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3)
2023(6992)
2022(5696)
2021(5291)
2020(4170)
2019(9075)
2018(8811)
2017(15751)
2016(8031)
2015(9185)
2014(9315)
2013(8904)
2012(7522)
2011(6570)
2010(6689)
2009(6163)
2008(5975)
2007(5665)
2006(4854)
2005(4266)
作者
(23645)
(19765)
(19447)
(18310)
(12269)
(9295)
(8831)
(7535)
(7280)
(6814)
(6671)
(6466)
(6341)
(6218)
(6100)
(5934)
(5862)
(5655)
(5514)
(5500)
(4774)
(4738)
(4636)
(4463)
(4422)
(4332)
(4309)
(4198)
(3967)
(3821)
学科
(34846)
经济(34833)
管理(31668)
(28430)
(26077)
企业(26077)
技术(14827)
方法(12354)
地方(12001)
中国(11944)
技术管理(11407)
数学(10174)
数学方法(9962)
业经(9645)
(8168)
地方经济(7293)
(6884)
理论(6725)
(6514)
环境(5896)
(5785)
(5727)
银行(5722)
(5602)
农业(5518)
(5488)
(5466)
(5453)
金融(5451)
产业(4968)
机构
学院(117586)
大学(112785)
管理(47693)
(43757)
经济(42726)
理学(41134)
理学院(40674)
管理学(39869)
管理学院(39635)
研究(36608)
中国(28186)
(24278)
科学(23902)
(18800)
(18282)
(17452)
中心(17448)
研究所(16000)
(15607)
业大(15605)
师范(15430)
技术(15301)
北京(15293)
(15263)
财经(14899)
(14664)
(14316)
(13379)
商学(12676)
商学院(12538)
基金
项目(82604)
科学(66644)
研究(61931)
基金(58224)
(50599)
国家(50165)
科学基金(44504)
社会(39309)
社会科(37443)
社会科学(37439)
(35490)
基金项目(30995)
(28962)
教育(28573)
自然(28310)
自然科(27665)
自然科学(27659)
自然科学基金(27137)
编号(24211)
(23630)
资助(21782)
创新(20960)
(19217)
重点(19025)
成果(18564)
课题(18141)
(16544)
国家社会(16233)
发展(15553)
规划(15426)
期刊
(49503)
经济(49503)
研究(31307)
中国(26046)
管理(20657)
技术(17798)
科学(16281)
教育(16141)
学报(15289)
(13971)
(12570)
大学(11872)
学学(10997)
科技(9039)
业经(9019)
农业(8960)
(8419)
金融(8419)
经济研究(7958)
技术经济(7367)
(6887)
财经(6513)
图书(6083)
商业(6073)
(6008)
论坛(6008)
物流(5786)
资源(5782)
统计(5773)
(5727)
共检索到172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恒进  
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基础,区域物流系统的良好运行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目前,我国各区域物流费用居高不下、物流产业粗放发展和发展环境乱象丛生的现实,要求尽快升级区域物流系统。如何实现物流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环境的相互促进,如何加强管理部门、物流主体、科研机构的高效互动,如何统筹人才、资金、科技的协调配置,已成为升级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而紧迫课题,而"区域物流创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构造和应用思路的提出将为此提供解决的可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新  
本文借鉴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方法,从知识流动、产业集聚、空间集聚三个方面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知识流动重在分析知识在系统要素之间的流动,是要素间互动的重要方式;产业集聚描述系统运行过程中,由关联企业专业化协作形成产业簇群的机制;空间集聚描述系统运行过程中创新活动空间推移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伟伟  张琦  
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指导,将企业法人需求同样分为五个层次。营商环境优化的逻辑框架构建要立足企业需求分析的逻辑框架,在营商环境优化指标的选择上体现系统性、科学性和完备性。要着眼于企业法人多样性的需求,系统完备地把握营商环境优化的逻辑框架,从营商环境优化重点领域及企业实际生产经营中面临的"痛点""堵点""难点"着手,系统协调地推进营商环境优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志伟  
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效应的分析,论述了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对内蒙古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总体的评价,提出了产业集群导向原则下的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有机结合、区域性原则下的对重点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支持重点选择、企业政策互动原则下的政府行为规范等内蒙古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思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敏  段进军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本质上是人类行为的产物。它的生成在于要素的雨林组合模式,在于创新媒介的流动链接作用,在于交流与空间组织形式改变,三者共同解释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成的合理性逻辑,解决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何以生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两条实现路径:空间重构与机制建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亮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外学术界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践的研究亦取得了重要实证成果。这些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是他们共同揭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方面,但共同缺陷是将欠发达地区广大传统农村和初步工业化的农村地区排斥在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视野之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传忠  王金杰  
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进行了聚类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全国总体创新绩效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率的不断提高,但不同区域的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差别。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具体对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静  陆小成  罗新星  
目前区域创新系统存在的生态经济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存在以生态换经济的行为和以经济换生态的行为而引发区域创新系统的失调。以区域创新系统生态化为指导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应该注重区域创新系统的生态理念、生态关系、生态机制等的构建,保持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环境,确保区域创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栋  邹珊刚  
社会资本是一种组织关系资源 ,具有特定的经济价值。根据社会资本联系性质的不同将其分为正式联系的社会资本和非正式联系的社会资本 ;从联系对象的不同 ,将其分为基于地区机构联系的社会资本、基于工业结构联系的社会资本和基于企业内部联系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在区域创新中具有的影响与作用主要表现为 :有利于获取创新资源 ;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 ;增强区域整体创新能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洪阳  
该文借助演化经济地理学的思想,从转变类型、转变参与者和转变范围等方面对区域创新系统(RIS)的转变进行解读。从转变类型看,RIS的转变主要有路径更新、既有产业的路径形成和新兴产业的路径建立3类。从参与者角度看,由于RIS的类型不同,其转变的参与者与转变动力也有所差别。一般来说,RIS的转变由商业、科学或政策所驱动,或应对危机时自发的经济反应等。从转变范围看,"软"制度、组成元素和网络都会随RIS的转变而相应地改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斌  
论文回顾了区域创新系统,指出创新系统难于复制的根源其一在于区域内企业之间的联系,其二是知识库中存在大量的未编码知识具有地域性,阻碍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移植,并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劲松  
从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区域创新系统其实是一种分析创新活动区域化的工具,概念的模糊导致研究结论缺乏一致性,因此首先需要辨析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性内涵,在此基础上讨论区域创新系统的异质性问题,最后给出一个可能的研究框架并提出一些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钰芬  范嵩盈  
在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合理评估区域知识创新水平并识别其“症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明晰知识创新内涵及其测度逻辑,构建知识创新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我国知识创新水平呈上升态势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近年来我国知识存量快速增加,逐渐重视知识创新过程和环境,知识创新效应得以激活。第二,知识创新水平及特征在不同省份存在空间异质性,高水平省份的优势和短板不同,中低水平省份知识创新低效原因各异。第三,我国东、中、西部知识创新水平的演进态势迥异,区域知识创新水平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本研究有助于客观认识各区域知识创新水平及分析知识创新低效的原因,为合理利用知识要素进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丹阳  张冰  王裕  
区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区域文化的特征和区域创新主体的功能,分析了区域文化对创新主体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提出了一些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师翠英   经蕊   冯泓铭  
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创新的有效载体。新发展阶段,区域创新呈现创新模式多元化、创新体系多极化和创新能力差异化等特点。产业集群在地域、结构、功能和目标方面与区域创新具有较强的耦合性,并通过要素共享机制、规模经济效益机制和竞争效应机制推动区域创新发展。以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创新发展,需要优化产业集群布局,增强产业集群的辐射带动力和核心竞争力;高效统筹区域创新要素资源,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强化政府的引导和保障作用,推动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