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689)
2023(22820)
2022(19450)
2021(18159)
2020(15127)
2019(34715)
2018(34028)
2017(63727)
2016(34892)
2015(39052)
2014(38921)
2013(38347)
2012(35699)
2011(32390)
2010(32350)
2009(29879)
2008(29324)
2007(25805)
2006(22913)
2005(20649)
作者
(102888)
(85988)
(85065)
(81032)
(54673)
(41281)
(38648)
(33652)
(32756)
(30533)
(29339)
(29029)
(27449)
(27316)
(26579)
(26362)
(25487)
(25352)
(24638)
(24600)
(21433)
(21398)
(20810)
(19637)
(19399)
(19154)
(18934)
(18852)
(17382)
(16959)
学科
(151512)
经济(151361)
管理(95535)
(90792)
(72662)
企业(72662)
方法(62027)
数学(53380)
数学方法(52668)
中国(42817)
(39884)
(34662)
地方(33851)
(33181)
业经(32602)
(28011)
贸易(27993)
农业(27216)
(27150)
(26810)
(23180)
银行(23099)
(22768)
金融(22765)
理论(22606)
环境(22573)
(22206)
(22071)
技术(21276)
(20626)
机构
大学(497026)
学院(494125)
(203643)
经济(199464)
管理(187043)
研究(178788)
理学(160643)
理学院(158719)
管理学(155645)
管理学院(154772)
中国(135678)
科学(111670)
(108389)
(91904)
(91801)
(88030)
研究所(83723)
中心(80639)
业大(76277)
(73439)
财经(72601)
北京(69307)
农业(68979)
(66707)
(66125)
师范(65922)
(64834)
经济学(61748)
(59147)
经济学院(55357)
基金
项目(333576)
科学(260670)
基金(241671)
研究(237818)
(214101)
国家(212358)
科学基金(180035)
社会(150507)
社会科(142629)
社会科学(142589)
(128655)
基金项目(126883)
自然(117988)
自然科(115263)
自然科学(115231)
自然科学基金(113163)
(109701)
教育(108791)
资助(100655)
编号(94989)
成果(77227)
重点(75605)
(73786)
(73083)
(68270)
课题(66265)
科研(64102)
创新(63886)
国家社会(62781)
教育部(61907)
期刊
(229006)
经济(229006)
研究(147959)
中国(101401)
学报(85757)
(79933)
科学(76954)
管理(70305)
(69405)
大学(64388)
学学(60523)
农业(55082)
教育(54249)
(45464)
金融(45464)
技术(42894)
经济研究(37259)
业经(36126)
财经(35679)
(30839)
(29757)
问题(29504)
图书(26148)
(25228)
(24251)
技术经济(24240)
科技(23802)
统计(23300)
世界(23273)
国际(23082)
共检索到754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维忠  
依据1998~2010年中国的省级数据,利用面板协整分析方法,对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对林业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全国范围还是在东、中、西部地区,林业产值和旅游总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旅游发展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且三大地区旅游发展促进林业经济增长的长期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卫平  陈能军  钟表  
版权贸易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为服务贸易强国的重要指标。以1998—2010年全国26个省市版权输出和输入数据为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版权贸易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版权输出和输入都对经济增长发挥了正向作用,其中版权输出的作用大于版权输入的作用。另外,由版权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发现中国版权贸易竞争优势较弱,且国内地区差异很大。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世英  宋良荣  
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区域经济差距过大是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阻碍。智能化作为新兴技术的主要代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整体宏观经济发展质量均具有重大影响。基于2012—2018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经济收敛模型研究智能化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智能化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收敛发展并呈条件β收敛特征,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作用的内在机理是,智能化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空间收敛产生促进作用;研究还发现,区域市场的整合程度对智能化影响区域经济质量收敛发展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因而应充分发挥智能化红利,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紧抓新基建契机,完善智能化配套基础设施;提高要素市场的流动性,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提升我国整体经济增长的质量。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吴清华  周晓时  冯中朝  
本文基于公共物品模型和基础设施实物指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灌溉设施、等级公路和等外公路对中国以及东中西部各地区1995-2010年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灌溉设施、等级公路和等外公路都对中国农业生产总值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灌溉设施的促进作用最大;分地区来看,灌溉设施和等级公路的农业生产效应分别体现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而等外公路的农业生产效应在东部地区较为显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鹏  张俊飚  
森林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碳汇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及短期动态关系的研究,有利于探求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及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路径。测度中国30个省份1998—2010年的森林碳汇,采取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等计量技术,考察并预测森林碳汇与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森林碳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存在短期修正效应,当经济可持续增长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19%的力度调整至均衡状态,且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VAR面板模型结果验证了森林碳汇与经济增长的正的双向互动关系;脉冲响应函数显示,经济增长对森林碳汇发展的稳健性产生微弱的正向冲...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卉  
文化对于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面板VAR模型,选取中国1997-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从长期角度分析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文化产业投资等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实证结论显示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政府和企业文化投资不仅与人均收入的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也是人均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尤其是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能够显著拉动经济长期增长,但由于受到投资规模等因素的限制,文化产业投资和政府文化支出的增长效应并没有有效发挥。因此,需要提高企业和政府文化投资规模,鼓励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促进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目标顺利实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攀  杨进  周星  
旅游业的发展是否能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在文献中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中国254个地级市2001~2012年的微观面板数据,使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实证角度研究了旅游业的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旅游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够带动地级市人均GDP增长约-0.03个百分点,且国内旅游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大于国际旅游。分地区的回归结果表明,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欠发达地区,而分产业的结果表明,旅游业能够显著促进第三产业的增长。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旅游业带动区域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机制包括促进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住宿业的发展,增...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周文丽  
本文以Barro和Sala-i-Martin的收敛假说为理论基础,利用面板模型探讨了1997年~2010年间旅游业发展对我国总体国民经济及东、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敛散性的影响。结论显示:1997年~2010年间,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均呈发散趋势;旅游发展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区域内经济增长及其差距的缩小产生了积极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晓东  刘冰冰  
数字经济的来临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也成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通过分析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现实因素,发现数字经济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选取2013~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创新三个维度构建了省域数字经济指数,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且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差距在逐渐缩小。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地区经济水平、城镇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可以显著地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各种驱动因素对数字经济发达区、较发达区和欠发达区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聂正彦  李帅  
基于1998-2013年中国31个省区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物流业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物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物流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对西部地区最强,中部次之,东部最弱。此外,不论是全国还是分地区样本均表明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增加。研究结论对于各地在区域层面和产业层面引领新常态以及"一路一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建军  吕亚萍  
采用的理论模型为Cobb-Dauglas生产函数,采用的样本是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1998~2010年的pannel数据,通过建立变系数模型和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研究FDI以及国内投资在我国各区域所产生的经济影响。结果表明,国内投资仍然是对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它对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的促进效果,然而外国直接投资(FDI)在各地区所产生的经济影响有所不同。具体来说,FDI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其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9.23%;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显著相关性不强,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发挥了促进作用,其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2....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强  
基于1996-2015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旅游业统计数据以及各省市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用定量方法测度经济增长、城镇化及旅游产业发展对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城乡收入差异在过去二十年内呈现较为明显的"库兹涅茨曲线"效应。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城乡收人差异与经济增长、城镇化及旅游产业的发展存在着显著、稳定的空间自相关性。同时,相比传统的非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本研究的空间面板模型结果表明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城乡收入差异的影响更为显著。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城乡收入差异同时具有正向与反向作用,主要取决于地区旅游总收入与旅游产业区位熵的相对强弱。研究结果还表明,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发展对旅游产业在地区城乡收入差异的影响方面存在一定的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基于岭回归的模型和实证分析创新性地表明:1978年以来我国总体经济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改革为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而城市服务业则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去向,正规工业部门和建筑业的发展虽然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促进作用,但相对较弱。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使得更多的劳动力从农村解放出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得第三产业能够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振球  王建军  
本文从一般均衡的角度阐述了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机制。以此为理论基础,使用1998——2010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以全要素生产率表示经济增长方式,考察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地方政府竞争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影响关系存在着显著的滞后效应;地方政府竞争当期、滞后两期、四期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较大,滞后一期、三期的影响较小,在任期内呈现出W型特征;地方政府竞争对各省区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相同。文章论证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这与现有的研究结论不相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田志华  田艳芳  
近年来环境冲突事件的不断显现,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之一,而目前针对经济发展与环境冲突关系的实证研究仍然十分匮乏。文章通过构建一个两阶段回归模型,使用中国1998-2013年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首次就经济发展对环境冲突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并且通过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一步检验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对环境冲突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提升了居民的环境偏好和维权意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这是引起环境冲突的主要原因。从这个角度讲,环境冲突是经济发展的副产品。但是环境冲突并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间接效应的检验结果显示,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生产技术来改善环境质量从而对环境冲突产生抑制效应;并且门槛模型的进一步检验结果证实了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居民的环境偏好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现象。总体来看,环境冲突将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渐减少。文章的研究对厘清经济发展与环境冲突之间的关系,有效防范和治理环境冲突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