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31)
- 2023(5778)
- 2022(4655)
- 2021(4209)
- 2020(3151)
- 2019(7122)
- 2018(6585)
- 2017(12980)
- 2016(6593)
- 2015(7289)
- 2014(7404)
- 2013(7085)
- 2012(6597)
- 2011(5865)
- 2010(5780)
- 2009(5349)
- 2008(5107)
- 2007(4555)
- 2006(4103)
- 2005(3647)
- 学科
- 济(37528)
- 经济(37512)
- 贸(17379)
- 贸易(17372)
- 易(16841)
- 管理(14294)
- 地方(13878)
- 方法(13617)
- 业(12550)
- 数学(11941)
- 数学方法(11858)
- 农(9326)
- 地方经济(8909)
- 中国(8847)
- 企(8224)
- 企业(8224)
- 关系(7380)
- 业经(6875)
- 出(6573)
- 农业(6524)
- 口(5681)
- 出口(5678)
- 出口贸易(5678)
- 环境(5541)
- 学(5237)
- 财(5119)
- 发(4697)
- 融(4608)
- 金融(4606)
- 对外(4307)
- 机构
- 学院(96387)
- 大学(92972)
- 济(47561)
- 经济(46832)
- 研究(34724)
- 管理(32987)
- 理学(28543)
- 理学院(28201)
- 管理学(27787)
- 管理学院(27623)
- 中国(24939)
- 科学(19479)
- 财(18705)
- 京(18461)
- 所(16788)
- 经济学(15903)
- 研究所(15274)
- 财经(15124)
- 中心(15037)
- 经济学院(14682)
- 江(14242)
- 经(13692)
- 院(13483)
- 范(13190)
- 师范(13111)
- 贸(12887)
- 农(12653)
- 业大(11641)
- 州(11588)
- 北京(11309)
- 基金
- 项目(65878)
- 科学(52350)
- 研究(51223)
- 基金(47208)
- 家(40819)
- 国家(40529)
- 社会(34322)
- 科学基金(34082)
- 社会科(32768)
- 社会科学(32765)
- 省(26270)
- 基金项目(24523)
- 教育(22605)
- 划(21569)
- 编号(20929)
- 自然(19036)
- 自然科(18527)
- 自然科学(18525)
- 资助(18246)
- 自然科学基金(18162)
- 发(17122)
- 成果(16337)
- 重点(15677)
- 国家社会(14929)
- 课题(14852)
- 发展(14540)
- 部(14506)
- 展(14329)
- 创(13915)
- 创新(13095)
共检索到144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国璋 孔令宽
对外贸易的激增一方面拉动了我国经济增长,一方面又产生了许多问题。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固然重要,但由此所产生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找出解决方案就变得尤其重要。文章认为增加国内贸易是解决对外贸易激增的最佳方案,而区域整合形成的区域市场一体化又可以促进国内贸易;区域整合和区域市场一体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外贸贡献度 贸易顺差 区域整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涂勤
1992年,世界贸易增长缓慢、根据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主席拉尔斯·邓克尔1992年12月2日为GATT年会所准备的报告中估计,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1992年的全球世界贸易增长率将可能低于5%。同时,区域性的贸易集团迅速发展,GATT所倡导的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荣富 曹雪峰 王丽娟
为检验安徽省对外贸易可能通过何种途径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方向和程度,本文选取政府政策、技术外溢和区域内资源配置三个途径,实证分析了1985-2006年间安徽省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徽省对外贸易通过三个主要途径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其中经由政府政策途径的作用最为明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艾莉 王若霏
我国能源消费情况存在区域差异,文章从能源产品消费量的角度运用面板聚类模型将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四类区域,并基于分类结果探究不同区域的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及对外贸易之间的动态关系。区域分析有助于客观地识别区域内及区域间各变量动态关系的异同。分析结果表明:四类区域的能源消费对对外贸易的影响都比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显著,即动态传导机制从能源消费到对外贸易体现的更突出;同时,四类区域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指标均在能源消费被施加冲击的反应初期呈现最大波动,其中高能源消费区的波动没有其他三类显著;中低能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元明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对外贸易功不可没。20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飞跃,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回顾20年来我国外贸的发展和外贸体制改革,有助于我们树立信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邓淇中 许陈生
本文利用湖南省1985~2006年经济数据,根据协整理论和VAR模型等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了FDI、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且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与FDI和进口额都有双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对进出口的波动冲击都表现出正向响应,而FDI由于地区因素的影响,作用较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方 赵忠秀
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考察了进出口商品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检验单位根的基础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增长与初级产品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的增长更为相关。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初级产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稍大,而工业制成品的效应略小。进一步的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波动,初级产品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解释力依次下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胡睿
在对外贸易实践中,原产地标识能够帮助海关识别货物的原产国,便利海关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检验检疫、税务征收等操作。近期很多出口目的地的海关都加强了通关过程中对于原产地标识的查验力度,未标识或者未按规定进行原产地标识可能会面临清关失败、海关扣货、退运返工或销毁等后果,给交易各方带来损失,引发纠纷。本文通过几则案例,分析了对外贸易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委托方和受托方在"原产地标识"标注纠纷中的责任认定与解决途径,希望能够为对外贸易交易各方解决此类纠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原产地标识 标注纠纷 责任认定 解决途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于洋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结合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采用1990-2008年我国相关数据,对三类环境污染物排放指标与人均GDP、商品进出口总额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随着我国人均GDP和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增长,污染物排放量呈总体上升趋势,而对外贸易比人均GDP对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梁宗智
加拿大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1988年到1992年的平均水平不到50亿加元,1993年猛增至87亿加元(不包括约5亿加元的利润再投资)。1994年全年,加拿大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可能超过100亿加元。 单是今年第二季度,加拿大公司就在国外进行了75项兼并,金额达30亿加元以上。这些兼并活动,大多数是为了使加拿大企业能够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建颖
2012年,在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6.2%。尽管进出口增速比上年回落16.3个百分点,但我国的对外贸易在提升质量、提高效益、优化结构等方面仍取得了一定进展。在主要经济体对外贸易增速普遍放缓或负增长的背景下,预计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占国际市场份额继续提升。一、2012年中国外贸运行特点(一)外贸增速缓中趋稳,市场份额稳中有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钱树静 徐洁 钟昌标 孙旦
通过梳理各种理论观点和国内外实证研究的结果,结合东亚发展的经验,认为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通过影响国内资本的存量、劳动力质量以及技术进步而发生作用,在短期内则主要通过出口扩大有效需求而发生作用。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实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军定 程新娣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走“两头在外”、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道路,加速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的跨跃式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资本和产业向环渤海转移加速,发展开放型经济是今后较长时期天津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天津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任婉婉 林天汉 郝宇倩
在深度剖析“丝路电商”合作影响贸易发展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17—2021年国家—月度—产品贸易数据,本文以电子商务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订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丝路电商”的贸易效应与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丝路电商”合作能够显著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贸易总额增长,且主要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弥合数字鸿沟、促进规制融合、释放需求潜力四种渠道实现;“丝路电商”不仅有助于推动跨境电商产品、数字产品等外贸新业态的发展,还促进了合作方与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缔约国的双边贸易增长,具有显著的第三方效应。本文为持续推动“丝路电商”合作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为构建电子商务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曹晓蕾
从总量层面、产品价格层面以及产品结构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放缓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进出口贸易不仅在总量层面上表现出十分显著的增长放缓特征,而且增长放缓具有明显的产品价格差异性和产品结构差异性。贸易增长放缓的同时,我国对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的获取能力以及参与国际分工的收益明显提升,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由直接拉动经济快速增长,转向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与市场优化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结构。基于以上分析,一方面,要继续扩大进口增长,提升我国利用国际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构建国内产业价值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