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06)
2023(21488)
2022(18000)
2021(16628)
2020(14243)
2019(32532)
2018(32291)
2017(60833)
2016(33358)
2015(37645)
2014(37342)
2013(37101)
2012(33867)
2011(30561)
2010(30702)
2009(28892)
2008(28826)
2007(25760)
2006(22602)
2005(20461)
作者
(98909)
(82826)
(82535)
(78115)
(52462)
(39586)
(37397)
(32332)
(31297)
(29515)
(28250)
(27789)
(26476)
(26393)
(25840)
(25461)
(24931)
(24585)
(23944)
(23815)
(20602)
(20516)
(20215)
(18743)
(18525)
(18497)
(18423)
(18343)
(16761)
(16415)
学科
(140073)
经济(139888)
(110118)
管理(106478)
(95192)
企业(95192)
方法(63844)
数学(53861)
数学方法(53071)
(41406)
(40538)
中国(37471)
业经(36336)
(30690)
(27535)
农业(27485)
财务(27460)
财务管理(27405)
(27152)
贸易(27135)
(26743)
(26383)
企业财务(25978)
地方(25829)
理论(23417)
技术(23139)
(22801)
(21969)
银行(21899)
(21017)
机构
学院(482909)
大学(481163)
(198676)
经济(194633)
管理(186221)
研究(162445)
理学(160387)
理学院(158615)
管理学(155660)
管理学院(154769)
中国(126009)
(101827)
科学(101254)
(92844)
(89012)
(83529)
研究所(75749)
业大(75056)
中心(74803)
财经(73509)
(73329)
农业(70422)
(66801)
北京(63774)
经济学(60634)
(59504)
师范(58744)
(58271)
(57719)
经济学院(54694)
基金
项目(322643)
科学(253919)
基金(235638)
研究(229176)
(208143)
国家(206428)
科学基金(176551)
社会(146324)
社会科(138713)
社会科学(138673)
(126128)
基金项目(123582)
自然(116415)
自然科(113797)
自然科学(113760)
自然科学基金(111785)
(106641)
教育(105735)
资助(97375)
编号(91357)
成果(73827)
重点(73364)
(70889)
(68702)
(68474)
创新(63696)
课题(63223)
科研(62578)
国家社会(61244)
教育部(60248)
期刊
(218506)
经济(218506)
研究(136546)
中国(95756)
(81124)
学报(80550)
(75204)
科学(72964)
管理(71758)
大学(60617)
学学(57395)
农业(55039)
教育(46458)
(43692)
金融(43692)
技术(43488)
财经(36768)
业经(35844)
经济研究(35147)
(32124)
(31667)
问题(28545)
技术经济(25171)
统计(24637)
(24293)
(24273)
(22796)
图书(22510)
科技(22097)
世界(21867)
共检索到718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鲁慧鑫  冯宗宪  郭根龙  
本文采用2003-2014年中国制造业细分12个行业的数据,通过构建两部门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来自区域服务进口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利用8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对假设进行检验。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从发达贸易伙伴国进口的服务对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大于从发展中国家贸易伙伴进口的服务对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文化距离越近,效应越显著,国家间的文化距离越近就越能促进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加入人均收入和贸易伙伴国的服务进口交互之后,发现系数显著为正,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服务进口共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捷  余东华  张明志  
近年来,中国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与以技术、资本密集型厂商和劳动密集型厂商产出之比所指代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程度趋于下降的事实不相吻合,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迫切需要新理论进行解释。本文从供给侧角度分析,先在理论层面借用"非均衡理论"构建包含厂商和政府的"两部门"模型,随后在实证分析方面,运用2003—2014年除港澳台、西藏以外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借用固定效应模型,最终发现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动力机制的新因素:信息技术在技术、资本密集型厂商和劳动密集型厂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过程中所起作用之比与两类厂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捷  余东华  张明志  
近年来,中国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与以技术、资本密集型厂商和劳动密集型厂商产出之比所指代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程度趋于下降的事实不相吻合,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迫切需要新理论进行解释。本文从供给侧角度分析,先在理论层面借用"非均衡理论"构建包含厂商和政府的"两部门"模型,随后在实证分析方面,运用2003—2014年除港澳台、西藏以外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借用固定效应模型,最终发现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动力机制的新因素:信息技术在技术、资本密集型厂商和劳动密集型厂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过程中所起作用之比与两类厂商产出之比呈正相关关系,即技术、资本密集型厂商和劳动密集型厂商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时对信息技术利用程度的差距会驱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这表明,信息技术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起重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翊  陈雯  骆时雨  
本文将进口中间品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纳入统一模型框架中,构建了一个进口中间品通过数量、种类和价格效应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模型,并利用COMTRADE和WIOD数据库提供的中国制造业相关数据对进口中间品影响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中间品进口不能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数量和种类效应,价格效应对出口依存度较小的行业有显著影响,但对出口依存度较大的行业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盈之  朱依曦  
文章利用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相关数据,采用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方法对其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算,分析制造业整体的TFP变动率、技术进步率以及技术效率及其变动率的趋势;并且将制造业各行业按照影响因素进行分类,深入分析不同类别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英明  
本文分析了产业集聚对中国区域制造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组成部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引致的共有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增长显著负相关,共有集聚不经济却与规模经济的增长显著正相关。产业集聚引致的城市化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增长显著正相关,城市化不经济却与规模经济的增长显著负相关。产业集聚对技术变化率的影响不显著,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类似于对区域制造业规模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钱学锋  王胜  黄云湖  王菊蓉  
本文基于贸易品种类增长的福利内涵和Feenstra(1994)开发的测度进口种类变化的技术方法,利用CEPII的BACI数据库1995~2005年HS-6位数微观国际贸易数据,从种类变化的角度考察了进口贸易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精确机制。我们发现,进口种类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两种不同的效应。大部分上游行业进口种类的增加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水平效应),而大部分行业自身进口种类的增加未能有效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直接竞争效应)。两种效应的影响机制和作用程度的差异取决于进口来源国和行业的技术水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燕  徐妍  
文章根据中国2000-2008年20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建立了以产业空间集聚水平为门限变量的双门限回归模型,以考察产业空间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产业空间集聚主要促进体现型技术进步,对技术效率的影响较弱;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其影响力随集聚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减弱,集聚规模存在最佳边界;产业空间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进步的影响在不同门限区间的行业技术梯度特征较明显,资源性和中低技术行业的集聚水平较低但集聚效应较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欣  庞玉兰  
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0年我国各省装备制造业子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为:7个子行业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较大,各省不同子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较大并且排名差异巨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乔宇鹤  
首先利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2009—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动,地区差异较为明显,技术进步对于大多数地区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起到主要作用。(2)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和激励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阻碍作用,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有促进作用。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也十分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乔宇鹤  
首先利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2009—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动,地区差异较为明显,技术进步对于大多数地区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起到主要作用。(2)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和激励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阻碍作用,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有促进作用。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也十分明显。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文  孙早  牛泽东  
近年来,经济学家与政策制定者之间逐渐达成共识:有限的资源未能得到优化配置是阻碍发展中经济体生产率水平提升的重要原因。本文以1993—2011年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分行业数据为研究样本,从经验层面上系统分析了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资源错配对中国非农部门TFP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1)相对于中国制造业TFP的持续改善,服务业的TFP则长期徘徊在低位,二者之间的资源错配程度在进入21世纪后明显加重,造成非农部门TFP近40%的损失;(2)21世纪以来,制造业和服务业间的资源错配绝大部分来源于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错配;(3)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资本错配普遍高于劳动力错配。本文的引申含...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琳  刘凯  
结合投入产出及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全国层面来看,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马鞍型",在制造业服务化第一阶段深化分工促进了技术效率改进;第二阶段受产品与服务同质化的抑制,陷入"服务化困境";第三阶段刺激技术改进突破困境。当前我国整体尚未跨越"服务化困境",处于第二阶段,内部根源为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差异化生产,外部阻碍为高端复合型人才缺失。从省域层面来看,我国内地30个省市(西藏地区数据缺失)区域异质性显著,大致呈"马鞍型"、倒"U"型、"U"型及无显著关系型四大类型,"马鞍型"省份优势产业服务化水平不高;倒"U"型省份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U"型省份大数据应用范围较窄;无显著关系省份现代制造业基础薄弱;北京与浙江已跨越"服务化困境",其余省市未突破困境的原因各异。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少勤  娄曼  
使用我国制造业分行业数据研究了进口产品种类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1)进口产品种类的增加推动了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2)分行业回归结果显示,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进口产品种类增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大,劳动密集型行业次之,技术密集型行业最小,但后两者的差异较小;(3)从不同贸易方式角度,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以上促进作用在一般贸易中强于加工贸易,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这种促进作用在加工贸易方式下更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浩  岳彩同  汪彦斌  
利用2006—2010年我国27个大中型制造业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探讨了创新资源和行业结构对TFP的直接影响作用,并将FDI作为中介变量纳入研究模型,分析了创新资源和行业结构通过影响FDI进而对TFP产生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财力资源、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外向度对FDI流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FDI对TFP有正向作用,但弹性系数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