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49)
2023(12519)
2022(10079)
2021(9142)
2020(7324)
2019(16300)
2018(16191)
2017(30829)
2016(16905)
2015(19069)
2014(19139)
2013(18886)
2012(17917)
2011(16175)
2010(16432)
2009(15081)
2008(14890)
2007(13467)
2006(12598)
2005(11977)
作者
(50307)
(41893)
(41403)
(39444)
(26650)
(20121)
(18999)
(16192)
(16116)
(15134)
(14286)
(14124)
(13669)
(13283)
(12853)
(12847)
(12316)
(12114)
(12063)
(11926)
(10752)
(10419)
(10207)
(9753)
(9424)
(9389)
(9326)
(9265)
(8502)
(8308)
学科
(76314)
经济(76226)
管理(42078)
(41357)
(28765)
企业(28765)
地方(28563)
(27367)
中国(27272)
方法(20071)
业经(19682)
农业(18722)
数学(16674)
数学方法(16423)
(15706)
(15145)
地方经济(14873)
(14842)
(14374)
(13859)
银行(13841)
(13694)
金融(13692)
(13409)
环境(12654)
(11773)
贸易(11755)
(11206)
发展(10833)
(10790)
机构
学院(238147)
大学(234942)
(96843)
经济(94306)
研究(91417)
管理(84041)
中国(71088)
理学(69529)
理学院(68535)
管理学(67203)
管理学院(66745)
科学(55955)
(53020)
(47432)
(45481)
(44866)
中心(42469)
研究所(42332)
(41535)
(36903)
师范(36596)
业大(34767)
农业(34149)
北京(34148)
财经(33725)
(33233)
(33102)
(33037)
(30221)
师范大学(29379)
基金
项目(151472)
科学(118714)
研究(115649)
基金(105081)
(91211)
国家(90298)
科学基金(76371)
社会(72281)
社会科(68171)
社会科学(68153)
(63781)
基金项目(55462)
(51908)
教育(51462)
编号(48612)
自然(46327)
自然科(45132)
自然科学(45120)
自然科学基金(44225)
资助(41595)
成果(40460)
(40030)
课题(35520)
重点(35052)
发展(32561)
(32017)
(31820)
(31241)
创新(29290)
国家社会(29196)
期刊
(126625)
经济(126625)
研究(78509)
中国(61681)
(44124)
学报(35757)
科学(34581)
(34133)
教育(33545)
管理(32432)
农业(29649)
(28524)
金融(28524)
大学(27202)
学学(25030)
业经(22689)
技术(21913)
经济研究(18328)
问题(17216)
财经(16236)
(15340)
(14166)
图书(13828)
资源(13820)
(12625)
(12020)
(11670)
论坛(11670)
(11304)
技术经济(11282)
共检索到397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先标  杨善民  张翠萍  
在中国经济总量的"第一方阵"中,山东城镇化水平较长期地落后于粤苏浙等沿海省份,严重制约其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率先达到小康目标的实现。比较分析指出,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山东应以树立先进的城镇化发展理念为先导,以加大体制改革为重要动力和第一要务,以铁路现代化、保障房等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为重要抓手,以新型城镇化和海洋科教研究为智库支撑,以人才强省为重要战略,唱好"海经",重视海洋强省和城镇化两大战略的捆绑实施,坚定不移地推动城乡统筹、海陆互动的山东特色城镇化,持续促进山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建成小康强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潇  刘卫东  范辉  吕添贵  王向东  
研究目的:评价土地财政与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为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在阐述地方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学思想构建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度模型,并以山东省为例,分析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布。研究结果:(1)土地财政与城镇化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性,其相互关系的拟合曲线分别适用于线性和S型;(2)从时间上看,山东省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呈现从失调衰退向协调发展的演变趋势;(3)从空间分布上看,山东省17地市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东部半岛城市的协调发展度普遍大于西部内陆城市,并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对应性。研究结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官卫华,姚士谋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缩小东西部差距 ,是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了西部地区城市化的现状特征 ,针对其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未来城市化进程应该注意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笔者认为西部大开发其实就是西部的城市化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具体落实应该体现在城市之上。而西部大开发也应当以城市化为先导 ,以城市化作为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蔡洁  夏显力  李世平  
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以最小的生态代价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而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污染、生态效率低下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选用山东省17地市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基于BC2-DEA测算了纯技术条件下的区域生态效率,立足新型城镇化视角,构建了区域生态效率与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比重、环保财政投入、万元GDP能耗的STIRPAT模型,分析了城镇化水平和区域生态效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和区域生态效率呈U型关系,半岛地区和鲁中地区的大部分城市处于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鲁西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生态效率呈线性关系,区域生态效率随城镇化水平的上升而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环保财政投入和万元GDP...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传开  张凡  宁越敏  
基于山东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和社会经济数据,借助分形方法、引力模型、空间探索分析等技术研究了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的突出特征。研究发现:12010年山东省53.5%的城镇人口集聚于县和县级市,具有明显的县域城镇化特征,同时农民身份转换滞后于其产业转移,半城镇化现象显著;2城镇体系呈位序规模分布,中小规模城市发育较好,大城市发育不足;3山东半岛城市群内部联系不断加强,网络化趋势明显,但人口集聚能力相对薄弱;4城镇化空间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形成了以济南、青岛、烟台和威海为核心的三大热点分布区及以鲁西、鲁南地区为主的冷点分布区。最后就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国刚  
"城镇化"范畴的界定,直接关系着对城镇化的理解和研究取向。以人口的户籍、居住地和从业等状态来界定城镇化在理论上是不周全的,在逻辑上是难以贯彻到底的。要弄清"城镇化"的真实含义,既需从城镇与农村的差别入手,也需考虑到人们的各项需求满足程度。在城镇化建设中,一方面应注意改善"住、行、学"的供求短缺状况,提高城乡居民在这些方面的消费需求满足程度,另一方面,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全面小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华金科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文章认为,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和机制创新的原则下,以民族团结为前提、加强地区合作、与地方特色产业结合及做好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试点工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邹小杰  
作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我国城乡差距的逐步扩大等相关城乡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城镇化建设对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与缩小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实现我国城乡协调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有效利用城镇化所带来的机遇,如何通过城镇化建设有效推进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在我国城镇化背景之下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面对与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休闲农业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农业的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其对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至关重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与人口大省,如何实现休闲农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是山东省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继续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相结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接玉梅,葛颜祥,胡继连  
利用统计分析手段对小城镇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小城镇发展与农民收入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相关性,对工业和第三产业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同时,小城镇建设对农业、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拉动力。为防止出现"空心镇"现象,我国的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之间应该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晓冰  
城镇化是社会变革的过程。加快城镇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山东省城镇化进程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进程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特别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城镇化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和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实施重点带动,节约社会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绿色城镇、增强生态理念,形成适应山东实际的低炭生态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实现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占南  李阳  谢阳群  
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差错信息的研究状况,主要从差错信息的范围与层次、信息差错、信息系统、差错报告、差错归因、个人信息管理几个方面对差错信息的发展脉络与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并认为差错信息及其管理应成为信息管理学科关注的新对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国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矫卫红  
[目的]为了解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构建指标评价体系,研究了山东省17个地级市人口、土地、经济、社会、环境及综合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评估、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保证各市均衡发展、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提供借鉴。[方法]该文利用熵值法计算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Arc-GIS12.0软件对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出"东北和西南高、西北和东南低"的特点。其中,经济城镇化表现为"东北、西南和中部城市突出、西北和东南城市发展较落后"的特点,与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特征相吻合;社会城镇化表现出中部、西南高,西北、东南低的特点;土地城镇化体现出以莱芜为最高值中心,以青岛、潍坊、淄博、济宁为第二高值的倒"C"型特点;人口城镇化则以济南为最高值,以菏泽、济宁、淄博、潍坊、青岛为第二高值;环境城镇化表现出"沿海城市高、中部城市低"的特征。[结论]山东省市域之间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且经济在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起着直接决定性作用。山东省在统筹全省新型城镇化平衡发展过程中,注重当地经济建设是根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