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12)
2023(8678)
2022(7413)
2021(6750)
2020(5545)
2019(12622)
2018(12024)
2017(23992)
2016(13167)
2015(14211)
2014(14387)
2013(14259)
2012(13360)
2011(12193)
2010(12511)
2009(11593)
2008(11447)
2007(10560)
2006(9608)
2005(8607)
作者
(38016)
(31631)
(31553)
(30182)
(20027)
(15241)
(14340)
(12321)
(11929)
(11520)
(10785)
(10756)
(10262)
(10169)
(9962)
(9850)
(9603)
(9484)
(9169)
(9131)
(8119)
(7794)
(7760)
(7278)
(7192)
(7108)
(6998)
(6991)
(6428)
(6396)
学科
(63673)
经济(63640)
管理(37526)
(37298)
(30903)
企业(30903)
方法(23356)
地方(19623)
数学(19358)
数学方法(19010)
(17434)
中国(15167)
业经(15061)
(12971)
农业(11718)
地方经济(11536)
(11486)
(10985)
产业(10617)
(10228)
(9612)
贸易(9607)
环境(9589)
(9255)
技术(8992)
理论(8939)
(8814)
(8798)
(8071)
银行(8060)
机构
学院(193408)
大学(187506)
(81685)
经济(79907)
管理(76690)
研究(67541)
理学(65391)
理学院(64608)
管理学(63647)
管理学院(63251)
中国(50020)
科学(41123)
(39791)
(36471)
(33420)
(30598)
研究所(30328)
中心(30171)
财经(28369)
(27941)
(27853)
师范(27647)
(25454)
(25261)
北京(25220)
业大(25106)
(24425)
经济学(23610)
师范大学(22019)
农业(21505)
基金
项目(126873)
科学(101405)
研究(94656)
基金(90627)
(77967)
国家(77349)
科学基金(67016)
社会(60825)
社会科(57999)
社会科学(57983)
(51996)
基金项目(47725)
(42625)
自然(42020)
教育(42001)
自然科(40929)
自然科学(40920)
自然科学基金(40192)
编号(38284)
资助(38099)
(31025)
成果(30350)
重点(28849)
课题(27744)
(27077)
(25906)
发展(25561)
(25132)
国家社会(24631)
创新(24237)
期刊
(96927)
经济(96927)
研究(55979)
中国(34935)
管理(28726)
科学(26240)
(25757)
(25371)
学报(23530)
教育(18574)
大学(18247)
技术(17845)
农业(17643)
(17553)
金融(17553)
业经(17548)
学学(17300)
经济研究(14876)
财经(13188)
问题(12616)
(11589)
技术经济(10657)
资源(10381)
统计(9999)
商业(9957)
(9817)
(9715)
(9584)
科技(9378)
现代(9210)
共检索到289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逯宝峰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旅游业内部各要素发展不协调、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的评价要以可持续为原则,以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性、高级化以及生态性为依据,通过构建区域旅游产业结构评价体系,利用偏离-份额、结构生产力等方法,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可以通过产品升级,改善要素内部结构,完善要素薄弱环节,优化地域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大产业技术创新力度来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伟  邓丽芸  张琳  
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异程度是衡量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目前,偏移-份额法(SSM)是区域入境旅游产业结构研究的重要工具,但该方法不能揭示考察期内产业结构演进状态。文章通过构建模型,运用改进的动态偏移-份额法(DSSM)对河北省2000~2010年的入境旅游产业结构演进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柴寿升  龙春凤  邓丽媛  
中国产业结构历经调整,三次产业的比重逐步改善,但仍待进一步优化。旅游业的兴旺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从旅游业视角对产业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以青岛为例,通过分析表明旅游收入与旅游人数均呈稳步增长趋势,且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得以稳步提升;进一步分析旅游业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的存在性,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旅游发展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旅游业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从旅游供给、旅游需求、旅游外商投资三个角度主要选取旅游景区(点)、旅游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企业从业人数、旅游人数、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率、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维忠  
本文利用我国1986-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检验国际旅游收入和区域产业结构层次指数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首次以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实证分析了旅游业发展对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效应。结果表明,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主要表现在长期而非短期,东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强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生延超  
旅游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构建多部门经济模型的基础上,利用1992~2008年数据测度出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1992~2008年期间,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大,平均为3.118%,相应地,占当年旅游经济增长率的比重为4.9529%;但在不同时期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一样,可以分为两个中周期、六个短周期;虽然各个省份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贡献有差异,但各区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惠萍  章锦河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以旅游产业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黄山市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评价,并结合黄山市旅游业的实际情况分析各产业部门的优劣势,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优化黄山市旅游产业结构的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勋  全华  
第一,各区域应继续深化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从合理化的内涵来看,深化合理化就是要提高产出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之间的匹配度(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以及旅游供需之间的协调度。在提高匹配度方面,制度起着先导性的作用。诺思(1998)认为,产业革命就是一系列制度创新的结果,产权的较充分界定改善了要素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珊珊  何秀芬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产业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与其相关的诸多学术专著纷纷发表,但直接提出针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文献还较少。《我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一书,对于"一带一路"下的旅游产业发展,作出了指导性建议。该书2015年11月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对我国当前的旅游结构产业现状展开了研究,通过理论、政策以及实证3个方面,对我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进行探究,提出基于产业集群的"一带一路"构想下我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珊珊  何秀芬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产业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与其相关的诸多学术专著纷纷发表,但直接提出针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文献还较少。《我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一书,对于"一带一路"下的旅游产业发展,作出了指导性建议。该书2015年11月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对我国当前的旅游结构产业现状展开了研究,通过理论、政策以及实证3个方面,对我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进行探究,提出基于产业集群的"一带一路"构想下我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佑印  顾静  黄河清  
利用区位熵、产业集中度指数和产业结构变化指数以及产业结构变化方向四个理论模型,以2000—2009年旅游产业统计数据基础,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旅游核心产业之间的变化及差异。结果表明:旅游核心产业的区位熵总体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梯度递减格局,其中旅行社业的区域特征最为明显。从多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旅游产业的区位熵总体呈现出区域均衡化发展的趋势;产业集中度指数方面区域特征相对较弱,但总体向酒店行业集中。发展趋势方面,总体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说明我国旅游产业间的空间差异也在向均衡化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指数近年来发展趋势相对平缓,空间方面总体呈现出北大南小,东、西部变化大,中部小的格局;产业结构变化方向有一定差异,但较为一致,总体表现为旅游景区业和旅行社业上升,旅游星级饭店业下降的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蔚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加快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试图在对我国区域旅游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路径,为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能级提升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夏学英  金艳春  李龙  
应用区位商方法对我国旅游产业区域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市场占有率作为辅助衡量指标与区位商共同作用判断我国各省市旅游产业区域比较优势和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连银  周方涛  
打造区域性产业板块,是根据我国幅员辽阔,具有自然地理上的多样性、地方文化的多元性特点,进行旅游产业区域布局的结构性调整,整合我国各具鲜明特色的大区域旅游板块形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健雄  刘炼鑫  黄江媚  关远灵  
基于国内外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上,从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两方面出发,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通过集聚效应、最邻近距离、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结合旅游中心地理论、点—轴理论等相关理论,对海南省的旅游空间结构进行全面地分析。研究发现:海南省旅游景点呈集聚分布,存在地区分布的差异;旅游景区类型较少,多以海岛港湾景观为主;旅游市场分布不均衡,入境市场较为集中,且呈现下降的趋势;国内旅游季节性逐渐增强,各地区接待游客量不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为海南旅游进行合理的规划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雄伟  
运用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理论,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9-2013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互相作用的经济模型,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效益和产业生态和谐指数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效益和产业生态和谐指数水平还比较低,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协调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尚未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承载潜力,从而造成产业发展超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趋势在增强。最后,提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提高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