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69)
- 2023(14175)
- 2022(11996)
- 2021(10588)
- 2020(9065)
- 2019(20416)
- 2018(19771)
- 2017(37475)
- 2016(20508)
- 2015(22470)
- 2014(22441)
- 2013(22179)
- 2012(20743)
- 2011(18691)
- 2010(18456)
- 2009(17188)
- 2008(17089)
- 2007(15681)
- 2006(13331)
- 2005(11596)
- 学科
- 济(89138)
- 经济(89057)
- 业(59547)
- 管理(59223)
- 企(49260)
- 企业(49260)
- 方法(39536)
- 数学(33883)
- 数学方法(33605)
- 农(23976)
- 中国(22723)
- 地方(21991)
- 业经(21237)
- 财(19883)
- 技术(19807)
- 学(18365)
- 农业(16325)
- 贸(16316)
- 贸易(16309)
- 易(15775)
- 制(14599)
- 产业(14339)
- 理论(13362)
- 和(13356)
- 环境(13183)
- 技术管理(13081)
- 地方经济(12686)
- 银(12428)
- 银行(12365)
- 融(12129)
- 机构
- 学院(298670)
- 大学(297459)
- 济(122696)
- 经济(120314)
- 管理(114396)
- 研究(101526)
- 理学(100055)
- 理学院(98833)
- 管理学(97187)
- 管理学院(96599)
- 中国(73349)
- 科学(66210)
- 京(61654)
- 农(58438)
- 所(52385)
- 财(52142)
- 业大(50017)
- 研究所(48325)
- 农业(46726)
- 中心(46668)
- 江(45181)
- 财经(42493)
- 范(38983)
- 经(38536)
- 师范(38476)
- 经济学(37864)
- 北京(37731)
- 院(36216)
- 州(35595)
- 经济学院(34609)
- 基金
- 项目(208798)
- 科学(164541)
- 基金(150750)
- 研究(146746)
- 家(134288)
- 国家(133159)
- 科学基金(113171)
- 社会(94822)
- 社会科(90109)
- 社会科学(90082)
- 省(84888)
- 基金项目(81076)
- 自然(74074)
- 自然科(72422)
- 自然科学(72397)
- 划(71217)
- 自然科学基金(71159)
- 教育(66938)
- 资助(59102)
- 编号(57394)
- 创(48594)
- 重点(47978)
- 发(47148)
- 成果(45127)
- 部(44922)
- 创新(44687)
- 计划(40538)
- 课题(40346)
- 科研(40250)
- 国家社会(39490)
共检索到423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前林 刘海玉 朱文兴
文章利用2003—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沿江省份的面板数据,在运用区位熵测度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沿江省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及发展态势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总体上,中西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势头较好,发展潜力较大;东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基础较为雄厚,但其发展速度有所放缓。(2)不同的因素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影响与作用程度存在差异。其中,潜在市场、资源禀赋、人力资本、政府扶持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潜在市场、政府扶持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基础设施、地区包容度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具有负向作用但并不显著。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长江经济带 产业集聚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褚劲风
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是一个复杂的空间组织系统。文化环境、科技水平、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要素相互组合、交互影响着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立足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的现实条件,选取4方面要素的7个指标与创意产业产出值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经检验,回归关系显著,其中:人口密度、人口总量、每万人拥有的文化娱乐设施数、单位面积发明专利申报数、单位面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数与创意产业产出呈正相关关系,每十万人拥有的公共文化设施数、单位面积专利申报数与创意产业产出呈负相关关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发明专利数是影响创意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人口密度与创意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逻辑内在性,发明专利与创意产业集聚则表...
关键词:
创意产业 空间集聚 回归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褚劲风
创意产业园区是一种新的生产空间组织,1990年代末以来在一些国际著名大都市中发展迅速。文章试图通过分析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演变、形成机理、网络关系,研究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上海创意产业园区是都市工业园区的伴生与再升级,空间形态上则由黄浦江和内环线围合而成的半环状地带和苏州河沿岸地带,向东北、西南地区地带拓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旧城空间秩序优化、创意阶层兴起并集聚是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驱动力,而园区内部组织的网络关系是维持其运转的支持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谭娜 彭飞
本文从中国各省市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与其所在区域的文化产业优势入手,在初步分析两者相关性基础上,进一步采集省级和地市级层面数据对两者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对区域文化产业优势形成没有直接显著影响,而地区文化性因素、经济实力因素、城市开放程度和技术性因素对区域文化产业优势形成的影响不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洁瑶
集聚区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默认形式。本文研究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知识流动路径问题,从知识属性的视角,通过文献分析整理了知识的类型划分和流动特征,并总结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知识是以依赖实践的隐性知识为主。进一步细分了初期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创意主体,基于此构建了集聚区创意主体之间隐性和显性知识流动路径。研究结论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有效合作提供了可行的发展路径,使集聚区从硬件设施建设发展成为产业协同合作建设。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组织 产业集聚 知识路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池建宇 姚林青
本文使用北京市各区县2008-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很显著,而且郊区县的集聚效应大于市区。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集聚效应 区位熵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段杰 朱丽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及主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都处于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创意产业迅速崛起。创意产业的空间演化过程及其集聚特征成为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深圳是中国首个被授予"设计之都"的城市,自2003年提出"文化立市"战略以来,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集聚形态特征明显。本文以深圳各行政区为研究单元,深入探讨城市创意产业园区空间集聚的演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文章首先以城市创意产业的就业人数为指标计算深圳各区创意产业分布的空间基尼系数,并定性分析城市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演化过程;同时运用MAPINFO软件将深圳54个创意产业园区的分布反映在地理空间上,由此总结出深圳创意产...
关键词:
创意产业 空间演化 集聚 影响因素 深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焦晓岚
文章从区域文化创意产业艺术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出发,基于相关理论计算了艺术市场各影响因素的相关系数。根据指标相关系数,分析了影响区域艺术市场发展的城市经济、产业规模、城市环境等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以我国艺术拍卖市场为考察对象,通过实证数据制作相关图表,对区域艺术市场的地区差距进行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区域创意产业艺术市场的发展举措。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玲 王丽龄
集聚带来效益在很多产业领域得到证实,但是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全面集聚是否是有效的?论文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益及其在产业间的差异,应用CES模型分析了北京市文创产业三大类细分产业的集聚效益及动因。研究发现,大多数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总体上能够产生正效益,但某些细分产业的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出现负变化。进一步通过动因分析,提出分类引导集聚的必要性与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郑心怡 方远平 刘凤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特殊引擎,文化创意产业园也成为推动城市更新及城市新经济发展的新生动力。论文以粤港澳大湾区内11个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核密度分析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并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空间计量回归探究文化创意产业园空间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论主要有:(1)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集聚在广州和深圳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一线城市,而肇庆、江门等城市目前的发展水平相对而言较低;(2)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尚未造成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各城市的发展受到附近城市的交互作用是正向的;(3)对粤港澳大湾区创意产业产生影响的7大因素中,基础设施、人才、科技和社会包容是积极因素,而政府政策、市场和环境则体现为消极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桂玲 赵倩
当今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各国所瞩目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作为国家"软实力"在经济领域的体现,已形成全球蜂起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上海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上海经济的贡献也日益加大。本文研究并分析了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发展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上海 文化创意产业 集聚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宏振 潘龙梅 雷蕾
本文对中国文化产业2005—2009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并从区域和行业两个角度分析其集聚特征,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已显现出较强的集聚现象,且有明显的地域和产业特色。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文化基础设施,人力成本、交易便捷性对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有显著的稳健的正向影响,文化产业向低劳动力成本地区转移的倾向较小。由于人力资本具有可移动性,地区人力资本对文化产业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引入其他两组因素后,集聚经济和投资支出对文化产业集聚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空间集聚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戈雪梅 周安宁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对动漫产业的空间集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动漫产业的空间集聚不仅仅是通过建设园区就可以实现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以及动漫产业的空间集聚影响因子众多,应该从专业化与分工、产业分化与产业链的构建与完善角度,考虑政府政策扶持与企业区位选择的互动、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嵌入等方面综合分析。文章在相关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动漫产业空间集聚影响因子分析模型框架并构建了一个影响因子体系,对江苏省动漫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初步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海
笔者利用2005年~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经济地理与产业政策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的财政支持促进了文化产业集聚,而金融服务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不显著;(2)文化消费需求、文化企业数量、人力资本水平与城市化对文化产业集聚有正面影响;(3)沿海区位与文化资源禀赋有利于文化产业集聚,在控制新经济地理与产业政策因素影响下,经济地理因素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不再显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钟韵 刘东东
我国大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借城市更新置换出来的土地而集聚发展起来的。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在阐释近年来借城市更新而发展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用地特征的基础上,试图分别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角度,评估集聚区已产生的效益和预期的效益。研究显示,广州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可以从多方面对城市产生积极的影响,但由于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其效益仍未能全面体现。总体而言,集聚区的社会效益比较容易实现,也较为明显,经济效益则有待进一步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