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35)
- 2023(5919)
- 2022(5095)
- 2021(4815)
- 2020(4022)
- 2019(9308)
- 2018(9050)
- 2017(17106)
- 2016(9597)
- 2015(10928)
- 2014(11052)
- 2013(10710)
- 2012(10169)
- 2011(9199)
- 2010(9030)
- 2009(8347)
- 2008(7857)
- 2007(7009)
- 2006(6191)
- 2005(5518)
- 学科
- 济(41853)
- 经济(41789)
- 管理(23712)
- 业(19551)
- 地方(16199)
- 方法(14818)
- 企(14759)
- 企业(14759)
- 数学(13333)
- 数学方法(13120)
- 农(11815)
- 中国(9811)
- 学(9046)
- 地方经济(8837)
- 制(8224)
- 业经(8090)
- 农业(8070)
- 财(7517)
- 环境(7471)
- 和(6276)
- 体(5436)
- 融(5243)
- 金融(5241)
- 划(5085)
- 资源(5049)
- 理论(5035)
- 土地(4974)
- 贸(4911)
- 贸易(4908)
- 银(4686)
- 机构
- 大学(130973)
- 学院(130954)
- 济(48502)
- 管理(48070)
- 研究(47989)
- 经济(47216)
- 理学(41049)
- 理学院(40377)
- 管理学(39547)
- 管理学院(39286)
- 中国(36270)
- 科学(32331)
- 京(29949)
- 所(24754)
- 农(23079)
- 中心(22846)
- 研究所(22702)
- 财(22049)
- 江(20941)
- 范(20920)
- 师范(20772)
- 业大(20679)
- 北京(19005)
- 院(18464)
- 农业(17977)
- 州(17117)
- 师范大学(17080)
- 财经(17002)
- 省(16047)
- 经(15214)
- 基金
- 项目(93495)
- 科学(72914)
- 研究(68151)
- 基金(65345)
- 家(57711)
- 国家(57214)
- 科学基金(48222)
- 社会(41877)
- 社会科(39371)
- 社会科学(39359)
- 省(37674)
- 基金项目(35651)
- 划(32499)
- 自然(31410)
- 自然科(30537)
- 自然科学(30530)
- 教育(30316)
- 自然科学基金(29920)
- 编号(28311)
- 资助(25707)
- 成果(22450)
- 重点(21844)
- 发(21603)
- 课题(20391)
- 部(19733)
- 创(18639)
- 科研(17711)
- 计划(17658)
- 创新(17593)
- 发展(17046)
共检索到198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太根 董婕 延军平 郭晓鸽
选取经济、农业、社会和资源环境系统作为区域气候变化适应度的评价子系统,运用AHP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法,确定对气候变化适应的隶属度并判断适应度。结果表明,咸阳市1998-2007年对气候变化适应的隶属度呈逐年增加趋势,适应度处于由"较弱"向"一般"过渡状态,区域整体及各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处于低水平状态。其中经济系统适应度由"弱"到"强",受不利因素影响程度小;农业系统适应度由"弱"到"一般",受不利因素影响程度较大;社会系统适应度由"较弱"到"较强";资源环境系统适应度由"弱"到"一般",受不利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稳定性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立伟 延军平
依据咸阳市1986-2008年地下水监测资料和气象资料,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咸阳市的气候干燥度和地下水的变化特征及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咸阳市各分区地下水位以不同速率持续下降,到2010、2011年泾河两岸黄土高原区地下水位将比2008年分别下降0.6m和0.9m;黄土台原区降低0.52m和0.81m;河流阶地区降低1m和1.3m;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影响。(2)在1961-2009年间,咸阳市气候呈明显的变干趋势,且在1985年发生这种变干趋势的突变,影响着地下水位的变化。deMartonne气候干燥度和地下水埋深呈负相关关系,即气候越干燥地下水水位就越低。结果显示...
关键词:
气候干燥度 地下水 灰色理论 咸阳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强社 樊志民
探索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系是推进"三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文章根据陕西咸阳的"三化"发展相关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估计与分析,采用单位根和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分析了1990~2011年该区域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三化"互动关系的相关结论。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工业化 城镇化 互动关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马竹英 王荣 吴晓燕
自2007年首个农家书屋在咸阳市落成以来,整个咸阳地区的书屋建设如火如荼。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书屋图书数量少、实用性不强,过于标准化和模式化,服务方式缺少创新等问题。因此,应通过整合资源、资源共享、合理配置、宣传展示等方式建立农家书屋的长效运行机制。
关键词:
农家书屋 长效运行机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晓慧 卫海燕
城市化离不开资源环境的支撑和保障,而城市化的发展又必然对资源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缓解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运用"纵向拉开档次法"对咸阳市1989-2009年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同时,使用资源压力指数法对咸阳市城市资源压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对城市化水平体系的准则层与城市资源压力指数之间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①咸阳市1989-2009年城市化水平在逐年推进,城市资源压力指数也在不断增长,个别年份会产生一些波动;②城市化水平与城市资源压力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其中"城市化装备力"与城市资源压力之间的相关性尤为显著。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协调加快城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丹 刘科伟 许玲 王莎 吕园
村庄布局优化是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促进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及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为例,研究分析镇域村庄发展现状特征及问题,指出分散的村庄布局、低效的农业生产方式是阻碍村庄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促进农民集中居住是解决村庄发展的有效途径,并通过对村庄规模、村庄体系及空间布局三个问题的研究,实现镇域村庄布局的优化调整。进一步提出村庄布局应从宏观、中观、微观多个层次进行优化调整,并注重新方法的探索与应用。
关键词:
村庄 快速城镇化 布局优化 烟霞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冬勤 卢新卫
本文针对咸阳市的具体情况,构建了咸阳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化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构建协调发展模型定量分析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静态、动态协调发展程度。结果显示:1990—2004年咸阳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化总体上处于基本协调发展状态,但发展状况并不均衡,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并不是总处在协调发展之中的。因此,在今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以达到生态环境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咸阳市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城市化 协调度 定量评价 咸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崔利芳 任学慧
选取大连市1960年-2009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和Morlet小波分析探讨了近50a大连市气候变化特征,表明50a来年均气温显著上升,其中冬、春季的增幅最大,降水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基本经历了"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过程。在此背景下,根据系统之间的动态耦合原理,选取社会、经济、农业和资源环境系统作为大连市气候变化适应度的评价子系统,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2000年-2009年气候系统与评价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然后运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函数,判定大连气候变化的适应度。结果表明:2000年-2009年大连市气候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波动性较大,但总体上处于上升态势,评价...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度 大连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思敏 刘科伟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西部欠发达地区村庄人口大量减少,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运营及建设成本不断提高,提出重构传统农村居民点体系的迫切要求。以咸阳市为例,选择5个典型镇,在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踏勘基础上,分别从人口、设施、土地和村庄建设等四方面对农村居民点作了分析,认为农村居民点体系受地形地貌、交通条件、耕作半径、农民收入来源构成、农民对公共设施的需求和公共设施的经济门槛影响,应按照"重点镇—中心社区—一般社区"3级体系进行重构。结合典型镇,提出了不同条件下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的模式。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农村居民点 体系重构 咸阳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程建刚 解明恩
利用云南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云南气候变化特征及强降水极端天气和高温干旱事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以云南香格里拉、西双版纳、昆明地区为代表,分析了区域气象要素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云南近50年气温变化与全球、北半球、中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气温变化幅度略大于全球,弱于北半球和全国变化。云南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出现增暖现象,以90年代后期增温最明显,1986年以来出现13年暖冬,大部分地区冬春季降霜日数减少。随气候变暖,香格里拉地区降雪日数呈下降趋势,西双版纳地区雾日明显减少,全省降雨日数逐渐减少,大雨频率变化不大,暴雨、大暴雨频率上升,高温干旱事件频率增加。进入21世纪以后,云南降水减少,高温干旱事件有增强增多趋势,由2~3年一遇变为1~2年一遇。2005年春夏连旱和2006年春旱是云南近50年和2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史兴民 王建辉
城市街道灰尘是反映城市环境污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咸阳市区为研究地点,在咸阳市交通十字路口采集街道灰尘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街道灰尘中的Pb、Cd、Cu含量,研究咸阳市街道灰尘重金属的污染含量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样品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咸阳市街道灰尘重金属大多数地方超过了陕西省土壤背景值,Cu污染浓度多处于1~5.8倍背景值水平;Cd大多处于0~1.7倍背景值水平;Pb大部分处在0~2.6倍背景值水平。就单个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平均值来看,街道灰尘的潜在生态危害最大的是Cd,Cu的生态危害次之,生态危害最低的是Pb。总体来讲,咸阳市街道灰尘的生态危害水平属于轻生态危害。
关键词:
咸阳 重金属 街道灰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晖 宋恬静 朱琴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对地方政府适应气候变化绩效的测度、区域间绩效差异的评估以及导致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一个包括自然、社会和经济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大陆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2012年适应气候变化的绩效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适应气候变化的整体绩效水平不高,且不论是子系统绩效还是综合绩效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2)引起区域气候变化适应低绩效的原因存在一致性,而引致区域适应高绩效的原因各不相同;(3)某些区域的子系统发展不均衡,存在"短板",从而造成其适应能力的脆弱性和高绩效水平的不可持续。根据研究结果,地方政府应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地确定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宋倩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参与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底张镇和窑店镇几个村的常驻居民进行抽样调查,指出了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关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期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进一步推广和改善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华 鞠洪波 邹文涛 赵峰
利用1977—2007年间的4期Landsat数据提取研究区湿地信息,分析湿地的动态变化特征和变化驱动因子。利用1971—2007年的气象数据分析研究区主要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与特征,并进一步分析湿地变化与不同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977—2007年间,研究区湿地数量萎缩,总面积减少了约37%;湿地质量发生明显退化,主要表现在二、三级湿地即沼泽和滩地退化为草地和裸岩与沙地;近40年来,区域气候向着暖干化趋势发展;气温是影响湿地变化的最主要气候因素。
关键词:
长江源 湿地 气候变化 响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喻鸥 阎建忠 张镱锂
区域脆弱性评估为脆弱性地区农户摆脱贫困、区域持续发展和政府制定适应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由于区域内部人地系统的复杂性,区域的脆弱性定量评估较为困难。中国脆弱性研究起步较晚,关注较早的是脆弱性区域的分布,但对区域内脆弱人群的脆弱性研究较少,认识上的不足影响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科学的适应政策和措施。本文介绍了对脆弱性的认识,梳理了区域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方法,阐释了定性内涵、指标评估、以可持续生计框架为基础的脆弱性评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脆弱性评估等方法。针对中国的生态脆弱区,建议利用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指标体系,定量评估其脆弱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1901—2014年黄土高原区域气候变化时空分布特征
气候变化下水资源适应性系统脆弱性评价——以鄱阳湖流域为例
社会发展视野下西部地区反贫困的路径选择——咸阳市“三告别”工程的思考
IPCC-AR4全球气候模式在华东区域气候变化的预估能力评价与不确定性分析
基于城乡统筹的新农村建设路径探讨——以陕西咸阳为例
政府促进创业的公共政策和服务的效果评估与分析——陕西省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创业者调查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西安、咸阳两市区域关系分析
适应气候变化的认知与政策评价
气候变化对农牧民生计影响及适应性研究——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为例
基于社区评价的牧区适应气候变化政策改进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