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63)
2023(17709)
2022(15370)
2021(14277)
2020(11796)
2019(27116)
2018(26922)
2017(51314)
2016(28182)
2015(31657)
2014(31793)
2013(31450)
2012(29202)
2011(26503)
2010(26648)
2009(24513)
2008(23948)
2007(21184)
2006(18958)
2005(17060)
作者
(82631)
(68569)
(68243)
(64736)
(43841)
(32905)
(30997)
(26770)
(26226)
(24631)
(23579)
(23342)
(22084)
(21738)
(21155)
(21112)
(20444)
(20322)
(19660)
(19654)
(17109)
(17087)
(16477)
(15683)
(15398)
(15359)
(15241)
(15192)
(13790)
(13595)
学科
(116450)
经济(116312)
管理(79515)
(74861)
(60006)
企业(60006)
方法(45861)
数学(38645)
数学方法(38220)
(33687)
中国(33320)
地方(31551)
(27847)
业经(27552)
(25038)
(24471)
农业(22836)
环境(19683)
(19594)
贸易(19577)
理论(18990)
(18872)
(18811)
银行(18754)
(18369)
金融(18364)
(18210)
(18016)
技术(17887)
(16638)
机构
大学(399140)
学院(398774)
(156168)
管理(153290)
经济(152491)
研究(140124)
理学(131309)
理学院(129657)
管理学(127467)
管理学院(126728)
中国(104479)
科学(87922)
(87132)
(73355)
(71255)
(68473)
研究所(64610)
中心(63278)
(61884)
业大(60503)
财经(57213)
(56961)
师范(56428)
北京(55456)
农业(53224)
(51777)
(51036)
(49603)
经济学(45938)
师范大学(45812)
基金
项目(269297)
科学(211404)
研究(198473)
基金(192804)
(168241)
国家(166766)
科学基金(142437)
社会(123779)
社会科(117098)
社会科学(117067)
(107333)
基金项目(103165)
自然(91945)
教育(90837)
(89729)
自然科(89696)
自然科学(89675)
自然科学基金(88031)
编号(81952)
资助(78365)
成果(67032)
(61071)
重点(60855)
(58604)
课题(57383)
(55509)
创新(51830)
科研(50771)
国家社会(50279)
(50233)
期刊
(181973)
经济(181973)
研究(120738)
中国(85229)
学报(63604)
(63087)
科学(59457)
管理(56617)
(55053)
教育(49861)
大学(48002)
学学(44765)
农业(43376)
(36403)
金融(36403)
技术(34747)
业经(30903)
财经(27354)
经济研究(27233)
问题(23818)
(23374)
(22173)
图书(22049)
资源(19917)
科技(19602)
理论(18732)
(18718)
技术经济(18513)
现代(18046)
商业(17170)
共检索到606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煜琴  
在对区域旅游基本概念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对区域旅游发展格局的要素选择方法和核心要素进行了分析,并以中部六省为例对区域旅游发展格局的形成要素和评价体系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核心-边缘开发模式、协作网络开发模式和竞合模式等是可以在区域旅游发展格局演变中借鉴和应用的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建军  
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为基础,运用测度区域差异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统计指标,采用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等指标,分析了1992—2006年山西省11个地市的旅游经济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总体水平及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呈在波动起伏中缓慢下降的总体趋势,并存在局部两极分化的现象。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正确看待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确定旅游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方向和任务,构建合理的区域旅游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范式框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桂学文  王秋博  李君妍  
文章基于电子商务发展的S曲线模型理论和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指数测度模型。从准备度、使用度、影响度和综合度共4个维度构建了测度指标体系,阐明了不同维度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与过程以及数据获取与数据处理方法,并对2017—2020年中部六省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实证分析。通过对电子商务发展指数进行对比,分析了中部六省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邓淇中  何俊阳  潘芬萍  
采用1996年~2008年间的入境游客旅游消费数据,构建多种评价指标,对中部六省入境游客旅游消费变动及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的入境旅游规模增长趋势明显,但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缓慢,入境消费模式仍以数量型扩张为主;六省区以滞后型消费模式为主,消费质量偏低,非基本消费支出还不是区域内的主要消费;区域入境旅游消费不平衡指数随时间推移呈减小趋势,但区域内不平衡格局变化较为明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普  葛全胜  席建超  刘浩龙  
影视作品与旅游业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全面总结了影视旅游的形式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影视旅游作了界定,进一步分析影视旅游的旅游动机,分析了影视旅游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指出影视旅游中值得乡村旅游、体验旅游和旅游宣传借鉴的元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鹏  
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以大湘西区域为例,提出要做好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构建新体系、构筑旅游循环产业链和完善政策支撑体系等方面构筑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实现生态文化旅游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娟文  倪外  隋文平  
中部崛起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借鉴长三角地区成功发展的启示,中部地区要实现崛起必须在发挥六省各自优势的同时,充分进行区域协作,实行区域联动。在目前六省竞争有余、协作不足的情况下,有必要利用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带动作用明显、区域协作性强的产业特质,以旅游业为联动的首选行业,进行协作,实现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共享,域内各级政府与旅游企业间的联动。并以此为范例,带动其他产业的协作与联动,开创六省上下一条心、紧抓机遇共谋崛起的良好局面。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静  舒伯阳  
文章构建了反映旅游金融效率的指标体系和驱动因素的Tobit模型,借助DEA方法、结合Malmquist指数测度了中部六省的旅游金融效率,并在测度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旅游金融效率的动态演化、空间格局和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从动态演化看,整体上中部六省金融与旅游业间协同发展程度在不断加深,但区域间差距在拉大;纯技术效率指数显示中部六省间区域差异不大,呈下降趋势,从长期来看区域间差异有增大趋势;规模效率指数和综合效率指数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从空间格局看,旅游金融效率指数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转移惰性,且空间差异较为明显;作为高敏感性行业,旅游金融受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环境的影响较为严重。从驱动因素看,旅游资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利程度和信贷规模因素对旅游金融指数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产业结构水平则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技术创新、对外开放度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菊颖  王宗鹏  
本文在分析中部六省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面板数据实证模型,得出中部六省旅游业发展对实际GDP增长率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并结合中部六省实际GDP自发增长率比值,找出中部六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促进中部六省旅游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薇薇  吴悦  沈非  
边缘型旅游地的开发建设是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时代面临的重要命题。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消费者消费理念的转变,一些边缘型旅游地开始逐渐成长为区域旅游发展的"潜力区",研究空间与研究意义日益凸显。以具有典型边缘性特征的宣城市为实证,从区位空间、旅游资源、旅游形象、旅游交通和旅游经济等角度剖析其多重边缘化特征,探讨边缘化形成的主要机制。地处省际交界区、地域特征典型性不足是边缘化形成的自然诱因,周边核心旅游地遮蔽效应显著是边缘化形成的空间致因,经济支撑能力薄弱是边缘化形成的经济制因,政策惠及偏少是边缘化形成的人为促因。边缘型旅游地应实施多元比附、突出个性差异、完善要素建设的发展路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艳英  李凤霞  
以自组织系统理论为基础,将旅游产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从区域旅游产业系统的形成与组织结构入手,分析探讨区域旅游竞争力形成发展的要素结构,提出了区域旅游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内生核心动力机制、外生支持促进机制以及内外生因素耦合互动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冬民  陆帅  杨博捷  
以陕西省10市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分析绿色发展效率的动态演变过程,并进一步通过ML指数分解分析了绿色发展效率波动的原因,最后运用Tobit模型探究旅游业对陕西省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陕西省绿色发展效率随时间呈增长趋势,但整体仍未达到有效;地区差异明显,绿色发展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陕北、关中、陕南。技术进步因素成为制约绿色发展效率较低区域提高其绿色发展水平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和旅游收入对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显著推动作用,旅游人数和旅游景区数量对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显著的先抑制后提升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仪华  王园  
文章以福建省内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为研究对象,选取各地2016-2017年度区域经济数据和旅游全域化的指标数据,实证分析区域经济系统与全域旅游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全域旅游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程度属于中等水平,区域经济水平越高,地方产业越具延展性、可持续性,发展全域旅游的成效越明显,两个系统的协调也越趋于良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洪文艺  
旅游产业集群是依托核心旅游元素,由旅游企业、关联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围绕旅游消费体验和旅游公共服务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旅游企业聚集区以及高品质旅游生活环境的总和。以旅游重点产业集群为核心推动力,用工业化、城镇化的工作力度和推进方法来助推旅游强省建设,成为江西旅游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主要策略是:发挥旅游产业集群的功能与作用,规划全省集群发展布局并分类指导,明确集群发展责任主体和推进机制,筛选确立35个旅游重点产业集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佳平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旅游合作是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也是未来影响世界各国旅游业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在中部崛起的宏观背景下中部六省区域旅游合作已经启动,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通过空间生长力、政府调控力和市场驱动力3个层面对中部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对于中部六省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