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54)
2023(6589)
2022(5664)
2021(5437)
2020(4393)
2019(9951)
2018(9903)
2017(18404)
2016(10358)
2015(11702)
2014(12015)
2013(11745)
2012(10967)
2011(10004)
2010(9920)
2009(8992)
2008(8799)
2007(7916)
2006(7136)
2005(6176)
作者
(29512)
(24649)
(24353)
(23166)
(15626)
(12104)
(11271)
(9511)
(9327)
(8953)
(8875)
(8233)
(8209)
(7781)
(7645)
(7381)
(7327)
(7161)
(7114)
(7075)
(6129)
(6036)
(5829)
(5769)
(5746)
(5472)
(5405)
(5351)
(5059)
(4935)
学科
(42674)
经济(42640)
管理(26498)
(21318)
地方(19127)
(15105)
企业(15105)
(14903)
方法(13279)
农业(10873)
中国(10336)
业经(10114)
数学(10109)
数学方法(9975)
地方经济(9767)
(8595)
环境(8437)
理论(8299)
资源(8017)
(7760)
(7597)
(6931)
(6180)
教学(5701)
教育(5498)
(5296)
(5128)
贸易(5123)
农业经济(5012)
技术(4976)
机构
学院(142459)
大学(136417)
管理(51574)
(47624)
研究(46977)
经济(46046)
理学(43238)
理学院(42585)
管理学(41722)
管理学院(41438)
中国(35947)
科学(32280)
(30013)
(25642)
(24700)
师范(24530)
(23957)
(23930)
中心(23258)
(22332)
研究所(21569)
(20986)
业大(20360)
师范大学(19588)
(19542)
北京(18726)
农业(18175)
(17429)
财经(17011)
技术(16983)
基金
项目(94284)
科学(72987)
研究(72789)
基金(63452)
(54599)
国家(54041)
科学基金(46105)
社会(43223)
(42452)
社会科(40626)
社会科学(40614)
基金项目(35348)
(32772)
编号(32768)
教育(32712)
自然(29171)
自然科(28198)
自然科学(28190)
自然科学基金(27629)
成果(25631)
资助(25054)
(23076)
课题(22890)
重点(21302)
(19207)
(18893)
(18708)
发展(18445)
(18129)
规划(18115)
期刊
(63951)
经济(63951)
研究(38323)
中国(33921)
(21882)
教育(20690)
学报(20044)
科学(20041)
(17306)
管理(16331)
农业(15007)
大学(14209)
技术(13377)
资源(13181)
业经(13025)
学学(12692)
图书(11593)
(10466)
金融(10466)
(8797)
书馆(8528)
图书馆(8528)
(8527)
问题(8485)
(8019)
经济研究(7444)
(7047)
(7028)
论坛(7028)
职业(6986)
共检索到220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秋华  修新田  
从旅游资源整合的涵义和目标出发,探讨了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原则和途径,并以福建省永泰县为例,对永泰县的旅游资源整合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区域旅游资源整合除了要遵守边际均等原则外,还必须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及择优原则、市场原则、保持和发展特色性原则。总结了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4条途径:⑴根据"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原理,着眼于整体和全局;⑵根据系统结构的多层次及相互联系原理,合理配比单体旅游资源的数量;⑶综合考察评价旅游资源,明确旅游资源整合的方向和途径;⑷以优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空间布局为目标,促进旅游资源整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晖莉  伍世代  肖新霓  
全域旅游是一种注重旅游资源整合,提升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区域旅游发展新理念和新模式;是一种融合旅游服务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是一种注重整体环境营造、惠及民生的区域统筹发展新平台。在明晰全域旅游内涵基础上,基于国际全面旅游发展经验启示,以福建省福州市国家级生态县——永泰县为例,通过深入分析永泰县发展全域旅游必要性与可行性,来探索县域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耀星  
从福建省旅游资源特点来看 ,旅游资源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本文论述了空间环境、地质地貌环境、气候水文环境、生物土壤环境和环境差异对旅游资源的重要的以往认识不够的影响 ,并对这些影响作了综合分析 ,考虑旅游资源的区位、数量、种类、质量、开发情况、适游期、多功能等与旅游资源生成环境的关系 ,提出了自然环境对旅游资源影响的综合性、辩证性和相关性。本文提出对旅游资源评价因子体系要作补充和完善 ,调整资源要素价值与市场要素价值的评价比重 ,增加资源要素价值中稳定性因素 ,完善资源市场价值要增加区位、可接近性、安全性、多功能性、对其它旅游资源的作用等因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京祥  
经济落后地区县域规化之几点新思维──以福建永泰县为例张京祥如今我国正经历着经济体制由计划型向市场型转换,区域社会、经济要素组合关系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县域规划从理论到方法上都亟待更新。经济落后地区同样要参与全国乃至全世界市场大体系,而这是一个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简王华  
县域的旅游开发处于区域旅游发展的最低层次,是省级旅游发展总体布局的基础环节,广西要建设旅游大省和加快旅游业发展,县域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关键。以在广西旅游资源构成中具有代表性的环江县为例,文章从该县民族风情、岩溶风光、生物景观的资源特点出发,提出了颇有针对性的开发对策:特色性与主体吸引物的定位,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旅游开发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协调,积极参与区域旅游协作,注重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邓俊国  李加林  王占利  王克柱  
该文利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和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应用此模型对涞源县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类。评价结果表明,豹子窝、晴云峰等10个景点为一级景点,云盘谷、仙人桥等6个景点为二级景点,其余为三或四级景点。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峰林景区、十瀑峡景区为一级景区,拒马源景区为二级景区。针对各景区旅游资源特色对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冠雄  
英、美的一些知名旅游地理学者,如H·罗宾逊和M·马特勒等,都主张把旅游地理学列为应用地理学或者实用地理学。根据多年来的研究实践,笔者对此抱有同样的见解。我国的旅游地理学是在七十年代后期应运兴起的。从一开始,大家就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旅游资源研究上。此后几年,许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旅游地理学者,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上的要求,又积极承担任务,对各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考察研究,取得了一批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的成果。实践表明,旅游地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由于能够在发展我国旅游事业中做出应有的贡献而显示出了它的创造性和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迎涛  
根据1980年以来的文献检索,在对有关区域旅游资源整合问题的多篇论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将该研究20多年来的进展划分为早期和现阶段两大阶段,阐述了各阶段的研究特点,并对该研究的主要内容从基本理论研究、实践研究2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了我国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进一步的发展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德鹏  
系统、科学的区域节事活动对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在节事旅游竞争加剧的今天,区域节事活动如何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采用旅游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法和旅游资源规划法,以宜春地区为例,探讨地方节事旅游资源系统开发问题。研究发现,一个地方的节事资源开发应该分节点、有计划地进行,避免蜂拥而上;地方节事资源整合应当进行分区整合、资源分类配置及线路统筹。就分区而言,宜春地区可分为城市新兴节事旅游区、地方物产节庆旅游区、民俗风情节庆旅游区、体育休闲节庆旅游区;就线路而言,可依据各自特色分别规划出修身养性禅宗游线路、民俗风情体验游线路和绿色美食尝鲜游线路3条特色旅游线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侯长红  林光美  陈倩  蔡茂胡  
在借鉴典型山地国家发展山地旅游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山地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福建省主要山地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发展福建山地旅游的优势与存在问题。旨在为福建省山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参考与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方面的追求越来越高。直接推进了第三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其中,旅游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放松身心的不二选择,乡村旅游也因此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山西省地理环境类型多样、历史文化悠久、红色革命氛围浓郁,因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而且,山西省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急需降低煤矿产业的占比,增大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融入。近年来,山西省各地逐渐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乡村旅游资源。从全域旅游视角分析,目前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多个建议,探讨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路径和优化布局。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晨  
对闽西北将乐县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其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案例,进行多角度分析,探索文化旅游产品的可行开发模式,以此丰富旅游产品样式,推动旅游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咏淑  陈健  
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有着多种有利条件,即使旅游资源条件不优越也可以发展得很好。顺德作为一个典型的经济发达的旅游资源非优区,在高度发达的经济驱动下,旅游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但仍存在旅游形象不鲜明、经济发展造就的优势资源未能开发整合形成拳头产品。本文针对顺德旅游业现状,提出了其旅游发展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夏海明  
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目的在于树立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整体形象,避免重复建设、过度竞争, 开发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产品体系,其主要措施是:筹划制定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调整长三角区各地旅游发展规划;建立行之有效的区域管理机构;搭建长三角区域旅游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等。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秋华  陈伟  曹辉  
旅游资源配置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问题。本研究在深入调查分析福建各具特色的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与红色旅游的基础上,明确了福建省红绿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目标和配置原则,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两类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了福建省红绿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的总体构想──一个精品配置景区、两个重点红绿旅游板块、三个增长级和三级旅游线路,以及实施红绿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