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4)
- 2023(12610)
- 2022(10009)
- 2021(9037)
- 2020(7574)
- 2019(16768)
- 2018(16985)
- 2017(33741)
- 2016(18106)
- 2015(20856)
- 2014(20966)
- 2013(20731)
- 2012(18532)
- 2011(16209)
- 2010(16353)
- 2009(15694)
- 2008(15729)
- 2007(14176)
- 2006(12909)
- 2005(11971)
- 学科
- 济(85179)
- 经济(85076)
- 业(79346)
- 企(70725)
- 企业(70725)
- 管理(67395)
- 方法(33375)
- 业经(29422)
- 农(28390)
- 财(26498)
- 数学(25353)
- 数学方法(25185)
- 中国(24955)
- 农业(20006)
- 地方(19974)
- 务(19657)
- 财务(19606)
- 财务管理(19589)
- 企业财务(18369)
- 制(17656)
- 技术(17296)
- 和(15537)
- 理论(14519)
- 划(14211)
- 策(14152)
- 贸(14086)
- 贸易(14076)
- 易(13653)
- 体(13451)
- 银(12477)
- 机构
- 学院(268345)
- 大学(262098)
- 济(113436)
- 经济(111204)
- 管理(108917)
- 理学(92449)
- 理学院(91510)
- 管理学(90460)
- 管理学院(89940)
- 研究(82323)
- 中国(67397)
- 京(55496)
- 财(55091)
- 科学(47412)
- 财经(43459)
- 江(41735)
- 所(40121)
- 农(39714)
- 经(39136)
- 中心(38673)
- 研究所(35709)
- 业大(34762)
- 北京(34749)
- 经济学(33969)
- 州(33715)
- 范(33452)
- 师范(33221)
- 财经大学(31623)
- 农业(30995)
- 经济学院(30888)
- 基金
- 项目(168851)
- 科学(135168)
- 研究(129610)
- 基金(122525)
- 家(103637)
- 国家(102669)
- 科学基金(90587)
- 社会(84473)
- 社会科(80089)
- 社会科学(80073)
- 省(67607)
- 基金项目(65482)
- 教育(57305)
- 自然(55580)
- 划(54655)
- 自然科(54253)
- 自然科学(54240)
- 编号(54228)
- 自然科学基金(53285)
- 资助(47823)
- 成果(43575)
- 发(38317)
- 创(37480)
- 重点(36993)
- 部(36665)
- 课题(36056)
- 业(35993)
- 国家社会(34847)
- 创新(34241)
- 项目编号(33580)
- 期刊
- 济(133612)
- 经济(133612)
- 研究(79952)
- 中国(48748)
- 财(44640)
- 管理(43355)
- 农(37553)
- 科学(32553)
- 学报(31816)
- 技术(27200)
- 融(26487)
- 金融(26487)
- 农业(25988)
- 业经(25214)
- 大学(24704)
- 教育(23362)
- 学学(22951)
- 财经(21438)
- 经济研究(20882)
- 问题(18616)
- 经(18513)
- 业(15639)
- 技术经济(15393)
- 图书(14840)
- 商业(14483)
- 现代(14309)
- 贸(14010)
- 理论(13499)
- 财会(12904)
- 经济管理(12041)
共检索到406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明德 李红
物流业信息化水平是物流规划的重要指标之一。从物流业的信息化投入水平、信息化产出水平、信息化宏观发展水平3个维度选择14个物流业信息化影响因子,以我国中、东部省份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东部各省份的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广东、上海、北京、江苏位于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前列。最后提出提升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业 信息化 测度 因子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慧瀛 杨宏举
传统物流存在成本高、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等缺陷,使之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绿色发展和新发展理念的要求。鉴于此,物流信息化就成为传统物流走向现代物流的必由之路,因此,对物流信息化的量化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份2008-2018年面板数据,对我国物流信息化水平采用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物流信息化规模和物流信息化宏观发展水平进行衡量,并运用多指标面板分层因子分析法进行测算。研究发现:第一,我国物流信息化水平按东中西地区依次递减分布,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最低,中部地区居中;第二,各个地区物流信息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程度基本吻合,而且存在区域差异性。本文对面板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衡量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以往文献中使用的截面数据和时序数据更能反映物流信息化发展状况,以期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姚娟 施健龙
采用2017年中国东部10省(市)的截面数据,在梳理了物流评价体系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了物流综合评价指标,利用突变级数法,结合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测度了中国东部地区的物流综合发展水平,最后根据中国东部区域物流的实证结果分析其物流发展水平情况,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苗婷 曹建巍 包文
通过构建宁夏与东部省份的科技协同创新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系统性地评估2017—2021年间宁夏与东部10个省份的科技协同创新水平。通过对综合创新水平和协同创新水平这两个一级指标的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宁夏与东部地区科技协同创新水平明显提高,但宁夏在综合创新水平上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显著差距;东西部主体间和区域间的协同创新极大地促进宁夏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凸显区域协同创新在提升西部省份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地区间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加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要从增强资源配置的强度、促进人才要素流动、驱动有效创新产出和加强主体间与区域间协同4个方面实现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研究结果不仅为宁夏与东部地区省份之间的科技协同创新提供了实证支持,也为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促进技术和知识交流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宁夏 东西部 协同创新 科技合作 熵值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玉文
以物流信息化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回归方法研究物流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企业信息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绩效,企业规摸、人力资本与物流企业绩效之间有密切关系,而企业成立年限与企业绩效关系不大,最后针对提高物流企业绩效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物流 信息化 企业绩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娟
本文构建DEA模型及Malmquist指数,对我国四大城市群2013-2021年物流业降本增效开展测度分析。研究发现:一是我国四大城市群整体物流业降本增效呈波动上升,但内部差异较为明显,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处于“双高型”,浙江省与广东省属于“高低型”,北京市、四川省与重庆市属于“双低型”;二是四大城市群物流业综合运行效率增长率约3.5%,技术进步效率的提升是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持续改善的主要因素,其中长三角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技术进步效率增长率最高,而成渝城市群物流业效率提升主要依靠规模效率的不断提升。最后文章从加强区域物流业协调发展,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DEA 降本增效 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晖
本文构建物流业智慧化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基于熵权法的Topsis模型测算出我国2013-2021年30个省份物流业智慧化水平综合指数,并就其动态演变特征与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我国物流业智慧化水平不断上升,但整体偏低;物流业智慧化水平的总体差异在波动中不断上升;东部差异偏大但变化平稳,中部差异较小且在下降,西部差异快速上升。东-中差异在波动中不断下降,东-西差异较大且继续扩大,中-西差异较小但快速上升;总体差异首先源自于三大区域之间,其次是区域内不同省份之间,最后为超变密度。文章最后,提出促进我国物流业智慧化水平提升和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晓霞
信用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三大主要资本,它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文章以我国东部地区为例,从GDP、投资、消费、出口四方面对信用与其经济增长的关联性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良好的信用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反之,信用缺失则会延缓区域经济增长。为此,一个地区要保持其经济增长和发展,根本动力在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修文群
深入开展区域信息化的测度评价工作 ,定量分析我国信息化的程度 ,对于提高信息化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 ,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 ,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 ,综合波拉特法和指数法优点 ,按照国家确定的信息化系统六要素 ,提出区域信息化指标体系构成方案。与以往指标体系相比 ,突破了只重视指标水平结构而忽视空间布局特征 ,只重视发展现状而忽略质量、能力的思维方式 ,对于指标选择和评价模型 ,作了进一步调整 ,重点放在信息技术最新发展方向和主流应用方面。通过构造计算区域信息化发展指数、质量指数和潜力指数 ,对我国 31个省市、自治区的信息化发展进行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倪明
根据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利用率、企业员工和企业信息化安全四个领域的IASS评价模型,对我国东部地区企业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调研,再对调研资料进行分析,并从每个省市中选取信息化水平处于前180名企业,作为该省市的企业信息化水平代表,然后,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处理这些数据。通过对分析结果的研究,给出了我国东部地区企业信息化特征及其分类,为我国东部地区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李晓钟 张洁
【目的/意义】探讨信息化与农业深度融合的路径,为促进我国农业跨越发展提供有益思路。【方法/过程】构建了农业信息化就绪度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实证研究我国农业信息化就绪度水平,并采用聚类分析、对应分析等方法对区域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结论】2003-2014年,我国农业信息化就绪度水平可以分为起步、发展和相对成熟阶段,但是存在区域差异,东部较高,中部次之,西部普遍较差。我国农业信息化就绪度水平不断提升,得益于政府的作用、信息网络技术工具的运用、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等,而数字鸿沟是导致区域差异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晶 蔡建峰
以中国30个省市的物流业能源消费数据为基础,运用IPCC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对2003~2011年各省市物流业的碳排放总量进行了估算,同时引入碳排放Theil指数及区域分离系数,对我国物流业碳排放的地区差异进行了测度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业碳排放总量增长趋势明显,东部地区的碳排放总量和增速均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物流业碳排放的省际差异变化不大,且呈现下降态势;区域内差异是造成我国物流业碳排放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影响很小;在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省际间碳排放差异最大,中部地区略小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差异最小,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碳排放差异呈扩大趋势;最后,针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莉 胡文彪 张正午
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视角,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参照2016—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统计数据,构建众创空间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对我国30个省区市(未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众创空间的运行效率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创新综合效率优于东、西部地区,其中纯技术效率是造成综合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各区域创新发展程度差异会加剧其众创空间的运行效率差异;部分省区市的全要素生产率仍未能达到有效状态,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进步变化指数是主要制约因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4点建议,为政府和相关企业对众创空间的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赵珊 张永辰 杨峰
藏区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生改善亟需解决的问题,摆脱藏区信息贫困亦是题中应有之义。本文通过建立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综合比较分析得出甘孜藏族自治州整体信息化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四川省及全国平均水平,研究同时指出地理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教育因素等几个方面是甘孜州信息贫困的主要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藏区 甘孜州 信息化发展水平 信息贫困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广春 党春慧
本文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结合中部六省区域科技创新的实际,从科技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构建出科技创新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部六省科技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中部六省的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综合排名依次为湖北、安徽、湖南、河南、江西和山西。最后根据各省份发展的特点分析出优劣势,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效率 灰色关联分析 中部六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