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3)
- 2023(9465)
- 2022(8082)
- 2021(7245)
- 2020(6284)
- 2019(14606)
- 2018(14206)
- 2017(28042)
- 2016(15150)
- 2015(17083)
- 2014(17342)
- 2013(17495)
- 2012(16691)
- 2011(15151)
- 2010(15230)
- 2009(14200)
- 2008(14352)
- 2007(13186)
- 2006(11356)
- 2005(10319)
- 学科
- 济(76399)
- 经济(76351)
- 业(41125)
- 管理(40366)
- 方法(33849)
- 企(33062)
- 企业(33062)
- 数学(29194)
- 数学方法(28988)
- 贸(21985)
- 贸易(21972)
- 易(21184)
- 地方(20232)
- 农(19751)
- 中国(17392)
- 业经(16286)
- 财(15962)
- 学(14091)
- 制(13020)
- 农业(12368)
- 地方经济(11871)
- 产业(11552)
- 和(10956)
- 技术(10072)
- 环境(10030)
- 理论(9896)
- 出(9745)
- 融(9624)
- 金融(9621)
- 务(9552)
- 机构
- 学院(230068)
- 大学(228114)
- 济(103583)
- 经济(101653)
- 管理(86780)
- 研究(80026)
- 理学(75026)
- 理学院(74143)
- 管理学(73003)
- 管理学院(72571)
- 中国(58738)
- 科学(48828)
- 京(47889)
- 财(43375)
- 所(41183)
- 农(39339)
- 研究所(37510)
- 中心(35978)
- 财经(35031)
- 江(35011)
- 业大(33814)
- 经济学(32833)
- 经(31639)
- 农业(31238)
- 经济学院(30017)
- 北京(29870)
- 范(29836)
- 师范(29545)
- 院(29052)
- 州(27630)
- 基金
- 项目(152163)
- 科学(119594)
- 研究(111250)
- 基金(109596)
- 家(95242)
- 国家(94515)
- 科学基金(80107)
- 社会(71187)
- 社会科(67772)
- 社会科学(67751)
- 省(60485)
- 基金项目(58270)
- 划(50493)
- 自然(50255)
- 教育(49907)
- 自然科(49039)
- 自然科学(49024)
- 自然科学基金(48175)
- 编号(45070)
- 资助(44689)
- 成果(35724)
- 发(35718)
- 重点(35071)
- 部(33805)
- 创(31889)
- 课题(31219)
- 创新(29897)
- 国家社会(29551)
- 科研(29191)
- 发展(29159)
- 期刊
- 济(112641)
- 经济(112641)
- 研究(65503)
- 中国(40275)
- 学报(35169)
- 农(34901)
- 财(32784)
- 科学(32535)
- 管理(30014)
- 大学(26084)
- 学学(24866)
- 农业(23665)
- 业经(19847)
- 经济研究(19629)
- 技术(19497)
- 教育(19398)
- 融(18518)
- 金融(18518)
- 贸(17524)
- 财经(17318)
- 问题(16717)
- 经(15130)
- 国际(14492)
- 商业(13610)
- 业(13248)
- 技术经济(12672)
- 统计(11661)
- 世界(10855)
- 策(10749)
- 资源(10569)
共检索到335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璇
自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展开了基于市场需求的结构调整,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基于我国2008-2018年31个省市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贸易竞争力的关系,说明在流通产业优化过程中我国不同经济区的贸易竞争力变动情况。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面板分析发现:在全国层面,流通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了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流通业的外部优化效应强于内部优化效应;在分区域层面,流通业结构调整的外部优化效应呈现西部、中部、东部的分布,流通业结构调整的内部发展效应呈现西部、东部、中部的分布。在提升我国区域贸易竞争力的过程中,除了进一步实现流通产业优化外,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实现内外部结构优化的平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秦娜
本文基于我国2014-2020年现代流通企业微观经营数据,将流通现代化划分为经营规模、全要素生产率、企业年龄与劳动力成本4个指标,深入探究流通现代化对贸易竞争力影响的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总体上流通现代化对贸易竞争力呈现正向驱动作用。其中,流通企业经营规模、全要素生产率、劳动力成本与区域贸易竞争力呈正相关,企业经营年龄与区域贸易竞争力呈负相关。分区域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流通现代化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中部、东北与西部地区。据此,本文提出以"供给侧改革"为载体,助力区域流通产业优化升级;以扩大投资为抓手,推动区域产业交流与合作;以金融配套为抓手,提升金融发展对产能合作的服务效能,最终提升各区域贸易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根荣 付煜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设计了一套指标体系,对31个省份流通产业的区域竞争力进行测评、排序、划类,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北京、上海等10个省份的流通产业处于富有竞争力区间;新疆、湖北、四川等10个省份流通产业处于中等竞争力区间;而甘肃、吉林、湖南等11个省份的流通产业处于缺乏竞争力区间。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有利于正确认识各区域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及其竞争力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实现流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流通产业 竞争力 因子分析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龚晓菊
流通产业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国际竞争实力对我国贸易的影响日益加大。当前,我国流通业结构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流通产业行业结构失衡,物流行业发展不足,新兴业态的发展缺少管制,流通产业规模结构的不平衡性仍未得到有效改善;流通产业空间结构失衡,东西部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差距较大;流通产业技术结构失衡,传统技术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建设贸易强国的进程,制约了我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为加快调整流通产业结构,推动贸易强国建设,应推进流通产业政策与制度创新,做好结构调整的制度保障;建立流通企业对外投资审批制度,因地制宜地制定流通行业结构规划和方案;提高流通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多种...
关键词:
贸易大国 贸易强国 流通产业 结构调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白建新 牛冲槐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胡永仕 杨悠悠 吴桐雨
【目的/意义】流通产业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发展流通产业是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和提高区域经济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和模型,客观评价区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现状和短板,可以为提升区域竞争力,创造竞争优势提供思路。【设计/方法】通过构建区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予以检验,并以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构建区域流通产业理论竞争力评价模型和实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结论/发现】研究表明,需求状况对区域流通产业竞争力影响最大,生产要素次之,其他因素通过需求状况对竞争力产生间接影响。通过对区域流通产业理论竞争力评价分值和实际竞争力评价分值的比较,有助于明确区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现状和短板,为各级政府制定流通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流通产业 竞争力评价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书莉 盛亚 曹玉香
一、问题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流通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流通逐渐由被动地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介转变为主动地对生产和消费发挥引导作用的重要产业,其重要性已得到理论和实践界的充分肯定。尽管随着生产和消费的快速增长,流通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其增长遵循的是由经济体制改革引发资本等生产要素注入的被动成长路径,流通产业自身能动力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志宏
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迅猛,经济实力飞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加入WTO的进程中市场必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因此,研究中国产业的竞争力与相应的结构调整,是当前至关重要的问题一、中国工业的市场与竞争力分析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根荣
本文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十一五"期间我国31个省份流通产业的规模竞争力、结构竞争力、效率竞争力以及综合竞争力进行测评、排序、划类,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多数东部省份的流通产业处于富有竞争力区间;多数中部省份流通产业处于中等竞争力区间;多数西部省份的流通产业处于缺乏竞争力区间。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有利于正确认识各区域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及其竞争力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实现流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全局主成分分析法 流通产业 竞争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莉
我国贸易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与改革开放以来吸收的FDI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我国贸易竞争力的现状,采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可以发现FDI与我国的贸易竞争力之间存在单项的因果关系,FDI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贸易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
国际贸易 FDI 贸易竞争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娜 苏洋
该文首先分析了国内服务贸易行业现状,进而基于2006到2015年之间服务贸易行业数据,采用ADF和协整参量实证研究服务开放程度、货物出口程度、市场开放程度、国外资本,、技术水准和GDP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作用,并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娜 苏洋
该文首先分析了国内服务贸易行业现状,进而基于2006到2015年之间服务贸易行业数据,采用ADF和协整参量实证研究服务开放程度、货物出口程度、市场开放程度、国外资本,、技术水准和GDP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作用,并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康彦彦 张寿庭
作为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升级是东营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以东营市产业结构发展变动趋势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全市和全省2003-2008年三次产业和工业等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区位因素、结构性因素和竞争性因素三方面对2003-2008年东营市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二产业推动,但三次产业结构不协调,第一产业发展不足,第二产业发展高位,传统工业所占比例较高,发展方式粗放,第三产业虽具较强竞争力,但现代服务业发展短板。针对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产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旭昕
中国商贸流通产业存在规模扩张粗放、结构不合理、企业创新不足和发展缓慢等问题,应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及渠道,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商会、行业协会并加强其监管;鼓励商贸流通创新,培养大型商贸流通品牌;发展农村市场,优化商贸流通产业结构。
关键词:
政府干预 商贸流通产业 市场竞争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旭昕
中国商贸流通产业存在规模扩张粗放、结构不合理、企业创新不足和发展缓慢等问题,应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及渠道,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商会、行业协会并加强其监管;鼓励商贸流通创新,培养大型商贸流通品牌;发展农村市场,优化商贸流通产业结构。
关键词:
政府干预 商贸流通产业 市场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