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63)
- 2023(5255)
- 2022(4543)
- 2021(4286)
- 2020(3408)
- 2019(7783)
- 2018(7435)
- 2017(14578)
- 2016(7838)
- 2015(8533)
- 2014(8399)
- 2013(8150)
- 2012(7607)
- 2011(6967)
- 2010(6746)
- 2009(6053)
- 2008(5637)
- 2007(4848)
- 2006(4260)
- 2005(3607)
- 学科
- 济(37565)
- 经济(37541)
- 管理(17578)
- 地方(15238)
- 业(14138)
- 方法(11712)
- 农(10391)
- 企(10122)
- 企业(10122)
- 数学(8858)
- 数学方法(8763)
- 地方经济(8497)
- 业经(8022)
- 农业(7756)
- 中国(7497)
- 学(6990)
- 环境(6141)
- 理论(5601)
- 和(5222)
- 发(4548)
- 体(4435)
- 制(4368)
- 划(4258)
- 贸(4058)
- 贸易(4051)
- 技术(4038)
- 资源(4009)
- 农业经济(3839)
- 关系(3713)
- 易(3701)
- 机构
- 学院(106794)
- 大学(103336)
- 管理(40339)
- 济(37982)
- 研究(37120)
- 经济(36910)
- 理学(34852)
- 理学院(34253)
- 管理学(33650)
- 管理学院(33432)
- 中国(26423)
- 科学(25451)
- 京(22479)
- 范(19145)
- 师范(18996)
- 所(17790)
- 中心(17489)
- 农(17054)
- 江(16573)
- 研究所(16461)
- 师范大学(15642)
- 业大(15165)
- 财(15099)
- 院(14350)
- 州(13939)
- 北京(13692)
- 农业(13135)
- 财经(12434)
- 游(11663)
- 科学院(11528)
- 基金
- 项目(77836)
- 科学(62643)
- 研究(57251)
- 基金(55919)
- 家(48902)
- 国家(48525)
- 科学基金(42222)
- 社会(36657)
- 社会科(34699)
- 社会科学(34693)
- 省(32221)
- 基金项目(31941)
- 自然(27734)
- 自然科(27004)
- 自然科学(26997)
- 划(26973)
- 自然科学基金(26471)
- 教育(25281)
- 编号(23502)
- 资助(21289)
- 发(19068)
- 重点(17631)
- 成果(17416)
- 课题(16477)
- 创(16073)
- 部(15823)
- 发展(15337)
- 展(15117)
- 创新(15082)
- 国家社会(14880)
共检索到150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牟红 杨梅
怎样才能形成区域旅游合作的良性发展态势?一方面企业希望区域旅游合作;另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存在理论上的“雾区”和实际操作中对各自利益保障的担忧。诸如:有哪些合作的利益空间?区域旅游合作能否联动?区域旅游合作如何组织?其中合作各方的利益关系如何处理?区域旅游合作的形式是什么?政府介入区域旅游合作的时机与手段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从理论上探讨,从实践中总结。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合作联动的空间组织的角度进行研究。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区域空间结构 旅游整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滨 刘承良 郝华勇
区域旅游空间组织存在自身演变规律,点状极化是区域旅游发展的早期组织形式,轴向一体化是其阶段性组织形式,圈状一体化及空间网络化是其理想组织形式。三种组织形式分别对应着区域旅游发展的差异化竞争、一体化协作和网络化开发三阶段。差异化定位、一体化协作、网络化发展分别是各阶段的特点。区域旅游空间组织在网络化过程中,通过对旅游区空间组织进行功能划分,可以明确区域内旅游开发的优化区域、重点区域、限制区域及禁止区域,形成合理的区域旅游空间格局。
关键词:
旅游空间组织 时序 功能区划 空间网络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小辉
区域旅游合作已是旅游业发展繁荣的必然路径。作为红色旅游资源都较为丰富的重庆直辖市、四川广安两市,从区域合作角度开展旅游合作,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强大的驱动力。根据两地旅游发展、社会改革的现实背景,系统分析展开旅游合作的基础、内容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两地区域旅游合作,形成两地旅游业共同发展的双赢格局。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炎 赵翠平 田良
区域旅游合作中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如何协调,一直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大难题。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海南琼北地区内海口——屯昌旅游合作中的利益相关方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区域旅游合作的相关机制,对深入研究海南区域旅游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海南 区域旅游 合作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慧霞 冯鸿周
山西与陕西相邻 ,区域旅游合作有明显的地缘优势 ,两省应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 ,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旅游合作
关键词:
山西 陕西 旅游经济 旅游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秦学 桂拉旦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制订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形成了多元化的旅游发展模式,广泛开展了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中国跨国(地区)的旅游合作范围由近及远形成港澳台、亚洲(主要是东亚)和欧美三个空间层次,在旅游企业协作、政府交流、民间交往等方面的合作逐渐深入。国内区域旅游合作从跨省(区、市)旅游合作到省区内的跨县(市)旅游合作,形成了若干旅游合作区域,有力地整合了国内旅游资源和产业要素,提升了区域旅游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展望未来,中国区域旅游合作,无论是国内区域旅游合作还是国际区域旅游合作,都将在旅游合作空间结构与范围、合作领域与层次、合作形式与内容、合作机制与成效等方面有质的突破和发展。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慧霞 刘斯文
中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垄断性强,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旅游业应成为中部崛起的支柱产业。但随着中部经济的“塌陷”,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过程中,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实现中部旅游业大跨越和中部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合作模式,重点提出了合作途径的五大战略构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德谦
古典贸易理论关于相对优势的阐述,当前我国旅游发展的阶段性实务,都从不同侧面向我们提出了区域旅游合作的问题。其价值、意义和发展方向,本应该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背景和各自的利益不尽相同,在近年的实际进程中,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的步伐却仍不理想,一些地方甚至踟躇不前。本文意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侧面着手,分析当前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的难点、机遇和必要,并进而提出自己的有针对性的实操建议,期望能够以此为突破口,推动区域旅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
关键词:
区域旅游 合作 难点 机遇 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熊元斌 李红
区域旅游合作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态,是区域旅游合作高效运作的组织保障。但由于机会主义行为以及地方政府间协作不力等影响,在区域旅游合作活动中,区域旅游合作组织管理常常处于低效率、甚至无效状态。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对之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区域旅游合作组织实施柔性管理的现实必要,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易丽蓉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旅游“竞合”成为我国区域旅游发展的首选策略。本文基于共生理论,分析了重庆实现区域旅游“竞合”的区位条件,提出了区域旅游“竞合”的空间格局和旅游资源整合模式。
关键词:
区域旅游 “竟合” 空间格局 资源整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毅 蔡洁
高质量的旅游产品规划是编制高质量区域旅游规划的保证,旅游产品开发的内容却见仁见智,是经历是服务,是景区景点、旅游吸引物,还是活动过程,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江北区旅游规划以提供服务为核心,从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专项旅游产品几个层面进行了旅游产品开发的规划设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波
旅游接待地一般要经历自然发展、接待要素发展、吸引物发展、产业协同发展、目的地发展和区域发展等6个递进的阶段,向高一阶段的跃升就是旅游业的转型过程。中国主要的旅游城市或地区已开始进入目的地发展和区域旅游发展的高级阶段。区域旅游合作有市场互换、市场共享、要素协同和一体化发展等4种基本模式,一体化发展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高级形式和最终目标。尽管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但市场是推动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力量。中、日、韩三国具有构建旅游合作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三方当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推进这个巨大工程。
关键词:
旅游业 转型 区域旅游合作 一体化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郑荣富
促进区域旅游与合作加速发展福建旅游业□郑荣富改革开放18年来,福建旅游业获得巨大的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旅游接待人数和创汇数连续七年在全国各省市中位居第四位,成为福建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旅游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增加,旅游业日益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松柏
首先,从旅游业绩、旅游资源、旅游支撑3个方面选取了28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环太湖4个城市的旅游分项竞争力和旅游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苏州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最强,无锡次之,常州位居第三,湖州居于末位。接着,对环太湖区域旅游合作进行SWOT分析,结果表明,环太湖区域旅游合作具有旅游资源、产业基础、经济实力、区位、交通等多方面的优势,并且可以借助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旺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加速的机遇,采取增长型发展战略。研究认为,环太湖各市应加强合作,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环境保护,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和创新,统一营销,强化环太湖旅游品牌形象,共同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
关键词:
旅游竞争力 区域旅游合作 环太湖地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廖春花 明庆忠 邱膑扬
地方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是当前国内外旅游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旅游合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云南参与泛珠三角旅游区域合作为例,在分析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指出了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云南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云南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