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11)
2023(17406)
2022(14834)
2021(13734)
2020(11362)
2019(25713)
2018(25389)
2017(48376)
2016(26363)
2015(29249)
2014(29151)
2013(29034)
2012(26981)
2011(24721)
2010(24724)
2009(22694)
2008(22014)
2007(19372)
2006(17264)
2005(15551)
作者
(79748)
(66360)
(65848)
(62530)
(42254)
(31811)
(29787)
(26096)
(25279)
(23514)
(22617)
(22343)
(21232)
(21152)
(20416)
(20387)
(19686)
(19609)
(18980)
(18917)
(16765)
(16494)
(16037)
(15240)
(14997)
(14728)
(14719)
(14522)
(13438)
(13015)
学科
(123614)
经济(123503)
管理(72851)
(69615)
(55506)
企业(55506)
方法(47235)
数学(40825)
数学方法(40461)
中国(32914)
地方(30678)
(30665)
(26644)
业经(26180)
(25050)
农业(21353)
(20056)
贸易(20043)
(19610)
(19319)
环境(18723)
(17875)
金融(17873)
(17742)
地方经济(17705)
银行(17672)
(17559)
技术(17107)
理论(17085)
(17012)
机构
大学(382330)
学院(380958)
(158989)
经济(155735)
管理(146515)
研究(137707)
理学(126350)
理学院(124851)
管理学(122748)
管理学院(122081)
中国(101406)
科学(86669)
(82597)
(71101)
(69221)
(68548)
研究所(65026)
中心(60556)
业大(59943)
(55980)
财经(55393)
农业(53833)
北京(52668)
(51083)
师范(50494)
(50332)
(49596)
经济学(48139)
(45329)
经济学院(43123)
基金
项目(259778)
科学(202925)
基金(187307)
研究(185498)
(165698)
国家(164313)
科学基金(139167)
社会(117727)
社会科(111551)
社会科学(111522)
(101792)
基金项目(99748)
自然(90981)
自然科(88778)
自然科学(88755)
自然科学基金(87146)
(86344)
教育(83917)
资助(76651)
编号(74231)
成果(59624)
(59514)
重点(58749)
(56284)
(53686)
课题(51882)
创新(50134)
科研(49539)
国家社会(48450)
计划(47917)
期刊
(181504)
经济(181504)
研究(115083)
中国(74662)
学报(65779)
(62306)
科学(59230)
管理(54192)
(50059)
大学(48546)
学学(46025)
农业(42949)
教育(40125)
(34414)
金融(34414)
技术(32152)
经济研究(29824)
业经(29094)
财经(27426)
(23564)
问题(23353)
(21861)
技术经济(19627)
科技(19367)
图书(18661)
(17761)
商业(17683)
资源(17617)
理论(17604)
现代(17027)
共检索到569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易莹莹  何卫红  
本文借鉴智力资本的相关理论成果,以江苏省为例,通过构建江苏省智力资本指标体系来评估其区域智力资本水平,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区域智力资本与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区域智力资本每提高1%,江苏省GDP则提高0.501%。区域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即区域人力资本、区域关系资本、区域结构资本和区域创新资本也都与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其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孝斌  陈武  王学军  
本文通过评价2006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区域智力资本水平来探索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并且区域智力资本每提高1%GDP则提高0.815%,区域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即区域人力资本、区域关系资本、区域结构资本和区域创新资本也都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它们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运华  吴洁  
利用跨度为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研究了区域智力资本各维度之间相互关系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作为区域智力资本中最为基本和关键的因素,对智力资本其它维度存在显著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智力资本各维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关联,且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但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的智力资本各维度路径系数总体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贡献看,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市场资本及更新资本也显著弱于东部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尤其应注重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运华  吴洁  
利用跨度为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研究了区域智力资本各维度之间相互关系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作为区域智力资本中最为基本和关键的因素,对智力资本其它维度存在显著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智力资本各维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关联,且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但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的智力资本各维度路径系数总体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贡献看,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市场资本及更新资本也显著弱于东部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尤其应注重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顾新莲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迅速增加,使得民间资本得以高速扩张。由于民间资本自身的缺陷,其在扩张的同时对区域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和不容忽视。民间资本的发展特征通常情况下,民间资本具有布局分散、不便统计和监管、缺乏担保和抵押、投资风险较大的特征。民间资本的逐利性、排他性、自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光芸  李建华  
文章指出,除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外,社会资本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企业间的信任与合作,有利于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增强区域整体的创新能力。因此,政府在关注区域有形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的同时,也要致力于社会资本的培育和建设。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门洪亮  李舒  
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诸要素中,资本要素尤为重要。它不仅带动其它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并且涉及到政府如何适时地采取有效的地区发展政策来促进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地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以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金相郁  武鹏  
通过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整理,本文主要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新西兰政府部门所设计的文化指标,设计了中国各区域的文化资本存量水平的估计指标,其中共包括4个二级指标和12个三级指标。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均值化方法,本文计算得出了2005年中国各省级区域的文化资本存量水平的横截面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本文发现中国各区域的文化资本的区域分布存在着较为显著的不平衡性,其特点可概括为:低水平的普遍性,低水平的严重性,高水平的有限性。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进行的回归分析表明文化资本对区域产出具有的8.54%的贡献率,这同时也验证了文化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正面影响的观点。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兆峰  
品牌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标志,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与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本文分析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即品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品牌的成长,及品牌策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方面等,只有打造区域品牌,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晓辉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可能加剧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通过OLS统计回归方法检验FDI与沿海、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实证结果显示,FDI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比较,说明梯度开放政策是FDI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产生巨大差异的重要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锦顺  
高铁大规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时间与空间上的收缩,提高了劳动力等经济要素的流通速度,对刺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选择全国范围的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引入随旅行时间和票价增大而降低的可达性指数,从实证上研究了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对城市GDP和人口增长有正影响,高铁发展引起沿线周边地区投资增加。对于融入高铁网的城市,由于存在回流效应,高铁收缩了空间和时间,推进了城市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了经济增长。对于周边城市也能够利用高铁的扩散效应改善区位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玉君  王成武  应卫平  
教育投入是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经济增长转型的重要动力,文章基于2006—2016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了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影响效应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最弱;此外,劳动投入、技术投入与资本投入对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并且表现出区域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孔令章   李金叶  
文章基于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鉴ArcGIS空间分析法探究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与时空格局,并将面板模型进一步拓展至空间维度,深入剖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生态效率的作用机制与空间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存在地理区位和指标维度的异质性,数字经济发展仅能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生态效率提升;在短期内,数字经济发展载体是提升区域生态效率的重要途径,但从长期来看,改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才是提升区域生态效率的应有之义。在作用机制上,数字经济发展产生的集聚效应、创新效应和结构效应是提升区域生态效率的重要途径,且创新驱动的中介作用明显大于人力资本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够提升本地区生态效率,也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邻近地区生态效率提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海军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例子分析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珠江三角洲、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城镇化率与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指标数据为样本,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线性、复合、增长等模型分析以及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比较研究。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区域集聚能力、创新能力、辐射能力和示范作用越来越强、规模以上工业规模越来越大以及优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各区域要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使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智  牛庆  张杰  
本文利用2006-2011年31个省市不同资本要素与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不同资本素的流动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对中部,东西部借助政策优势有效利用资本要素,具有更高资本流动性。从总效应的角度,除中部外,不同资本要素对经济发展均有正向作用。总之,政策导向推动资本市场的完善,同时也缓解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