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83)
2023(15727)
2022(12850)
2021(11607)
2020(9982)
2019(22867)
2018(22491)
2017(43709)
2016(23461)
2015(26718)
2014(26921)
2013(26519)
2012(24165)
2011(21513)
2010(21268)
2009(19845)
2008(19505)
2007(17431)
2006(14951)
2005(13327)
作者
(67985)
(57156)
(56728)
(54107)
(35962)
(27311)
(26220)
(22457)
(21712)
(20181)
(19338)
(19144)
(17911)
(17756)
(17628)
(17532)
(17401)
(17021)
(16393)
(16291)
(14045)
(14018)
(13902)
(13008)
(12878)
(12828)
(12584)
(12558)
(11457)
(11316)
学科
(104411)
经济(104310)
管理(68942)
(66522)
(54802)
企业(54802)
方法(47842)
数学(41680)
数学方法(41167)
(28017)
中国(26656)
(25500)
业经(24102)
地方(23725)
(20604)
农业(18682)
(17207)
贸易(17198)
(16876)
(16839)
财务(16776)
财务管理(16733)
(16570)
(16321)
理论(16175)
企业财务(15876)
技术(15515)
环境(15075)
产业(14907)
(13730)
机构
学院(339884)
大学(338932)
(138584)
经济(135760)
管理(135027)
理学(116855)
理学院(115599)
管理学(113519)
管理学院(112890)
研究(110128)
中国(82364)
(70931)
科学(69466)
(61564)
(55357)
(54792)
中心(52555)
(50746)
业大(50720)
研究所(50101)
财经(49976)
(45298)
(44755)
师范(44305)
北京(43768)
农业(43492)
经济学(42466)
(40608)
(40098)
经济学院(38542)
基金
项目(234091)
科学(185325)
研究(170640)
基金(169756)
(147840)
国家(146662)
科学基金(126718)
社会(108896)
社会科(103356)
社会科学(103323)
(92802)
基金项目(90259)
自然(81734)
自然科(79830)
自然科学(79810)
自然科学基金(78342)
教育(78114)
(77764)
编号(70004)
资助(68376)
成果(55942)
重点(52973)
(51643)
(51311)
(48687)
课题(47293)
创新(45532)
国家社会(45353)
科研(45009)
教育部(43932)
期刊
(147369)
经济(147369)
研究(92220)
中国(61919)
学报(52298)
(49343)
(49172)
科学(48690)
管理(47336)
大学(39411)
学学(36899)
农业(33792)
教育(33461)
技术(31519)
(26487)
金融(26487)
业经(26326)
经济研究(24247)
财经(24224)
(20908)
问题(20092)
图书(19405)
(18744)
技术经济(17811)
统计(17805)
商业(16869)
(16524)
(16224)
理论(16081)
资源(15940)
共检索到485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剑  
流通产业具有信息潜力,本文将其具体分为显性潜力和隐性潜力。显性潜力包括流通产业的规模潜力、技术潜力和效益潜力;隐性潜力包括流通产业的制度潜力、相关潜力和创新潜力。基于此,本文构建区域流通产业信息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站在潜力科学视角,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份流通产业信息潜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地区流通信息潜力最强,而西部和东北地区流通信息潜力相对较弱。为了提高区域内流通产业信息潜力,有必要扩大流通产业规模,提高流通产业技术水平和流通效益,提高区域开放性,提升流通产业创新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根荣  付煜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设计了一套指标体系,对31个省份流通产业的区域竞争力进行测评、排序、划类,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北京、上海等10个省份的流通产业处于富有竞争力区间;新疆、湖北、四川等10个省份流通产业处于中等竞争力区间;而甘肃、吉林、湖南等11个省份的流通产业处于缺乏竞争力区间。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有利于正确认识各区域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及其竞争力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实现流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路文杰  
河北省工业产业的竞争优势仍主要体现在重工业方面,支柱产业竞争优势明显,但对自然资源有较强的依赖性,其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永培  宣烨  
长期以来,流通产业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流通无用论和无流通的观点充斥于人们的思想当中,但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流通产业的作用日益呈现出来,被认为是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流通产业与制造业是不可分割的,它在提升区域竞争力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而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增让  成升魁  谷树忠  沈镭  
论文采用国家铁路省际间煤炭资源的交流数据、动力煤价格数据,以全国最大的煤炭输出省——山西为例,运用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资源区域流动的驱动因子。基于场论,提出了测度资源区域流动潜力的方法。主要结论有:①资源区域流动的主要驱动因子有距离、价格差;②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下,区域煤炭价格差与晋煤净输流量呈正向变化,但线性无关,源汇间距离与晋煤净输流量呈线性负相关;③2005年晋煤净输流量与源汇间距离符合F=e9.091-0.003D的Growth回归模型;④资源势差涵盖了影响煤炭流动的流量和距离等2个主要因子,是测度资源流动潜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慧肖  王若男  
目前中国流通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停滞阶段,原有的推动力后劲不足,难以高效支撑中国流通产业的持续发展。本文借鉴发达国家流通产业信息化发展的经验,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交易渠道理论研究信息化发展对中国流通产业的影响。以流通产业中的资本总量作为衡量指标,将信息化因素、劳动力投入因素和资本投入因素作为变量,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使用Eviews软件通过ADF检验法、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协调检验三种方式对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正向促进中国流通产业的进步,并且对流通产业的影响要大于资本投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童  刘新平  刘向晖  赵俊  
棉花秸秆长期以来被认知为农作物余留,决定了其资源化道路必定漫长而修远。在全球减碳发展背景下,农业减碳成本相对较低,棉花秸秆资源化符合永续发展需求。文章基于SWOT分析框架,构建了S/W/O/T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了2004~2013年间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根据潜力曲线变化趋势,参考旋转成分矩阵各因子载荷数值,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因子以及其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与挑战。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耕地资源充足、机械化水平高,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较大。(2)受自然、社会条件约束,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难以得到完全发挥。(3)新疆存在科技潜力转变为科技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剑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重要催化作用。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日益明显。文章论述了信息化对流通产业发展的作用,提出加强流通产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为流通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加速流通产业发展的进程,丰富流通产业发展的形态和内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毛文富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3 1个省市区域流通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环境呈现明显的区域差距,从区域上看,东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环境较好,中部地区发展环境次之,西部地区发展环境最差。区域流通产业发展环境评价,有利于正确认识各区域流通产业发展环境的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优化流通产业区域发展环境,实现流通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帮俊  吴艳芳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是在一定的协同创新环境下,协同创新各方投入和产出的统一体。通过构建评价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投入和产出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学研方创新能力、企业方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协同度3个协同创新绩效主因子,并根据每个因子的贡献率/累积贡献率确定其各自权重;基于省域面板数据计算得出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西藏地区)的因子总得分和排名情况。进而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结果,总结得出各区域协同创新现状及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为国家创新系统整体绩效的提升服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关浩宇  
流通业信息化水平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当地产业构成的合理性与完整性,直接和间接地推动着流通产业的结构不断调整和改善,也深刻地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流通业进行信息化处理分析,调查反馈流通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变化趋势,从而得出结论:流通业的信息化变革对流通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正面的作用和效果。总体来说,虽然流通业的信息化改革无法达到直接加大流通业的劳动力投入的效果,但是相比于对流通业的资金投入产生的正面效果要更加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关浩宇  
流通业信息化水平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当地产业构成的合理性与完整性,直接和间接地推动着流通产业的结构不断调整和改善,也深刻地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流通业进行信息化处理分析,调查反馈流通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变化趋势,从而得出结论:流通业的信息化变革对流通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正面的作用和效果。总体来说,虽然流通业的信息化改革无法达到直接加大流通业的劳动力投入的效果,但是相比于对流通业的资金投入产生的正面效果要更加明显。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红艳  杨德钦  陈丹  陈琳彦  
选取代表建筑业细分产业规模水平、效率与效益水平、技术水平的15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建筑业细分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细分产业综合竞争力水平差异明显:房屋建筑业是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效益、效率与技术水平薄弱;土木工程建筑业综合竞争力水平强,未来应注重发展产业效益;建筑安装与建筑装饰业效益水平优势明显,但综合竞争力水平居于末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韩胜娟  
投资环境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以直接投资环境为研究对象,针对我国各地区投资环境,建立了包含五个层次12个具体指标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的投资环境进行实证分析。静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较差,应着重改进配套服务设施及环境质量;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区域投资环境间的内部差异呈不断缩小的趋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章旺  黄惠燕  
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众创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运营能力、企业发展能力、政府支持力度、盈利能力4个主因子,对我国29个区域众创空间绩效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众创空间运营能力对众创空间绩效的影响最为显著,若其水平低于平均整体绩效水平,对于众创空间的发展会产生极大的制约;同时发现众创空间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有一定的相关性,制约各区域众创空间发展的因素不同,因此应针对发展短板,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政策。基于研究结果,提出4点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各区域众创空间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