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85)
- 2023(19887)
- 2022(16610)
- 2021(15350)
- 2020(12590)
- 2019(28835)
- 2018(28626)
- 2017(54574)
- 2016(30097)
- 2015(33746)
- 2014(33989)
- 2013(33322)
- 2012(30865)
- 2011(28107)
- 2010(28445)
- 2009(26355)
- 2008(26072)
- 2007(23514)
- 2006(21187)
- 2005(19569)
- 学科
- 济(124823)
- 经济(124667)
- 管理(88597)
- 业(83511)
- 企(69473)
- 企业(69473)
- 方法(48098)
- 数学(39947)
- 数学方法(39431)
- 中国(37575)
- 农(34724)
- 财(30914)
- 业经(30724)
- 地方(30582)
- 学(28293)
- 制(27750)
- 农业(23179)
- 银(21716)
- 理论(21688)
- 银行(21649)
- 贸(21372)
- 贸易(21354)
- 融(20852)
- 金融(20848)
- 行(20798)
- 易(20627)
- 和(20249)
- 环境(19953)
- 技术(19375)
- 体(19120)
- 机构
- 大学(434188)
- 学院(431463)
- 济(171103)
- 经济(167115)
- 管理(163137)
- 研究(154580)
- 理学(139130)
- 理学院(137430)
- 管理学(134986)
- 管理学院(134189)
- 中国(116015)
- 科学(95885)
- 京(95402)
- 财(81611)
- 所(79439)
- 农(73612)
- 研究所(71912)
- 中心(68449)
- 江(67199)
- 业大(64146)
- 财经(63420)
- 北京(60953)
- 范(59852)
- 师范(59207)
- 农业(57427)
- 经(57414)
- 院(56470)
- 州(54059)
- 经济学(51239)
- 师范大学(47895)
- 基金
- 项目(285870)
- 科学(223868)
- 研究(209135)
- 基金(205153)
- 家(180109)
- 国家(178568)
- 科学基金(151585)
- 社会(130861)
- 社会科(123775)
- 社会科学(123744)
- 省(112008)
- 基金项目(107628)
- 自然(97726)
- 教育(95992)
- 自然科(95347)
- 自然科学(95323)
- 划(94944)
- 自然科学基金(93625)
- 编号(85444)
- 资助(84326)
- 成果(71237)
- 重点(65283)
- 发(64325)
- 部(62261)
- 课题(60803)
- 创(58947)
- 创新(55065)
- 科研(54005)
- 国家社会(53648)
- 教育部(52931)
- 期刊
- 济(201626)
- 经济(201626)
- 研究(134000)
- 中国(93830)
- 学报(71287)
- 农(68524)
- 科学(65520)
- 管理(64455)
- 财(62189)
- 教育(54967)
- 大学(53763)
- 学学(50240)
- 农业(46692)
- 融(41865)
- 金融(41865)
- 技术(37724)
- 业经(33243)
- 财经(31712)
- 经济研究(31183)
- 经(27191)
- 问题(26163)
- 业(24386)
- 图书(23357)
- 科技(20892)
- 版(20641)
- 技术经济(20389)
- 理论(20219)
- 现代(19951)
- 贸(19482)
- 商业(18768)
共检索到666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树宽 景承蔚 陈秀丽
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作为一项战略的提出,确立了今后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努力方向。与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相比,我国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时,充分占有了信息化的契机,具备了潜在的后发优势,然而只有合适的政策保障和制度基础才能突出后发优势实现新形势下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一系列新情况下选择的新思路,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支持、扶助的政策环境也相应调整。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政策环境 制度安排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文强 陈宪
新型工业化作为我国的重要战略部署,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化,没有固定模式可以遵循。理论界对怎样在新世纪走出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本文从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新型工业化与产业融合、信息化、制造业服务化的关系,以及中国新型工业化之路应该如何走等几个方面,梳理归纳了理论界研究的最新进展。希望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有助于深化理论研究,并指导实践。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产业融合 信息化 服务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凡兰兴
工业化后发优势所要求的条件相当严格。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要实现后来居上,必须制定以信息产业为主导带动工业化、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推动工业化和以人力资源为优势加快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同时,以制造业信息化为突破口,拉开新型工业化的序幕。
关键词:
后发优势 新型工业化 战略 突破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志光 左玉辉
本文以江苏省“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宏观发展战略为研究背景,在全面研究全省工业化发展水平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走符合新的科学发展观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江苏省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构筑了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体系,并研究制定了重点实施内容、评价指标及相关政策。
关键词:
江苏省 新型工业化 战略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剑波
如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已成为各级政府在经济建设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广西在推进县域农村工业化建设的进程中,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逐步推进稳定发展、多种模式并存、持续发展的原则,实施“项目推动战略”、中心聚集战略和特色经济战略。
关键词:
县域 农村 工业化 战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四川工业强省战略若干问题研究课题组
2005年11月间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提出工业强省战略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从提供理论支持的角度,写出了一份研究报告。现将这份报告的简本在本刊发表,供读者特别是西部读者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秦简
《中国工业化思想及发展战略研究》评介秦简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赵晓雷博士撰写的学术专著《中国工业化思想及发展战略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是对该领域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全书共6篇18章,加上导论和结语,计33万字。该书出版获得了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保平
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以及中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相比较,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加深工业化仍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体现了中国21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新选择。在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中,要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创新、科教兴国和以自主创新为主的科技战略创新,以及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创新。
关键词:
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 经济发展战略 创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桂萍 胡庆为
本文研究了新型工业化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武汉市经济增长与工业化现状,提出武汉市基于新型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
关键词:
中心城市 新型工业化 经济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柳
发展中国家如何追赶发达国家,可以有很多发展战略。工业化战略和比较优势战略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两种。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两种战略的理论依据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得出结论:比较优势是较成功的战略。在世界经济正向知识经济过渡的今天,发展中国家同样应立足于比较优势战略发展本国经济。
关键词:
工业化战略 比较优势战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志刚 龚维
本文通过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评价法,从工业化水平和结构、工业化质量、工业化潜力与可持续性3个方面计算了新疆14个地州市区域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新疆各地州市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工业化质量对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工业化水平和结构,最后是工业化潜力与可持续性,说明要提高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重点是提升工业化质量水平。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组合评价 新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建安 李相银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上海如何定位自己的发展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本文从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发展阶段、区域分工现状、世界制造业转移以及产业空心化几方面探讨了上海目前发展面临的问题,运用对比与实证的方法得出上海在目前形势下不应重新工业化,而应该走区域内综合服务型的中心城市之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彤
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既要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又要解决如何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问题。中国产业技术的选择应顺应世界产业技术发展的基本路线,实现向高层次、高技术价值链的推进和升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进而实现现代化、高新技术化,这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要素禀赋 产业技术特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蔡之兵
随着诸多区域战略的出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空间布局已经完成,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基于区域协调发展本身包含的发展工具、发展目标与发展过程三大属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工具属性上面临战略数量多、空间尺度多、相互交叉多的挑战,在目标属性上面临整体功能与个体功能相融合的挑战,在过程属性上面临实现区域一体化、区域深度合作与区域共赢发展的多重约束。因此,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发展工具层面应坚持战略融合、在发展目标层面应坚持功能耦合、在发展过程层面应坚持制度统合。根据区域协调发展所涉及的区域利益变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现战略融合、功能耦合与制度统合目标,应立足区域利益同增原则,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准,强化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基础,深化改革现有政绩考核制度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