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48)
2023(14983)
2022(13138)
2021(12578)
2020(10436)
2019(23895)
2018(23700)
2017(45534)
2016(25129)
2015(28346)
2014(28581)
2013(27900)
2012(25885)
2011(23355)
2010(23611)
2009(21697)
2008(21195)
2007(18764)
2006(16594)
2005(14570)
作者
(73311)
(60960)
(60309)
(57652)
(39065)
(29276)
(27659)
(23921)
(23232)
(21942)
(20977)
(20387)
(19456)
(19315)
(18836)
(18789)
(18277)
(18123)
(17509)
(17337)
(15131)
(15058)
(14771)
(13826)
(13621)
(13563)
(13529)
(13448)
(12259)
(12053)
学科
(98533)
经济(98426)
管理(72800)
(65177)
(53641)
企业(53641)
方法(42446)
数学(36526)
数学方法(35883)
(27753)
中国(25886)
地方(25625)
(23599)
(22933)
业经(21292)
农业(18506)
(17665)
贸易(17652)
(17471)
理论(17292)
(17073)
(16878)
环境(16687)
(14738)
技术(14704)
(14530)
财务(14443)
财务管理(14416)
(14318)
银行(14274)
机构
大学(353263)
学院(353093)
管理(138536)
(133101)
经济(129760)
研究(120083)
理学(119224)
理学院(117810)
管理学(115476)
管理学院(114848)
中国(89831)
科学(77907)
(76672)
(61390)
(60978)
(57891)
研究所(55581)
中心(55462)
业大(53595)
(52911)
(49654)
师范(49202)
北京(48838)
财经(48587)
农业(45289)
(44332)
(43973)
(43752)
师范大学(39569)
技术(38881)
基金
项目(242114)
科学(188887)
研究(176448)
基金(172992)
(151069)
国家(149796)
科学基金(127967)
社会(107720)
社会科(101874)
社会科学(101848)
(95090)
基金项目(91897)
自然(85005)
自然科(82837)
自然科学(82819)
自然科学基金(81263)
教育(81037)
(80475)
编号(73750)
资助(71846)
成果(60108)
重点(54146)
(52086)
(52044)
课题(50914)
(49087)
科研(45783)
创新(45765)
项目编号(44610)
大学(44551)
期刊
(149738)
经济(149738)
研究(102474)
中国(69048)
学报(57512)
科学(52461)
(52254)
管理(50663)
(45200)
教育(42995)
大学(42856)
学学(39800)
农业(36500)
技术(32356)
(29907)
金融(29907)
业经(24866)
图书(22637)
经济研究(22459)
财经(22245)
资源(19442)
问题(19359)
(18961)
(18692)
科技(17384)
理论(17134)
(16857)
技术经济(16712)
现代(15940)
实践(15911)
共检索到524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彦春  刘昌明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SD)模型对汉中盆地平坝区水资源系统进行仿真预测分析,并以系统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汉中盆地平坝区水资源系统开发的多个方案,通过多方案、多目标综合评价,优选出本区水资源系统开发的最佳方案和配套政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慧芝  刘晓琼  王建力  
深入分析气候变化下汉中盆地水稻产量变化响应,可在进一步探究影响研究区水稻产量主要气象要素的同时,为地方水稻生长期内气象灾害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为了解研究区水稻生长季主要的气象影响因子,文章基于1951—2014年汉中盆地多测站日气温、降水量、积温及气温日较差数据和水稻单产资料分离的气象单产数据,综合运用线性趋势、趋势系数、HP滤波法、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在分析汉中盆地水稻气象产量和生长季各气象要素变化趋势的同时,推求了水稻气象产量和各主要气象要素序列的显著周期。研究结果表明:1)近64 a汉中盆地4—9月水稻生长季平均气温和≥10℃活动积温变化均呈上升趋势,气温日较差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2)汉中盆地各气象要素与水稻气象单产的显著周期分析结果显示水稻气象单产第一主周期与各气象要素的第二主周期相对应,均存在13~14 a时间尺度的主周期变化;3)各气象要素对水稻气象产量的影响各异,不同气候背景下影响水稻气象产量的主导气象因素不同。论文研究结果可为汉中盆地水稻生产的优化布局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班松涛  常庆瑞  赵业婷  姜悦  
【目的】研究汉中盆地耕地土壤有机质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特征以及空间分布规律。【方法】根据地貌特征,以位于汉中盆地中部的平坝区作为研究区,于2010-2011年共采集土样3 568个,测定土样有机质含量,对获得的有机质含量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后,综合运用传统统计、地统计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汉中盆地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特征。【结果】研究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7.20~38.00g/kg,平均值为21.53g/kg,变异系数为24.48%,属中等强度变异;研究区耕地土壤有机质为空间聚集式分布,呈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空间自相关尺度为4.70km;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块金系数为0.55,表现为中等强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霞  陆健华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原理与方法,文章建立了武汉城市圈的水资源供需系统模型,通过调整决策变量的取值,设计了延续现状、经济发展主导、节水模式、协调发展四种方案对模型进行动态仿真模拟,认为经济增长与节约用水并重的协调发展模式是利于城市圈水资源可持续的最佳方案,最后为武汉城市圈科学管理与高效配置水资源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创琳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是实现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要前提。论文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 ,以柴达木盆地为例 ,设计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总体思路 ,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多目标进行竞争辨识 ,采用以投入产出模型、AHP法等定性为主的决策方法和以系统动力学模型、生产函数模型等定量为主的决策方法生成水资源优化配置基准方案 ,进而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案优选的密切值模型求出了柴达木盆地宏观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方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崔月贞  吴玉红  郝兴顺  张春辉  王薇  冯瑞瑞  秦宇航  王晓娥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新型肥料对汉中盆地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微生物动态变化的影响,旨在筛选适宜于陕西南部水稻的新型肥料,为提高水稻产量、肥料利用率减少水源涵养区面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施肥效应及土壤微生物响应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试验共设7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F)、腐殖酸氮肥(HA)、有机包膜纯净肥(OPF)、脲酶抑制剂(UI)、纳米碳增效肥(NSF)、90 d控释肥(CRF)。测定水稻产量及构成要素,采用稀释涂平板的方法测定水稻移栽前、苗期、分蘖期、孕穗期和成熟期0~20 cm土层的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90 d控释肥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籽料产量较对照和常规施肥增幅分别为86.84%和8.3%,其对整个生育期细菌数量和B/F(细菌/真菌)值均有提高、对真菌数量均有降低,且在成熟期效果最显著;腐殖酸氮肥提高千粒重促进水稻增产,在水稻生长前期(苗期和分蘖期)提高土壤微生物总数量、细菌数量和B/F值,减小群落结构的变化;有机包膜纯净肥提高有效穗数促进水稻增产,显著降低整个生育期真菌数量,并在水稻后期(孕穗期和成熟期)提高B/F值,减小群落结构的变化。【结论】90 d控释肥、有机包膜纯净肥和腐殖酸氮肥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且有利于改善群落结构,为适宜在汉中盆地水稻上使用的新型肥料。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梁季阳  蒋业放  成立  张兴有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规划管理决策属典型的半结构化、多层次、多决策者和多目标的决策问题 ,为此设计开发了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文章系统地介绍了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结构框架、设计原则、开发思路、决策模式和基本功能。系统由数据库、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 ,模型库包括人口动态模型、宏观经济模型、水资源模拟模型、绿洲生态需水模型和水资源多目标优化分析模型等5个基本模型。在求解水资源多目标优化分析模型时 ,使用了逐步法(STEM) ,把多目标化为单目标进行求解 ,决策者在迭代权衡过程中输入经验与偏好信息来获取满意的决策信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静芝  朱翔  李景保  
论文运用系统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分析环洞庭湖区水资源供需系统的特征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水资源供需系统模型,仿真模拟传统发展模式、发展经济型模式、节水型模式和协调型模式等四种不同情景下,2010—2030年环洞庭湖区水资源供需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洞庭湖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②在协调型模式下,模拟期末环洞庭湖区总需水量达到159.1×108m3,供需缺口最大值出现在2020年,为1.9×108m3,到2030年水资源供给能力约有3.6×108m3富余,模拟期内水资源供给基本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且能够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是环洞庭湖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最...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亚天  丁生喜  王欢  
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的美誉,是西北地区最具投资空间和发展潜力的区域,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之一。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文中从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环境和绿色政策三个方面构建了柴达木盆地绿色发展评价体系并对绿色政策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绿色发展指数呈逐步上升趋势;绿色发展效率与绿色政策效率均处于较优水平,绿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柴达木盆地近几年发展具有较大影响;控制政府碳排放量,减少大气污染程度应为柴达木盆地未来绿色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君  谢小立  
以典型的亚热带湿润丘岗区——衡阳盆地为例,综合分析了其地表水资源脆弱性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发现影响衡阳盆地地表水资源脆弱性的主要因素体现在气候、地形地貌、土壤和植被、人为活动以及经济发展因素5个方面。为了定量地评价地表水资源脆弱性,构建了一个包含9个反映地表水资源脆弱性内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运用数学方法计算了各评价单元地表水资源的脆弱度。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衡阳盆地地表水资源管理的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文琦  丁金梅  
榆林市既是我国能源富集区,又是生态环境脆弱区,水资源短缺成为其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主要"瓶颈"。本研究运用模糊数学与AHP方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0-2005年榆林市水资源胁迫度进行测算,得出榆林市各年份水资源胁迫度已接近或超过重度水平,并呈逐年增加趋势。通过分析三次产业结构演变及其用水态势,探讨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认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受水资源的强胁迫,水资源短缺迫使产业向耐旱、低耗水、高效益等产业类型转换,工业反哺解决了农业节水和远距离调水的资金"瓶颈",用水总量增加衍生了生态环境问题,进而又引发生态用水增加。最后,提出了压粮(种植业)扩饲(牧草业)...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劲峰,陈红焱,王智勇,时培中,武继磊  
区域发展与水资源是密切相关的 ,本文提出以时空运筹模型为核心的决策判断过程透明和分层交互的决策系统 ,简称透明交互决策系统。用户可以使用此系统找到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协调的方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永兴  李新  
吐鲁番盆地是中国陆地最低的山间盆地,也是新疆水资源量最少的地区之一。其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引起的环境变化,是关系到该区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角度着重分析了吐鲁番地区水资源开发模式及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水资源持续利用的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奕  魏文寿  崔彩霞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区域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缺水、水污染以及生态环境破坏已成为制约当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应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研究了新疆焉耆盆地的水资源承载能力问题,通过对系统内在作用机制的分析,综合考虑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以及其它资源之间的关系,确定出系统的目标、主要决策变量及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决策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求解,预测了研究区未来规划水平年水资源承载力的各项指标,为合理分配该区域的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以及生态用水量提供参考;为实现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彩虹  
把生态与经济系统耦合类型划分为生态良好经济发达型、生态良好经济欠发达型、生态脆弱经济发达型、生态脆弱经济欠发达型四种。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构建了生态资本效用指数、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对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汉中市1990~2009年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态势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如下:生态资本供需变化较大:1993年以前为生态盈余,1994~2001年为基本持平,2002~2009年为轻度赤字;生态压力逐渐增大,由1990年的0.74提高到2009年的1.15;2009年的生态资本转换效用是1990年的1.82倍,同期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指数提高了2.01倍。研究表明,汉中市生态与经济系统目前属于生态良好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