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86)
2023(17344)
2022(14208)
2021(12860)
2020(10627)
2019(23589)
2018(23001)
2017(44418)
2016(23627)
2015(26333)
2014(25913)
2013(26042)
2012(24429)
2011(22102)
2010(22683)
2009(21387)
2008(21541)
2007(19613)
2006(17862)
2005(16781)
作者
(67628)
(56480)
(56340)
(53219)
(36481)
(26801)
(25383)
(21538)
(21435)
(20406)
(19291)
(18990)
(18427)
(18081)
(17558)
(17291)
(16684)
(16452)
(16353)
(15846)
(14202)
(13815)
(13672)
(13105)
(12717)
(12639)
(12549)
(12434)
(11193)
(11171)
学科
(132023)
经济(131910)
(100664)
(91548)
企业(91548)
管理(88145)
方法(50194)
数学(40558)
数学方法(40377)
业经(37037)
(36726)
中国(32311)
(31659)
地方(29798)
(27463)
财务(27440)
财务管理(27401)
企业财务(26253)
技术(24631)
(23871)
农业(23158)
(19102)
(18941)
金融(18940)
(18888)
贸易(18868)
理论(18782)
(18553)
(18538)
(18290)
机构
学院(353219)
大学(347510)
(163273)
经济(160422)
管理(141695)
理学(120293)
理学院(119094)
管理学(117862)
研究(117689)
管理学院(117155)
中国(94821)
(76500)
(73080)
科学(64411)
财经(59888)
(58388)
(55287)
(54333)
中心(53421)
研究所(51493)
经济学(50855)
(49932)
北京(46843)
经济学院(45650)
财经大学(44107)
(44064)
业大(43078)
(42433)
(42124)
师范(42066)
基金
项目(218412)
科学(175948)
研究(166185)
基金(160460)
(136283)
国家(135070)
科学基金(119248)
社会(110725)
社会科(105373)
社会科学(105353)
(85852)
基金项目(84219)
教育(75078)
自然(72774)
自然科(71162)
自然科学(71150)
(70120)
自然科学基金(70004)
编号(66045)
资助(64929)
成果(53087)
(51768)
(50798)
(49313)
重点(48806)
创新(46641)
国家社会(46454)
课题(45569)
(43762)
教育部(43496)
期刊
(193605)
经济(193605)
研究(111675)
中国(73734)
(64622)
管理(61450)
(46241)
科学(43998)
学报(42547)
(40446)
金融(40446)
技术(35140)
大学(34143)
教育(34118)
财经(32237)
学学(32218)
农业(31614)
经济研究(31356)
业经(31059)
(27931)
问题(24420)
技术经济(22565)
(19946)
(19596)
世界(18843)
商业(18068)
国际(17666)
现代(17635)
经济管理(17124)
财会(17074)
共检索到559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硕毅  张营营  
本文基于2013—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且具有创新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促进效应,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有效提高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创新协同程度,增强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从而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此外,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促进效应还受到企业特征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非高技术企业中,数字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屈天佑   李娜  
选取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上市公司创新水平的影响以及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活动,对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影响均非常显著。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企业单独的创新活动,也提升了企业间联合创新的水平。且在考虑稳健性与内生性后结果依然显著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两种渠道来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民营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优于国有企业;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行业的创新质量和创新数量的提升都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其他行业的促进效果不显著;相比于大型企业,数字经济对中小型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申明浩  谭伟杰  陈钊泳  
本文在运用熵值法测度我国省级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内部创新与合作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提升企业内部创新和合作创新的绩效,且对企业内部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第二,从影响机制上看,数字经济发展可通过高端人才集聚效应和降低环境不确定性两个途径,化解企业创新人才资源不足的困境,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第三,在不同类型企业、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地区之间,数字经济发展对于企业内部创新与合作创新的影响呈现出异质性。在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企业创新新动能的背景下,应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创新红利,发挥数字经济促进高端人才集聚和降低环境不确定性的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屈天佑   李娜  
选取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上市公司创新水平的影响以及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活动,对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影响均非常显著。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企业单独的创新活动,也提升了企业间联合创新的水平。且在考虑稳健性与内生性后结果依然显著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两种渠道来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民营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优于国有企业;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行业的创新质量和创新数量的提升都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其他行业的促进效果不显著;相比于大型企业,数字经济对中小型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献贞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驱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路径,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数字化转型纳入到包含有限知识溢出的扩展投入品种类模型中,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政府补助所发挥的调节效应。以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对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第二,数字化转型可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降低企业成本等途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第三,政府补助对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智新  朱文卿  韩承斌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11—2018年面板数据,考察数字金融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经济效应及背后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进行稳健性分析后,这种促进作用依然显著存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表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当金融发展、研发创新和产业结构突破自身门槛值,数字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呈现明显的异质性。位于中部地区、发达地区和市场化水平高地区的企业,和大规模企业、国有企业以及非两职合一的企业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益更多。本文的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是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驱动力量。引导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和小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加快发展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能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整体提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力   孟延春  
基于技术跃迁理论视角,采用2007—2021年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通过关键词筛选和人工比对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政府数字化转型补贴及其补贴强度,运用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对数字化转型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政府数字化转型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影响,且对策略性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实质性创新绩效,存在更重数量的策略选择效应;二是数字化转型补贴的创新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及以下规模城市中发挥更强的专利产出激励作用;三是企业数字化水平在数字化转型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因果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验证了企业数字化水平是数字化转型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影响机制之一。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汉  宋慈笈  宋增基  
民营企业含有的国有股权所起的作用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焦点问题。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文章将我国民营企业中含有的国有股权视为一种重要的创新资源提供者与组织者,使用2012-2019年A股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国有股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能够有效促进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其机理在于,国有股权加强了企业的创新意愿,同时增加了企业用于创新研发的资源。当考虑企业所处城市的政策风险及营商环境时,国有股权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的冲击。当企业处于营商环境较好的城市时,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区分国有股权的特征后,国有股权作为战略投资者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这一研究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汉  宋慈笈  宋增基  
民营企业含有的国有股权所起的作用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焦点问题。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文章将我国民营企业中含有的国有股权视为一种重要的创新资源提供者与组织者,使用2012-2019年A股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国有股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能够有效促进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其机理在于,国有股权加强了企业的创新意愿,同时增加了企业用于创新研发的资源。当考虑企业所处城市的政策风险及营商环境时,国有股权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的冲击。当企业处于营商环境较好的城市时,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区分国有股权的特征后,国有股权作为战略投资者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这一研究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伍晨  张帆  
基于2012—2020年3850家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利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企业创新数量、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均有显著提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策对企业创新数量和渐进性创新的影响滞后两年,但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在项目启动当年就开始显现,从处理后的第二期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发挥的创新激励作用越来越大。通过引入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人才效应和技术开发效应是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的重要传导机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提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效果,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明珠  王京  徐璟娜  
立足于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实情境,基于2008—2021年度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考察异质性股东引入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异质性股东引入对企业创新质量具有积极作用,股权多元化、股权制衡程度和异质性股东委派董事与企业创新质量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异质性股东引入通过促进企业获取资源支持和提升创新意愿提高自身创新质量;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产品市场竞争较强的企业中,异质性股东引入对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异质性股东引入对创新质量的正向作用能够促进企业价值增值。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冬姣  刘凯  庄朋涛  
本文以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保险资金持股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保险资金持股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当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高管持股比例低、两职分离时保险资金持股对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作用更加突出。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保险资金持股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来促进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保险资金持股上市公司,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实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葛立宇  莫龙炯  张方  
基于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的中国城市创新区域指数和281个地级市2011—2017年的经济发展数据,考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城市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城市的区域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政府公共科技投入、市场金融信贷投资和社会人力资本提升是数字经济促进城市区域创新的主要影响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创新的积极效应在教育水平较低、城市规模较小、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城市更为显著;数字经济对城市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外溢性特征。本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进一步丰富了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创新的机制效应研究,为中国数字经济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宇飞洋   王一凡   吴宗法  
以201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制度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实证分析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ESG评级分歧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2)影响机制检验表明,ESG评级分歧通过外部压力和内部驱动双重渠道促使企业进行绿色创新。(3)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低融资约束、高内控质量和年长高管团队的企业,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更大。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坚飞  水会莉  宋闻  
补贴和减税作为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其激励效应受到所在地区营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学术界对营商环境在创新政策激励效应发挥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鲜有研究。本文选择2016-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为中介变量,以营商环境为调节变量,基于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补贴和减税两类创新政策支持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在减税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而在补贴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存在显著的遮掩效应。(2)营商环境改善对两类创新政策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之间均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且正向调节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在减税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的中介作用。(3)营商环境越好,减税支持对实质性和策略性创新产出的间接效应越显著,且对实质性创新的激励效应大于策略性创新产出;当营商环境不良时,补贴支持会促使企业减少技术创新投入,转向采取以链接社会资本和争取更多途径补贴的方式促进策略性创新产出。研究结论丰富了现有营商环境对创新政策支持激励效应的理论视野,对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优化创新支持政策组合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