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39)
- 2023(16758)
- 2022(14412)
- 2021(13148)
- 2020(11086)
- 2019(25087)
- 2018(24537)
- 2017(47005)
- 2016(25842)
- 2015(28556)
- 2014(28799)
- 2013(28102)
- 2012(26179)
- 2011(23670)
- 2010(23783)
- 2009(22494)
- 2008(22387)
- 2007(20517)
- 2006(17969)
- 2005(16116)
- 学科
- 济(100754)
- 经济(100623)
- 管理(81893)
- 业(77347)
- 企(65160)
- 企业(65160)
- 方法(42994)
- 数学(36617)
- 数学方法(36200)
- 财(30180)
- 农(28983)
- 中国(27894)
- 制(24400)
- 业经(24101)
- 地方(22409)
- 学(21465)
- 技术(20695)
- 贸(19926)
- 贸易(19916)
- 易(19350)
- 农业(19001)
- 银(18232)
- 银行(18175)
- 务(18139)
- 财务(18092)
- 财务管理(18048)
- 行(17296)
- 企业财务(17111)
- 融(16840)
- 金融(16835)
- 机构
- 学院(371577)
- 大学(370475)
- 济(150355)
- 经济(147073)
- 管理(141399)
- 研究(126508)
- 理学(121503)
- 理学院(120104)
- 管理学(118078)
- 管理学院(117367)
- 中国(95986)
- 科学(79094)
- 京(77533)
- 财(72653)
- 农(67601)
- 所(64889)
- 研究所(58841)
- 中心(58720)
- 江(58314)
- 业大(57691)
- 财经(56487)
- 农业(53497)
- 经(51050)
- 北京(48339)
- 范(47738)
- 师范(47148)
- 州(45789)
- 经济学(45664)
- 院(45568)
- 财经大学(41560)
- 基金
- 项目(248413)
- 科学(195371)
- 基金(179273)
- 研究(178637)
- 家(158029)
- 国家(156661)
- 科学基金(133303)
- 社会(113563)
- 社会科(107678)
- 社会科学(107649)
- 省(99087)
- 基金项目(95166)
- 自然(87042)
- 自然科(85023)
- 自然科学(84995)
- 划(83734)
- 自然科学基金(83528)
- 教育(82250)
- 资助(71942)
- 编号(71684)
- 成果(58801)
- 重点(56711)
- 创(55551)
- 部(54409)
- 发(54032)
- 创新(51287)
- 课题(50583)
- 科研(47638)
- 制(47635)
- 国家社会(46624)
- 期刊
- 济(167626)
- 经济(167626)
- 研究(107311)
- 中国(75819)
- 学报(62498)
- 农(60909)
- 财(57544)
- 科学(56010)
- 管理(53491)
- 大学(46611)
- 学学(44114)
- 农业(40482)
- 教育(40062)
- 融(36034)
- 金融(36034)
- 技术(31894)
- 财经(28169)
- 业经(27820)
- 经济研究(26777)
- 经(24225)
- 业(22131)
- 问题(21859)
- 科技(19090)
- 版(19078)
- 技术经济(18500)
- 贸(18113)
- 商业(17003)
- 理论(16762)
- 图书(16169)
- 现代(16124)
共检索到554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丹阳 张冰 王裕
区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区域文化的特征和区域创新主体的功能,分析了区域文化对创新主体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提出了一些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文化 区域创新系统 影响机制 对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慈福义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进入中国国家战略,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该文首先探讨区域循环型创新系统的形成机制,包括区域循环型创新资源、集聚循环型创新、区域动态比较循环型创新优势、区域循环型合作网络、区域循环型创新公平、绿色需求和区域循环型创新环境;其次,分析区域循环型创新系统的资源结构、组织结构、环境结构和空间结构;最后,提出区域循环型创新系统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
区域循环型创新系统 形成机制 结构 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焕祥 孙斐
本文在探讨区域创新系统动力机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竞争合作、网络效应以及知识外溢,并就它们之间的联合作用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为区域创新系统持续创新提供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动力机制 联合作用模型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席酉民 王益谊 梁磊 葛京
在创新成为科技发展灵魂的今天,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子系统。西部区域创新系统应当由主体系统、辅助系统和环境系统三部分组成。在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的过程中,以硬环境和软环境相结合的环境系统应当是西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基础;以政府管理系统、人才培养系统和科技推广与中介结构为代表的辅助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对资源的重新整合;在此基础上,主体系统的完善和提高才能够实现。在这三个子系统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中,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是重要手段。
关键词:
创新 西部区域创新系统 构成 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宇 徐建中 赵忠伟
在全球化和新经济的背景下,区域创新已经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文章在分析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持续竞争优势关系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持续竞争优势作用机制,并构筑了二者间互动发展模型,得出了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持续竞争优势动力源泉的结论。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区域持续竞争优势 作用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斌
论文回顾了区域创新系统,指出创新系统难于复制的根源其一在于区域内企业之间的联系,其二是知识库中存在大量的未编码知识具有地域性,阻碍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移植,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创新系统 知识库 未编码知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传忠 王金杰
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进行了聚类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全国总体创新绩效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率的不断提高,但不同区域的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差别。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具体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英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创新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顺应时代变革于"十二五"规划中将发展创新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及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西部地区区域创新机制运行效率偏低导致地区竞争力弱,本文以西部地区差异性资源禀赋和现有区域创新为基础,对西部地区创新系统运行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其效率进行分类和评价。
关键词:
区域创新 运行机制 非均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新
本文借鉴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方法,从知识流动、产业集聚、空间集聚三个方面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知识流动重在分析知识在系统要素之间的流动,是要素间互动的重要方式;产业集聚描述系统运行过程中,由关联企业专业化协作形成产业簇群的机制;空间集聚描述系统运行过程中创新活动空间推移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关云飞 詹湘东
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知识管理的组织形式。创新要素之间以知识为联动的纽带,构建了一个基于知识管理的运行机制。界定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管理的构成,分析区域知识创造、知识共享与知识应用机制的相互关系,提出基于知识创新、知识增量的螺旋上升式知识创造机制;基于知识交流、知识学习的开放、互动、效益激励型知识共享机制;基于知识扩散、技术交易的知识应用机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马永红 苏鑫 赵越
为揭示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化机制的本质与规律,在对区域创新系统自组织特征予以描述的基础上,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化的哈肯模型,选用基础共性技术创新数据与制度创新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运用Minitab软件设计系统演化方案并提出优化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基础共性技术创新代表量是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的序参量;基础共性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过程中具有协同效应,但协同度欠佳;制度创新递增的正反馈机制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过程中的信噪比最大,基础共性技术创新对制度创新推动作用的反映最灵敏;当信噪比最大的参数λ2<0,形成制度创新递增的正反馈机制,同时调控参数使得a、b、λ1均小于0且尽量保持a的绝对值最大,区域创新系统将会实现最优演化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江 胡振华
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既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分,也是区域、国家和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的一个结点。基于Logistic模型的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存在演化周期现象,且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非连续性,遵循社会生态演化机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资金支撑仍是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问题,创新收益是驱动企业创新进而影响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且已显现出巨大推动力。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发展路径,目前可供选择的主要有集结型优化路径、联盟型优化路径和配置型优化路径,涉及到企业选择、社会选择和政府选择等问题。由于三条路径各有优劣,需要建构一条开放式协同路径,并着重探索形成动力机制、互补机制、共担机制、协作机制和多元化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座铭 宋丽萍
本文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提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与政策建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科技园区创新支持体系和加大地方政府支持力度等。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提升路径 运行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庆金 田善武
本文利用共生演化理论和方法探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阶段、路径和机制。首先探讨了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的单利共生阶段、差异互利共生阶段和均衡互利共生阶段的特点和形成机理;其次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路径,论证了其由单利共生阶段向差异互利共生阶段再向均衡互利共生阶段演化的机制;最后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陆小成 刘立
区域创新系统面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构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是一个巨大系统,主要由低碳知识生产系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低碳创新政策系统、低碳创新服务系统和低碳创新文化系统等构成。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实现机制主要包括构建低碳创新官产学研互动机制、构建区域低碳技术创新机制、强化环境保护政策机制、建立低碳创新信息资源服务机制、培育社会低碳创新参与机制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