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79)
- 2023(6789)
- 2022(5641)
- 2021(5389)
- 2020(4225)
- 2019(9899)
- 2018(9943)
- 2017(17581)
- 2016(10403)
- 2015(11999)
- 2014(12168)
- 2013(11308)
- 2012(10467)
- 2011(9752)
- 2010(10037)
- 2009(8626)
- 2008(8318)
- 2007(7659)
- 2006(6756)
- 2005(6144)
- 学科
- 济(34830)
- 经济(34799)
- 管理(23886)
- 业(21135)
- 教育(19460)
- 中国(15585)
- 企(14532)
- 企业(14532)
- 方法(11362)
- 地方(11357)
- 理论(10040)
- 学(9971)
- 数学(9182)
- 数学方法(9029)
- 农(8935)
- 业经(7898)
- 教学(7714)
- 工作(7572)
- 服务(7520)
- 制(7126)
- 地方经济(7070)
- 发(6386)
- 贸(6363)
- 技术(6357)
- 贸易(6356)
- 易(6106)
- 财(6081)
- 和(6013)
- 农业(5724)
- 发展(5244)
- 机构
- 大学(138277)
- 学院(133670)
- 管理(48451)
- 研究(48206)
- 济(44220)
- 经济(42762)
- 理学(41443)
- 理学院(40835)
- 管理学(40103)
- 管理学院(39788)
- 京(30799)
- 范(30002)
- 师范(29849)
- 教育(29743)
- 中国(29249)
- 科学(29054)
- 师范大学(24577)
- 所(23286)
- 江(22244)
- 中心(21499)
- 研究所(21259)
- 财(20039)
- 北京(20009)
- 技术(19434)
- 州(18163)
- 院(17832)
- 职业(17630)
- 农(17306)
- 业大(16373)
- 财经(15389)
- 基金
- 项目(90861)
- 研究(75640)
- 科学(73962)
- 基金(62037)
- 家(52896)
- 国家(52343)
- 社会(46062)
- 科学基金(44944)
- 社会科(43212)
- 社会科学(43199)
- 教育(42023)
- 省(37575)
- 编号(35276)
- 划(33362)
- 基金项目(32330)
- 成果(32031)
- 课题(26404)
- 自然(26301)
- 自然科(25710)
- 自然科学(25705)
- 自然科学基金(25217)
- 资助(23423)
- 年(22527)
- 重点(21874)
- 项目编号(21735)
- 发(21519)
- 部(20968)
- 规划(20925)
- 创(19372)
- 教育部(18699)
共检索到212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彦荣
本文在组织间"利益相关性"的基础上,分析构建不同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为教育公共服务支持组织能从平等合作的角度出发,通过合理重组、配置自己的专业服务,促进区域教育公共服务整体能力和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教育公共服务 支持组织 合作网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坚达
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平台采用政府牵头政策配套,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多部门合作,多方联动,推进力度大,通过网络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宁波市通过校企双方合作的第三方平台,线上对接与线下活动结合,探索有效提升校企合作的成功率与实效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具体包括构建协同运转的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环境,拓展校企合作网络平台公共服务资源,完善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平台评价机制,对接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加盟入驻机制,营造良好的网络校企合作氛围,助力平台信用评价机制,探索校企合作网络平台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关键词:
校企合作 网络创新平台 校企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晓辉 杜德斌 龚利
借助社会网络方法和动态演化的视角,对1991—2010年长三角16个地区间知识合作网络演化的空间特征进行考察,剖析了各时段内网络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格局、网络节点的空间驱动机制和区域知识合作的空间选择倾向。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知识合作网络演化过程存在空间极化现象,以沪宁为轴线的苏南地区明显优于浙北地区;区域结网的空间驱动方式逐步由沪宁杭为主的大城市驱动向中小城市驱动转变;知识合作网络在空间上呈明显的核心-边缘格局并将长期存在。地理临近、行政区临近和知识规模临近是影响区际知识合作空间对象选择的主要因素。其中,知识规模临近的作用不断增强,而地理临近与行政区临近的作用则不断减弱。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莹 许端阳 赵志耘
为研究中国区域技术合作演化路径,本文利用中国大陆地区1991—2010年合作申请的发明专利数据,综合研究中国大陆区域技术合作网络特征、空间结构、区域个体合作模式的演化。结果表明,过去20年,中国区域技术合作网络越来越复杂,空间发展不均衡;网络存在核心-边缘结构;中东部各地区的合作模式已趋于稳定,西部地区还未形成稳固的合作关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响 严广乐
随着区域一体化与公共管理实践的互动发展,区域内不同结构形式和功能类型的合作网络逐步成为解决跨界性公共问题与化解区域治理困境的重要方式。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选取长三角城市群2001-2012年间16个中心城市合作网络数据样本,对区域公共治理合作网络的基本演化形式、结构属性及内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区域治理合作关联呈现出交叉重叠的网络化结构特征,合作网络密度逐年增大,各城市在整体网络中的中心度较为均衡,但具有中介功能的枢纽型城市还很不发达,政府、市场与社会在合作网络中协作处理区域性公共事务,多层次参与、多中心协同、多种机制并存的区域公共治理格局已初步形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旭伟 漆永乐 郭剑锋
以图情领域为例,收集整理了5个重要期刊5年的论文、作者及其组织机构和地理位置数据,构建科研合作网络及其组织和空间情境,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研究者的组织情境和空间情境与科研合作网络之间显著相关,组织、空间情境对科研合作关系形成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科研合作关系形成机制并对如何增进和强化科研合作关系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民乐 王丹丹
在共惠互利的基础上,个人或组织为了获取外部知识提升自身竞争力,会选择与区域外的其他个人或组织进行创新合作,通过创新合作实现知识的流动,从而实现优势互补。文章选择1986~2014年期间我国在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中通过授权的专利数据,以发明人合作创新衡量知识流动,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我国省际间知识流动的发展演化进行分析,从网络结构等方面考察省际间知识流动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际间知识流动范围逐渐扩大,知识流动强度逐渐加强;知识流动网络结构不合理,星型网络结构和强强联手态势不利于知识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省际间知识流动空间分布不均匀,知识流动强度自东向西呈现递减的态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萃 冯雄金
本文以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单元为空间尺度,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手工整理2019年所有城市间合作论文数据,对中国城市间科研合作网络结构特征与网络生成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城市间科研合作网络呈现出多级分层特征,具有小世界性且网络效率不高的特征。聚焦三大城市群的科研合作网络一体化分析发现,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之间的科研联系邻近度要低于他们各自内部的科研联系邻近度,这意味着三大城市群的城市更多是在城市群内部建立科研联系,城市群之间的科研联系邻近度仍有待提升。进一步的QAP回归分析发现,地理邻近性、高校、经济发展水平、科研实力以及社会邻近性差异是影响中国城市间科研合作网络生成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冬玲 王贤文 侯剑华
基于Web of Science中1975-2007年科学论文合作的数据,对中国主要城市间科学论文合作数量和合作强度进行分析。展示了城市间科学论文的合作网络结构,分析了网络中各城市从核心到边缘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城市 论文合作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成亮 丁晓东
生产性服务价值网络是组织内部服务模块和外部服务模块的链接与耦合,价值网络突出表现在服务模块化、多样性关系链接、服务外部化趋势增强和组织边界模糊。生产性服务组织价值网络的运行机制是在不确定环境下的动力机制、自组织机制、约束机制及学习与创新机制的组合下共同作用的结果,知识技术深化分工和相互需求是价值网络发展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 价值网络 模块化 组织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康伟 陈茜 陈波
公共危机的连带性强、危害性大等特征对危机应对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构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合作网络对于有效应对公共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以2013年"4·20"雅安地震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合作网络结构特征及各节点在危机应对中的作用,并依据邻接矩阵对网络粘性、关联性、中心性和凝聚子群进行测度。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节点属性影响组织在网络中的位置、作用及行为选择。公共危机合作网络中需要常设的、权威的危机应对核心机构,负责协调组织间关系并设计灵活的激励制度。网络中的非政府组织之间应当加强实质有效合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华 曹瑄玮
本文将March的双E创新理论引入到个体层次,将个体知识创新划分为改进型创新与探索型创新,并探讨自我监控水平对构建不同结构类型合作网络的影响,以及其在利用合作网络进行知识搜集与创新选择上的差异。认为高自我监控者易于构建富于结构洞的稀疏网络,并善于利用结构洞带来的信息优势发展出探索型创新;低自我监控者易于嵌入在闭合网络中,导致其更有利于发展改进型创新。
关键词:
自我监控 知识创新 双E创新 合作网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柴玥 刘趁 王贤文
[目的/意义]我国地域辽阔、高校众多,了解不同高校之间的科学合作现状,对于推进"2011计划"有着重要意义。以SCI和SSCI数据库中的全体数据作为数据来源,针对传统科学计量学方法和现有软件无法处理海量数据的问题,开发出全新的数据处理方法,用于实现对不同机构之间的论文合作分析。[方法/过程]以我国111所"211"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对主要研究型大学之间以SCI和SSCI论文为代表的高水平论文合作情况进行定量研究,计算各高校在论文合作网络中的中介中心性并排序,进而绘制合作网络图谱。[结果/结论]我国高校科研论文合作的现状与全貌是科研实力较强的"985"综合性高校排序靠前,而学科专业性较强、地理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承辉 张衔春
稳定高效的区域合作网络有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并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文章基于城市间合作新闻数据,通过空间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了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网络的结构演变特征,从整体、局部和节点三个层次对其网络结构进行了系统总结。研究表明:(1)空间格局上,大湾区合作网络格局具有明显的层级性和不均衡性。伴随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区域合作网络的不均衡性有所降低。(2)整体结构上,大湾区合作网络密度不断提高,呈现出多中心网络格局。(3)局部网络上,以香港与深圳为核心城市的凝聚子群已形成。然而,肇庆、惠州等边缘城市为主体的凝聚子群内部联系较松散且结构不稳定。(4)节点特征上,香港与深圳拥有较高的度数中心度,是网络的核心节点并主导区域资源配置。然而,江门与惠州度数中心度和中介中心度均较低,成为大湾区合作网络的边缘节点,难以深度融入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因此,未来亟待强化核心城市与边缘城市间的区域合作,以实现大湾区协同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麻玉琦 张蔚文
高效的府际合作,是克服区域治理制度瓶颈、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础。选择极具代表性的长三角城市群,基于合作新闻数据构建2009~2021年间长三角府际合作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归纳该网络的基本结构属性和时空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府际合作网络持续发育、趋向成熟,城市群与都市圈之间形成若干嵌套式合作格局,合作网络呈现多中心、扁平化发展;地理邻近、国家战略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诉求共同形塑了城市的合作对象选择,推进合作网络的动态演化。未来亟待抓住国家战略契机,在空间规划、产业发展等方面落实常态化、制度化的府际合作,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诉求与区域整体利益间的互容,助力高质量、协同、可持续的区域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