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9)
2023(10345)
2022(8563)
2021(7761)
2020(6213)
2019(13907)
2018(13722)
2017(25043)
2016(14076)
2015(16150)
2014(16734)
2013(16230)
2012(14989)
2011(13669)
2010(13924)
2009(12741)
2008(12410)
2007(11380)
2006(10303)
2005(9519)
作者
(43609)
(36109)
(36036)
(33778)
(22879)
(17423)
(16355)
(14245)
(13903)
(13025)
(12350)
(12166)
(11747)
(11571)
(11480)
(11097)
(10750)
(10708)
(10512)
(10253)
(9400)
(9163)
(8885)
(8287)
(8271)
(8153)
(8140)
(7920)
(7624)
(7441)
学科
(63256)
经济(63187)
管理(36381)
(31424)
(23820)
企业(23820)
地方(23691)
中国(23165)
(18314)
方法(17897)
业经(15822)
数学(15139)
数学方法(14913)
(13785)
地方经济(13292)
农业(12297)
(12065)
(11770)
金融(11762)
(11614)
银行(11588)
(11423)
(11410)
(11354)
环境(11056)
(9854)
理论(9659)
(9239)
贸易(9227)
技术(9146)
机构
学院(200853)
大学(194944)
研究(77512)
(76316)
经济(74357)
管理(70136)
中国(58137)
理学(58049)
理学院(57228)
管理学(56115)
管理学院(55746)
科学(50106)
(44500)
(41164)
(38638)
研究所(37345)
(35094)
中心(34770)
(33667)
业大(30539)
(30426)
农业(30104)
师范(30058)
(28936)
北京(28697)
(27388)
(26800)
技术(26502)
财经(26234)
师范大学(23833)
基金
项目(131313)
科学(101290)
研究(97717)
基金(88400)
(78161)
国家(77436)
科学基金(64398)
社会(59077)
(56161)
社会科(55856)
社会科学(55842)
(46475)
基金项目(46162)
教育(44225)
编号(41033)
自然(39698)
自然科(38679)
自然科学(38662)
自然科学基金(37843)
资助(35658)
(35294)
成果(34014)
课题(31265)
重点(30610)
发展(28117)
(27635)
(26977)
(26562)
创新(25322)
(25138)
期刊
(97687)
经济(97687)
研究(62050)
中国(51514)
(36747)
学报(33547)
科学(30282)
教育(30157)
管理(26767)
(25608)
农业(25324)
大学(24330)
学学(22719)
技术(22712)
(20447)
金融(20447)
业经(18527)
经济研究(15487)
(13438)
财经(12133)
问题(12123)
图书(11085)
资源(10803)
(10610)
科技(10568)
商业(10287)
(10062)
论坛(10062)
(9694)
(9660)
共检索到326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霍艳芳   唐海莹   胡慧君  
在对国内外区域物流、区域智慧物流评价体系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结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遵循指标选取的原则,从物流经济、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业务量以及智慧物流中的“智慧”4个维度,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的区域智慧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了以往的相关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熵权-灰色度关联法的区域智慧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提出了评价思路,基于天津市、深圳市、上海市、宁波市、武汉市和郑州市等六个地区2020-2022三年的相关数据,对其智慧物流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本研究可以为我国区域智慧物流发展提供导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曲岩  王前  
针对如何促进智慧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文章构建了一套基于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水平测度体系,运用核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和4个直辖市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根据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比较了19个智慧城市之间的差距,对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喆   赵文杰   张峰   杨冰莹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的袭来,国家与城市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及路径迎来革新,科幻作为象征科技创新与想象力的文化类型,在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时代展现出别具一格的生机活力。然而,目前针对区域科幻发展水平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将“科幻”视为涵盖文化、产业、人类精神等诸多方面内涵的伞式术语,探索性构建多维度、立体化、全方位的区域科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长期系统性监测城市科幻发展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以促进区域科幻发展水平的提升。具体而言,遵循科学和实用性、稳定和动态性、可测和可比性以及完备和代表性原则,从科幻创意生态、科幻产业发展、科幻赋能能力3个维度出发,综合各维度的复杂内涵,以及区域统计年鉴、研究报告、专业数据库、其他网络信息来源和人工数据支持等不同来源数据的可获取性,建立一套三级结构的区域层面科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地,以北京、成都、上海、深圳等20个城市作为评价对象开展实证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各城市科幻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但各有亮点,与目前中国区域科幻发展实际基本相符。针对中国城市科幻发展现状和未来提升路径,提出充分发挥“领头角马”引领作用、大力挖掘城市特色优势资源和促进科技与科幻产业“双向奔赴”等三方面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晓亮  王英  
在详细阐述开放型经济内涵的基础上,从开放基础、开放规模、开放结构和开放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包含24个指标的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囊括了前人研究的大部分成果,并主要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质量与效益方面进行了补充与拓展研究。以东部沿海开放程度较高的七省市为例,运用改进的熵值法测度2010年七省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并排序,结果显示,七省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上海、广东、江苏、北京、浙江、福建和山东,印证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旭科  刘文静  李华  
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文章选取发展环境、公共服务、发展效益、旅游竞争力、融合发展、保障体系等构建一套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选择山东省17个地级城市进行评价,分析山东省各城市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及特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琼  
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能担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平台,改革评价模式,倡导一种动态的、综合的发展性的理想评价模式,既能丰富评价理论,又能为湖南省14个市州和中等职业学校提供一种较为理想而客观的评价手段,能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与管理提供有效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同时,通过此项评价,推动湖南省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代金辉  马树才  刘宏岩  
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社会发展水平,推进统计制度创新,文章从"民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出发,着重于人民生活和医疗卫生等方面建立社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利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2015年我国省域社会发展水平进行比较与综合评价,分析各地区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及主要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长春  彭聚霞  
文章以"互联网+交通"为研究对象,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时代特征,从道路基础设施、智慧出行、智慧交通、交通政务影响力和交通出行安全五个方面构建基于"互联网+交通"的城市交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在专家群体决策的基础上赋予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选取南京市、苏州市、常州市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恒  
研究和探讨了区域物流产业发展软环境质量评价的问题,构建了软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基于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在论述区域物流产业体系及其软环境相关内涵的基础上,分别从物流需求、物流成本、物流供给、物流发展环境和物流效益等五个维度构建了软环境质量评价的子系统模块,并对每个子模块给出了其各自的具体评价量化指标,最后选择了中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的12个样本城市作为区域物流产业软环境质量评价的数据样本,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评价了上述样本城市物流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并给出了改善和提高软环境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课题组  
建立客观量化的评价指数,对于客观评估和认识区域保险市场在全国的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从我国区域保险市场特点出发,在市场发展、保障作用、结构与效率、风险与规范、服务与形象等5个方面,选取16项评价指标,构建起区域保险市场相对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数。以该指数对山东保险市场的测算表明,2007年到2012年,山东省保险业在全国的相对发展水平中提升幅度达2.44%,从而可以发挥评价指数的导向作用,制定针对性政策措施,促进区域保险市场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璐  杨凯瑞  
文章以智慧城市建设效率作为对象,综合考虑智慧城市建设的要素投入和产出成果,构建一个新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高技能的人力资本、信息流通更加流畅的基础设施、政府部门及社会的资本投入是三项重要的智慧城市建设投入要素,而智慧政务、智慧经济、智慧生活、智慧人文素养等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产出。分别对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进行研究,构建出由7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175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智慧城市建设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钊达   余志刚  
和美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科学评估中国和美乡村发展水平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1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村庄规划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与治理效能提升4个维度构建中国和美乡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泰尔指数对中国和美乡村发展水平的时变特征、省际差异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和美乡村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分维度来看,公共服务与治理效能提升发展水平最高,其次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规划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发展水平最低。(2)从发展趋势来看,省际间和美乡村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可大致划分为稳步上升型、波动上升型和波动减弱型;大部分省份和美乡村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分维度来看,可划分为村庄规划建设引领型、公共服务与治理效能提升引领型和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型。(3)中国和美乡村发展水平呈“东部—西部—中部—东北”递减态势,不同维度中各区域的发展态势存在差异;中国和美乡村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主要是由区域间差异所导致;区域内差异的分解结果显示,东部和西部区域的内部差异是造成中国区域内和美乡村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据此,本文提出推进和美乡村建设需要从不同维度切入,分类施策,同时注重区域间和区域内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水   区小兰  
文章基于社会质量理论视角,构建包含社会性保障、经济性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社会赋权维度的民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2016—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民生发展水平,并运用Markov转移概率矩阵探讨民生发展水平的演进规律。研究表明:从整体来看,各省份的民生发展水平不高;除东部地区外,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民生发展水平均不高,而且各省份的民生发展水平缺乏稳定性,呈波动态势;较多省份属于低、极低质量民生发展水平,区域内部民生发展水平呈“分离”现象,东部地区的民生发展水平始终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各省份的民生发展水平有升级或降级的可能;民生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呈“中心—外围—边缘”的圈层扩散分布格局,在空间格局上呈抱团状、零星状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颜长春  廖俊  
文章在梳理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从数字经济的概念中剥离出平台经济,对平台经济的范围进行界定,并构造平台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4—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模型实证测度我国的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并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子群分解方法和聚类分析法分别对平台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和省际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全局角度看,平台经济发展趋势长期向好;从区域角度看,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严重的区域不均衡和“数字鸿沟”现象,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差异呈现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在总体差异中起主导作用;从省域角度看,各省份间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可聚类为四大梯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晶晶  
文章通过对专业市场国际化内涵的深入理解,确立专业市场国际化发展水平的评价因素,构建专业市场国际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AHP评价法为范例构建具体评价模型,以确定各具体指标对专业市场国际化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