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68)
- 2023(16041)
- 2022(13677)
- 2021(12626)
- 2020(10701)
- 2019(24552)
- 2018(24235)
- 2017(47792)
- 2016(25662)
- 2015(28678)
- 2014(28379)
- 2013(28290)
- 2012(25671)
- 2011(22860)
- 2010(22943)
- 2009(21445)
- 2008(21215)
- 2007(18804)
- 2006(16459)
- 2005(14689)
- 学科
- 济(116165)
- 经济(116046)
- 业(96981)
- 管理(87490)
- 企(86385)
- 企业(86385)
- 方法(56552)
- 数学(46953)
- 数学方法(46275)
- 农(32871)
- 业经(32654)
- 财(31997)
- 中国(25952)
- 务(23374)
- 财务(23300)
- 财务管理(23269)
- 地方(23080)
- 农业(23032)
- 企业财务(22064)
- 技术(20870)
- 理论(20692)
- 和(19762)
- 制(19638)
- 贸(19555)
- 贸易(19543)
- 学(19514)
- 易(18857)
- 划(17918)
- 策(16613)
- 环境(16371)
- 机构
- 学院(372612)
- 大学(368608)
- 管理(155402)
- 济(152494)
- 经济(149515)
- 理学(135198)
- 理学院(133836)
- 管理学(131560)
- 管理学院(130888)
- 研究(114950)
- 中国(88253)
- 京(77729)
- 科学(70903)
- 财(69216)
- 农(58064)
- 所(56619)
- 财经(56285)
- 江(54238)
- 业大(54056)
- 中心(52191)
- 研究所(51373)
- 经(51230)
- 北京(48732)
- 范(45662)
- 农业(45513)
- 经济学(45510)
- 师范(45287)
- 州(43921)
- 院(42179)
- 商学(41922)
- 基金
- 项目(253407)
- 科学(201613)
- 研究(185961)
- 基金(185608)
- 家(160126)
- 国家(158781)
- 科学基金(139290)
- 社会(118623)
- 社会科(112654)
- 社会科学(112624)
- 省(99552)
- 基金项目(98053)
- 自然(91217)
- 自然科(89161)
- 自然科学(89143)
- 自然科学基金(87569)
- 教育(85133)
- 划(82324)
- 资助(77539)
- 编号(75695)
- 成果(59183)
- 重点(56051)
- 部(55738)
- 创(54370)
- 发(53690)
- 课题(51050)
- 创新(50135)
- 国家社会(48606)
- 科研(48311)
- 教育部(48207)
- 期刊
- 济(165719)
- 经济(165719)
- 研究(106371)
- 中国(63976)
- 管理(60204)
- 财(54198)
- 学报(52687)
- 农(52576)
- 科学(51025)
- 大学(40784)
- 学学(38699)
- 农业(36772)
- 教育(36451)
- 技术(34614)
- 融(30426)
- 金融(30426)
- 业经(30049)
- 财经(27529)
- 经济研究(26511)
- 经(23518)
- 问题(21331)
- 业(21278)
- 技术经济(20808)
- 统计(18896)
- 商业(18820)
- 策(17841)
- 现代(17778)
- 科技(17498)
- 理论(17387)
- 图书(16541)
共检索到533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楼文高 吴晓伟
根据区域流通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我国31个省市2006~2008年的数据,应用投影寻踪建模技术对区域流通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阐述各区域流通业在规模、结构、效率、贡献力等竞争力诸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了各区域流通业竞争力的成长性,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研究,提出了针对性更强的提升区域流通业竞争力的措施和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玉民 刘旻哲 郭利利
物流业是碳排放较高的行业,低碳物流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必然的发展趋势。从低碳物流竞争环境、服务能力、发展水平三方面构建区域物流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投影寻踪法测度各指标对区域物流低碳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利用投影值函数表征区域物流低碳竞争力水平,依据投影值散布图对区域物流低碳竞争力进行排序、分类。应用河南省2012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测度河南18个地市物流低碳竞争力指数,将其划分为4个竞争层次,分析每个层次的地市在发展物流低碳竞争力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曹彦 何东进 洪伟 纪志荣 连素兰 吴柳萍
基于所构建的林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面板数据的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对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0~2013年的林业综合竞争力水平进行统计测度。结果显示,中国省域林业综合竞争力水平呈现出较大差异,且区域分布极不均匀,呈片状跳跃分布,整体呈现出"东部高端与低洼并存、中部集中分布、西部相对较弱"的格局。同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法将其结果与改进的熵值法所求结果进行对比,发现2种方法结果具有一致性,但投影寻踪模型结果更科学合理,更加适合林业综合竞争力的统计测评,从而为中国省域林业综合竞争力统计测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研究思路。
关键词:
林业综合竞争力 投影寻踪模型 面板数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曹彦 何东进 洪伟 纪志荣 连素兰 吴柳萍
基于所构建的林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面板数据的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对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02013年的林业综合竞争力水平进行统计测度。结果显示,中国省域林业综合竞争力水平呈现出较大差异,且区域分布极不均匀,呈片状跳跃分布,整体呈现出"东部高端与低洼并存、中部集中分布、西部相对较弱"的格局。同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法将其结果与改进的熵值法所求结果进行对比,发现2种方法结果具有一致性,但投影寻踪模型结果更科学合理,更加适合林业综合竞争力的统计测评,从而为中国省域林业综合竞争
关键词:
林业综合竞争力 投影寻踪模型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小柯 吉生保
在构建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基础上,用分地区统计数据,对我国区域科技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发现,我国区域科技竞争力整体上呈现"东强、中平、西弱"的格局;东部地区内部"过度聚集"和"协调发展"并存;产业主导科技发展的模式更易于促进区域科技竞争力的协调发展。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楼文高 乔龙
从理论上分析了正确的投影向量系数(权重)约束条件是∑_(j=1)~2a_j~2=1和1≥0_j≥-1;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视角证实采用约束条件∑_(j=1)~p a_j~2=1和1≥a_j≥0时逆向指标或对正向指标采用了错误的归一化方式时的权重必定等于"0"。采用正确的约束条件,针对同一密度窗宽R值,实证分析发现和从理论上证明了在投影寻踪分类(PPC)建模中改变指标归一化方式前后,权重是互为相反数的重要特性等三个定理和二个推理,改变指标归一化方式不影响任意两样本投影值之间的距离和投影指标函数值。提出了正确使用PPC进行建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判定指标属性(正向指标或者逆向指标)的准则等,实现了投影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杰
文章从人口规模、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动量着手,建构了含24项具体评价指标的人口竞争力评价体系,并运用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法与聚类分析对2006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法适用于人口竞争力整体评价,具有较高的精度,但数据转换方式的选择会影响精度。按照人口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分数,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可聚为七类;人口竞争力呈现北强南弱、东优西劣的梯次格局。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楼文高 熊聘 冯国珍 于晓虹
讨论了由于对Friedman等提出的投影寻踪聚类(PPC)建模基本思想的理解不同而提出的六种目标函数的特点和区别,分析了样本数据三种归一化预处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阐述了四种取不同R值方案的本质和内涵。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发现,目标函数Q(a)=S_z*D_z不仅应用最广,且最能体现投影寻踪的基本思想,目标函数Q(a)=S_z+D_z存在大数吃小数的问题,目标函数Q(a)=1/S_z+μ*D_z~*仅适用于高相似度的大样本数据情况,但并没有取得更好的效果,目标函数Q(a)=S_z*C*E和Q(a)=S_z*D_z*E通过增加权重信息熵和样本投影值信息熵,但并没有取得更好的聚类效果,目标函数Q(a)=S_z不符合PPC基本建模思想。样本数据不同归一化预处理方法对建模结果有显著影响,极大值归一化方法更能体现样本数据的原始结构特性,极差归一化方法有利于弱化指标之间的权重差异,去均值归一化方法可以弱化异常值的影响。局部密度窗口半径R值对建模结果有显著影响,R取较小值(R≤0.1S_z)方案更有利于区分样本,但不利于聚类,最优化过程有时候无法求得真正的全局最优解。R取较大值(2m≥R≥r_(max))方案的前提、推导过程和结果都是错误的。R=(r_(i,j))_((k))取值方案只有在类内样本之间距离的最大值小于类间样本之间距离的最小值的特殊情况下才具有意义。R在r_(max)/5≤R≤r_(max)/3范围内取适度值的方案是合理的,也与Friedman等提出的选取R合理值的思想是一致的。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楼文高 熊聘 冯国珍 于晓虹
讨论了由于对Friedman等提出的投影寻踪聚类(PPC)建模基本思想的理解不同而提出的六种目标函数的特点和区别,分析了样本数据三种归一化预处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阐述了四种取不同R值方案的本质和内涵。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发现,目标函数Q(a)=S_z*D_z不仅应用最广,且最能体现投影寻踪的基本思想,目标函数Q(a)=S_z+D_z存在大数吃小数的问题,目标函数Q(a)=1/S_z+μ*D_z*仅适用于高相似度的大样本数据情况,但并没有取得更好的效果,目标函数Q(a)=S_z*C*E和Q(a)=S_z*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瑞峰 曾宁峰 刘华明 章雨薇
本文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法,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采用ANP模型对指标权重进行确定,构建了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广东、广西两广地区2010-2012年文化产业数据为例,对两地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与对比分析,最终提出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漆雁斌
本文在构建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系统聚类分析,对中国各省市区在生产、市场、技术、资本和综合竞争力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可指导各省市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而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寻找相应的途径。
关键词:
系统聚类分析 农业竞争力 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伟 肖传亮
我国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出,第三产业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在回顾竞争力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各地第三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为准确评价各地区第三产业竞争力的真实水平,本文构造出一个多层次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相应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各地区第三产业竞争力评分和排序结果。并以此为依据,对各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给出建议。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因子分析法 竞争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罗裕梅 芳芳
基于因子分析法,选择我国九大物流区域17个省市2007年和2012年的相关数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九大物流区域物流竞争力水平在2007年和2012年的大小和排名,并对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山东、中部和西南区域物流竞争力得到较快发展,区域间的差距在缩小,物流竞争力的格局在发生变化,不同区域物流竞争力水平与经济的发展不同步。
关键词:
物流区域 区域物流竞争力 因子分析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玉鸣 李建霞
教育与信息、知识一道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素。区域综合实力强弱归根结底是体现于教育的竞争 ,教育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 31个省级区域教育竞争力影响因素试作综合评估 ,其结果可为提高区域教育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决策作依据。
关键词:
教育竞争力 区域经济 因子分析 综合评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敏 李国平 王巨贤
本文根据国际上一些关于区域竞争力的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区域竞争力的区位差异分析 ,指出东、西部地区区域竞争力的差异 ,并解释出现差异的原因 ,最后提出了提高西部区域竞争力的若干途径。
关键词:
区域 竞争力 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