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0)
- 2023(9338)
- 2022(8023)
- 2021(7103)
- 2020(6240)
- 2019(14049)
- 2018(13711)
- 2017(27123)
- 2016(14840)
- 2015(16870)
- 2014(17277)
- 2013(17383)
- 2012(16512)
- 2011(15018)
- 2010(15052)
- 2009(14050)
- 2008(14204)
- 2007(13151)
- 2006(11392)
- 2005(10145)
- 学科
- 济(75429)
- 经济(75374)
- 业(41764)
- 管理(41426)
- 方法(33966)
- 企(32530)
- 企业(32530)
- 数学(29148)
- 数学方法(28921)
- 农(19621)
- 地方(19345)
- 中国(16011)
- 业经(15648)
- 技术(15177)
- 财(14776)
- 学(14394)
- 农业(13669)
- 贸(12286)
- 贸易(12286)
- 易(11846)
- 地方经济(11600)
- 产业(11457)
- 环境(10989)
- 制(10698)
- 和(10340)
- 理论(10237)
- 融(9285)
- 金融(9283)
- 银(8869)
- 银行(8836)
- 机构
- 学院(230252)
- 大学(228059)
- 济(97094)
- 经济(95118)
- 管理(88002)
- 研究(78880)
- 理学(75875)
- 理学院(74949)
- 管理学(73751)
- 管理学院(73294)
- 中国(56828)
- 科学(50444)
- 京(48335)
- 所(40985)
- 财(40716)
- 农(40505)
- 研究所(37542)
- 中心(36298)
- 业大(35164)
- 江(35134)
- 财经(33237)
- 农业(32222)
- 范(32176)
- 师范(31850)
- 北京(30484)
- 经济学(30283)
- 经(29945)
- 州(28216)
- 院(27973)
- 经济学院(27676)
- 基金
- 项目(154008)
- 科学(121011)
- 研究(111592)
- 基金(110180)
- 家(96353)
- 国家(95616)
- 科学基金(81061)
- 社会(71262)
- 社会科(67784)
- 社会科学(67761)
- 省(62529)
- 基金项目(59495)
- 划(51875)
- 自然(51464)
- 自然科(50176)
- 自然科学(50162)
- 教育(50140)
- 自然科学基金(49274)
- 资助(45337)
- 编号(44714)
- 发(36538)
- 重点(35302)
- 成果(34903)
- 部(33779)
- 创(32453)
- 课题(31231)
- 创新(30494)
- 发展(29487)
- 科研(29413)
- 国家社会(29361)
共检索到328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顺林
本文将技术效率引入我国区域旅游产业效率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产业综合技术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各区域纯技术效率低下,必须通过转变产业增长方式、整合产业链、建立和完善产业创新体系等途径来提高旅游产业的技术效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广海 冯英梅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度了2000-2010年我国旅游产业效率,并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等指标,从省际和区际层面测量了我国旅游产业效率区域差异。结果显示我国旅游产业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但旅游产业效率区域差异不大;旅游产业效率及区域差异都呈现了明显的两阶段特征,以2003年为转折点,2003年之后各地区旅游产业效率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旅游产业效率区域差异开始收敛,旅游产业效率区域内差异是旅游产业效率区域总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宏志 朱承亮
将技术效率引入中国旅游产业效率分析,运用DEA模型对2001~2007年中国旅游产业技术效率及其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产业技术效率大致呈"U"型变化,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偏低,全国均值为0.571;中国旅游产业技术效率区域差距明显。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又高于中部地区;我国旅游产业技术效率变异系数大致呈倒"U"型变化,近年来区域差异有缩小的趋势。对此,要通过转变产业增长方式,整合产业链,建立和完善产业创新体系等措施来提高中国旅游产业的技术效率。
关键词:
旅游业 技术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区域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润泽 赵磊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实证分析了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技术效率的影响机制及其区域差异,实证结果显示:①整体旅游对技术效率存在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效应较小,这一研究结论与国外已有研究成果相一致;②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对技术效率均存在显著正向作用,但国内旅游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效应要大于入境旅游;③东部和中部整体旅游对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并且东部整体旅游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效应大于中部,但西部整体旅游对技术效率影响则不显著;④分区域整体旅游影响技术效率条件下的三大区域技术效率水平整体上存在逐年上升的趋势,三大区域之间技术效率存在"追赶效应",并呈现趋同趋势。
关键词:
旅游发展 技术效率 影响机制 区域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亚光
围绕旅游经济发展效率,采用随机前沿法(SFA)对2005—2014年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港澳台地区除外)的旅游经济效率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综合Kumbhakar和Lovell(2000)的效率增长解构法,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进行解构研究。研究表明,我国旅游产业效率存在明显的"东强西弱"区域异质性特征。技术进步率以及规模效率是制约我国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短板;技术进步率与配置效率的低下是阻碍西部地区旅游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提高生产前沿技术水平、优化产业规模结构将是推动我国中部地区旅游产业向效率转型的关键要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必虎,宋治清
本文主要探讨区域旅游形象分析与建立的技术程序。文章首先说明了建立区域旅游形象的必要性 ,继而提出建立区域旅游形象需要从前期的基础性工作 (包括地方性研究、受众调查、替代性分析 )和在此基础上的显示性工作 (包括理念核心、界面意象、传播口号、传播视觉符号 )两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旅游形象 基础性研究 显示性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佑印 顾静 黄河清
利用区位熵、产业集中度指数和产业结构变化指数以及产业结构变化方向四个理论模型,以2000—2009年旅游产业统计数据基础,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旅游核心产业之间的变化及差异。结果表明:旅游核心产业的区位熵总体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梯度递减格局,其中旅行社业的区域特征最为明显。从多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旅游产业的区位熵总体呈现出区域均衡化发展的趋势;产业集中度指数方面区域特征相对较弱,但总体向酒店行业集中。发展趋势方面,总体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说明我国旅游产业间的空间差异也在向均衡化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指数近年来发展趋势相对平缓,空间方面总体呈现出北大南小,东、西部变化大,中部小的格局;产业结构变化方向有一定差异,但较为一致,总体表现为旅游景区业和旅行社业上升,旅游星级饭店业下降的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河清 王蕾蕾 田晓辉
首先对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然后以广东省的21个城市作为样本区域,采用区位商的方法对广东省的旅游产业集群集聚绩效进行测算,并根据所构建的模型对广东省的旅游产业集群竞争态势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基于比较结果提出了该区域有针对性的旅游产业发展策略,以期实现该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凯 刘美伦 尹建军
探索旅游产业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空间收敛性,对于协同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基于200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综合运用Super-SBM模型、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和收敛模型等方法,分析中国旅游产业效率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收敛性。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产业效率整体提升较为缓慢,空间上呈现出由东向西梯度递减的分异格局。全国旅游产业效率差异与四大区域间旅游产业效率差异逐步缩小,区域间差异的交叉重叠对旅游产业效率总体差异的影响较大,且全国及四大区域的旅游产业效率存在极化现象。中国旅游产业效率总体上存在σ收敛,并具有显著的β收敛特征,条件β收敛下旅游产业地位、交通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对旅游产业效率收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产业结构对其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纳入空间因素后,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地位对旅游产业效率收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对其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凯 刘美伦 尹建军
探索旅游产业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空间收敛性,对于协同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基于200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综合运用Super-SBM模型、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和收敛模型等方法,分析中国旅游产业效率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收敛性。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产业效率整体提升较为缓慢,空间上呈现出由东向西梯度递减的分异格局。全国旅游产业效率差异与四大区域间旅游产业效率差异逐步缩小,区域间差异的交叉重叠对旅游产业效率总体差异的影响较大,且全国及四大区域的旅游产业效率存在极化现象。中国旅游产业效率总体上存在σ收敛,并具有显著的β收敛特征,条件β收敛下旅游产业地位、交通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对旅游产业效率收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产业结构对其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纳入空间因素后,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地位对旅游产业效率收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对其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尚云峰 徐艾菂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商品流通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之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旅游作为一项绿色环保的朝阳产业,符合国家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提高旅游项目营销效率对于区域旅游效益的增长意义重大。文章从流通理论视角出发,提出一种基于DEA模型的区域旅游营销效率波动分析策略。对影响旅游营销效率波动的具体因素进行汇总和分类,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究各样本因素之间的联系及重要性分布;利用DEA营销效率评估模型,具体分析不同影响因素组合下区域旅游营销活动效率的波动变化情况。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郭亚军 曹卓 杜跃平
本文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提出了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因素构成,并运用配对比较法对碧峰峡、丽江、深圳、大连和开封等5个案例进行了比较研究,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区域旅游战略及其结构以及区域竞争是区域旅游竞争力形成的普适性因素。
关键词:
区域旅游竞争力 影响因素 案例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