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26)
2023(8941)
2022(7502)
2021(6902)
2020(5625)
2019(12562)
2018(11967)
2017(23987)
2016(12514)
2015(13875)
2014(13826)
2013(13480)
2012(12584)
2011(11343)
2010(11394)
2009(10475)
2008(10361)
2007(9240)
2006(8246)
2005(7546)
作者
(33222)
(27710)
(27618)
(26407)
(17797)
(13039)
(12735)
(10686)
(10508)
(9960)
(9365)
(9259)
(8853)
(8787)
(8699)
(8471)
(8381)
(8102)
(8075)
(7836)
(6865)
(6663)
(6588)
(6436)
(6179)
(6179)
(6056)
(6012)
(5492)
(5464)
学科
(53089)
经济(53039)
管理(39871)
(38040)
(32295)
企业(32295)
方法(19361)
(15759)
数学(15382)
数学方法(15185)
地方(15132)
中国(14897)
(13525)
业经(13324)
(11500)
农业(10659)
(10658)
贸易(10653)
(10308)
(10111)
(8983)
地方经济(8912)
理论(8840)
(8539)
(8427)
银行(8426)
环境(8262)
(8206)
金融(8204)
(8181)
机构
学院(179219)
大学(175343)
(77529)
经济(75956)
管理(72307)
理学(62307)
理学院(61602)
管理学(60860)
管理学院(60466)
研究(59114)
中国(45572)
(36686)
(35630)
科学(32327)
财经(28823)
(27776)
中心(27412)
(26839)
(26175)
(25565)
师范(25455)
研究所(24873)
经济学(23078)
北京(22318)
(21816)
(21793)
(21646)
财经大学(21336)
商学(20714)
经济学院(20711)
基金
项目(116996)
科学(95432)
研究(91707)
基金(86031)
(72571)
国家(71885)
科学基金(63514)
社会(60837)
社会科(57789)
社会科学(57776)
(45028)
基金项目(44774)
教育(41840)
编号(38605)
自然(38514)
(37817)
自然科(37661)
自然科学(37656)
自然科学基金(36979)
资助(33823)
成果(31436)
(26646)
(26600)
课题(26185)
重点(26164)
国家社会(24900)
(24742)
人文(23737)
教育部(23591)
项目编号(23548)
期刊
(92010)
经济(92010)
研究(56046)
中国(33344)
管理(28551)
(26498)
教育(21689)
科学(21573)
(19879)
学报(19295)
(18898)
金融(18898)
业经(16733)
大学(15864)
经济研究(15211)
学学(14756)
技术(14097)
财经(14030)
农业(13640)
(12195)
问题(11271)
商业(10438)
(10182)
现代(9043)
国际(8917)
(8721)
论坛(8721)
技术经济(8302)
世界(8127)
图书(8059)
共检索到270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卫宏  谢升成  
跨国经营的区域品牌往往因为贸易壁垒和文化距离难以走进东道国消费者心智(如,信任、接受)。本文基于认知合理性视角,提出并检验了区域文化自信策略(传承内化、创新扩散)影响东道国消费者区域品牌信任与接受的预测模型和情境条件。来自购买过外国区域品牌产品的932个有效样本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跨国经营的区域品牌可以通过实施区域文化自信策略获得东道国消费者的信任与接受。其中,通过持续共享、弘扬维护和熏陶内化实施区域文化的传承内化策略,通过组织学习、文化塑造和潮流引领实施区域文化的创新扩散策略,都可以促进东道国消费者的区域品牌信任与接受。而相对于创新扩散策略,区域文化的传承内化策略对区域品牌信任具有更大的影响效能。此外,品牌产品类型与区域经济形态匹配性、区域文化距离的远近和方向,对区域文化自信策略影响区域品牌信任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效应。这些研究结论对于区域品牌基于文化自信开发国际化策略具有管理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晨  杨淑欣  黄晓治  
基于消费者宏观视角,采用合理性理论,构建了消费者对正宗品牌的感知维度,以及正宗品牌感知如何影响市场认同的研究框架。从新角度分析消费者如何感知正宗品牌,探究影响正宗品牌的相关线索及市场认同情况。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童泽林  周元元  周玲  
本文基于社会身份理论,通过情景实验对比分析品牌跨国慈善对东道国和来源国消费者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品牌跨国慈善,品牌来源国的实力越弱,东道国消费者对品牌评价越积极,但来源国消费者对品牌评价越消极。即使慈善金额相等,对于国家实力弱的品牌,东道国(来源国)消费者感知其做出了更多的付出,品牌的社会身份从"外人"向"自己人"转变("自己人"向"外人"转变),从而提高对品牌的积极(消极)评价。不过,当提供品牌跨国慈善的积极绩效线索(如跨国慈善促进销售业绩的信息)时,会降低跨国慈善的道德感知,上述东道国和来源国消费者的认知将被反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峰  崔康乐  
基于信号理论,文章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在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品牌不同的社会责任行为对东道国消费者品牌态度及未来购买意愿的影响,明晰了影响的心理机制与边界条件。结果表明:相比于善因营销,东道国消费者对履行慈善捐赠的中国品牌有更加积极的品牌态度与未来购买意愿,品牌信任在其中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进一步探究东道国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和CSR参与努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民族中心主义在社会责任行为影响东道国消费者品牌态度的过程中发挥了调节作用;CSR参与努力在社会责任行为影响东道国消费者未来购买意愿的过程中发挥了调节作用。文章在丰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为“走出去”的中国品牌应该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管理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冬梅  尹馨欣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的高度透明化,消费者品牌选择范围日益丰富,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品牌转换成本大幅减小。本文基于有限理性消费者效用,研究了将品牌转换行为作为定价策略的情况下,企业同时定价博弈和先后定价博弈下的四种定价策略。研究发现,在有限理性条件下,当两个企业同时选择定价策略时,先后定价下的最优企业利润均大于同时定价;两个企业同时定价时,有限理性消费者市场的最优定价策略有且只有一个,即两个企业同时不考虑消费者品牌转换行为;当两个企业进行先后定价时,最优定价策略由质量调整的成本差决定。由此,本文强调了"有限理性"和"品牌转换"对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康庄  石静  
文章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品牌资产、品牌认知和品牌信任之间的关系的概念模型,针对移动通讯服务的特殊情况,借鉴前人的基础上设计量表,并通过563个样本的调查进行实证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进行了检验和修正。结果表明品牌形象认知对品牌资产有直接正向影响,并通过品牌价值认知、品牌信任对品牌资产产生间接影响;品牌价值认知对品牌资产有直接的负向影响,但是通过品牌信任对品牌资产有间接的正向影响;品牌信任对品牌资产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注重品牌形象塑造与沟通、增进消费者信任等针对企业的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冯蛟  张淑萍  卢强  
本文针对产品伤害危机事件引起的行业性多品牌危机,基于宏、微观双视角对508个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从微观(企业)角度看,企业的约束策略、主动召回策略、信息交流策略正向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从宏观(政府等监管部门)角度看,政府的加强监管措施、完善立法措施、加强调控措施正向影响消费者对政府的信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娅雄  
随着中产阶级消费者数量持续增长,品牌消费需求日益强烈。本文将品牌认知分为质量价值、情感认知价值与社会价值三个维度,从营销策略出发,实证研究营销策略、品牌认知对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营销策略对质量价值、情感价值具有积极影响作用,对社会价值产生消极影响。在质量价值与情感价值中介作用下,营销策略与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在社会价值中介作用下,营销策略与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呈显著负相关。基于此,为增强消费者品牌认知质量与情感价值、提升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振杰  冷莉娜  
近年来,因缺陷产品引发的负面事件频出,很多相关责任企业碍于对经营业绩等因素的影响,应急表现往往不尽人意,致使企业陷入社会公众对企业品牌的信任危机。本文主要研究企业对缺陷产品采取不同形式的召回策略对品牌信任、品牌忠诚和品牌推荐意愿之间的关系产生怎样影响,以实证研究的方式分析召回策略的差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企业需要建立起顾客对企业品牌的信任并使顾客成为忠诚顾客,进而才会增强该顾客向他人推荐企业品牌的意愿。但是,当危机事件爆发后企业采取主动召回措施时,能够强化非忠诚顾客的品牌推荐意愿。因此,某种程度上,主动召回作为企业责任心的体现,是品牌推广的一大契机,也是企业处理此类危机事件的最佳处理方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静  
本文以中国这个高度异质化的市场为背景,研究品牌命名策略与中国消费者的品牌偏好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对4个国际零售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后的品牌命名模型分析,从消费者对产品属性、消费体验两个纬度尝试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命名模型;研究发现,中国消费者相对于实用型品牌命名而言,对享乐型寓意的命名更为偏好,而对无意义的直译型品牌命名最不喜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巫月娥  
影响网络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的因素一直以来都是学者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如何促使现有顾客作出重复购买的决策更为重要。在此提出影响网络消费者重复购买行为的网络品牌因素,包括网络品牌认知、网络品牌满意度、网络品牌信任、网络品牌个性。同时针对这些因素就促进网络消费者重购行为提出几点营销策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涛  周玲  周南  牟宇鹏  谢志鹏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通过收集和分析美国、印度两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评价的评论帖子,构建出来源国形象的形成机理和影响机制模型,该模型揭示:(1)消费者是从绩效形象和制度形象两大维度来认知来源国形象的;(2)来源国形象本质上是消费者对该国产品合理性的一种认知和判断。消费者会分别基于来源国绩效形象和制度形象形成对产品的实用合理性和社会合理性两种判断,进而决定采取何种态度或行为;(3)来源国制度形象会通过影响消费者对绩效形象的评价从而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合理性的感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姚琦  黄静  
本文在消费者长显与启动自我建构两种情景下证明了说服策略与自我建构类型的交互作用对消费者感知说服信息可信度的影响,验证了品牌依恋对消费者自我建构类型与说服策略交互作用到感知信息可信度的调节作用,证实了感知信息可信度对消费者自我建构类型与说服策略的交互作用到消费者—品牌关系再续意愿的中介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庚兰  张玮  
从有关怀旧研究、怀旧营销的相关文献可知,消费者怀旧与消费者细分、品牌复兴和广告策略具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利用文献回顾的方式,对消费者怀旧进行了细分,并在此基础上从消费者怀旧分类的视角,阐述了利用集体怀旧情结,促进老品牌复兴;利用虚拟怀旧,完善老品牌故事;利用怀旧元素,设计产品包装;组织怀旧产品,满足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需求等营销策略,并提出了实施怀旧营销应注意的问题,进而从理论上对企业实施怀旧营销,促进品牌复兴提出可供参考的依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崇辉  刘丽  
采用了艾柯和凯勒构造的品牌延伸评价的主要因素模型,选用中国产品品牌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消费者对我国产品品牌延伸态度。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品牌延伸态度的因素主要由消费者对原产品质量的认知和原产品与延伸产品的相关性即转移性、替代性和互补性构成。研究结果对中国企业应如何采取品牌延伸的策略提供了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