影响因素是公路运营里程、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和经济结构,根本影响因素是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邮政业务总量、地区生产总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广海 李雪
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选取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等经济指标,通过运用层次聚类法(H ierarchical C luster analysis)对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聚类分析,进而建立数学模型,分别探析各地区经济与当地旅游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层次聚类法 指数平滑 回归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丹丹
物流投入与产出是衡量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从物流投入产出视角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区域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2016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水平和科技信息水平对区域物流投入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信息水平对物流投入产出有显著正向影响;交通运输水平对物流投入产出有显著负向影响。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政策性建议,以期促进区域物流产业的良好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庆年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水平以及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水平的关系视角看,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呈现出许多个性化特征。分析这些模式有助于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
关键词:
区域高等教育 大众化 典型模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公达 刘军保
两种区域发展模式分析●王公达[新疆财经学院科研处乌鲁木齐830012]●刘军保[新疆财经学院科研处乌鲁木齐83001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也都采取了各种措施,力图缩小区域差距,协调区域发展。但是,由于经济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建成 刘国栋
发展区域商贸物流是促进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研究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下的区域商贸物流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浙江义乌小商品城、绍兴柯桥轻纺城和山东临沂批发城三地的区域商贸物流发展情况的分析,提出基于现代物流与现代商贸集成运行的区域商贸物流系统及发展模式,构建"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平台-物流网络节点"三位一体的商贸物流体系结构,逐步形成以现代商贸辐射力为导向,以现代物流为主导的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大物流发展模式。
关键词:
商贸物流 区域商贸物流 物流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舒辉 周熙登
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是彼此依存的统一体,区域经济是包括物流活动在内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模式与区域物流系统的空间结构。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模式也由增长极发展模式、点—轴发展模式向网络发展模式动态演化。其中,网络发展模式是物流产业发展的目的,而点—轴发展模式是增长极发展模式向网络发展模式演化的中间阶段。因此,在区域物流发展规划中,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合理确定区域物流资源的空间配置方式,同时结合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与产业规模,把区域物流确定为区域的主导产业、协作配套产业或基础性产业予以发展。
关键词:
区域物流 发展模式 区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