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10)
- 2023(15416)
- 2022(13369)
- 2021(12460)
- 2020(10461)
- 2019(23631)
- 2018(23188)
- 2017(45261)
- 2016(24925)
- 2015(27611)
- 2014(27605)
- 2013(27076)
- 2012(25015)
- 2011(22560)
- 2010(22310)
- 2009(20324)
- 2008(19815)
- 2007(17332)
- 2006(15040)
- 2005(13048)
- 学科
- 济(95689)
- 经济(95584)
- 管理(69513)
- 业(66014)
- 企(54002)
- 企业(54002)
- 方法(43662)
- 数学(37462)
- 数学方法(37014)
- 农(27766)
- 中国(25397)
- 财(24119)
- 地方(22619)
- 学(21820)
- 业经(21718)
- 农业(18667)
- 贸(18303)
- 贸易(18298)
- 易(17748)
- 制(16736)
- 理论(15818)
- 和(15716)
- 环境(15552)
- 技术(15127)
- 务(14760)
- 财务(14695)
- 财务管理(14672)
- 银(14184)
- 银行(14119)
- 策(14083)
- 机构
- 大学(348713)
- 学院(348610)
- 管理(138001)
- 济(135464)
- 经济(132454)
- 理学(120299)
- 研究(119026)
- 理学院(118900)
- 管理学(116792)
- 管理学院(116163)
- 中国(86778)
- 科学(77206)
- 京(73906)
- 农(63832)
- 财(60752)
- 所(60460)
- 业大(56906)
- 研究所(55635)
- 中心(54259)
- 江(51248)
- 农业(50383)
- 财经(48907)
- 范(47160)
- 师范(46647)
- 北京(46250)
- 经(44525)
- 院(43296)
- 州(41443)
- 经济学(39552)
- 师范大学(37650)
- 基金
- 项目(246931)
- 科学(192976)
- 基金(177997)
- 研究(176759)
- 家(157289)
- 国家(155926)
- 科学基金(132467)
- 社会(110516)
- 社会科(104651)
- 社会科学(104626)
- 省(97140)
- 基金项目(95010)
- 自然(88137)
- 自然科(86021)
- 自然科学(85996)
- 自然科学基金(84427)
- 划(82503)
- 教育(80959)
- 资助(73011)
- 编号(72336)
- 成果(58161)
- 重点(55592)
- 部(53726)
- 发(53129)
- 创(51125)
- 课题(49765)
- 创新(47641)
- 科研(47501)
- 计划(45716)
- 教育部(45321)
- 期刊
- 济(144631)
- 经济(144631)
- 研究(99868)
- 中国(62877)
- 学报(61418)
- 农(57373)
- 科学(54285)
- 管理(47802)
- 大学(45348)
- 财(43262)
- 学学(42902)
- 农业(39269)
- 教育(38984)
- 融(29796)
- 金融(29796)
- 技术(27805)
- 业经(25040)
- 经济研究(23123)
- 财经(22654)
- 业(19837)
- 经(19329)
- 问题(18977)
- 图书(18476)
- 科技(18243)
- 版(17392)
- 业大(16257)
- 理论(16172)
- 技术经济(15974)
- 资源(15808)
- 商业(15524)
共检索到499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饶育蕾 张媛 刘晨
文章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用双曲线贴现模型和前景理论刻画人们决策中反映出来的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通过在中国进行大样本的问卷调查,比较研究来自中国25个省(区)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和决策偏好,并实证检验文化价值观对个人决策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人们真实的决策偏好符合行为经济学理论和模型,我国地区间存在显著的价值观差异,个人主义是影响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高的个人主义文化对应着人们高的风险厌恶程度和对即刻收益的偏好,这个结论支持了"软垫假设",此外,实证结果还表明信任水平对决策偏好并不具有解释力。
关键词:
行为决策 时间偏好 风险偏好 个人主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善民 公淑玉 庄明明
文化是经济增长重要的决定因素,文化环境在CEO的成长和企业的决策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我国南北方文化的差异由来已久,在企业中这种文化差异体现在CEO的决策行为上,CEO的文化差异影响着企业的并购决策行为。本文以2012年-2015年期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5498起并购事件涉及的2158位CEO、董事长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北方籍贯的CEO存在并购次数更多,并购金额更大的情况,且较多实施多元化并购。与CEO相比,董事长对于公司并购决策并没有显著影响。与企业所在地文化背景相比,CEO文化背景对企业并购决策的影响起主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正式制度发展较差的区域,CEO文化差异对于并购决策的影响更加明显。
关键词:
文化差异 企业并购 CEO决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文婷 贾宜正
随着客户转换成本的降低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电子商务企业经常推出消费奖励计划,以减少客户流失。如何合理设置消费奖励计划的奖励价值和获取门槛,有效地吸引客户重复购买,是电子商务客户管理的重要问题。基于认知解释水平理论,本文分析了客户在高价值-高门槛的"大奖"和低价值-低门槛的"小奖"之间选择的心理机制,提出了文化固有的思维方式对于奖励计划偏好的调节作用,认为低价值-低门槛奖励计划对于整体思维的客户(中国消费者)更加有效,而高价值-高门槛奖励计划对于分散思维的客户(西方消费者)更有吸引力。因此,文化固有思维方式的调节作用对跨文化的电子商务客户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客户管理 消费奖励计划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永忠 蔡大海
借鉴Throsby的艺术家决策模型,本文将文化企业家的决策目标界定为在不同的文化价值偏好下,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联合最大化。梳理出文化价值偏好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收入的多样性、收入水平、文化经验、声誉、目标市场和行业观念等,并利用中国表演艺术团体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入多样性、行业观念和目标市场对文化价值偏好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而收入水平与文化价值偏好则呈现负相关,文化经验和声誉的影响尚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莎利 李铭禄
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人才政策的作用愈来愈显著。本文以国内七个城市颁布的人才政策为样本,对经济发达地区人才政策内容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各地区的人才政策差异主要在于"福利性政策"的力度和吸引人才类型偏好,而各地区"发展性政策"的差异则相对较小。在福利性政策的基础上,立足于满足人才的发展性需求,正在经历着由福利性政策向发展性政策的转变。然而,发展性政策尚未能充分满足人才的核心需求,因此,结合发展性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发展性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人才政策 区域政策 政策比较 需求梯度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新民 蔺康康 王垒
从消费者满意度出发,考虑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异质偏好,构建包含制造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三方动态博弈模型,分析消费者对价格和绿色度的敏感程度对消费者满意度以及厂商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产品的价格与价格敏感系数负相关,与绿色度敏感系数无关;消费者的异质偏好会影响自身的满意度水平,绿色消费者满意度水平最高,经济型消费者最低。对于厂商而言,当消费者敏感系数处于较低时,对绿色产品的需求量最少,厂商利润和消费者满意度均达到最低水平;"双高"消费者满意度水平最高,为最优消费群体,厂商利润达到较高水平,此时绿色产品价格较低且绿色度水平较高,能够实现三方主体的协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蔡永龙 李文辉 陈琪 陈忠暖
探究地方政府创新偏好对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意义重大。本文使用2011—2020年中国29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剖析地方政府创新偏好的区域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政府创新偏好较强的地区集聚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以及高行政级别城市。高行政级别城市比普通地级市有更强的政府创新偏好意愿。回归分析表明,财政能力、创新潜力和政府竞争是解释地方政府创新偏好存在区域差异的关键因素。财政能力越强和创新潜力越大城市的地方政府,更加偏好增加财政科技支出。政府竞争会促进地方政府增加财政科技支出,提升政府创新偏好。本研究为规范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以及引导地方政府从“为创新而竞争”的发展理念转向“为创新而竞合”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浩名 柳清瑞
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个人风险偏好对家庭生育决策的影响机制,并采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个人风险承受度提高使家庭生育子女的可能性平均降低了18.69%。在考虑性别和城乡差异、调整风险偏好的测度方式、调整家庭生育的代理变量、解决数据和样本的选择性偏误后,结论仍具有较强稳健性。机制分析表明,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对风险偏好具有调节作用,影响了家庭生育水平。在中国实行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后,应以家庭行为倾向作为生育政策调整的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向阳 白丽群 杨颂
基于消费者角度,运用社会认同理论,将感知威胁和原型性作为区域品牌口碑数量的影响因素,剖析文化认同、内群体偏好对区域品牌口碑传播的影响。研究发现,内群体更加倾向传播有关区域品牌的正面口碑;文化认同程度越强,内群体对区域品牌就越偏好,进而给予区域品牌更多正面评价,更加愿意传播区域品牌的正面口碑信息;感知威胁和原型性都与区域品牌正面口碑信息数量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陈佳 王敏娟 柳华妮 张韵 温迪·萨尼克 马克·贝拉斯
在全球化趋势下,由于教学人员和学员的文化视角和学习习惯存在差异,教学设计人员需要通过一定工具了解跨文化学习者的学习偏好,并据此更好地为跨文化受众制定教育和培训方案。本研究应一家总部设在美国的跨国电信公司的要求,对具有工程背景的原籍国为中国的66名学员进行了与学习相关的文化因素和学习偏好的在线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旨在明确学生的偏好并探究文化影响、教学设计方法以及翻译问题是如何影响跨国公司中中国员工的学习体验的。本研究特别关注中国工程师基于过程任务及操作任务的学习偏好,以期为建立更有效的跨文化培训教学机制提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林文芳
本文利用2007年省域消费数据对城乡居民的消费偏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省域、城乡居民各类消费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和变化,城乡居民对各类商品消费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偏好。城镇居民对食品、衣着、居住、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文教娱乐消费存在省域间显著的相互影响,农村居民对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文教娱乐的消费在省域间也具有明显的相互影响。同时,一些省份还形成局部的对分类商品消费具有区域性偏好的群体。
关键词:
城乡居民消费 消费差异 区域性偏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龚为纲
文章从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两个层面论证男孩偏好的区域差异,发现华南地区男孩偏好明显强于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并使该地区生育数量下降速度滞后,出生性别比转变速度缓慢,生育数量的下降挤压性别偏好进而导致出生性别比严重偏高,构成"阻滞—失衡型生育转变";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男孩偏好相对较弱,生育率下降过程快、时间早,而且出生性别比在转变过程中基本平衡,生育率的下降与出生性别比相对稳定之间并行不悖,构成"平滑—均衡型生育转变";华北地区类型稍微复杂一些,其中的中原地区偏向于"阻滞—失衡型",而冀鲁地区则偏向于"平滑—均衡型"。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朱鹏 赵笑笑 伍薇
【目的】探究消费者动机风格、产品类型以及营销策略类型三个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移动电子商务消费者购买决策偏好的影响。【方法】采用情景设计与问卷采集相结合的实验方法开展相关实证研究。【结果】产品类型与营销策略的交互作用对不同动机风格的移动电子商务消费者决策偏好存在显著差异性影响。【局限】未能引入其他影响因素(如产品卷入度、个体认知需求、感知风险等)进行研究。【结论】从移动电子商务消费者类型区分、产品类型及营销策略的选择三方面对移动产品供应商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俊武 湛锐章 刘靖梅
文章采用实证的方法分析消费者在进行消费决策过程中吉利性偏好及品牌名称的吉利因素所起的作用。理论猜测包括三个方面:品牌名称的吉利性与消费者认知和感知、品牌名称的吉利性与消费者的购买意图、品牌认知与消费者购买意图。研究结论显示,吉利性偏好在消费者购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消费者的品牌感知与认知好感,而且能够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图,从而对消费者的最终决策提供了正向影响作用。
关键词:
吉利性偏好 品牌名 品牌认知 购买意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金山
在多属性灰靶决策中,已有研究探讨了决策者对某些指标属性取值的理想偏好和选择偏好所确定的靶心,并分析了不同偏好所确定的靶心产生的靶心距对决策方案的影响。但并未考虑决策指标的属性为适中值的情况。为此,文章研究决策方案属性存在着适中值,且决策者认为该属性值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动均为无差异的偏好情况。分析得出决策者的无差异偏好所决定的适中值靶心域,对于该属性下的指标的影响依据引入决策者的无差异偏好后是否落入无差异区间而有不同影响。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
关键词:
灰靶决策 无差异偏好 变动靶心 适中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