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64)
2023(17553)
2022(15265)
2021(14420)
2020(12064)
2019(27517)
2018(27556)
2017(52923)
2016(29177)
2015(32602)
2014(33062)
2013(32013)
2012(29413)
2011(26600)
2010(26971)
2009(24782)
2008(24122)
2007(21353)
2006(18806)
2005(16754)
作者
(85485)
(71284)
(70769)
(67626)
(45419)
(34176)
(32328)
(27882)
(27140)
(25757)
(24271)
(24029)
(22899)
(22774)
(22356)
(22099)
(21237)
(21224)
(20540)
(20251)
(17891)
(17733)
(17443)
(16316)
(15972)
(15939)
(15812)
(15705)
(14507)
(14199)
学科
(112793)
经济(112660)
管理(84737)
(76931)
(64473)
企业(64473)
方法(51010)
数学(44093)
数学方法(43288)
(30373)
中国(29963)
(28857)
(27440)
地方(25108)
业经(24611)
(22187)
理论(21293)
环境(20289)
农业(19922)
(19240)
贸易(19230)
(18641)
(18511)
(18102)
(18080)
银行(18026)
财务(18005)
财务管理(17972)
技术(17655)
(17201)
机构
学院(409966)
大学(408412)
管理(158209)
(155873)
经济(152162)
研究(140183)
理学(136678)
理学院(135072)
管理学(132201)
管理学院(131454)
中国(103772)
科学(90691)
(88047)
(73070)
(71913)
(70719)
研究所(65799)
业大(63663)
中心(63509)
(61793)
财经(57755)
北京(55645)
农业(55608)
(55563)
师范(54944)
(52404)
(51676)
(49992)
技术(46953)
经济学(45472)
基金
项目(281354)
科学(219669)
研究(202748)
基金(201236)
(177361)
国家(175869)
科学基金(149758)
社会(124145)
社会科(117479)
社会科学(117450)
(112015)
基金项目(105638)
自然(99779)
自然科(97420)
自然科学(97391)
自然科学基金(95576)
(94770)
教育(94767)
资助(84553)
编号(83158)
成果(68108)
重点(63788)
(60813)
(59974)
课题(59014)
(58068)
创新(54129)
科研(53942)
计划(52132)
大学(51567)
期刊
(171263)
经济(171263)
研究(118196)
中国(80860)
学报(69595)
(63475)
科学(62048)
管理(58750)
(55076)
教育(51744)
大学(51726)
学学(48639)
农业(43799)
技术(37870)
(35163)
金融(35163)
业经(28699)
经济研究(27576)
财经(27149)
(23186)
(22710)
图书(21866)
问题(21658)
科技(20227)
(19985)
统计(19879)
技术经济(19147)
资源(18684)
理论(18600)
(18225)
共检索到602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争伟  金菊良  吴开亚  丁琨  
目前水环境系统脆弱性研究主要局限于水环境系统的单方面脆弱性研究,过于片面化,需要综合考虑水资源、水环境质量、旱涝灾害、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脆弱性。根据水环境系统脆弱性是系统状态受到系统压力引起的敏感性以及系统状态对系统压力的适应性响应的观点,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式构建区域水环境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区域水环境系统脆弱性研究中客观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利用联系数描述上述不确定性过程中差异度系数在[-1,1]上取值仍存在不确定性,为此,构造三角模糊数刻画差异度系数取值的不确定性,给出三角模糊联系数的基本形式,取置信水平得出置信区间联系数,采用期望-方差排序法对置信区间联系数进行决策分析,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毅  徐绪堪  李晓娟  
水环境系统脆弱性是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研究水环境系统的内在机理,综合考虑影响水环境系统脆弱性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借助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DPSIRM)框架构建水环境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变权灰色云模型的评价方法,对2004~2014年江苏省水环境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4~2014年水环境系统脆弱性指数由47. 056提高到63. 210,脆弱性等级由"重度脆弱"演化为"中度脆弱",并长期维持在"中度脆弱的"等级,2014年出现了向"轻度脆弱"状态转变的趋势。分析各个子系统对水环境系统脆弱性影响程度可知,影响子系统和响应子系统对江苏省水环境脆弱性系统的影响程度逐年增加;而压力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对水环境系统脆弱性的影响程度逐年下降;其它子系统对水环境系统脆弱性的影响维持在一定水平小幅度波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涛  王菲  杜澄  
构建城市水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正确认识城市水环境现状和变化趋势,评估政府水环境治理投入绩效,分析城市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剖析了城市水环境系统及其评价体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讨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原则,并提出包含进步指数、努力指数和贡献指数在内的城市水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喻鸥  阎建忠  张镱锂  
区域脆弱性评估为脆弱性地区农户摆脱贫困、区域持续发展和政府制定适应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由于区域内部人地系统的复杂性,区域的脆弱性定量评估较为困难。中国脆弱性研究起步较晚,关注较早的是脆弱性区域的分布,但对区域内脆弱人群的脆弱性研究较少,认识上的不足影响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科学的适应政策和措施。本文介绍了对脆弱性的认识,梳理了区域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方法,阐释了定性内涵、指标评估、以可持续生计框架为基础的脆弱性评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脆弱性评估等方法。针对中国的生态脆弱区,建议利用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指标体系,定量评估其脆弱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建军  何平  昝冬平  
针对外包信息系统脆弱性评价问题,从技术脆弱性和管理脆弱性两个方面提出了信息系统脆弱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给出外包信息系统脆弱性评价流程,构建基于技术脆弱性和管理脆弱性的二维评价矩阵模型。最后通过一个制造企业的电子商务外包案例说明该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维洋  王红毅  
文章在定义区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的概念基础上,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运用改进灰色聚类法对区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将该模型应用到河北省,通过具体实例证实模型是科学和实用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洁  赵锐锋  谢作轮  
以甘肃省为例,从脆弱性的角度出发,运用综合评价方法构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探寻甘肃省脆弱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机制,为保护西北地区的生态屏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甘肃省的区域脆弱性程度呈自南向北递增趋势;中等脆弱性地区占甘肃省的面积最大,达到36.1%;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对脆弱性起共同作用,但社会因素为主要的驱动因子;甘肃省的地理分区与脆弱性分区在空间上基本保持一致。最后依据不同区域各自的特点提出了降低脆弱性的有益意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戴钰  
利用1985~2007年的数据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与银行体系脆弱性成反向变化关系;汇率增长率与银行体系脆弱性成反向变化关系;GDP增长率与银行体系脆弱性成反向变化关系;进口增长率与银行体系脆弱性成正向变化关系;各项贷款增长率与银行体系脆弱性成反向变化关系;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银行体系脆弱性成反向变化关系。影响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较显著的因素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汇率增长率,以及进出口增长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康煜  凌铃  罗猛  
银行业比其他行业更容易出"故障",其根源在于其内在的脆弱性。脆弱性一旦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银行以致金融和经济危机。从银行体系脆弱性实证研究着笔,重点分析中国银行业脆弱性程度、原因、影响因素以及舒缓建议,并运用VAR模型就众多宏观经济变量和金融变量对金融指数进行实证检验,阐述影响我国银行业脆弱性的因素构成及其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模拟出我国银行业的季度脆弱性趋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华欣  丁健  乔萍  
基于高技术产业2010~2020年面板数据,运用云模型与熵权法探究新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脆弱性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自主创新能力的脆弱性是导致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脆弱性的最主要因素,人力资源的不足是重要约束因素。公共创新能力改善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保障;政府职能与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是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动力。本研究为改善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脆弱性提供可行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薛乔丹  高力军  宁宁  李熹  张悦  李桐瑶  邴婧莹  赵薇  刘晴  孙宏  
目的:探寻我国卫生资源脆弱性地区和导致脆弱性存在的关键性障碍因子,为降低我国卫生资源系统脆弱性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均值标准差法、秩和法对31个省份脆弱性等级及关键障碍性因子进行评价。结果:17个指标熵权基尼系数为0.52。卫生资源极度脆弱的省份为西藏和新疆。极为关键障碍因子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水平和婴儿死亡率3个指标。结论:我国卫生资源系统综合脆弱性是一种社会因素决定为主的压力主导型的,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一种"海拔效应",破解我国卫生资源系统脆弱性的核心在于促进和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萍  陈晓玲  
全球环境变化导致的冲击和压力已经成为社会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脆弱性分析作为可持续研究的主要分析工具之一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脆弱性研究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规范的评估程序和普遍适用的方法。本文在阅读了国内外脆弱性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人-环境耦合系统的角度总结了脆弱性的概念框架,对不同研究背景下的脆弱性定义和三个组成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归纳了脆弱性研究的核心问题;梳理了脆弱性的起源、发展和现状,总结了人-环境耦合系统脆弱性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和几个典型的脆弱性综合分析框架。由当前脆弱性的发展状况指出了未来脆弱性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并有效表达系统脆弱性与多个压力间的因果关系、人-环境耦合系统的不确定性、脆弱性动力学机制问题和脆弱性与风险管理决策的信息互动关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辛杨  赵英才  
本文综合考虑了工业行业的特点和实际资料 ,利用中国统计年鉴和工业统计年鉴中工业行业的主要经济统计指标 ,选取和整理了能够反映工业综合实力的评价指标组成了工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了综合实力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模型。以吉林省工业发展为例 ,对全省主要工业行业的综合实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 ,分析结果符合吉林省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畅  邢天才  
本文对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从风险偏好、金融部门、非金融部门、国际因素四个维度、13类指标构建了适用于我国实际的金融体系脆弱性指标,并从四个维度分析金融风险传播的顺序,通过与credit-to-gdp缺口和2008年金融危机比对验证合成指标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脆弱性的传播路径是从风险偏好抬升传递到实体经济部门进而作用于金融部门,金融部门反过来又会对实体经济发生作用;金融脆弱性主要构成因素发生明显变化,已经由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受国际外部因素及风险偏好因素转移到现在的主要受国内因素影响,且作用不断加大;金融脆弱性指标能够先于credit-to-gdp缺口指标对金融脆弱性进行预判,且领先期在1年左右;金融脆弱性恢复到健康水平需要时间,恢复期的长短与诱发因素相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平星  樊杰  
生态系统脆弱性受到自然与人文因素双重影响。以广西西江经济带为例,采用VSD模型,通过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分解脆弱性,构建包含自然和人为因素25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开展脆弱性评价与分区。结果表明,不脆弱区、一般区、脆弱区、很脆弱区和极脆弱区分别占11.31%、22.63%、27.60%、24.39%和14.07%,东西部地区脆弱性较高,中部地区脆弱性较低;自然因素导致的脆弱区主要分布于东西部山区,人为因素主导的脆弱区分布于中部盆地的城镇及其周边;经济带约53%的建设用地分布于很脆弱区和脆弱区,未来新增建设用地需要重点向不脆弱区和一般区转移。根据分区结果和诱因差异,提出了不同类型区开发与保护的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