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77)
- 2023(13727)
- 2022(11694)
- 2021(10501)
- 2020(8842)
- 2019(20046)
- 2018(19734)
- 2017(37814)
- 2016(20478)
- 2015(23446)
- 2014(23941)
- 2013(23892)
- 2012(22351)
- 2011(20391)
- 2010(20893)
- 2009(19615)
- 2008(19359)
- 2007(17581)
- 2006(15906)
- 2005(14854)
- 学科
- 济(108515)
- 经济(108433)
- 管理(57180)
- 业(51585)
- 企(39116)
- 企业(39116)
- 方法(37627)
- 数学(32892)
- 数学方法(32626)
- 地方(30115)
- 中国(29950)
- 农(27823)
- 学(22489)
- 业经(22421)
- 环境(21233)
- 财(20256)
- 农业(19011)
- 贸(17606)
- 地方经济(17597)
- 贸易(17596)
- 易(16916)
- 制(16546)
- 融(15814)
- 金融(15812)
- 银(15479)
- 银行(15444)
- 和(15227)
- 发(15072)
- 行(14956)
- 划(13596)
- 机构
- 学院(306878)
- 大学(302971)
- 济(135724)
- 经济(132916)
- 研究(114161)
- 管理(111571)
- 理学(94182)
- 理学院(92992)
- 管理学(91503)
- 管理学院(90922)
- 中国(86654)
- 科学(69990)
- 京(65926)
- 所(59980)
- 财(59348)
- 研究所(54181)
- 农(53557)
- 中心(51000)
- 江(48578)
- 财经(46245)
- 业大(44120)
- 北京(42456)
- 经济学(42226)
- 范(42065)
- 师范(41672)
- 农业(41618)
- 经(41601)
- 院(40796)
- 州(38677)
- 经济学院(37772)
- 基金
- 项目(195021)
- 科学(152485)
- 研究(143257)
- 基金(138608)
- 家(120883)
- 国家(119885)
- 科学基金(101218)
- 社会(91450)
- 社会科(86705)
- 社会科学(86680)
- 省(78282)
- 基金项目(73021)
- 划(65440)
- 教育(63835)
- 自然(63023)
- 自然科(61331)
- 自然科学(61312)
- 自然科学基金(60151)
- 编号(57604)
- 资助(56624)
- 发(49074)
- 成果(47045)
- 重点(45082)
- 部(42166)
- 课题(41401)
- 创(40064)
- 发展(39698)
- 展(39058)
- 国家社会(37774)
- 创新(37679)
- 期刊
- 济(163755)
- 经济(163755)
- 研究(94995)
- 中国(65959)
- 农(49501)
- 学报(46845)
- 财(45283)
- 科学(43772)
- 管理(40689)
- 大学(34599)
- 农业(33574)
- 学学(32659)
- 教育(31054)
- 融(30059)
- 金融(30059)
- 技术(29968)
- 经济研究(26766)
- 业经(26217)
- 财经(23265)
- 问题(21236)
- 经(20152)
- 业(18137)
- 技术经济(17060)
- 贸(16680)
- 资源(16029)
- 商业(15313)
- 统计(15136)
- 世界(15113)
- 国际(14727)
- 图书(13950)
共检索到482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虹 李蕾
文章通过选取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17省市2008—2016年数据,在对区域物流、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复合系统协调度进行测度,并运用固定效应的回归模型对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三大经济圈协调发展水平集中在[0.4,0.8]之间且总体呈下降趋势;物流业生产总值对协调发展水平有负向影响,企业R&D经费投入对协调发展水平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区域物流 经济增长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瑞萍
在梳理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已有的两者协调发展关系的理由原因和实证研究进行了分类与总结,国内外学者从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理论的演进过程来看,由于研究视角不同、研究重点不同,得出的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并对国内外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现状进行对比。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吕文广 陈增帅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与发达国家和东部地区非常相似的是,西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和生态质量也都是伴随着工业化而逐步变化的。为了更好地测度西部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动态变化情况,本文从时间维度来测度西部生态脆弱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变化情况,以便更好地说明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实际情况,通过对西部生态脆弱区的各污染变量与经济增长变量之间进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促进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生态脆弱区 环境 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国锋 琚望静 冶建明 楚光明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5个省份为例,构建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REE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ArcGIS对2008—2018年REE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时空演化格局分析,运用GM(1,1)灰色模型预测REE系统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资源利用子系统发展水平近年来增速较快,生态环境子系统经历了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经济增长子系统的时间阶段性明显;(2)REE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值皆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耦合度整体水平较高且分布不均,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不高且梯度差异显著;(3)预测结果显示REE系统耦合协调度未来3年发展大致延续前11年的上升态势,整体耦合协调度达到0.915 5,各省份演进差异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国锋 琚望静 冶建明 楚光明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5个省份为例,构建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REE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ArcGIS对2008—2018年REE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时空演化格局分析,运用GM(1,1)灰色模型预测REE系统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资源利用子系统发展水平近年来增速较快,生态环境子系统经历了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经济增长子系统的时间阶段性明显;(2)REE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值皆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耦合度整体水平较高且分布不均,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不高且梯度差异显著;(3)预测结果显示REE系统耦合协调度未来3年发展大致延续前11年的上升态势,整体耦合协调度达到0.915 5,各省份演进差异明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志刚 李小梦 胡宁宁
经济增长收敛是协调区域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基于经济增长收敛分析框架,使用全国267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探析数字经济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并加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收敛,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改善资本要素错配情况来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增长,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同时,数字经济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时呈现明显的地理空间差异和政府财政能力差异,对西部、北方、非沿海城市和财政自给率较低的城市经济增长收敛效应更加显著。应继续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增长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子晨
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是我国新时期下持续关注的热点课题,近年来,环境法的生态化推进更是成为了我国法治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张瑞萍编著的《环境法视野下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一书是环境法视野下探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重要专著。在该书中,作者按照引出问题、理论分析、实证探讨、梳理归纳和研究结论的逻辑思路,系统探讨了环境法视野下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解决路径。该书有八个章节,层层深入,探讨了环境法视野下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机制与路径。其中,导论介绍了关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的国内外动态,并初步制定了科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进行了规范性的概念界定,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要素结构、影响作用、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对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常巧素
自工业革命伊始,生态环境相较于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让步地位,直到山清水秀的生活状态逐渐远离人类生活时,人们才逐渐意识到拥有良好区域生态环境的必要性。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每个区域的生态环境为当地的经济奠定了重要基础,生态环境的差异造就各地区经济条件的分化,如平原地带和高原丘陵地带的经济状况具有明显区别。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所以本文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一书,对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以及可行性战略路径进行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庶冰
区域经济增长与城镇化的关系是学术界和实践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及东中西三个区域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城镇化 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永科 郭红
文章基于30个省市的投入产出表,通过计算投入系数的变异系数来分析各省经济发展的差异,同时利用广义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投入系数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下的变动,并与OECD及东亚20个国家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主要投入系数相比,能源投入系数、运输投入系数、最初投入系数的差异性较大,不同的产业部门中的运输投入系数和能源投入系数随人均GDP的增加表现出的趋势并不相同,而最初投入系数在三次产业中随人均GDP的增加都表现出下降趋势。
关键词:
变异系数 投入系数 广义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谢畅 马弘
本文运用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对中国各省1992~2022年的增长来源进行分解,发现中国区域人均GDP差距在缩小,这种收敛主要是人力资本差距缩小和全要素生产率差距缩小造成的。劳动力占比变化和资本投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各生产要素和生产力的跨国比较,本文发现中国已经从资本缺乏阶段走向资本富余阶段,资本回报率显著降低。和同阶段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比较表明中国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基于国际贸易数据反推得到出口隐含生产力,发现人均GDP还有向出口隐含生产力收敛的潜力。最后,本文基于上述发现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主要在于:提高受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推动产业升级,向出口复杂度高的产品和服务转型;降低国内贸易壁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敏娜 连飞
文章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分析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绝大部分地区环境—收入关系位于环境曲线左半段;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变动对经济增长均产生负面效应,且后者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环境 经济 面板数据 脉冲响应函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靓 李晓梅 姚若羲
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3—2019年的数据,测算了数字物流、生态环境治理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并对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三者耦合协调度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各省份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态势,但地区间差异较大;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且表现为一定的空间集聚性;在耦合协调度的驱动因素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灰色关联度较大,表明其对总体耦合协调度起到重要作用,其他驱动因素依次为物流产业增加值、区域GDP、R&D经费、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及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丽萍 杨筠 陈习琼
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本文以云南省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云南省金融活动的区域化运行将导致经济发展的区域性,且两者之间的外延基本重合。金融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金融发展程度比较低的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因此政府应关注贫困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云南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区域金融发展 经济差异 云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