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23)
- 2023(13404)
- 2022(11726)
- 2021(10927)
- 2020(9011)
- 2019(20876)
- 2018(20799)
- 2017(40157)
- 2016(22000)
- 2015(24889)
- 2014(25054)
- 2013(24725)
- 2012(22377)
- 2011(19972)
- 2010(19789)
- 2009(17823)
- 2008(17169)
- 2007(14740)
- 2006(12861)
- 2005(10923)
- 学科
- 济(93779)
- 经济(93689)
- 管理(60457)
- 业(55460)
- 企(46039)
- 企业(46039)
- 方法(40130)
- 数学(34836)
- 数学方法(34382)
- 中国(25696)
- 地方(25323)
- 农(23967)
- 业经(21705)
- 学(19218)
- 财(18481)
- 农业(16027)
- 理论(15149)
- 环境(15099)
- 和(14632)
- 技术(14050)
- 贸(13924)
- 贸易(13918)
- 制(13759)
- 地方经济(13471)
- 易(13380)
- 产业(13242)
- 划(12185)
- 务(11660)
- 财务(11573)
- 财务管理(11552)
- 机构
- 学院(305913)
- 大学(304661)
- 管理(123757)
- 济(117811)
- 经济(115017)
- 理学(107999)
- 理学院(106766)
- 管理学(104920)
- 管理学院(104384)
- 研究(101499)
- 中国(72468)
- 京(65925)
- 科学(65636)
- 所(50050)
- 财(49873)
- 农(46850)
- 业大(46144)
- 研究所(46068)
- 中心(45873)
- 江(43397)
- 范(42573)
- 师范(42231)
- 北京(41537)
- 财经(40901)
- 院(37898)
- 经(37053)
- 农业(36644)
- 州(36263)
- 师范大学(34350)
- 经济学(34017)
- 基金
- 项目(217915)
- 科学(171161)
- 研究(159788)
- 基金(155636)
- 家(135109)
- 国家(133996)
- 科学基金(115737)
- 社会(99387)
- 社会科(94154)
- 社会科学(94128)
- 省(86992)
- 基金项目(84270)
- 自然(75649)
- 自然科(73826)
- 自然科学(73811)
- 划(72809)
- 教育(72423)
- 自然科学基金(72413)
- 编号(65811)
- 资助(63143)
- 成果(51715)
- 重点(48585)
- 发(48018)
- 部(46543)
- 课题(45637)
- 创(45209)
- 创新(42146)
- 科研(41101)
- 国家社会(39963)
- 项目编号(39781)
- 期刊
- 济(127672)
- 经济(127672)
- 研究(87063)
- 中国(54589)
- 学报(45925)
- 科学(44096)
- 管理(43012)
- 农(41446)
- 财(35433)
- 教育(34638)
- 大学(34451)
- 学学(32195)
- 技术(29679)
- 农业(29527)
- 业经(22313)
- 融(19938)
- 金融(19938)
- 经济研究(19700)
- 问题(18076)
- 财经(17968)
- 图书(17090)
- 资源(16199)
- 科技(15717)
- 经(15403)
- 业(15150)
- 技术经济(14975)
- 理论(14343)
- 现代(14199)
- 商业(13861)
- 发(13790)
共检索到431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亦文 周荣虎
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中原城市群九市的物流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在建立区域物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能够剔除多指标间存在相关性及信息重叠的特点,对各市的物流发展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再利用新得到的综合主成分指标代替原来较多的评价指标,对中原城市群的物流发展进行分层分析,并指出各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物流 物流发展评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晗 马芳芳 丁志伟
基于文化吸引力、文化展示力、文化传播力、文化创新力、文化事业投入力和文旅融合力6个维度构建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分类、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中原城市群文化软实力的空间特征并解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综合实力差异看,高、较高文化软实力城市数量少且主要分布在核心区,中等实力城市仅有3个,半数城市为低和较低实力。空间上具有明显的东西差异,西半壁呈现以郑汴为引领的中心外围格局,东半壁则表现为亳州、阜阳引领的极化特征,且在东西半壁之间形成聊城至驻马店的低值连绵带。(2)从分维度空间差异看,文化吸引力子系统、文化展示力子系统与综合实力格局类似,而文化事业投入力子系统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此外,文化传播力子系统、文化创新力子系统呈现与前3个子系统完全不同的格局,表现为以郑汴为核心的低值包围高值的分布结构。(3)从空间集聚和关联看,中原城市群分别围绕郑州和亳州形成了“一主一副”的双核集聚态势,且主核区附近形成了显著的高-高集聚群。其中,文化吸引力子系统与综合实力的集聚格局基本一致,文化展示力子系统的集聚在郑州减弱而在亳州得到加强,文化传播力子系统和文化创新力子系统仅在中部形成集聚核心,文旅融合力子系统则在综合格局的基础上在东南部形成两个集聚核心。(4)从影响因素看,市区GDP对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影响最强,第三产业增加值次之,交通设施、科教文卫单位数和城镇化率的影响作用不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勇 任志远 樊新生
城市群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土地有序利用是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县区为基本单元,从土地资源自然和经济的双重属性,对中原城市群土地利用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空间关联指数对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空间格局分析,采用两者耦合研究方法,对中原城市群土地利用进行了类型区划分。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综合评价值具有较强的集中与分异特征,两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互斥性,社会经济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郑州市、洛阳市市辖区和邻近郊县,部分地级市的中心市区也相对较高,资源环境热点区域主
关键词:
土地分区 综合评价 类型划分 中原城市群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艳萍
对区域科技创新理论进行简要回顾和综述,并从科技进步基础、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科技促进社会发展等四个方面构建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文章选取九个样本城市,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中原城市群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对各个城市的综合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排序和比较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钟劲松
构建中的中原经济区是中部崛起和中原地区发展的关键,也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西部大开发的连接纽带。本文以中原经济区核心圈的郑州、开封、洛阳为视角,对三市的基础设施、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提出提升郑汴洛城市综合实力,发挥区域龙头引领作用,带动中原经济区全面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莉 李旻暾
文章分析了区域科技综合实力的构成要素,建立了相应的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熵权的区域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模型,并对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进行了逐年评价。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评价结果不仅反映出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发展趋势,而且为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的提高提供了决策支持。
关键词:
区域科技综合实力 指标体系 熵权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欧阳建军 马超
本文针对省域物流产业专业化综合评价,以新疆11个地区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区位商法对省域物流产业专业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疆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不均衡,物流产业的输出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玄兆辉 吕永波 罗亚非
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科技与经济发展,然而不同地区之间的科技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利用2009年科技统计数据,采用熵权法、密切值法和因子分析法分别对我国不同地区科技综合实力进行分析,并进行了三种方法计算结果的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科技综合实力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到西部地区的梯度分布特征;同时,在一个区域内部科技综合实力的水平也存在差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车小英
采用了区域物流中心城市选址的综合评价方法,拟用灰色关联分析从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中找出联系密切的指标,从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因子分析计算出区域内各个城市在评价指标上的因子得分,最后根据综合因子得分聚类,划分出相同层次的城市。结果表明,南宁、柳州、崇左、桂林可作为广西区域物流的中心城市。
关键词:
广西 灰色关联分析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丽君 秦耀辰 张金萍 张艳
产业集聚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关注的焦点。基于河南省2000—2009年年鉴数据、2004年经济普查和基本单位普查等资料,构建以地方学习创新为核心的学习型区位论分析框架,采用Moran指数和SLM模型等分析了期间中原城市群县域工业集聚格局变化、两位数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特点,以及工业集聚的学习型区位因子特征。研究认为:学习型区位论分析框架提供了区位选择研究的新思路,考虑空间自相关性的Moran指数与SLM模型辨识了产业集聚的地域、验证了地理邻近性的影响。中原城市群县域工业集聚态势明显,经历了倒"S"型的发展演变,各个地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各制造业集聚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学习能力、集聚经济、地方学习环境和资本投入是当前促进中原城市群县域工业集聚的显著性因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吕淑丽
中原城市群地区对承东启西、拉动中部崛起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有关城市软实力研究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城市软实力的含义,提出了城市软实力的基本要素,并进一步提出了提升中原城市群软实力的策略在于增加以信任为核心的城市社会资本和大力发展中原城市的文化产业。
关键词:
中原崛起 软实力 社会资本 文化资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利平
城市群、产业集群及其耦合关系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章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地理单元,城市集聚、产业集群、城市群产业集群耦合集聚、全球经济联系为解释变量,以区域经济增长为被解释变量,以耦合协调度衡量城市群与产业集群耦合互动水平,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构建计量经济学回归模型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性影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于城市群。在城市群与产业集群系统耦合协调状态下,城市群和产业集群耦合互动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性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贡献并不明显,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力度还很欠缺,中原城市群需要持续扩大外商投资规模和提升外商投资质量。
关键词:
城市群 产业集群 耦合 集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树华 牟仁艳 汤俊
区域城市的综合实力是指一个区域内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环境、科技、文教等各个领域所具备的现实实力和发展能力的集合。三次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转换,形成了我国四大区域经济板块。通过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评估各板块城市发展的综合实力,比较差异发现问题,有助于各地区认识自我,促进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和良性竞争。
关键词:
区域 经济板块 评价体系 城市
[期刊] 改革
[作者]
田丰伦
日本物流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发展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通过考察日本物流,其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物流的系统论创新理念,政府的物流产业政策扶持及导向,健全完善的物流法规,通畅的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机制,设立专项资金,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整合现代物流资源,加强标准体系及行业统计指标体系建设,以及企业的高科技应用、规模效应、精细化管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等成功经验为我国物流的现代化、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启迪。
关键词:
日本物流 政策扶持 社会资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江 孙雪莲 邓峰
从系统论的视角提出了一套科学测度区域物流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构建了具有速度特征的时间序列动态评价模型。该模型从物流能力的发展水平、变化速度、变化加速度的综合角度,全面把握被评价对象的动态发展变化趋势。并以新疆区域物流能力的测度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区域物流能力 速度 综合评价 新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