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73)
- 2023(13764)
- 2022(11901)
- 2021(11182)
- 2020(9094)
- 2019(20843)
- 2018(20721)
- 2017(39617)
- 2016(21629)
- 2015(24262)
- 2014(24582)
- 2013(24349)
- 2012(22623)
- 2011(20472)
- 2010(20510)
- 2009(18601)
- 2008(18064)
- 2007(15800)
- 2006(14068)
- 2005(12526)
- 学科
- 济(93383)
- 经济(93297)
- 管理(57748)
- 业(55235)
- 企(44779)
- 企业(44779)
- 方法(37772)
- 数学(30920)
- 数学方法(30584)
- 中国(27258)
- 地方(26926)
- 农(24893)
- 业经(22133)
- 学(19826)
- 财(18211)
- 农业(17253)
- 理论(16120)
- 和(15736)
- 贸(15445)
- 贸易(15432)
- 环境(15406)
- 易(14835)
- 地方经济(14797)
- 制(14584)
- 技术(14244)
- 银(14009)
- 银行(13969)
- 融(13884)
- 金融(13881)
- 发(13803)
- 机构
- 学院(306736)
- 大学(306004)
- 管理(120642)
- 济(117934)
- 经济(115152)
- 研究(107004)
- 理学(103672)
- 理学院(102382)
- 管理学(100658)
- 管理学院(100089)
- 中国(78779)
- 科学(68208)
- 京(67276)
- 所(54186)
- 财(52517)
- 研究所(49406)
- 农(49063)
- 中心(47789)
- 江(45827)
- 范(45251)
- 业大(44971)
- 师范(44840)
- 北京(43231)
- 财经(41783)
- 院(39262)
- 农业(38114)
- 州(37977)
- 经(37860)
- 师范大学(36351)
- 经济学(33888)
- 基金
- 项目(209451)
- 科学(164450)
- 研究(155340)
- 基金(149248)
- 家(129787)
- 国家(128623)
- 科学基金(109999)
- 社会(96275)
- 社会科(91109)
- 社会科学(91088)
- 省(83323)
- 基金项目(80152)
- 自然(70963)
- 教育(70562)
- 划(69980)
- 自然科(69224)
- 自然科学(69211)
- 自然科学基金(67922)
- 编号(64554)
- 资助(61019)
- 成果(52369)
- 发(49221)
- 重点(47045)
- 部(45050)
- 课题(45002)
- 创(43193)
- 创新(40158)
- 科研(39434)
- 发展(39326)
- 项目编号(39182)
- 期刊
- 济(136572)
- 经济(136572)
- 研究(92026)
- 中国(61472)
- 学报(47474)
- 科学(45407)
- 农(45207)
- 管理(44501)
- 教育(39922)
- 财(36560)
- 大学(35536)
- 学学(33091)
- 农业(32060)
- 技术(26836)
- 融(26420)
- 金融(26420)
- 业经(24152)
- 经济研究(20738)
- 财经(19202)
- 图书(18742)
- 问题(17695)
- 经(16338)
- 业(16325)
- 科技(15595)
- 资源(15349)
- 理论(14936)
- 技术经济(14483)
- 商业(14292)
- 现代(14015)
- 实践(13840)
共检索到458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伟年 宋宇新 白竹岚
红色旅游是在政府推动下迅速兴起的一种旅游形式,由于起步时间晚,各地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红色旅游产品单一、红色旅游文化品位有待提高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红色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阐述区域文化与红色旅游发展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区域文化与红色旅游的融合发展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举措,并从红色旅游地旅游商品开发、文化娱乐业的发展、红色旅游地的导游解说三方面探讨了区域文化与红色旅游融合的途径。
关键词:
区域文化 红色旅游 井冈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静波 李纯
湘粤赣边界区域同属革命老区,俗称"红三角",区域内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且呈现互补性和整体性。在分析了湘粤赣边界区域红色旅游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基础条件后,结合协同理论内涵,认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参与主体分别是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及社区群众,应构建地方政府引导、旅游企业主导和社区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以此来带动该边界区域的红色旅游协同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若山
我国系统推进红色旅游发展以2004年为起点,至今已有16年。实践表明,发展红色旅游不仅能够加强红色遗址遗存保护开发、用活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更能够推进红色文化弘扬、促进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旅游已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近年来接受有关部委委托,系统评估《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落实情况,并谋划"十四五"时期红色旅游发展政策制定,牵头编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规划,深度调研十省区市红色旅游。通过实地调研、查阅资料、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十三五"时期我国红色旅游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得到全面提升。但"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当前,依然存在一些制约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问题。站在"两个百年"交汇的新起点上,适时审视红色旅游发展,梳理当前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时代价值。
关键词:
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资源 红色旅游人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丽 陈季君 时朋飞 黄国庆
红色旅游发展效率表征旅游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以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为研究对象,借助DEA模型及Malmquist指数对2014—2019年该区域17个县(市、区)的红色旅游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同时利用核密度函数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剖析了其空间演化特征与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研究区域内红色旅游发展效率整体偏低,受技术进步的积极影响,多数县(市、区)红色旅游发展效率呈稳步提升状态;(2)红色旅游发展效率具备空间集聚性和异质性的特征,整体呈现"M"型双峰分布,区域分布差异较大;(3)技术创新、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度、交通便利性是影响该区域红色旅游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政府对旅游经济干预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规模对该区域红色旅游发展效率的影响较小,产业结构对改善该区域红色旅游发展效率的积极影响尚未凸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斌
1998年,江西省提出了"红色旅游,绿色家园"的宣传主题,努力将红色旅游培育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由于旅游产业链长,既有第三产业的商贸、餐饮服务业和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又涉及房产城建等基础投资领域,而这些领域资金严重短缺,且融资结构较为单一,普遍存在"投资饥渴症"。因此,处于成长期的江西红色旅游产业亟待金融的大力支持。
关键词:
红色旅游 金融支持 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廖国一
广西红色旅游可划分为右江流域、湘江流域、左江流域、红水河流域四大景区,各景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品位较高,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广西红色旅游发展的战略是:政府主导和市场导向相结合; 以百色、桂林为中心,以南宁为纽带,构建广西红色旅游大格局;加强区域合作,区域联动,共同发展;产品展示多元化,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关键词:
广西 红色旅游 发展战略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金炳雄
"十二五"期间,浙江红色旅游虽然在资源保护体系、精品构建体系、促进发展体系和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一是红色旅游区域发展不平衡,二是建设资金仍有较大缺口,三是陈展与教育水平有待提高,四是旅游公共服务有待改善。为有效破解这些难题,本文提出三大对策建议:一是明确"十三五"时期浙江省红色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与主要目标;二是牢牢锁定并切实完成浙江红色旅游发展的五大主要任务;三是采取五大举措保障浙江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红色旅游 浙江旅游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宗彪
河南省发展红色旅游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有利的开发条件,向纵深发展面临良好机遇,但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河南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构建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强化旅游地生命周期意识;打造精品线路和品牌;加强宣传力度,营造红色旅游文化氛围;建设区域旅游合作体系。
关键词:
红色旅游 开发条件 发展对策 河南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广安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广安金融支持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前景,提出了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红色旅游 金融支持 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明水 鄢沂 曾春水 朱鹤 王甫园
红色旅游资源是革命精神的核心载体,其保护和旅游利用面临着破碎化、片段化、静态化等问题,亟需开展整合开发研究。以中央苏区核心区为例,基于文化生态学理论,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修正的引力模型,研究红色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和文化生态变迁,在此基础上提出整合开发的策略,结论如下:(1)红色旅游资源点空间上呈现局部聚集特征,赣南苏区形成章贡区、瑞金市、于都县"金三角"分布格局,闽西苏区则形成新罗区、永定区、上杭县、连城县"银菱形"分布格局;(2)闽西和赣南苏区各重大事件红色旅游资源点在空间上8.9~106.6 km的范围内,形成带状或面状的文化生态基底,并呈现一致向服务业主导型转变的发展态势;(3)红色旅游资源网络联系方向与服务业主导型文化生态方向错位发展,这是赣南和闽西红色旅游资源内部网络联系度较强,跨区域网络联系度较弱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遵循红色旅游资源文化生态空间一体化、文化生态演变全域化、文化生态发展动态化的原则,提出空间集聚区优先整合开发、高发展指数红色旅游资源跨省域优先整合开发、跨主导类型关键节点优先整合开发三个整合开发对策,以期促进中央苏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焦世泰
文章对我国红色旅游开发模式进行研究梳理和归纳,借鉴中国红色旅游成熟区红色旅游开发模式,分析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的区域特性及旅游发展条件,对左右江红色旅游区旅游资源优势定位,根据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周边景观的组合关系,提出了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红色旅游组团式开发模式:红色旅游与养生度假旅游结合、红色旅游与边境旅游结合、红色旅游与山水生态旅游结合、红色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结合的红色旅游组团式开发模式,并提出了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红色旅游组团式开发适应对策。
关键词: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 红色旅游 开发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伟 李钧
旅游业具备强烈的关联效应及发展势头。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可通过发展旅游产业,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全方位、系统化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而将现有红色资源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人文优势。本文以赣南红色旅游品牌为例,在分析赣南红色旅游品牌历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准确定位、发挥区位优势、实现区位联动的解决思路,以及精准定位主题、拓宽产品价值、强化品牌传播等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有效地提升赣南旅游服务水平、配套设施建设、拓展品牌视觉形象等,为实现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支持。
关键词:
红色旅游 赣南地区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左冰
文章以广东省韶关南雄市为案例,运用叙事研究法,对南雄市申报中央苏区县以推动红色旅游发展的缘起与过程进行了回溯还原,揭示了红色旅游在国家意志、地方追求发展的动力和中华民族“感恩”文化的共同作用下被建构出来的过程。文章的研究结果驳斥了Zhao和Timothy将红色旅游发展中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视为控制者-傀儡关系的观点,并指出,中国红色旅游的发展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通过“目标/激励-责任/动力”方式进行社会交换、合作共创的结果。且这种交换嵌入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反哺”“感恩”文化,超越了唯经济利益导向的理性博弈,呈现出中国在向现代国家治理模式转型过程中,将现代法治与德治相融合的治理理念。在这一过程中,红色旅游因其政治教化功能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同时满足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因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政治稳定的一股重要政治整合力量。未来需要将红色旅游作为常态化的文化治理手段以保持其发展的系统性和稳定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文秀 吴佳欣 郭旭
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一个旅游产业。舟山渔村的红色旅游是舟山旅游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为舟山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当前舟山渔村的红色旅游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本文对舟山渔村红色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舟山渔村红色旅游存在资源、地理、政策、市场优势与业态单一、知名度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充分挖掘舟山渔村红色旅游资源、合理规划科学开发、区域一体与政企合作、红色旅游与渔村振兴相结合的发展建议,以助推舟山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艳 马肖飞
红色旅游是中国特色的旅游形式,红色旅游发展对于国家认同、促进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实例研究,构建模型并进行了假设,从旅游活动、旅游体验、文化认同和功能认同4个潜在变量和20个观测变量设计量表,进行实地调研。采用SPSS23.0和AMO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假设,得出红色旅游会对游客的国家认同感产生正向作用,且这种作用主要通过"旅游活动—旅游体验—文化认同"的路径完成的结论;并尝试使用结构模型思路,借助Mplus7.4,对4个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进行了分析,得出旅游活动对旅游体验以及旅游体验对文化认同和功能认同具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在新矛盾和新格局以及文旅融合和"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红色旅游的发展应注重"产品开发形式""氛围和仪式感""真实性的舞台化""独特性""解说系统"等方面,以期优化山西红色旅游发展路径,凸显红色旅游的国家认同作用。
关键词:
红色旅游 国家认同 旅游体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