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70)
2023(6301)
2022(5374)
2021(5067)
2020(4283)
2019(10069)
2018(9933)
2017(19213)
2016(10662)
2015(12024)
2014(12149)
2013(11889)
2012(10652)
2011(9807)
2010(10161)
2009(9351)
2008(9076)
2007(8025)
2006(7178)
2005(6273)
作者
(32106)
(26873)
(26750)
(25217)
(16972)
(13008)
(12203)
(10726)
(10226)
(9569)
(9376)
(9170)
(8694)
(8520)
(8215)
(8147)
(7992)
(7939)
(7764)
(7575)
(6683)
(6658)
(6590)
(6097)
(5963)
(5949)
(5903)
(5885)
(5570)
(5357)
学科
(50540)
经济(50510)
管理(30329)
(25269)
方法(24044)
数学(21874)
数学方法(21347)
(21154)
企业(21154)
地方(13873)
(11050)
中国(10747)
(9969)
环境(9247)
业经(9164)
(8699)
理论(8565)
地方经济(8457)
资源(8347)
农业(7689)
(7327)
(7124)
(6529)
技术(6421)
(6007)
贸易(6002)
(5887)
(5754)
教学(5682)
(5342)
机构
学院(153968)
大学(151827)
管理(61454)
(57733)
经济(56281)
理学(53236)
理学院(52634)
研究(51286)
管理学(51223)
管理学院(50968)
中国(37933)
科学(35434)
(33365)
(26899)
(25934)
研究所(24912)
业大(24597)
(23540)
中心(23536)
(23188)
(21364)
师范(21165)
北京(20923)
农业(20539)
财经(19250)
(19094)
(18920)
技术(17966)
(17364)
师范大学(16850)
基金
项目(109644)
科学(86294)
基金(77554)
研究(77150)
(68932)
国家(68468)
科学基金(58629)
社会(47162)
(45361)
社会科(44858)
社会科学(44837)
基金项目(40725)
自然(39811)
自然科(38770)
自然科学(38760)
(38000)
自然科学基金(37973)
教育(36324)
资助(32863)
编号(32140)
重点(25382)
(24534)
成果(24528)
(23071)
课题(22645)
(22503)
计划(21255)
创新(21078)
科研(20794)
国家社会(19080)
期刊
(61286)
经济(61286)
研究(37769)
中国(32269)
学报(24283)
科学(23620)
(21963)
管理(21638)
教育(18126)
大学(17255)
(16704)
技术(16501)
学学(16030)
农业(15783)
资源(13044)
统计(10946)
业经(10511)
(10226)
(9645)
图书(9506)
经济研究(9328)
决策(9266)
(9047)
金融(9047)
技术经济(8782)
财经(8393)
科技(8058)
问题(7692)
(7233)
(6848)
共检索到218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戴天晟  孙绍荣  赵文会  顾宝炎  
正确评价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基础。借鉴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点,并充分考虑现有评价指标体系所忽略的某些环境因素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针对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的特点,提出了由区域水资源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区域水资源与社会协调程度、区域水资源与环境协调程度4个子系统及评价指标组成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水资源系统的随机性、模糊性等特性以及系统评价的公正、客观要求,为规避评价方法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影响,分别应用主观性较强的模糊层次分析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金菊良  丁晶  魏一鸣  付强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提出的评价模型大多是用显式函数来表示评价指标与评价等级之间的复杂关系,其函数形式随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内容的不同而变化,求解这些函数较复杂。为此,提出了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Shepard插值模型(SP模型)进行评价的新方法。实例研究的结果说明:SP模型直接由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等级标准产生的样本数据驱动,建模方法简便而有效,在区域各种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汝发  王汝涛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21世纪一场伟大而深刻的革命,是最紧迫的时代课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比较准确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体现了和谐生活的执政理念,抓到了关键。文章设置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4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用模糊数学原理,得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文来,罗其友  
本文提出了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的两大基础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理论” ,构建了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量化模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晓莉  李祚泳  丁晶  
提出了一种对多项指标都能普遍适用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将实数编码混沌量子遗传算法应用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中参数的优化,并用优化好的模型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评价。通过对中国12个区域实测数据的评价实例研究及与其它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该模型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卫红  于福亮  龙爱华  
针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存在的不相容性和模糊性问题,将物元分析理论与模糊集理论相结合,构建复合模糊物元,并应用加权欧式距离作综合评价,对各样本做优劣排序,并划分类别。在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时,引入熵值理论,运用信息熵反映的样本数据的效用值确定权重,避免了权重分配中的人为干扰。结合实例应用,并与其他方法的评价结果作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分析表明,物元分析与模糊集理论的有效结合,能将多指标评价中的不相容矛盾转换成相容关系,且有效地避免了由于模糊性导致的信息丢失;熵值法确定的权重较好地反映了样本信息的有序度,充分利用实测数据客观地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结果表明,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应用于水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先起  刘慧卿  梁川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综合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区域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是一个典型的多目标、多层次、多属性决策问题。结合云南省属于水资源相对较丰富的实际状况,建立了有针对性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自组织、自适应的聚类功能,对云南省及各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各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可分为5类,云南省总体上属于其中的第Ⅲ类,即基本能够维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壬  陈莹  陈兴伟  
基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Indicators System for Sustainability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Use,ISSAWRU)构建的一般方法与步骤,论文围绕初始、优化和评价检验三个过程构建ISSAWRU;针对ISSAWRU构建中的指标信息重复和干扰问题,提出相关分析与粗糙集Horafa属性约简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指标体系的优化,并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与粗糙集耦合的评价方法对优化结果进行评价检验。以福建省为例,9个设区市为研究单元,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从水资源条件、开发利用状况、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四个方面,构建由30项指标组成的初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良芳  冯国章  刘俊民  
阐明了区域水资源实行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 ,分析了现有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不足 ,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运用离差法、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方法计算指标 ,利用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方法对指标进行评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壬  陈兴伟  陈莹  
为进一步揭示几种典型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的特点与应用效果,论文选取两类共7种评价方法或模型,即综合指数型的PCA法、AHP法、灰色关联度法、改进序关系法和等级分类型的模糊综合评判法、BP神经网络、SVM模型。以福建省9个设区市为评价对象,结合DPSIR概念模型的内容,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在指标体系不变的条件下,分别进行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进而比较分析各方法的特点及其评价结果。研究表明:1)相同评价指标体系下,不同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有一定差别。2)PCA法和改进序关系法的评价结果一致性最高,其次是AHP与改进序关系法,且综合指数型方法中改进序关系法应用结果更可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振才  田文苓  郭林华  
本文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提出了水资源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以及综合评价方法———模糊优选模型。实例表明 ,这一模型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文国,杨志峰,伊锋,王煊,李其军  
本文以官厅水库流域张家口地区为例,针对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对区域现存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结合流域长远发展,提出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流域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小萍,陈百明,周常萍  
依据农业资源利用的行为主体、目标任务、利用方式等的时空秩序性,系统综合农业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空间尺度、系统要素及可持续目标,构建了区域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结构,设置了农业资源利用模式的分类系统,最后探讨了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方法,为实现我国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提供操作性的思路与方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于法稳  
在构建粮食灌溉用水对区域水资源影响的压力指数的基础上,本文匡算了粮食国际贸易带来的水资源要素流动量,并分析了粮食国际贸易所带来的水资源要素流动对区域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99~2007年中国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的平均值为0.2767,有23个省(区、市)的水资源利用处于可持续状态,8个省(区、市)的水资源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同期,中国水资源要素累计出口量为420.35亿立方米,水资源要素累计进口量为2039.31亿立方米,19个省(区、市)表现为水资源要素的净进口,其余12个省(区、市)表现为水资源的净出口。粮食国际贸易所带来的水资源要素流动对中国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具有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浩  王祥荣  闫水玉  
浙北地域快速城市化进程使区域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这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本文在分析区域水环境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促进区域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