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74)
- 2023(15178)
- 2022(13097)
- 2021(12347)
- 2020(10273)
- 2019(23819)
- 2018(23756)
- 2017(45473)
- 2016(24931)
- 2015(27975)
- 2014(28117)
- 2013(27668)
- 2012(25165)
- 2011(22642)
- 2010(22775)
- 2009(20621)
- 2008(20004)
- 2007(17307)
- 2006(15269)
- 2005(13203)
- 学科
- 济(103908)
- 经济(103812)
- 管理(68225)
- 业(62217)
- 企(51630)
- 企业(51630)
- 方法(47463)
- 数学(40832)
- 数学方法(40093)
- 地方(27152)
- 中国(27091)
- 农(26710)
- 业经(23105)
- 学(22918)
- 财(20513)
- 理论(18762)
- 农业(18272)
- 环境(18201)
- 和(16886)
- 贸(16473)
- 贸易(16460)
- 易(15861)
- 制(15702)
- 划(14638)
- 技术(14577)
- 地方经济(13930)
- 务(12623)
- 银(12622)
- 银行(12584)
- 融(12568)
- 机构
- 学院(348037)
- 大学(346766)
- 管理(138839)
- 济(130410)
- 经济(127230)
- 理学(120746)
- 理学院(119305)
- 管理学(116822)
- 管理学院(116202)
- 研究(115259)
- 中国(84033)
- 科学(75716)
- 京(75183)
- 所(57507)
- 财(56862)
- 农(54546)
- 江(54089)
- 研究所(52999)
- 业大(52766)
- 中心(52275)
- 范(49344)
- 师范(48887)
- 北京(47025)
- 财经(46212)
- 院(43021)
- 农业(42598)
- 州(42241)
- 经(41886)
- 师范大学(39664)
- 技术(37767)
- 基金
- 项目(245431)
- 科学(192753)
- 研究(177693)
- 基金(176018)
- 家(153797)
- 国家(152564)
- 科学基金(131530)
- 社会(110184)
- 社会科(104311)
- 社会科学(104279)
- 省(97885)
- 基金项目(94215)
- 自然(87291)
- 自然科(85182)
- 自然科学(85164)
- 自然科学基金(83557)
- 划(81928)
- 教育(81845)
- 编号(73217)
- 资助(73029)
- 成果(57858)
- 重点(55176)
- 发(52902)
- 部(52316)
- 课题(50882)
- 创(50245)
- 创新(46835)
- 科研(46646)
- 大学(44912)
- 教育部(44382)
- 期刊
- 济(142493)
- 经济(142493)
- 研究(96838)
- 中国(64150)
- 学报(54384)
- 科学(51614)
- 管理(49727)
- 农(48194)
- 教育(40989)
- 财(40908)
- 大学(40798)
- 学学(38289)
- 农业(33921)
- 技术(31919)
- 业经(24805)
- 融(24801)
- 金融(24801)
- 经济研究(21562)
- 财经(20611)
- 问题(19761)
- 图书(19153)
- 资源(19049)
- 业(18083)
- 经(17565)
- 科技(17299)
- 技术经济(16407)
- 统计(16107)
- 版(15887)
- 理论(15774)
- 现代(15707)
共检索到498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汪清蓉 余构雄
区域旅游系统是一个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的测量由旅游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4大维度32项变量构成。本文以珠江三角洲旅游城市生态位的测评为基础,结合聚类分析,将该区域旅游系统内的城市划分为三种类型,指出各类城市的优劣势及发展潜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构雄 江金波
文章引入生态位理论中的态势理论,构建了包括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4大维度34项变量的区域城市旅游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区域城市旅游生态位进行测评,结合聚类分析,揭示了两大区域的空间网络差异、时间错位差异、扩充差异、泛化与特化差异,继而基于生态位理论深入探讨两大区域的深度合作问题,提出构建区域城市旅游发展互补空间、实现区域城市旅游发展互惠共生等区际合作措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构雄 李力
本文引入生态位理论中的态势理论,构建了包括旅游资源、住宿接待、经营业绩、商业投资、消费、交通、信息和环境8大竞争力39项变量的区域城市星级酒店的测评指标体系,对珠三角区域城市星级酒店的生态位进行测评,并以因子分析进行核准,结合聚类分析,将珠三角区域城市星级酒店竞争力划分为领先优势、比较优势、中等水平和比较劣势4种类型,继而基于生态位的重叠、分离、特化和扩充理论,深入探讨其具体发展策略,为珠三角区域城市星级酒店优化发展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甫园 王开泳
绿道对城市群构建连续的生态开放空间网络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珠三角城市群现有区域绿道网络,采用拓扑网络和社会网络分析评估生态游憩空间的连接度,揭示生态游憩空间联系的空间分布模式,结果表明:"生态游憩空间-区域绿道"拓扑网络的α、β、γ指数分别为0、0.386、0.129,说明网络中点和边较少,网络为树状形,环通性不高,总体连接度较低;绿道对生态游憩空间的连接度呈集群式分布,且处在边缘的凝聚子群连接度高于中心地区的子群;各集群之间的连接度呈现出东部-北部区域大于西部、东西部之间空间分割性比较明显的格局;连接度分布模式的形成主要受绿道政策与布局、绿道建设机制、生态游憩空间规模集聚格局、地理阻隔与空间邻近性的影响。最后,论文提出了优化"生态游憩空间-绿道"分布模式、构建连接度更高的生态开放空间系统的路径,给中国城市群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来盛 冯邦彦
行政区划调整既是城市化发展的结果,也是管窥和衡量城市化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以珠三角行政区划调整为主线,从历史视角回顾了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过程,并总结归纳出若干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单中心城市到城镇密集区,从城市密集区到城市群,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区(或都市连绵区)。空间演化主要特征包括":外引内联型"要素配置模式,自下而上的"内部膨胀型"空间演化模式,正式的行政区划调整和非正式的区域协调机制相结合的"双轨制"区域治理演化模式等。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珠三角城市区域应逐步从强调城市竞争的"行政区经济"向提倡合作的大都市区治理转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冯邦彦 尹来盛
在比较了单中心主义、多中心主义和新区域主义三种区域治理流派的基础上,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认为存在正式的行政区划调整和非正式的区域协调机制两种区域治理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城市群治理结构演变的路径,并提出了加强企业、个人、非政府组织在推动城市群治理结构演变中作用的建议。
关键词:
珠三角 城市群 区域治理结构 动态演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凡 黄耀丽
城市旅游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现象,可以归纳为区域间城市旅游经济增长而产生的溢出问题。本文在对旅游溢出效应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了城市间旅游经济的溢出模型,并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对城市间旅游经济相互溢出,各变量对城市旅游经济的溢出效应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
城市旅游经济 溢出分析 珠江三角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颂,黄耀丽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饶勇
知识创新已成为旅游企业参与更高层次竞争的重要战略行为,但研究者发现旅游企业的创新知识转化率极低。本文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近80家旅游企业知识创新管理活动现状的调查发现,对知识创新的需求日益增长与知识管理技术手段相对滞后是旅游企业内部的一对突出矛盾,而对隐性知识的高度依赖和标准化管理模式的盛行是造成旅游企业创新知识低转化率困境的根本原因。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邓伟根 潘捷 张守哲
城市的金融竞争力与辐射力是区域金融发展状况的重要量化表现形式,通过实证研究大珠江三角洲各主要城市的金融竞争力与辐射力,结论是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大珠三角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以香港为龙头、深圳和广州为支撑、珠三角其他城市为腹地"的金融中心圈层格局;香港作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深圳和广州分别作为区域金融中心、珠三角其他地市作为经济腹地,应通过合理分工、错位发展以促进金融中心圈层格局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海湘 陈丽 刘龙辉 龙维
文章基于TOPSIS法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九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首先建立了新的城市竞争力模型;其次根据模型以及国内外研究的指标使用频率,建立了新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TOPSIS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各城市的贴近度,并对各城市进行总体排名;接着对排名结果进行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可以根据2005-2009年各城市的排名情况,将城市群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五年均排名在前三的城市:广州、深圳、东莞,第二层为五年排名始终在中等(第四至第六)的城市:佛山、珠海、中山,第三层为五年始终排名倒数三名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城市竞争力 TOPSIS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浩 汤晓敏 王寿兵 郭林 雍怡 王祥荣
借助于统计学分析方法、Landsat7ETM+遥感影像解译及GIS综合评价手段,构建了相对生态压力比值REP、相对剩余生态容量值R REC及相对生态风险度指数RERI,对珠江三角洲快速城市化的典型城市佛山市进行了区域开发的生态承载力分析及生态风险度评价,揭示了佛山市域的生态安全总体态势及问题成因;并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应重视在区域开发中尽可能科学合理地维护林地、湿地、农田、城市防护林带等自然及半自然景观要素的系统性与连续性,从宏观尺度上引导城市集聚并对城市化的不良生态后果予以积极预防和有效调控,从而降低城镇化的生态风险。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快速城市化 生态安全 佛山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光明
在对国内外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作简要回顾的基础上,着眼于宏观和中等空间尺度,从代表性旅游资源、旅游网络、旅游发展轴、旅游中心地体系等方面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空间结构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有进一步优化的必要;同时提出四个方面的优化思路,包括:培育类型多样的旅游发展轴线、构建八大特色旅游文化板块、加快边缘区域的旅游发展、促进区域旅游流空间流动的相对均衡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震方 吴江 侯国林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带动 ,城市旅游资源的富集 ,人口、经济的集聚与扩散 ,旅游供需关系的结合 ,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行为 ,政策的导向 ,旅游业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完善等因素 ,导致了旅游城市化现象的产生。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 ,分析了旅游城市化进程中还存在发展思路不明 ,破坏旅游景观和生态环境 ,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城市发展不相适应 ,人口管理比较混乱 ,用地功能分区不明显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提出了旅游城市化的发展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