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78)
- 2023(17662)
- 2022(14898)
- 2021(13892)
- 2020(11584)
- 2019(26462)
- 2018(26420)
- 2017(49780)
- 2016(27544)
- 2015(30933)
- 2014(31209)
- 2013(30523)
- 2012(28322)
- 2011(25307)
- 2010(25335)
- 2009(23287)
- 2008(22758)
- 2007(20217)
- 2006(17979)
- 2005(15942)
- 学科
- 济(111883)
- 经济(111761)
- 管理(74752)
- 业(68553)
- 企(55517)
- 企业(55517)
- 方法(45924)
- 数学(38613)
- 数学方法(38047)
- 农(31881)
- 中国(30956)
- 地方(29178)
- 学(26596)
- 业经(25598)
- 财(25432)
- 农业(21497)
- 制(20927)
- 理论(19866)
- 贸(18257)
- 贸易(18239)
- 易(17562)
- 和(17292)
- 环境(17097)
- 银(16428)
- 融(16407)
- 金融(16397)
- 银行(16378)
- 技术(15838)
- 行(15655)
- 体(15583)
- 机构
- 大学(386959)
- 学院(385236)
- 管理(146486)
- 济(145490)
- 经济(142041)
- 研究(134923)
- 理学(125904)
- 理学院(124303)
- 管理学(121755)
- 管理学院(121065)
- 中国(99928)
- 科学(87229)
- 京(84837)
- 所(69132)
- 财(67198)
- 农(67061)
- 研究所(63191)
- 江(62096)
- 中心(61241)
- 业大(59306)
- 范(55817)
- 师范(55208)
- 北京(53261)
- 财经(53194)
- 农业(52473)
- 院(49617)
- 经(48160)
- 州(48106)
- 师范大学(44704)
- 经济学(42725)
- 基金
- 项目(264613)
- 科学(206799)
- 研究(192250)
- 基金(189385)
- 家(166536)
- 国家(165156)
- 科学基金(140365)
- 社会(119157)
- 社会科(112577)
- 社会科学(112546)
- 省(104656)
- 基金项目(100621)
- 自然(91661)
- 自然科(89492)
- 自然科学(89468)
- 教育(88248)
- 划(88083)
- 自然科学基金(87779)
- 编号(79100)
- 资助(77386)
- 成果(64722)
- 重点(59856)
- 发(57272)
- 部(57000)
- 课题(55580)
- 创(53847)
- 科研(50287)
- 创新(50251)
- 国家社会(48551)
- 大学(48423)
- 期刊
- 济(165896)
- 经济(165896)
- 研究(113469)
- 中国(79998)
- 学报(66679)
- 农(61566)
- 科学(60222)
- 管理(53813)
- 财(50632)
- 教育(49651)
- 大学(49618)
- 学学(46158)
- 农业(42180)
- 技术(33814)
- 融(32717)
- 金融(32717)
- 业经(27619)
- 经济研究(25370)
- 财经(25265)
- 图书(22992)
- 业(22192)
- 问题(21897)
- 经(21685)
- 版(19464)
- 资源(19396)
- 科技(18875)
- 技术经济(17523)
- 理论(17513)
- 业大(17064)
- 现代(16877)
共检索到579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靳诚 陆玉麒
本文首先分析了边界效应的两种形式,即质的边界效应和量的边界效应,并构建了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中对行政区边界效应的度量方法,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以1991-2006年为样本区间,对其入境旅游发展做了实证研究,探讨江苏与浙江、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之间的边界效应。通过邹检验(ChowTest)发现,长江三角洲各城市间的经济水平存在结构性的差异,进一步的回归检验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各城市间存在一体化的趋势,但存在着量的边界效应。进而考察了长三角边界效应的演化情况,结果表明江苏和浙江之间的边界效应从有到无,上海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永刚 李萌
由于行政区经济的制约,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进程中跨行政区的利益冲突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成为影响一体化深入发展的根本性障碍。文章认为,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进程,实际上是各行政区之间的利益博弈过程,最终博弈的均衡解就是能够实现各方利益的动态平衡。通过构建不完全合作博弈模型,从理性约束、利益转移和集体谈判等3个方面进行解析,可以建立一套包括规则约束机制、信息合作机制、绩效激励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在内的稳定长效的、制度化的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利益协调机制。以一系列带有路径依赖性质的机制设计与制度安排,促使长三角旅游一体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殿发 杨晓平 童亿勤
旅游资源的互补性、旅游空间的连续性以及区域文化的相似性奠定了长三角旅游合作的基础。推动长三角旅游经济一体化,需要从观念、机制和措施等方面进行创新。观念更新是长三角旅游合作的关键,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以历史文化为线索,以交通为纽带,加强政府间的合作和联动,统一市场建设,整体形象营销,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以上海2010年世博会为契机,完善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加快制定旅游合作规划,加大旅游市场拓展、项目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共同构建长三角旅游经济圈。在长三角旅游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必需加强政府的合作和联动,打破地区分割,加强统一市场建设;同时,加强地区间发展的协同和协调,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以旅游圈的旅游资源为背景,以历史文化为脉络,以交通为纽带,针对圈内外市场特点,推出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与线路,实现多样化产品形式,构建若干个主题不同、功能互补的旅游业圈。长三角旅游合作要取得成功,必须有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和保障措施。通过旅游资源的重组和共享、旅游产品的更新和提升、区域旅游功能分工、客源市场的共同开拓与互换、联合促销、旅游企业之间的优化组合以及区域旅游整体形象的构建等,长三角范围内不同城市的旅游产业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旅游 旅游经济 旅游合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金平 杜红亮
大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多样。但是,由于旅游缺乏区域协作,制约了该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章通过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基础、旅游协作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以及区域旅游协作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促进区域旅游协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旅游 区域协作 大长江三角洲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陶卓民,卢亮
区域旅游形象是指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和服务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印象和评价[1],设计具有鲜明特色,已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文章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研究探讨了区域旅游形象设计的驱动机制,通过分析自然背景、历史文化背景等地方性特征以及旅游客源市场受众调查,进行了区域旅游形象设计定位,提出了包括整体形象、口号设计、视觉设计、行为设计等在内的较为全面的区域旅游形象系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昌雪 汪德根
构建旅游市场亲景度模型和市场竞争态模型,定量分析1995~2004年江浙沪国际旅游客源市场亲景度和竞争态的变化特征,在进一步探讨亲景度和竞争态的相关性基础上提出了江浙沪国际旅游市场竞争力四个层次,据此确定了长江三角洲国际旅游四类市场:成熟市场、成长市场、崛起市场和机会市场,并提出长江三角洲国际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秋媛 王莹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长三角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极。在此宏观经济背景下,本文试从区域旅游发展的角度,对长三角地区旅游合作条件进行分析,阐明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的比较优势与不足,并从中得出一些启示,为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区域旅游 长三角 合作 梯度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惠蓉
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目标是率先实现区域现代化,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发展旅游业在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现代化中,体制障碍较小,有利于推动长江三角洲城市和区域经济现代化。以城市为中心,以2003年中国江、浙、沪旅游年为契机,抓住筹备2010年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机遇,共同构建区域道路和交通网络,充分利用各城市和区域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发展长江三角洲旅游业,提升长江三角洲整体旅游形象和旅游竞争力。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旅游业 区域经济现代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彩国 陈芝慧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相似,各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皆以加工工业为主,而且,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结构的调整线路又比较接近,由此导致各城市之间在资源和市场方面展开激烈争夺。但也应看到,"重复建设"不仅产生了经济发展所需的竞争局面,而且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而言,如能将其正确引导,"重复建设"还会成为走集群发展和经济一体化道路的重要基础。而该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动态也表现出了产业间水平分工和集群发展的趋势。本项研究表明,区域内经济结构虽然相似,但发展水平却存在地域差异,这为区域分工与合作提供了可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震方 吴江 侯国林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带动 ,城市旅游资源的富集 ,人口、经济的集聚与扩散 ,旅游供需关系的结合 ,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行为 ,政策的导向 ,旅游业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完善等因素 ,导致了旅游城市化现象的产生。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 ,分析了旅游城市化进程中还存在发展思路不明 ,破坏旅游景观和生态环境 ,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城市发展不相适应 ,人口管理比较混乱 ,用地功能分区不明显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提出了旅游城市化的发展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中华 汪宇明
交通要素的科学配置是无障碍旅游区建设所面临的重要命题。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最早的地区,也是国内首例建设的“无障碍旅游区”。尽管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网络密集,大众交通旅游职能效应有相当程度的发挥,但从有利于旅游发展的角度考察,该地区旅游交通在管理体制、专业化水平、信息流通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从区内交通资源整合、现有道路设施水平完善与旅游交通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加以完善和努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国清 杨国玺
区域旅游合作不仅带来了区域空间的整合,而且也引发了区域管治的重构。经历30年的利益博弈和沟通磨合,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己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区域管治的困境。文章基于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脉络的梳理与分析,揭示区域旅游合作与管治的内在关系,认为多层次管治是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多层次管治 长江三角洲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铁飞 冯亚芬 张振国
根据68处4A级景区所依托的主要旅游资源,将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的时空结构概括为4种类型:周末型———圈层结构、节假日型———多节点结构、四季型———面状结构及其它时间型———单节点结构;由此提出该地区旅游产品亦构建为具有更加精细市场针对性的4类产品类型:周末型、节假日型、四季型和单节点型;认为通过旅游资源与产品的时空结构分析,可以促进区域旅游资源的集约化开发,改变目前“长三角”地区旅游产品开发粗放的现状,推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旅游资源 时空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忠诚 李金莲
旅游活动是一项高消费的社会生活方式,产业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均GDP超过3600美元,进入旅游业快速发展阶段。文章在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产业等级体系;借鉴相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模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梓瑛 王兆峰
在绿色发展背景下,政府如何适度运用环境规制工具,处理好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关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构建区域环境规制与旅游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赋权法、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得到2007~2017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环境规制与旅游生态效率值,在此基础上基于自然断点法分析两者的空间格局演化情况,而后建立面板模型,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环境规制对旅游生态效率的影响。具体结论如下:(1)城市群总体环境治理力度有所增强,区域差异逐渐缩小。从空间分布来看,其空间格局变动较大,表现在高规制强度地区由城市群中部逐渐向东西部边缘地区进行转移。(2)城市群旅游生态效率水平整体不高,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空间差异先扩大后缩小。旅游生态效率逐渐形成中部地区高效率组团状集聚的空间分布形态。(3)城市群环境规制与旅游生态效率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随着滞后阶数的增加,环境规制对旅游产业绿色发展的不利影响正逐渐减弱。从空间维度上看,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环境规制对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受环境规制正向影响的城市较少,主要分布在城市群中部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