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53)
- 2023(16573)
- 2022(14151)
- 2021(13022)
- 2020(11038)
- 2019(24947)
- 2018(24645)
- 2017(47607)
- 2016(25878)
- 2015(28889)
- 2014(28916)
- 2013(28673)
- 2012(26138)
- 2011(23385)
- 2010(23396)
- 2009(22063)
- 2008(21949)
- 2007(19646)
- 2006(17509)
- 2005(15931)
- 学科
- 济(110663)
- 经济(110505)
- 业(98282)
- 管理(92217)
- 企(88351)
- 企业(88351)
- 方法(47948)
- 数学(38091)
- 数学方法(37668)
- 财(34553)
- 业经(33156)
- 农(32772)
- 中国(26883)
- 制(24725)
- 务(24279)
- 财务(24210)
- 财务管理(24177)
- 地方(23227)
- 企业财务(22931)
- 农业(22881)
- 技术(21642)
- 和(20538)
- 学(20059)
- 理论(19945)
- 划(18741)
- 体(17989)
- 贸(17908)
- 贸易(17896)
- 易(17351)
- 环境(17333)
- 机构
- 学院(376041)
- 大学(374108)
- 管理(154060)
- 济(151342)
- 经济(148113)
- 理学(132616)
- 理学院(131198)
- 管理学(129265)
- 管理学院(128570)
- 研究(122015)
- 中国(93440)
- 京(79962)
- 科学(75066)
- 财(72688)
- 所(60925)
- 农(60234)
- 财经(57352)
- 江(56643)
- 研究所(54961)
- 中心(54927)
- 业大(54668)
- 经(52010)
- 北京(50377)
- 范(47180)
- 农业(46947)
- 师范(46803)
- 州(45247)
- 院(44750)
- 经济学(44408)
- 财经大学(42363)
- 基金
- 项目(252352)
- 科学(200044)
- 研究(187178)
- 基金(183186)
- 家(158263)
- 国家(156904)
- 科学基金(136404)
- 社会(118760)
- 社会科(112538)
- 社会科学(112511)
- 省(99459)
- 基金项目(97302)
- 自然(87966)
- 自然科(85878)
- 自然科学(85858)
- 自然科学基金(84329)
- 教育(84314)
- 划(82441)
- 编号(76236)
- 资助(74608)
- 成果(61317)
- 重点(56033)
- 部(55442)
- 创(54384)
- 发(53926)
- 课题(52092)
- 创新(50188)
- 制(49237)
- 国家社会(48544)
- 科研(47589)
- 期刊
- 济(172465)
- 经济(172465)
- 研究(111430)
- 中国(72324)
- 管理(60735)
- 财(58644)
- 农(55713)
- 学报(54680)
- 科学(52968)
- 大学(42133)
- 学学(39751)
- 农业(38655)
- 教育(38543)
- 技术(33818)
- 融(32447)
- 金融(32447)
- 业经(29971)
- 财经(28325)
- 经济研究(25728)
- 经(24199)
- 问题(22300)
- 业(21966)
- 技术经济(20317)
- 科技(19718)
- 现代(18423)
- 理论(18027)
- 财会(17117)
- 商业(17028)
- 图书(16971)
- 版(16814)
共检索到557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晓梅 黄鲁成 王亢抗 乔铮
新兴老年科技制造业是依靠技术手段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载体。论文分析了新兴老年科技制造业的由来,明确了产业内涵、分类及特征,认为该产业具有产业边界模糊性、产品技术密集性和目标市场独特性三大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技术、生产、市场和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评价区域新兴老年科技制造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基于生态位理论构建了评价区域新兴老年科技制造业竞争力的生态位模型。最后,提出了实证研究的具体实施步骤。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洪焦 孙林岩 宫俊涛
本文首先分析了竞争力的概念内涵,并概要回顾了现有竞争力评价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衡量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框架,即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是由该地区制造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经营效益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共同决定。最后,根据这一基本框架,本文设计了一套简便的测度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区域 制造业竞争力 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玉林 邢光卫
本文以医药制造业竞争力为研究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份分析法评价模型对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医药制造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从中找出具有典型解释能力的关键因子,对我国的医药制造业的竞争力的差异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医药制造业 竞争力 主成份分析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琳 王足
本文构建了区域制造业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我国31省市2000-2014年的制造业绿色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动态比较。结果表明,我国31省市15年间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有所提升,绿色创新驱动力不足是整体得分仍然较低的主要原因。东部发达省市的产业转移使得制造业绿色竞争力分布呈现出新的格局。中部制造业绿色竞争力增长势头强劲,进一步提升的短板是绿色环境支撑力。西部成渝经济圈制造业绿色竞争力发展态势良好,但西部整体仍然较为滞后的原因是绿色创新驱动力薄弱。东北地区在三大构成要素上均有不足,
关键词:
制造业 绿色竞争力 投影寻踪 动态比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琳 王足
本文构建了区域制造业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我国31省市2000-2014年的制造业绿色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动态比较。结果表明,我国31省市15年间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有所提升,绿色创新驱动力不足是整体得分仍然较低的主要原因。东部发达省市的产业转移使得制造业绿色竞争力分布呈现出新的格局。中部制造业绿色竞争力增长势头强劲,进一步提升的短板是绿色环境支撑力。西部成渝经济圈制造业绿色竞争力发展态势良好,但西部整体仍然较为滞后的原因是绿色创新驱动力薄弱。东北地区在三大构成要素上均有不足,制造业绿色竞争力增速缓慢,陷入经济困局。据此,本文提出了简要政策启示。
关键词:
制造业 绿色竞争力 投影寻踪 动态比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孟亮 吴旻
本文在对区域产业竞争力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依据客观、可比、可操作性原则确定出一系列评价指标,并应用层次分析法,从产业实力和发展潜力两个层面构建出一套区域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以山东省为例,运用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文章最后从高新技术引领、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三个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产业竞争力 制造业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明星 胡立君 王亦民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工业的核心,支撑了其他工业和产业的发展,其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反映了国家的工业科技水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竞争力评价方法,通过聚类分析算法按照指标间的相似度将指标分成多个类别,最终综合成一个指标,从而对竞争力进行评价。本文选取装备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区域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基础指标体系,计算得出各省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得分。在此基础上,构建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因素。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评价 聚类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学党
从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三个层面构建了制造业价值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基于2009—2014年相关平均数据,对中国七大区域的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总体水平偏低,价值创造对价值竞争力贡献较高,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则相对较低。华东和华中地区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最强,华南、华北和东北地区次之,西南和西北地区最弱。从制造业价值竞争力类型看,东北和西北地区属于价值创造型,西南、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属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型,华南地区属于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型,各区域内部省区市间制造业价值竞争力差异十分明显。要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价值竞争力提升是关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苏红键 李季鹏 朱爱琴
本文在对以往制造业竞争力评价进行述评的基础上,以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了包含结构-行为-绩效三个维度的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为五类地区,其中,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是制造业竞争力最强的地区,宁夏、云南、新疆、甘肃、青海、西藏等西部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最低。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等行为指标。基于此,本文提出要积极促进各地区制造业绿色、创新、开放发展与相关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
制造业竞争力 评价 SCP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学党
从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三个层面构建了制造业价值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基于2009—2014年相关平均数据,对中国七大区域的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总体水平偏低,价值创造对价值竞争力贡献较高,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则相对较低。华东和华中地区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最强,华南、华北和东北地区次之,西南和西北地区最弱。从制造业价值竞争力类型看,东北和西北地区属于价值创造型,西南、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属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型,华南地区属于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型,各区域内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苏红键 李季鹏 朱爱琴
本文在对以往制造业竞争力评价进行述评的基础上,以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了包含结构-行为-绩效三个维度的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为五类地区,其中,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是制造业竞争力最强的地区,宁夏、云南、新疆、甘肃、青海、西藏等西部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最低。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等行为指标。基于此,本文提出要积极促进各地区制造业绿色、创新、开放发展与相关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
制造业竞争力 评价 SCP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佳
文章选取2000—2019年处于智能制造发展“引领型”和“先进型”的12个国家,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前12位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弱于“引领型”第一梯队的三个国家,2000—2019年中国的三项评价指标增长趋势明显,在“先进型”第二梯队中居于前列。最后从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人才机制改革和加强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智能制造业 竞争力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佳
文章选取2000—2019年处于智能制造发展“引领型”和“先进型”的12个国家,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前12位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弱于“引领型”第一梯队的三个国家,2000—2019年中国的三项评价指标增长趋势明显,在“先进型”第二梯队中居于前列。最后从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人才机制改革和加强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智能制造业 竞争力评价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宇
制造业竞争力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潜力和发展实力的重要指标,尤其对于后发国家而言,不仅应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而且应适应制造业新发展趋势,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模式和经验,打造适应国情和本土制造业升级的科技金融体系,有力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制造业发展进入新的竞争阶段,既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也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内外部发展形势。目前,我国科技金融体系在支持服务新阶段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与全球制造强国相比仍有不足,在助力实现制造强国战略方面仍有薄弱环节。对此,本文认为我国应着力研究科技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资本市场与银行投融资服务创新,以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为中长期规划目标,依托科技金融政策与制度改革、银行投融资服务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金融科技发展,共同助力制造业竞争力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春奎 朱立奎
1、前言 竞争力概念是基于平等、自由竞争的市场,即国内贸易消除了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垄断,国际贸易消除了贸易壁垒,或者至少是在这样的假设下讨论竞争力。在短缺经济时代,特别是在中央分权让利,地方分权的体制下,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是尽快作大本地方经济。地方经济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地方对中央公共资源的争夺。当相对经济过剩出现的时候,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地方经济的竞争力。而地方经济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地方产业竞争力。本文综合了反映地方电子制造业竞争力的有关指标,应用主要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和DEA方法,对地方电子制造业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